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按键开关及其复位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7:33: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关于一种按键开关及其复位组件,尤指一种藉由复位组件的弹簧外径变化与套筒件干涉/脱离干涉以提供按键开关的段落感。


背景技术:

2.就目前个人计算机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文字、符号或数字。不仅如此,举凡日常生活所接触的消费性电子产品或是工业界使用的大型加工设备,皆需设有按键结构作为输入设备,以操作上述的电子产品与加工设备。
3.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按键结构为了要提供用户不同的按键按压手感,因此必须设计不同规格的按键开关来供用户选购;例如:电竞键盘会在包装盒上注明所使用按键开关是红轴,棕轴,黑轴或其他颜色轴;藉由不同颜色来告知用户该键盘按键的按压手感,例如可包含:触发弹臂与触发接点的导通位置高低、按键按压行程、按压段落感、或按压声音回馈等。
4.在按压声音回馈以及按压段落感设计方面,其通常需要在可与按键开关的套筒件上的凸肋干涉配合的位置上额外增设发声弹性件,藉此,当用户向下按压按键开关时,发声弹性件即可在按压过程中受到凸肋下压而挠曲变形,并且接着越过凸肋而产生段落感或是进一步地撞击按键开关内部组件而产生声响。然而,上述设计往往会导致费时费工的按键制造组装流程且占用过多按键内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以解决上述问题。
6.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按键开关,该按键开关包含:
7.底板;
8.第一套筒件,其具有第一内径;
9.第二套筒件,其具有第二内径,该第二内径大于该第一内径以使该第二套筒件以与该第一套筒件可相对活动的方式套接于该第一套筒件,该第一套筒件以及该第二套筒件的其中之一设置于该底板上;以及
10.弹簧,其具有第一弹簧端部、第二弹簧端部,以及中间弹簧区段,该第一弹簧端部穿设于该第一套筒件中,该第二弹簧端部以及该中间弹簧区段穿设于该第二套筒件中,该中间弹簧区段的外径大于该第一内径,在该第一套筒件以及该第二套筒件的其中之另一于最高位置被按压而使得该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该中间弹簧区段受到该第一套筒件的内缘挤压而弹性内缩变形以提供段落感;
11.其中,该第一套筒件以及该第二套筒件的该其中之另一在最低位置被释放时,藉由该弹簧所提供的弹性回复力向上回到该最高位置。
12.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按键开关还包含键帽,该键帽与该底板相对设置,该第一套筒件以及该第二套筒件的该其中之另一连接于该键帽;或者,该该第一套筒件以及该第
二套筒件的该其中另一抵接于该底板,或者,该该第一套筒件以及该第二套筒件的该其中另一连接于该底板。
13.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按键开关还包含:
14.升降机构,其可活动地连接于该键帽以及该底板,以使该键帽相对于该底板上下移动。
15.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升降机构选自剪刀脚支架结构、蝙蝠支架或蝴蝶支架结构。
16.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第一干涉结构以及第二干涉结构沿着该内缘依序延伸内突以在该内缘上共同形成阶梯状结构,使得该中间弹簧区段在受到该第一干涉结构挤压时弹性内缩变形以提供段落感,且接着在越过该第一干涉结构时弹性回复以撞击到该第二干涉结构而发出声响;或者,其中该中间弹簧区段的该外径等于该第二内径,在该第一套筒件以及该第二套筒件的该其中之另一于该最低位置被释放的过程中,该中间弹簧区段于离开该第一套筒件时弹性回复以撞击到该第二套筒件而发出声响。
1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按键,该按键开关包含:
18.键帽;
19.底座,其往该键帽突出形成有第一套筒件,该第一套筒件具有第一内径;
20.上盖,其设置于该底座上;
21.第二套筒件,其可活动地穿过该上盖以连接于该键帽且具有第二内径,该第二内径大于该第一内径以使该第二套筒件以与该第一套筒件可相对活动的方式套接于该第一套筒件;
22.开关单元,其邻近于该第二套筒件且具有触发弹臂以及触发接点,该触发弹臂与该触发接点彼此相对且用来分别电连接电路板,该第二套筒件上形成有凸部;以及
23.弹簧,其具有第一弹簧端部、第二弹簧端部,以及中间弹簧区段,该第一弹簧端部穿设于该第一套筒件中,该第二弹簧端部以及该中间弹簧区段穿设于该第二套筒件中,该中间弹簧区段的外径大于该第一内径,在该第二套筒件经由该键帽于最高位置被按压而使得该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该中间弹簧区段受到该第一套筒件的内缘挤压而弹性内缩变形以提供段落感;
24.其中,当该第二套筒件在最低位置被释放时,藉由该弹簧所提供的弹性回复力向上回到该最高位置;
25.当该第二套筒件位于该最高位置时,该触发弹臂与该凸部产生结构干涉而与该触发接点分离;
26.当该第二套筒件被按压至该最低位置时,该触发弹臂与该凸部错位而触发该触发接点。
2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第一干涉结构以及第二干涉结构沿着该内缘依序延伸内突以在该内缘上共同形成阶梯状结构,使得该中间弹簧区段在受到该第一干涉结构挤压时弹性内缩变形以提供段落感,且接着在越过该第一干涉结构时弹性回复以撞击到该第二干涉结构而发出声响。
28.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其中该中间弹簧区段的该外径等于该第二内径,在该第二套筒件于该最低位置被释放的过程中,该中间弹簧区段于离开该第一套筒件时弹性回复以
撞击到该第二套筒件而发出声响。
2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按键,该按键开关包含:
30.底座,其突出形成有第一套筒件,该第一套筒件具有第一内径;
31.上盖,其设置于该底座上;
32.键帽,其往该底座延伸形成有第二套筒件,其可活动地穿过该上盖且具有第二内径,该第二内径大于该第一内径以使该第二套筒件以与该第套筒件可相对活动的方式套接于该第一套筒件;以及
33.弹簧,其具有第一弹簧端部、第二弹簧端部,以及中间弹簧区段,该第一弹簧端部穿设于该第一套筒件中,该第二弹簧端部以及该中间弹簧区段穿设于该第二套筒件中,该中间弹簧区段的外径大于该第一内径,在该第二套筒件经由该键帽于最高位置被按压而使得该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该中间弹簧区段受到该第一套筒件的内缘挤压而弹性内缩变形以提供段落感;
34.其中,当该第二套筒件在最低位置被释放时,藉由该弹簧所提供的弹性回复力向上回到该最高位置。
35.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第一干涉结构以及第二干涉结构沿着该内缘依序延伸内突以在该内缘上共同形成阶梯状结构,使得该中间弹簧区段在受到该第一干涉结构挤压时弹性内缩变形以提供段落感,且接着在越过该第一干涉结构时弹性回复以撞击到该第二干涉结构而发出声响;或者,该中间弹簧区段的该外径等于该第二内径,在该第二套筒件于该最低位置被释放的过程中,该中间弹簧区段于离开该第一套筒件时弹性回复以撞击到该第二套筒件而发出声响。
36.相比于先前技术,本发明采用中段外径较大的弹簧与套筒件干涉或脱离干涉的设计,能够提供利落的段落感及/或声响,取代先前技术所需额外增设发声弹性件以与按键轴体干涉配合的设计,有效地解决先前技术的额外零件成本、组装费时费工、占用过多按键内部空间等问题,从而降低按键开关的零件成本、制程成本,且利于按键开关的薄型化。
3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38.图1a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提出的按键开关的剖面示意图。
39.图1b为图1a中弹簧的剖面示意图。
40.图2为图1a的键帽与第一套筒件以及第二套筒件组装后的底侧立体示意图。
41.图3a为图1a的按键开关在第二套筒件被按压至被按压位置时的剖面示意图。
42.图3b为图3a的弹簧的中段瞬间被释放而外扩延展撞击到第二套筒件的内壁的剖面示意图。
43.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出的按键开关的剖面示意图。
44.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出的按键开关的剖面示意图。
45.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出的按键开关的剖面示意图。
46.图7为图6的按键开关于键帽被按压时的剖面示意图。
47.图8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出的按键开关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8.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49.请参阅图1a以及图2,图1a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提出的按键开关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a的键帽与第一套筒件以及第二套筒件组装后的底侧立体示意图。如图1a以及图2所示,在此实施例中,按键开关10可包含复位组件11、键帽12与底座14,多个按键开关10可组成完整键盘,进而应用在独立键盘或可携式电子装置上(作为笔记本电脑的内建键盘模块或可连接平板计算机的折叠式皮套键盘),以供用户按压而执行用户所欲输入的功能。水平延伸的键帽12与板状底座14上下相对设置,而复位组件11设置于键帽12与底座14之间提供复位力量,使键帽12可以相对于底座14在未按压位置(通常是键帽的最高位置,即复位组件11及其弹簧20处于伸展状态)与被按压位置(键帽低于最高位置之处,即复位组件11及其弹簧20处于压缩状态)之间上下运动。
50.更详细地说,复位组件11包含圆筒状的第一套筒件16、第二套筒件18,以及弹簧20;其中第一套筒件16与第二套筒件18远离套接处的一端为封闭端,而第一套筒件16与第二套筒件18相套接的一端为开放端,以供弹簧20穿设于第一套筒件16与第二套筒件18之间。第一套筒件16具有第一内径d1a及第一外径d1b,第二套筒件18具有第二内径d2a,其中第二内径d2a大于第一套筒件16的第一外径d1b,使第二套筒件18以可相对活动的方式套接于第一套筒件16外。
51.图1a与图2中,第二套筒件18直接连接于键帽12,而第一套筒件16被第二套筒件18套接,使第一套筒件16的末端靠近或抵接于底座14。并且,第一套筒件16可以选择性的与底座14直接连接、或仅抵靠而不连接于底座14。换言之,第一套筒件16不与底座14直接连接时,若将键帽12拆卸下来,整个复位组件11会随着键帽12同步被拆卸下来,从底座14上拆卸脱离。如图2中所示。
52.第二套筒件18连接于键帽12的方式,例如直接由键帽12底表面延伸而出,或通过卡合结构121将第二套筒件18相对凹凸卡合于键帽12上;如有必要,第二套筒件18是可拆卸地连接于键帽12,以便整组更换复位组件11或更换弹簧20,进而改变段落感及/或按键声响。第一套筒件16被第二套筒件18套接的一端设有环绕外壁的限位部163,相对应地,第二套筒件18在套接第一套筒件16的一端设有环绕内壁的凸缘181可与限位部163彼此干涉,使弹簧20伸展时第一套筒件16与第二套筒件18不至于彼此脱离。如此一来,第一套筒件16可与第二套筒件18及弹簧20共同形成伸缩套筒结构,以使弹簧20间接抵接于键帽12与底座14之间而提供复位力量。弹簧20随着键帽12的上下移动而相对应压缩、伸展、内缩、外扩等来回变形的过程中,皆位于第一套筒件16以及第二套筒件18所围绕构成的容置空间中,可藉由第一套筒件16以及第二套筒件18保护弹簧20,从而提升弹簧20的使用寿命。
53.至于在弹簧20的结构设计方面,由图1a与图1b可知,弹簧20具有第一端部22、第二端部24以及中段26,中段26位于第一端部22与第二端部24之间。在图1a中,键帽12位于未按压位置,即复位组件11及其弹簧20处于伸展状态,此时第一端部22穿设于第一套筒件16中,第二端部24以及中段26穿设于第二套筒件18中。第二套筒件18在图1a、图3a、图3b、图4以及图5中虽然是两端开放的,弹簧20的第二端部24并没有抵撑在第二套筒件18的末端内壁,但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套筒件18的末端可以是封闭的且具有内壁,而弹簧20的第二端部24
可以直接抵撑在第二套筒件18的末端内壁面。
54.参考图1a与图1b,在本实施例中,弹簧20的第一端部22的第一端外径ds1与第二端部24的第二端外径ds2皆小于中段26的中段外径ds3,且弹簧20第一端外径ds1与第二端外径ds2皆小于第一套筒件16的第一内径d1a,不过中段外径ds3大于第一套筒件16的第一内径d1a。实际操作中,弹簧20的中段26是由弹簧20的螺旋结构中的一节外扩的凸出段所实现,中段26这样的凸出段沿着弹簧20螺旋结构上下延伸可达360度(单圈),以便与第一套筒件16在其圆筒状结构360度的范围都能发生干涉。在另一实施例中,中段26可能延伸小于或大于360度,以减小或加大与第一套筒件16发生干涉的范围;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中段26可能延伸达多圈(例如1080度),其中各圈具有不同外径,可以在干涉过程中提供不同的干涉增减层次与特殊段落感。
55.此外,按键开关10还包含升降机构30,升降机构30可活动地连接于键帽12以及底座14,在此实施例中,升降机构30可较佳地采用剪刀脚支架结构设计(但不受此限,其亦可采用其他设计,例如蝴蝶v型支架或蝙蝠倒v型支架等结构设计),藉此,不论使用者按压键帽12的哪个位置,键帽12可藉由升降机构30维持平衡带动而相对于底座14做直上直下运动,而不至于在上下运动过程中偏斜。在另一实施例中,按键开关10可以不具备升降机构30,通过第一套筒件16及第二套筒件18的内外套接,也可达到维持键帽12平衡带动做直上直下运动,升降机构30并非绝对必要。若有必要,第一套筒件16及第二套筒件18互相套接的相对表面(第一套筒件16的外表面及第二套筒件18内表面),进一步包括相互对合的凹槽与凸轨上下延伸,提高键帽12上下运动过程的稳定性。
56.通过上述设计,按键开关10即可在使用者按压键帽12的过程中,通过弹簧20与第一套筒件16的干涉产生短暂提高的按压阻力,提供具有段落感的按压手感及/或摩擦声响。更详细地说,请参阅图1a以及图3a,图3a为图1a的按键开关10在第二套筒件18被按压至被按压位置时的剖面示意图,由图1a以及图3a可知,在第二套筒件18经由键帽12于如图1a所示的未按压位置被按压,使得弹簧20随着键帽12被下压而被压缩的过程中,由于中段26的中段外径ds3大于第一套筒件16的第一内径d1a,因此,弹簧20的中段26在与第一套筒件16干涉的同时,也受到按压压力量向下挤压,而致使弹簧20的中段26及其中段外径ds3内缩减小,继而弹簧20的中段26经由第一套筒件16开放端的内缘161滑入第一套筒件16中,以产生段落感及/或第一声响,最终连同弹簧20的第二端部24也全部或局部进入第一套筒件16中,如图3a所示。段落感来自于弹簧20的中段26及其中段外径ds3内缩减小后,解除弹簧20的中段26与第一套筒件16的干涉;也就是在按压阻力短暂提高后,弹簧20干涉解除、中段26与第二端部24陆续下滑进入第一套筒件16时,会有按压阻力先增加、后释放的段落手感。第一声响可以是摩擦声响,来自具有较大的中段外径ds3的弹簧20的中段26与第一套筒件16的内壁28摩擦;同时中段26因为侧向撑抵在第一套筒件16的内壁28上且随着第二套筒件18的向下移动而持续地与内壁28发生摩擦现象,如此也会导致使用者在按压键帽12的过程中感觉到按压回馈的改变,藉此,按键开关10即可提供具有在纵向干涉释放、侧向顶撑摩擦等不同段落感的按压手感。再者,第一套筒件16的内缘161可以设置漏斗状的导引斜面162,让被干涉的弹簧20的中段26可以顺利滑入第一套筒件16。
57.另一方面,当键帽12在到达图3a所示的被按压位置时,也就是复位组件11与弹簧12将回到伸展状态时,第二套筒件18已大幅度地套接在第一套筒件16之外。当弹簧20随着
键帽12从被按压位置释放时,键帽12可藉由弹簧20伸展所提供的弹性回复力向上回到如图1a所示的未按压位置,第二套筒件18将随着键帽12回复原位,弹簧20的中段26也由第一套筒件16上移回到第二套筒件18中。
58.在上述过程中,当弹簧20的中段26随着键帽12与第二套筒件18,从如图3a所示的位置向上移动至不再被第一套筒件16的内壁28拘束的位置时,中段26可弹性伸展恢复至如图1a所示的未变形状态,如此就会导致按压回馈的改变,从而让使用者在释放键帽12的过程中也可感觉到段落感。同时,释放键帽12的过程中也可能产生第二声响,例如在上述中段26弹性恢复至未变形状态的过程中,弹簧20的中段26可于离开第一套筒件16时,因为弹簧20的中段26或者说中段外径ds3瞬间被释放而外扩延展,弹性回复力道可以撞击到第二套筒件18的内壁而发出敲击声作为第二声响(如图3b所示),从而使得按键开关10在键帽12下压与回弹过程中,皆可提供具有按压声响及段落手感。
59.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端外径ds2也可以设置为等于或大于中段26的中段外径ds3,也就是第二端部24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端外径ds2大于第一套筒件16的第一内径d1a。如此将在键帽12运动行程的后半段,让弹簧20的第二端部24也与第一套筒件16干涉,增加键帽12下压时后半段运动行程的按压阻力,提供不同段落手感。第二端部24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端外径ds2大于第一套筒件16的第一内径d1a时,也代表从键帽12被按压位置向上复位时,弹簧20的中段26与第二端部24在上滑过程中会有较大的弹性外扩力量,让弹簧20的中段26及/或第二端部24弹性回复、外扩中段外径ds3的瞬间弹性回复力道可以撞击到第二套筒件18的内壁,发出更大的敲击声响(第二声响)。
60.相对的,如图1a与图3a所示,当第一端外径ds1与第二端外径ds2皆小于第一套筒件16的第一内径d1a,键帽12的前半段与后半段运动行程具有较小的按压阻力,搭配中段26与第一套筒件16干涉时的较高按压阻力,能产生较为明显有区别的段落感。
61.上述实施例的按键开关10并不限于任何触发方式,例如可设置一对光收发器在底座14上,同时在键帽12或升降机构30局部延伸遮光片,即可于键帽12到达被按压位置,即复位组件11和弹簧20处于压缩状态时,遮断对光收发器之间的光路、改变光讯号强度,即能进行按键开关10的触发。即使使用薄膜电路,例如设置于具有破孔的底座14下方,也能在键帽12或升降机构30局部延伸触发柱,就能在键帽12到达被按压位置,即复位组件11和弹簧20处于压缩状态,以触发柱抵压薄膜电路的触发垫位置、进行按键开关10的触发。再者,也可以在底座14设置光学测距组件,侦测键帽12或升降机构30下降到达某一高度值(距离值)时,即可发送触发讯号。
62.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本发明可采用第二套筒件18固定设置于底座14上,且第一套筒件16靠近或抵接于键帽12下表面,也就是与图1a复位组件11上下颠倒的设计,仍能提供相同功效;其相关说明可参照上述描述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63.通过上述设计,由于本发明采用中段外径较大的弹簧与套筒件干涉或脱离干涉的设计,能够提供利落的段落感及/或声响,取代先前技术所需额外增设发声弹性件以与按键轴体干涉配合的设计,有效地解决先前技术的额外零件成本、组装费时费工、占用过多按键内部空间等问题,从而降低按键开关的零件成本、制程成本,且利于按键开关的薄型化。
64.弹簧与套筒件之间的结构干涉设计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举例来说,请参阅图5,其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出的按键开关10’的剖面示意图,此实施例中所述的组件
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组件名称或组件编号相同者,表示其具有相似的功能或结构,于此不再赘述。如图5所示,按键开关10’可包含复位组件11’、键帽12、底座14、第一套筒件16’、第二套筒件18、弹簧20,以及升降机构30,第一套筒件16’在开放端可具有第一干涉结构32以及第二干涉结构34,第一干涉结构32以及第二干涉结构34具有渐次扩大的内径,使得第一干涉结构32、第二干涉结构34和内壁28三者可共同形成阶梯状结构36,用于在键帽12被按压过程中、即复位组件11’也即弹簧20进入压缩状态过程中,短暂拘束缩小弹簧20的中段26的中段外径ds3。
65.藉此,在键帽12被按压而使得弹簧20被压缩的过程中,第二套筒件18随之向下移动,弹簧20的中段26就会先受到按压力量向下挤压也即干涉于第一套筒件16’的开放端,并受到第一干涉结构32拘束,接着中段26随着向下按压力量而弹性内缩变形、开始下滑,进而侧向撑抵在第一干涉结构32上;随着键帽12与第二套筒件18的向下移动,弹簧20的中段26继而与第一干涉结构32发生摩擦现象,产生摩擦手感、段落感等按压手感及/或些许摩擦声响。
66.接下来,当中段26随着键帽12与第二套筒件18向下移动而继续下滑越过第一干涉结构32时,由于此时中段26不被第一干涉结构32所拘束而释放外扩,因此,中段26可弹性回复、外扩中段外径ds3而撞击到第二干涉结构34而发出声响,从而使得按键开关10’可更进一步地提供具有按压声响的按压手感;此时,中段26侧向撑抵在第二干涉结构34上。当中段26继续随着键帽12与第二套筒件18向下移动、而继续下滑越过第二干涉结构34时,也就是中段26下滑且完全越过阶梯状结构36时,由于此时中段26不被第二干涉结构34所拘束而释放外扩,因此,弹簧20的中段26可弹性回复、外扩中段外径ds3而撞击到第一套筒件16’的内壁28再次发出声响。
67.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套筒件16’在开放端的阶梯状结构36仅由第一干涉结构32与内壁28构成,同样具备向下渐次扩大的内径,可以产生额外的按压手感与摩擦或敲击声响。至于针对按键开关10’的其他设计的相关描述(例如套筒件的连接配置、升降机构设计、中段的外径设计等),其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68.除此之外,本发明亦可适用于传统机械轴按键设计,举例来说,请参阅图6以及图7,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出的按键开关100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图6的按键开关100于键帽102被按压时的剖面示意图,此实施例中所述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组件名称或组件编号相同者,表示其具有相似的设计,于此不再赘述。如图6以及图7所示,按键开关100包含键帽102、复位组件110、底座104、上盖106、第二套筒件108、开关单元112,以及弹簧114。底座104往键帽102或者说上盖106突出形成有第一套筒件116,第一套筒件116具有第一内径d1a与第一外径d1b,上盖106设置于键帽102下方并结合于底座104之上,以使上盖106与底座104共同容置开关单元112以及复位组件110,第二套筒件108可活动地穿过上盖106,第二套筒件108具有连接部108a向上延伸以连接于键帽102,并具有棒状套接部108b向下延伸以套接入于弹簧114的第二端部126内,第二套筒件108具有第二内径d2a,第二内径d2a大于第一套筒件116的第一外径d1b,以使第二套筒件108以与第一套筒件116可相对活动的方式套接于第一套筒件116。开关单元112邻近于第二套筒件108且具有触发弹臂118以及金属材质的触发接点120,触发弹臂118与触发接点120彼此相对且分别电连接按键开关100的电路板(未显示于图式中),第二套筒件108上形成有径向扩大的凸部122。弹簧114具
有第一端部124、第二端部126,以及中段128,中段128位于第一端部124与第二端部126之间。图6中,键帽102位于未按压位置,即复位组件110与弹簧114处于伸展状态,此时第一端部124穿设于第一套筒件116中,第二端部126以及中段128穿设于第二套筒件108中,中段128的中段外径ds3大于第一套筒件116的第一内径d1a。
69.通过上述设计,当第二套筒件108位于如图6所示的未按压位置时,触发弹臂118抵靠于第二套筒件108的凸部122上以产生结构干涉而被偏压向外挠曲变形,从而与触发接点120分离。而当第二套筒件108随键帽102被外力按压至如图7所示的被按压位置时,即复位组件110与弹簧114处于压缩状态,触发弹臂118与凸部122错位,使得触发弹臂118抵接导通触发接点120而产生相对应的输入讯号传送至按键开关100的电路板,从而使按键开关100可据以执行用户所欲输入的功能。另一方面,当上述外力消失时,弹簧114驱动第二套筒件108向上移动回如图6所示的未按压位置,即复位组件110与弹簧114回到伸展状态,从而产生按键开关100可自动回位的功效。
70.除此之外,在键帽102于如图6所示的未按压位置被按压而使得弹簧114被压缩的过程中,即复位组件110与弹簧114进入压缩状态时,由于中段128的中段外径ds3大于第一套筒件116的第一内径d1a,因此,中段128就会在与第一套筒件116干涉的同时,也受到按压压力量向下挤压,而致弹簧114的中段128及其中段外径ds3内缩减小,继而弹簧114的中段128经过第一套筒件116的开放端内缘滑入第一套筒件116中,中段128侧向抵撑于第一套筒件116之一内壁130下滑摩擦,以产生段落感及/或声响,最终连同弹簧114的第二端部126也局部进入第一套筒件116中,中段128最后则侧向抵撑于第一套筒件116的内壁130,如图7所示。相对的,当键帽102在到达图7所示的被按压位置时,也就是复位组件110与弹簧114将回到伸展状态时,也可再次产生段落感及/或声响,前后两次段落手感与声响的产生原理与先前实施例雷同。至于针对按键开关100的其他设计的相关描述(例如中段的外径设计、干涉结构设计等),其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71.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亦可适用于火山口按键设计,举例来说,请参阅图8,其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出的按键开关200的剖面示意图。如图8所示,按键开关200包含复位组件110、底座202、上盖204、键帽206,以及电路板207,复位组件110包含弹簧208、第一套筒件210,以及第二套筒件212。
72.就本发明中的多个按键开关构成的整个键盘而言,每个按键开关200的上盖204都是一体相连的,只有键帽206是彼此独立(如图8中所示)。换言之,按键开关与相邻的邻接按键开关(至少包含邻接上盖、邻接底座、邻接第一套筒件与邻接第二套筒件)一体相连,也即其上盖与其邻接上盖一体相连,底座与邻接底座一体相连,第一套筒件通过底座(或者说一体相连的邻接底座)与邻接第一套筒件一体相连,且第二套筒件212通过上盖(或者说一体相连的邻接上盖)而与邻接第二套筒件彼此一体相连。
73.相对的,如图5以及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就本实施例中的多个按键开关100构成的整个键盘而言,每个上盖106和每个底座104都是对应每个键帽102独立的,也就是此实施例中整个键盘的每个按键开关都是彼此独立的,个别电性连接、并固定于电路板上。
74.复位组件110的第一套筒件210由底座202延伸突出形成,上盖204可采用火山口结构设计且设置于底座202上以与底座202共同容置弹簧208,复位组件110的第二套筒件212由键帽206往底座202延伸形成,第二套筒件212可活动地穿过上盖204,第二套筒件212的内
径大于第一套筒件210的外径,以使第二套筒件212以与第一套筒件210可相对活动的方式套接于第一套筒件210,弹簧208具有第一端部214、第二端部216,以及具有较大中段外径的中段218,第一端部214穿设于第一套筒件210中(弹簧208下端可顶抵在电路板207或第一套筒件210本身封闭壁面),第二端部216以及中段218穿设于第二套筒件212中,中段218的外径大于第一套筒件210的内径。于第5/6/7图实施例中,第二套筒件108/212邻近弹簧114/208的第二端部126/216处具有封闭端且具有内壁,而第二端部126/216可以直接抵撑在第二套筒件108/212的封闭端内壁面。本实施例的按键开关200并不限于任何触发方式,例如可设置对光收发器203在底座202上,同时在第二套筒件212局部延伸遮光片(图未示),即可于键帽206到达被按压位置,即复位组件110和弹簧208处于压缩状态时,遮断对光收发器203之间的光路、改变光讯号强度,如此即能进行按键开关200的触发。在不同实施例中,亦可采用以第二套筒件212本体进行遮光的设计,也就是该对光收发器203的光路通过第二套筒件212的动作路径范围,如此即使第二套筒件212不延伸遮光片,也可以达到触发功能。在其他实施例中,按键开关200也可以采用以第5/6图中的开关单元112进行触发的设计,而触发时机接近于键帽206在到达被按压位置时,也就是复位组件110与弹簧208将回到伸展状态时。
75.通过上述设计,在键帽206于如图8所示的未按压位置被按压、而使得复位组件110及弹簧208进入压缩状态的过程中,由于中段218的外径大于第一套筒件210的内径,因此,中段218在与第一套筒件210干涉的同时,也受到按压压力量向下挤压,而致弹簧208的中段218及其中段外径内缩减小,继而弹簧208的中段218经过第一套筒件210开放端内缘滑入第一套筒件210中,中段218侧向抵撑于第一套筒件210的内壁220下滑摩擦,以产生段落感及/或声响,最终连同弹簧208的第二端部216也局部或全部进入第一套筒件210中,中段218最后则侧向抵撑于第一套筒件210的内壁220。相对的,当键帽206在到达被按压位置时,也就是复位组件110与弹簧208将回到伸展状态时,也可再次产生段落感及/或声响,前后两次段落手感与两段声响的产生原理与先前实施例雷同。至于针对按键开关200的其他设计的相关描述(例如中段的外径设计、干涉结构设计等),其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当然,如图5所示的阶梯状结构36具备向下渐次扩大的内径的设计,也可转用在图8的第一套筒件210上,藉以让按键开关200可产生额外的按压手感与摩擦/敲击声响。
76.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采用中段外径较大的弹簧与套筒件干涉/脱离干涉的设计,能够提供利落的段落感及/或声响,取代先前技术所需额外增设发声弹性件以与按键轴体干涉配合的设计,有效地解决先前技术的额外零件成本、组装费时费工、占用过多按键内部空间等问题,从而降低按键开关的零件成本、制程成本,且利于按键开关的薄型化。
77.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