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空调压缩机驱动板散热装置及空调压缩机电控盒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5:40: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机组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压缩机驱动板散热装置及空调压缩机电控盒。


背景技术:

2.空调机组的压缩机驱动板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必须对压缩机驱动板进行散热。目前,现有的压缩机驱动板散热方式主要有三种:一、压缩机驱动板直接与环境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二、氟冷散热方式;三、普通的风冷散热方式,增设散热风机,通过散热风机带走压缩机驱动板的热量。
3.其中,方式一只适用于发热量小的压缩机驱动板,对于发热量大的压缩机驱动板无法很好的实现降温。方式二需要增加管路设计使空调机组中的管路经过氟冷散热器,管路设计复杂,不利于生产维修,且管路冷媒温度容易低于空气露点温度,导致氟冷散热器凝露,危害电气安全。方式三由于散热风道空间较大,风场短路较多,无法实现全面均匀散热,导致局部温度比较高,此时,为了满足散热需求往往是加大散热风机数量或风量,浪费电力,也未能将压缩机驱动板的热量彻底带走。
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压缩机驱动板均匀散热的散热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压缩机驱动板均匀散热的散热装置,以避免温度过高影响电器部件的安全及使用寿命。
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压缩机电控盒,其散热装置能够实现压缩机驱动板的均匀散热。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压缩机驱动板散热装置,包括壳体、若干散热器、风道分隔件、以及至少一风机。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层壳体和第二层壳体,所述第一层壳体设有所述风机,所述第二层壳体设有进风口,所述若干散热器、风道分隔件设于所述第二层壳体内,每一所述散热器分别用于与一压缩机驱动板相贴。所述风道分隔件将所述若干散热器分隔开,以在所述第二层壳体形成多个互不连通的子风道。所述第二层壳体与所述第一层壳体由通风口连通。风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二层壳体后分别流经各所述子风道的散热器后到达所述通风口,再由所述通风口排入所述第一层壳体,并由所述风机排出所述第一层壳体。
8.具体地,所述第二层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若干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二基板设有所述进风口和所述通风口,所述风道分隔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基板密封接触,所述风道分隔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基板密封接触。
9.较佳地,所述风道分隔件自所述进风口的所在侧延伸至所述通风口的所在侧并与所述第二层壳体的侧壁密封接触,所述侧壁支撑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
二基板设有多个所述通风口,每一所述子风道对应一所述通风口,风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二层壳体后分别流经各所述子风道的散热器后到达对应的通风口,再由所述对应的通风口排入所述第一层壳体。
10.较佳地,所有所述通风口的通风面积之和与所述进风口的通风面积相等。
11.较佳地,所述进风口为进风隔栅。
12.具体地,所述散热器包括用于与压缩机驱动板相贴的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背离压缩机驱动板的一侧的多个散热片,所述多个散热片间距排布并形成与所述子风道的延伸方向一致的通风间隙。
13.较佳地,所述风道分隔件为耐高温保温棉。
14.较佳地,空调压缩机驱动板散热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风机的数目为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压缩机驱动板的温度信息,以依据所述温度信息开启或关闭多个所述风机中的一者或多者。
1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压缩机电控盒,包括多个压缩机驱动板以及如上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压缩机驱动板设于所述第二层壳体背离所述第一层壳体的一侧。
16.具体地,空调压缩机电控盒还包括风机驱动板以及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散热器设于所述第二层壳体内,所述风机驱动板设于所述第二层壳体背离所述第一层壳体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散热器相贴。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风道设计,在第一层壳体设置风机,在第二层壳体设置若干散热器、风道分隔件以及进风口,通过风道分隔件在第二层壳体形成多个互不连通的子风道,并使第二层壳体与第一层壳体由通风口连通,风由进风口进入第二层壳体后,分别流经各子风道的散热器后到达通风口,再由通风口排入第一层壳体,最后由风机排出第一层壳体。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风道短路,保证足够的风流经所有的散热器,散热效率高,效果好,能够满足压缩机驱动板的散热需求。而且,结构紧凑,空间结构小巧,易于维修。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空调压缩机电控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所示空调压缩机电控盒的另一角度。
20.图3是图1所示空调压缩机电控盒隐藏第一层壳体后的平面示意图。
21.图4是图1所示空调压缩机电控盒隐藏第一层壳体及第二基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图4所示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风在空调压缩机电控盒的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26.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压缩机电控盒100,包括多个压缩机驱动板1以及用于给压缩机驱动板1散热的散热装置(如图1、图2所示)。其中,散热装置包括壳体、若干散热器23、风道分隔件24、以及至少一风机25(如图3、图4所示)。壳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层壳体21和第二层壳体22(如图1所示),第一层壳体21设有风机25,第二层壳体22设有进风口26,若干散热器23、风道分隔件24设于第二层壳体22内,压缩机驱动板1设于第二层壳体22背离第一层壳体21的一侧,每一散热器23分别与一压缩机驱动板1相贴。风道分隔件24将若干散热器23分隔开,以在第二层壳体22形成多个互不连通的子风道27(如图4所示)。第二层壳体22与第一层壳体21由通风口28连通(如图3所示)。风由进风口26进入第二层壳体22后分别流经各子风道27的散热器23后到达通风口28,再由通风口28排入第一层壳体21,并由风机25排出第一层壳体21。
27.下面,以一具体实施例为例结合附图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压缩机电控盒100进行详细说明。
28.以电控盒100的一般放置角度为例,电控盒100包括上中下三层结构,压缩机驱动板1设置在下层,第二层壳体22位于中间层,第一层壳体21位于上层。如图1至图3所示,具体的,第二层壳体22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221和第二基板222,压缩机驱动板1固定在第一基板221的下侧,若干散热器23设置在第一基板221的上侧。第二基板222左侧设有进风口26,右侧设有通风口28,第一层壳体21设置在第二基板222上。风道分隔件24的下端与第一基板221密封接触,风道分隔件24的上端与第二基板222密封接触,从而在第二层壳体22形成多个互不连通的子风道27。作为优选实施例,风道分隔件24为耐高温保温棉,但不应以此为限。
29.在该实施例中,电控盒100的下层还设置有风机驱动板3,风机驱动板3固定在第一基板221的下侧(如图2所示)。与风机驱动板3对应的,第二层壳体22内还设置有第二散热器29(如图4所示),第二散热器29固定在第一基板221的上侧并与风机驱动板3相贴,用以带走风机驱动板3的热量。第二散热器29的上方设有一风道填充件20,风道填充件20与第二基板222密封接触,并与风道分隔件24密封抵接。
30.接下来请参阅图3、图5,如图3、图5所示,风道分隔件24自进风口26的所在侧(左侧)延伸至通风口28的所在侧(右侧),且风道分隔件24的右侧与第二层壳体22的右侧侧壁223密封接触,该侧壁223支撑在第一基板221和第二基板222之间(如图1所示)。第二基板222设有多个通风口28,每一子风道27对应一通风口28。风由进风口26进入第二层壳体22后分别流经各子风道27的散热器23后到达对应的通风口28,再由对应的通风口28排入第一层壳体21。
31.在该实施例,所有通风口28的通风面积之和与进风口26的通风面积相等。以此,使得进风量与排风量保持平衡。进风口26为进风隔栅,可以有效阻挡异物进入风道,并且让进入的风更加均匀的扫过各个散热器23、29。
32.具体的,散热器23/29包括用于与压缩机驱动板1/风机驱动板3相贴的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侧的多个散热片,多个散热片间距排布并形成与子风道27的延伸方向(左右方向)一致的通风间隙。
33.进一步地,在该实施例中,风机25的数目为多个,电控盒100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图未示),温度传感器感测压缩机驱动板1的温度信息,以依据温度信息开启或关闭多个风机25中的一者或多者。例如,温度传感器反馈温度信息至风机控制器(图未示),风机控制器根据温度信息与预设的控制规则控制其中一个或者多个风机驱动板3使与其对应的风机25开启或者关闭,实现风量调节,以在达到散热需求的同时节省电能。例如,在温度在第一阈值之下时,仅开启三分之一的风机25;在温度在第一阈值之上第二阈值之下时,开启一半风机25;在温度超过第二阈值时,开启所有风机25。其中,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
34.附带一提的是,文中“风道分隔件将若干散热器分隔开”并非指将所有散热器23、29一一隔开,而是根据预设的进风流向选择性将部分散热器与另一部分散热器分隔开。例如图2、图4所示,散热装置包括有六个散热器23、29,其中四个散热器23分别与四个压缩机驱动板1一一对应相贴,两个散热器29分别与两个风机驱动板3一一对应相贴。每两个散热器23、29/压缩机驱动板1/风机驱动板3排成一排,风道分隔件24将六个散热器23、29分隔成三部分,即是,分隔成三个互不连通的子风道27a、27b、27c(如图5所示)。风由进风口26进入第二层壳体22后,分别从子风道27a流经两个散热器29、从子风道27b流经两个散热器23、从子风道27c流经两个散热器23,到达各个子风道27a、27b、27c对应的通风口28,再由通风口28排入第一层壳体21,最后通过风机25排出。其中,风在第二层壳体22内的流向如图5中的虚线箭头所示,风在整个电控盒100的流向如图6中的虚线箭头所示。
35.综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风道设计,在第一层壳体21设置风机25,在第二层壳体22设置若干散热器23、风道分隔件24以及进风口26,通过风道分隔件24在第二层壳体22形成多个互不连通的子风道27,并使第二层壳体22与第一层壳体21由通风口28连通,风由进风口26进入第二层壳体22后,分别流经各子风道27的散热器23后到达通风口28,再由通风口28排入第一层壳体21,最后由风机25排出第一层壳体21。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风道短路,保证足够的风流经所有的散热器23,散热效率高,效果好,能够满足压缩机驱动板1的散热需求。而且,结构紧凑,空间结构小巧,易于维修。
36.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