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黄河水灌溉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6:41: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黄河水灌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河水灌溉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黄河各灌区农业用水量巨大,多年来,粗放的大水漫灌灌溉方式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黄河水资源,为了发掘农业节水潜力,沿黄河各引黄灌区先后引入了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方式。然而滴灌对于水源的质量要求比较高,而黄河水中泥沙含量较高,同时也存在相应地胶质微生物,极易造成滴灌设备的堵塞。因此,黄河水在进行滴灌的时候,就需要对其进行系统性的处理。这就亟待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一种高效的黄河水灌溉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黄河水灌溉处理系统,采用比较高效的方式实现黄河水水源的处理,使其能满足黄河罐区滴灌的灌溉要求,提升黄河罐区的灌溉质量,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黄河水灌溉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加速沉降的搅拌加药系统,与所述搅拌加药系统相连的并用于泥沙分离的沉淀分离系统,与所述沉淀分离系统相连的并用于过滤絮凝物且实现过滤砂循环利用的活性砂过滤系统,以及与所述活性砂过滤系统相连的清水存储系统;其中,所述活性砂过滤系统包括活性砂过滤器,设置于所述活性砂过滤器下方并用于抽取过滤砂的提砂抽取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活性砂过滤器上方并与所述提砂抽取装置相连的活性砂清洗装置。
6.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加药系统包括两个搅拌池,以及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搅拌池内的搅拌器;其中,第一个搅拌池内的搅拌器用于使水处理药剂与原水混凝,第二个搅拌池内的搅拌器通过自身结构的剪切搅拌而混合均匀。
7.进一步地,所述沉淀分离系统包括集泥区、布水区、重力沉淀区和清水区;其中,所述集泥区设有穿孔排泥管。
8.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砂过滤器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用于絮凝物过滤的过滤砂,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分砂器,设置于所述分砂器下方的出砂口,设置于所述出砂口下方并用于收集不断掉落的过滤砂的收砂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顶部并与所述活性砂清洗装置相连的过滤砂沉积罐,开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进水口,以及开设于所述壳体顶部并用于过滤后清水溢流的清水溢流口。
9.进一步地,所述提砂抽取装置包括与所述收砂桶相连的提砂管,设置于所述提砂管上并用于提供风动力使过滤砂抽吸输送的气提泵,以及与所述提砂管相连的并用于清洗分离絮凝物的净砂池;其中所述净砂池与所述过滤砂沉积罐相连。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两级搅拌池,很好将药剂以及黄河水中絮凝物进行剪
切和混匀,在通过沉淀分离系统有效的分离黄河水中的泥沙,通过活性砂过滤系统进行絮凝物的分离,同时实现活性砂的循环利用,保证系统运行的自动连续性,保证黄河水处理系统的效率。
12.(2)本实用新型系统中转动部件少,系统运行费用和运行故障率低,整个系统投资较少,且易于改扩建,极大地提升了黄河水处理的便捷性。
13.(3)本实用新型中的活性过滤砂,通过简易的气提泵进行冲洗就能实现过滤砂的循环利用,实现了过滤砂的循环利用且保证了过滤砂的清洁质量,减少了过滤砂更换所需的时间,提升了过滤砂的过滤效果和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活性砂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16.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7.1-壳体,2-过滤砂,3-分砂器,4-出砂口,5-收砂桶,6-过滤砂沉积罐,7-进水口,8-清水溢流口,9-提砂管,10-气提泵,11-净砂池。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19.如图1~2所示:
20.本实用新型系统通过机械搅拌、沉淀、过滤、集水、集泥、反洗等工序,实现了对黄河水不间断的连续处理,提升了黄河水处理的便捷性,且实用范围广,性能卓越,可广泛应用于大、中、小等处理站的建设和改造。
21.其具体实现方式为:原水由水泵泵入搅拌池中,搅拌池设置两个,并在两个搅拌池内设置搅拌器,其中,第一个搅拌池上部暗转药剂投加系统,在第一个搅拌池内使水处理药剂与原水混凝,第二个搅拌池内的搅拌器,通过搅拌叶片自身结构的剪切和搅拌,将原水中的絮凝物进行剪切搅匀,然后进入沉淀分离系统。
22.沉淀分离系统分为集泥区、布水区、重力沉淀区和清水区;原水由中部进入沉淀池,经过布水系统均匀布水,进入重力沉淀区,絮凝体以及泥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沉进入集泥区,集泥区设有穿孔排泥管,进行定期的排泥。上部的清水区,再进行二次的沉降后通过溢流的方式进入活性砂过滤系统中。
23.具体地,活性砂过滤系统包括活性砂过滤器、提砂抽取装置、活性砂清洗装置,其中,活性砂过滤器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内并用于絮凝物过滤的过滤砂2,设置于壳体1内的分砂器3,设置于分砂器3下方的出砂口4,设置于出砂口4下方并用于收集不断掉落的过滤砂2的收砂桶5,设置于壳体1内顶部并与活性砂清洗装置相连的过滤砂沉积罐6,开设于壳体1上的进水口7,以及开设于壳体1顶部并用于过滤后清水溢流的清水溢流口8。
24.活性砂过滤系统分散水路、砂路和气路;
25.其中,水路:经过沉淀分离系统沉淀分离后的上清水通过进水口7进入壳体1内,在进入壳体1后随着水位的不断上升,使水源透过过滤砂2向上流动,通过活性过滤砂2对水中
的杂质进行过滤,经过过滤后的清水由顶部的清水溢流口8流出,并进入至清水存储系统中进行存储,以备灌溉所用。
26.砂路:过滤砂2在水流上升的同时,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分砂器3不停地向下流动,附着了絮凝物的过滤砂通过出砂口4进入过滤砂沉积罐6中,再通过提砂抽取系统中的气提泵10,提供足够的气体抽吸力,将过滤砂沉积罐中的过滤砂通过提砂管9举升至活性砂过滤器上方的净砂池11中,过滤砂在提砂管9中不断地进行气水的强烈冲刷作用,迫使过滤砂上附着的絮凝物从过滤砂中分离出来,再经过净砂池的充分曝气和冲洗,并将冲洗水排出,净化后的过滤砂进入过滤砂沉积罐6中,不断地补充活性砂过滤器中的过滤砂,保证其过滤的效果。
27.设备排泥排污:集泥区的穿孔排泥管上设置相应地启动阀,并设置相应地时间间隔,进行自动的排泥。
28.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黄河水灌溉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加速沉降的搅拌加药系统,与所述搅拌加药系统相连的并用于泥沙分离的沉淀分离系统,与所述沉淀分离系统相连的并用于过滤絮凝物且实现过滤砂循环利用的活性砂过滤系统,以及与所述活性砂过滤系统相连的清水存储系统;其中,所述活性砂过滤系统包括活性砂过滤器,设置于所述活性砂过滤器下方并用于抽取过滤砂的提砂抽取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活性砂过滤器上方并与所述提砂抽取装置相连的活性砂清洗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河水灌溉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加药系统包括两个搅拌池,以及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搅拌池内的搅拌器;其中,第一个搅拌池内的搅拌器用于使水处理药剂与原水混凝,第二个搅拌池内的搅拌器通过自身结构的剪切搅拌而混合均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黄河水灌溉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分离系统包括集泥区、布水区、重力沉淀区和清水区;其中,所述集泥区设有穿孔排泥管。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黄河水灌溉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砂过滤器包括壳体(1),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并用于絮凝物过滤的过滤砂(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分砂器(3),设置于所述分砂器(3)下方的出砂口(4),设置于所述出砂口(4)下方并用于收集不断掉落的过滤砂(2)的收砂桶(5),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顶部并与所述活性砂清洗装置相连的过滤砂沉积罐(6),开设于所述壳体(1)上的进水口(7),以及开设于所述壳体(1)顶部并用于过滤后清水溢流的清水溢流口(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黄河水灌溉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砂抽取装置包括与所述收砂桶(5)相连的提砂管(9),设置于所述提砂管(9)上并用于提供风动力使过滤砂抽吸输送的气提泵(10),以及与所述提砂管(9)相连的并用于清洗分离絮凝物的净砂池(11);其中所述净砂池(11)与所述过滤砂沉积罐(6)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黄河水灌溉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加速沉降的搅拌加药系统,与搅拌加药系统相连的沉淀分离系统,与沉淀分离系统相连的并用于过滤絮凝物且实现过滤砂循环利用的活性砂过滤系统,以及与活性砂过滤系统相连的清水存储系统;其中,活性砂过滤系统包括活性砂过滤器,设置于活性砂过滤器下方的提砂抽取装置,以及设置于活性砂过滤器上方并与提砂抽取装置相连的活性砂清洗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两级搅拌池,很好将药剂以及黄河水中絮凝物进行剪切和混匀,在通过沉淀分离系统有效的分离黄河水中的泥沙,通过活性砂过滤系统进行絮凝物的分离,同时实现活性砂的循环利用,保证系统运行的自动连续性,保证黄河水处理系统的效率。理系统的效率。理系统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郝永河 唐承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承忠
技术研发日:2021.09.22
技术公布日:2022/1/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