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降低施工环境振动影响的静压桩机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6:21: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建筑桩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降低施工环境振动影响的静压桩机。


背景技术:

2.建筑行业中,常见的沉桩方式有锤击沉桩、振动沉桩和静力压桩等,其中静力压桩法是通过压桩机的自重和机架上的配重提供动力,将预制桩压入土中。静力压桩施工过程中的振动少且噪音小,对施工现场周围建筑产生的影响较小,多用于可塑性粘性土地基的施工中。
3.授权公告号为cn20763334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静压沉桩机,包括机体,机体包括用于对管桩进行静压沉桩的静压机头、用于挖泥取土的螺旋转杆、用于带动螺旋转杆转动的螺旋机头、用于检测管桩沉降速度的速度感应器和控制器,速度感应器、静压机头和螺旋机头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螺旋转杆穿插在管桩内,且螺旋转杆包括螺杆和钻头。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静压桩为挤土桩,沉桩过程中有明显的挤土效应,上述技术中的一种静压沉桩机在施工时,桩身与土层之间发生挤压土体效应,在地基中产生振动,使得施工工地易对周围的建筑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静力压桩过程中易产生振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降低施工环境振动影响的静压桩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降低施工环境振动影响的静压桩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降低施工环境振动影响的静压桩机,包括基板和位于基板上的控制室,所述基板上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设有外套筒,所述支撑柱上设有用于带动所述外套筒上下移动的绳索,所述外套筒内设有内套筒,所述内套筒内设有多块夹持板,多块所述夹持板围绕所述内套筒轴线成环形阵列,所述夹持板为弧形板,所述外套筒的一侧设有用于带动所述夹持板靠近和远离所述内套筒轴线的气缸,所述夹持板靠近所述内套筒轴线的一侧设有第一弹性层。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气缸移动夹持板,通过夹持板将待沉桩的预制桩夹持于内套筒中,放松绳索使外套筒下降,预制桩在桩机自重的作用下被压入土中,在桩身与土层挤压的过程中,第一弹性层的设置对桩身的振动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降低了挤土效应产生的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改善了静力压桩过程中易产生振动的缺陷。
9.可选的,所述夹持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夹持板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内套筒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桩过程中,当桩身发生振动时,第一弹簧对预制桩的振动起到了进一步的缓冲作用,进一步改善了静力压桩过程中易产生振动的缺陷。
11.可选的,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
所述夹持板连接,所述夹持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内套筒,所述第一导向杆与所述内套筒滑动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向杆的设置对夹持板的移动起到了导向作用,降低了夹持板位置偏移的可能性,提高了夹持板对预制桩固定时的稳定性,提高了静力压桩的安全性能。
13.可选的,所述内套筒内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位于所述内套筒的顶部,所述缓冲板通过第二弹簧与所述内套筒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板和第二弹簧的设置对预制桩在竖直方向的振动起到了缓冲作用,同时对预制桩的端部起到了保护作用。
15.可选的,所述缓冲板的底部设有第二弹性层。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弹性层的设置对桩身竖直方向的振动起到进一步的缓冲作用,对预制桩的端部起到了进一步保护的作用。
17.可选的,所述缓冲板上设有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内套筒,所述第二导向杆与所述内套筒滑动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导向杆的设置对缓冲板的移动起到了导向的作用,降低了缓冲板位置偏移的可能性。
19.可选的,所述缓冲板的底部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开口向下。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的设置便于在安装预制桩时对预制桩的端部进行定位,降低了桩身位置偏移的可能性。
21.可选的,所述定位槽为圆台形,所述定位槽底部的内径大于所述定位槽顶部的内径。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的圆台形设置提高了对预制桩端部的定位效果,适用于不同管径的桩体,扩大了定位柱的适应范围。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在桩身与土层挤压的过程中,第一弹性层的设置对桩身的振动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降低了挤土效应产生的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改善了静力压桩过程中易产生振动的缺陷;
25.2.缓冲板和第二弹簧的设置对预制桩在竖直方向的振动起到了缓冲作用,同时对预制桩的端部起到了保护作用;
26.3.定位柱的设置便于在安装预制桩时对预制桩的端部进行定位,降低了桩身位置偏移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降低施工环境振动影响的静压桩机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降低施工环境振动影响的静压桩机的俯视图。
29.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30.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缓冲板、第二弹性层和定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基板;2、滚轮;3、控制室;4、支撑柱;5、支撑板;6、定滑轮;7、卷扬机;8、绳索;9、配重块;10、外套筒;11、内套筒;12、连接环;13、缓冲板;14、第二导向杆;15、第二弹簧;16、第二弹性层;17、定位柱;171、定位槽;18、夹持板;19、第一弹性层;20、固定板;21、气缸;22、第一导向杆;23、第一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降低施工环境振动影响的静压桩机。参照图1,一种降低施工环境振动影响的静压桩机包括基板1,基板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四个滚轮2,滚轮2位于基板1的四个角处。基板1上固定连接有控制室3,控制室3位于基板1顶部的一侧,基板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支撑柱4竖直设置于基板1的顶部。
35.参照图2和图3,支撑柱4的顶部竖直设置有两块支撑板5,两块支撑板5相对设置,两块支撑板5之间有间隔,支撑板5与支撑柱4一体成型。两块支撑板5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定滑轮6,两个定滑轮6之间有间隔。基板1上固定连接有卷扬机7,卷扬机7位于控制室3和支撑柱4之间,卷扬机7上设有绳索8,绳索8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卷扬机7的滚筒上,绳索8的另一端向上延伸绕设于两个定滑轮6上,并延伸至远离卷扬机7的定滑轮6下方,两个定滑轮6将绳索8张紧。
36.参照图1和图3,绳索8远离卷扬机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9,配重块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套筒10,外套筒10竖直设置。外套筒10内设有内套筒11,内套筒11的轴线与外套筒10的轴线重合,内套筒11的外壁与外套筒10的内壁之间有间隔。外套筒10和内套筒11之间设有多个连接环12,连接环12为圆环形,连接环12套设于内套筒11上,连接环12与内套筒11固定连接,连接环12与外套筒10固定连接。多个连接环12沿内套筒11的轴线方向排列,相邻两个连接环12之间的间隔相等。
37.参照图4,内套筒11内设有缓冲板13,缓冲板13位于内套筒11的顶部,缓冲板13为圆盘形板。缓冲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二导向杆14,第二导向杆14竖直设置,两根第二导向杆14围绕内套筒11的轴线对称设置。第二导向杆14的一端贯穿内套筒11的顶部,第二导向杆14与内套筒11滑动连接。第二导向杆14上套设有第二弹簧15,第二弹簧1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内套筒11的内壁,第二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缓冲板13的顶部。
38.参照图4和图5,缓冲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层16,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层16的材料为橡胶。第二弹性层16远离缓冲板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7,定位柱17的形状为圆柱体,定位柱17的轴线与内套筒11的轴线重合。定位柱17上开设有定位槽171,定位槽171的开口向下,定位槽171为圆台形槽,定位槽171靠近缓冲板13一端的内径小于定位槽171远离缓冲板13一端的内径。
39.参照图4,内套筒11内设有多块夹持板18,多块夹持板18围绕内套筒11的轴线成环形阵列,本实施例中,夹持板18的数量为四块。夹持板18为弧形板,夹持板18朝向内套筒11轴线的一侧内凹。夹持板18内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层19,第一弹性层19为弧形设置,第一弹性层19与夹持板18贴合。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层19的材料为橡胶。
40.参照图3和图4,外套筒10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块固定板20,多块固定板20围绕外套筒10的轴线成环形阵列,每块固定板20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气缸21,气缸21的活塞杆
贯穿外套筒10和内套筒11,气缸21活塞杆的一端与夹持板18的侧壁固定连接。气缸21的数量与夹持板18的数量对应,每个气缸21与一块夹持板18连接,气缸21的位置与夹持板18的位置对应。
41.参照图4,夹持板18远离内套筒11轴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导向杆22,第一导向杆22水平设置,第一导向杆22的一端贯穿内套筒11的侧壁,第一导向杆22与内套筒11滑动连接。第一导向杆22上套设有第一弹簧23,第一弹簧2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夹持板18的侧壁,第一弹簧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内套筒11的内壁。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降低施工环境振动影响的静压桩机的实施原理为:对预制桩进行静力压桩时,先通过引孔设备在土层上引孔,接着将待沉桩的预制桩插接于内套筒11中,预制桩的一端通过定位柱17的引导与第二弹性层16抵触,启动气缸21,气缸21的活塞杆带动夹持板18向靠近预制桩的方向移动,将桩身夹紧。完成预制桩的装配后,通过卷扬机7放松绳索8,预制桩在桩机的自重和配重块9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沉入土中。
43.在沉桩过程中,夹持板18和定位柱17对预制桩的限制降低了桩身偏移的可能性,当桩身与土层之间发生挤压产生振动时,一方面第二弹性层16和第二弹簧15对竖直方向的振动起到了缓冲减振的作用,另一方面第一弹性层19和第一弹簧23对水平方向的振动起到了缓冲减振的作用,降低了施工环境产生的振动对周围建筑的影响,改善了静力压桩过程中易产生振动的缺陷。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