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窗装置和包括壁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4:31: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装置,包括:窗;窗框;窗固定器元件,窗沿着窗的周边附接到窗固定器元件;窗运动阻尼元件;以及联接装置,窗固定器元件经由联接装置与窗框接合,其中,阻尼元件布置在窗固定器元件和窗框之间,并且布置成在窗和窗固定器元件在第一方向上运动时由窗固定器元件压缩和变形,第一方向垂直于窗的主延伸平面。
2.窗不用必须是平面的,而是可以是凹的、凸的或呈现其他形状。


背景技术:

3.在诸如建筑物和车辆的不同结构中的窗可以包括附接到窗固定器的层压玻璃的窗,该窗固定器进而附接到窗框。窗框可以是固定地附接到结构的壁的单独的框架,或者可以是壁本身的组成部分。窗固定器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联接装置永久地固定在窗框中。
4.出于不同的原因,窗可能受到例如由爆炸或直接暴力引起的强力,特别是来自外部的强力。因此,现有技术已经提出了布置允许窗在阻尼元件的反作用下相对于窗框运动的联接设备。因此,这种力在窗本身上、在窗固定器上和在窗框上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阻尼元件的作用而被抑制。阻尼元件可以是弹簧元件,或者任何类型的合适的运动阻尼元件。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窗装置,其使得能够将窗和窗固定器简单地安装到窗框中,并且在力沿一个方向施加到窗的情况下,使得窗和窗固定器能够相对于窗框有阻尼运动。同时,窗装置应布置成使得其在窗处于正常使用位置时防止窗在相反的方向上的运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最初定义的窗装置来实现,其特征在于,联接装置包括:引导凹部,其布置在窗框和窗固定器元件的第一个的内周边中中,所述引导凹部是细长的并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在其纵向方向上延伸;以及凸起,其附接到窗框和窗固定器元件的第二个的内周边中,其中,凸起延伸到引导凹部中并且能够在引导凹部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或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滑动,并且其特征为,在阻尼元件不被压缩并且定位在窗固定器元件和窗框之间的窗的正常操作位置中,联接装置的凸起位于引导凹部的第一端部处,使得防止窗固定器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但是联接装置允许窗固定器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
7.应注意,凸起沿着凹部的“滑动”是相对运动。如果凹部设置在窗固定器元件中,则相对运动由窗固定器元件的运动引起,因此由凹部引起而不是由凸起本身引起。
[0008]“正常操作位置”可以被称为安装位置,在该位置中,将窗和窗固定器装配到窗框中,并且阻尼元件不会由于任何非预期的力作用到窗上而被压缩。
[0009]
阻尼元件可以是用于该目的任何类型的合适元件,其设计成在窗固定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运动时由窗固定器元件压缩并由此变形。阻尼元件可以例如包括弹簧或弹性材料
片。根据一个实施方式,阻尼元件围绕窗框的整个周缘延伸。然而,其可以细分成子片。在本实用新型的广泛意义上,存在设计窗固定器元件、窗框和阻尼元件的不同可能性,并且因此也存在如何定位阻尼元件的不同可能性。例如,阻尼元件可以位于窗框的前侧和窗固定器元件的一部分之间,使得当窗固定器元件的所述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位时,阻尼元件被压缩在窗框和窗固定器元件的所述部分之间。作为替代或补充,阻尼元件可以例如位于如上文或下文所限定的联接装置的凹部中,因此在窗固定器元件相对于框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位时变得被挤压在限定引导凹部的材料和凸起(其然后被限定为形成其所附接的部件的一部分)之间。
[0010]
术语“附接到”应该被广泛地解释,该术语用于描述凸起如何相对于窗固定器元件或窗框布置。如将看到的,其可以包括插入到所讨论的部件中的孔中的销,因此不用必须固定地附接到部件,但是仍然能够通过接合引导凹部来传递其引导和运动锁定功能。因此,凸起与窗固定器元件和窗框中的不包括引导凹部的一个锁定接合,使得防止凸起相对于该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移动。该凸起可以被认为是其所附接的部件的一部分。
[0011]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窗固定器元件具有使窗固定器元件具有l形横截面的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该l形窗固定器元件的第一支腿沿着窗框的内周边并且与该内周边相对地延伸,其中,所述引导凹部和凸起中的一个布置在所述第一支腿中或附接到所述第一支腿,该l形窗固定器元件的第二支腿沿着窗框的前侧并且与该前侧相对地延伸,阻尼元件布置在l形窗固定器元件的第二支腿和窗框的前侧之间并且布置成在窗和窗固定器元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运动时由窗固定器元件的第二支腿压缩和变形。
[0012]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阻尼装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最大变形长度 a,并且凸起在引导凹部中具有从引导凹部的所述第一端到其相对的第二端的最大运动距离b,并且a<b。因此,联接装置,特别是凸起,将不会冒着承受可能施加到窗的全部力的风险,例如由于爆炸或直接暴力的结果,因为凸起将不会一直移动到凹部的相对端。当阻尼装置的压缩结束时,第一方向上的力因此由窗固定器元件的第二支腿而不是由联接装置的凸起来承受。
[0013]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窗通过粘合剂附接到窗固定器元件的第二支腿的一侧,该侧与所述第二支腿的面向阻尼元件的一侧相反。因此,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施加到窗的力从窗直接转移到窗固定器的第二支腿,并且进一步转移到阻尼元件。
[0014]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联接装置的引导凹部是布置在窗固定器元件的第一支腿中的细长狭槽。
[0015]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窗装置的特征为,窗框包括用于接收该凸起的孔,并且联接装置的凸起是延伸穿过引导凹部并进入所述孔中的螺栓或销。因此,使得能够实现窗固定器元件到窗框的简单安装。通常具有已经附接到其上的窗的窗固定器元件插入到窗框中并连接到窗框,并且当销或螺栓从窗框固定器的内周边插入到槽中,并且进一步插入到窗框中的接收孔中时,防止窗固定器元件在第二方向上从窗框中脱落。
[0016]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窗装置包括多个如上文或下文所限定的联接装置,该联接装置沿着窗框的周边设置。因此,可以沿着窗固定器元件和窗框的周边均匀地分布窗固定器元件的固定并防止窗固定器元件在第二方向上从窗框中脱落。在窗固定器元件在第一方向上运动时,在阻尼元件的压缩下并且由窗上的力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引起,用作引导件的该多个联接装置将促进窗固定器元件的线性运动,在除了在第一方向上的力之外还存在作用
在窗上的横向力的情况下也是如此。线性运动是优选的,因为其将降低对窗框和/或窗框可以附接的墙壁等造成严重损坏的风险。
[0017]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看到的,窗框是多边形,并且在该多边形的每个拐角的区域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相应的联接装置。在多边形的拐角的区域中提供联接元件提供了改进的引导性能。术语“在该区域中”可以指的是与所讨论的拐角和相邻拐角之间的中点相比更靠近所讨论的拐角。
[0018]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看到的,窗框是多边形,并且在多边形的每个拐角的相对侧上设置有联接装置,该联接装置与相邻拐角相比更靠近所述拐角。
[0019]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通过一种包括壁的结构来实现,所述壁中设置有开口,并且该结构的特征为,其包括设置在所述开口中的如上文或下文所限定的窗装置,并且窗框固定地附接到所述壁。术语“固定地附接”包括窗框是壁的组成部分或固定地连接到壁的单独部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窗框实际上是固定地连接到壁的单独部分。
[0020]
根据本技术的窗装置和包括壁的结构使得窗固定器元件能在第一方向上移动,并防止在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移动。
[0021]
术语“结构”可以包括建筑物、车辆或设置有如本公开中限定的窗装置的任何结构。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窗框的前侧朝向这种结构的外部,由此第一方向是从所述结构的外部朝向内部的方向。
[0022]
本实用新型的窗装置和结构的其他可能的特征和优点将在以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中呈现。
附图说明
[0023]
将在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描述中呈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0024]
图1是从上方观察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有窗装置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剖视图,以及
[0025]
图2是如在图1中的ii-ii所示方向上观察的窗装置的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图1示出了包括壁1的结构的一部分,该壁包括开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窗装置装配和安装到该开口中。
[0027]
窗装置包括窗2、窗框3、窗固定器元件4,窗2沿着窗2的周边附接到该窗固定器元件。窗装置还包括窗运动阻尼元件5和联接装置6,窗固定器元件4经由该联接装置与窗框3接合。窗固定器元件4具有第一支腿 7和第二支腿8,其使窗固定器元件4具有l形横截面。l形窗固定器元件4的第一支腿7沿着窗框3的内周边并与其相对地延伸。l形窗固定器元件4的第二支腿8沿着窗框3的前侧并与其相对地延伸。阻尼元件5布置在l形窗固定器4的第二支腿8和窗框3的前侧之间,并且布置成当窗 2和窗固定器元件4在第一方向上运动时由窗固定器元件4的第二支腿8 压缩和变形,第一方向垂直于窗2的主延伸平面。
[0028]
窗2包括层压玻璃片。在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窗是平面片材。然而,应理解,也可以设想非平面形状,例如凸窗形状。
[0029]
窗框2由附接到壁1中的开口的内周边的金属型材形成。在所示实施方式中,金属
型材是具有正方形横截面的管,如可在图1中看到的。其他框架设计也是可以想到的。
[0030]
窗固定器元件3由具有l形横截面并围绕窗2的外周边延伸的板条形成。该板条可以在窗的拐角区域中例如通过焊接而彼此连接。当然,窗固定器元件3也可以由围绕窗2的外周边延伸的连续板条构成。窗2通过粘合剂附接到窗固定器元件4的第二支腿8的一侧,该侧与所述第二支腿8 的面向阻尼元件5的一侧相反。
[0031]
联接装置6包括布置在窗固定器元件4的第一支腿7中的引导凹部9。引导凹部9是细长的并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在其纵向方向上延伸。联接装置6还包括这里由螺栓10形成的凸起10,其附接到窗框3的内周边,其中,凸起10延伸到引导凹部9中,并且当窗固定器元件4相对于窗框3 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移动时,能够在引导凹部9中在所述第一方向或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滑动。引导凹部9在第一支腿7中形成狭槽,使得由螺栓10形成的凸起可以通过从第一支腿7的内周边穿过凹部9插入而被拧入到窗框3的内周边中的接收孔中,即,与第一支腿朝向窗框3 的相邻内周边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换句话说,螺栓10通过穿过窗框中的接收孔中的螺纹与窗框3接合而附接到窗框3。
[0032]
图1示出了窗2的正常操作位置,其中,阻尼元件5未被压缩并且定位在窗固定器元件4的第二支腿8和窗框3之间。在窗2的此位置中,联接装置6的凸起10位于引导凹部9的第一端处,使得防止窗固定器元件4 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但是联接装置6允许窗固定器元件4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在窗固定器元件4的第二支腿8和阻尼元件5之间存在小间隙,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看到的,这是由于公差的原因,以确保使得螺栓10 能够拧入到窗框3中设置的接收孔中而不会由于例如阻尼元件比沿着窗框的周缘的预期位置稍厚而受阻。该间隙优选地可以填充有合适的密封物质或元件(未示出),并且该间隙应该较小,以便在阻尼元件5不变形的情况下使窗在第一方向上的可能的运动最小化。
[0033]
图2示出了窗框3的横截面,该窗框具有如在第一方向上看到的并根据图1中的ii-ii的窗固定器元件4。图1示出了根据图2中的i-i的横截面。如可在图2中看到的,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看到的窗框3是多边形,在此情况下是矩形。在多边形的每个拐角11的相对侧上,设置了比相邻拐角更靠近所述拐角的联接装置6。
[0034]
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多边形窗和窗框。应理解,也可以设想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或圆形。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