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客观性耳鸣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3:57: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客观性耳鸣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的改变,耳鸣的发病率正逐渐升高,困扰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据报道,在我国,大约有10%的人曾出现过耳鸣症状,其中耳鸣严重到影响工作、日常生活、睡眠、记忆力的患者占耳鸣人群的2%。耳鸣分为主观性耳鸣和客观性耳鸣。主观性耳鸣是在没有外部声音刺激的情况下,只有患者才能感觉到的耳鸣。客观性耳鸣是由患者身体内在声源通过气导或骨导,刺激耳蜗,进而由听觉传导通路传至患者大脑产生。客观性耳鸣不仅患者自己能听到,也能够被他人听到,其来源可能是肌肉收缩引起,也可能是血管狭窄导致血流加速以及血流紊乱形成。以往对于患者耳内的客观性耳鸣声音,需要医生耳贴耳倾听才能诊断,这种诊断方式不够卫生,医患之间也容易产生误会和尴尬。cn202011384426.3公布了一种入耳式客观性耳鸣诊断装置,该装置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
4.至少两耳塞,其为弹性体且内设置第一导音通道;以及
5.至少一个传音件,其内设置有第二导音通道,所述第二导音通道的一端连通于一耳塞的第一导音通道,另一端连通于另一耳塞的第一导音通道或另一传音件第二导音通道,所述传音件还包括用于减少声损的隔音结构。
6.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音件呈管状,所述第二导音通道的半径大致与第一导音通道的半径等同。
7.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音结构为传音件内侧壁的反射表面,所述反射表面质硬且光滑。
8.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耳塞设有三个、传音件亦设有三个,且传音件的一端分别连接于耳塞,另一端与其它传音件聚合形成节点。
9.进一步设置为:一个所述传音件上设置有声音处理装置,所述声音处理装置包括放大模块、以及外放模块。
10.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音件上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为安装端,且可拆卸连接于传音件,另一端延伸设有堵耳部。
11.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端呈环状,且环壁上贯穿设有开口。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实用新型具有至少两耳塞及传音部,使用时,将耳塞分别设置于患者、医生耳中,再通过传音件将患者耳部的声音往外传至医生耳中,即可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客观性耳鸣,进一步地,在传音件的内侧壁设有减少声损的反射表面,整体结构简单,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5.其中: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的原理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图4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凸显了安装端的结构。
21.标号说明:
22.1、耳塞;11、第一导音通道;
23.2、传音件;21、第二导音通道;22、隔音结构;
24.3、声音处理装置;
25.4、连接件;41、安装端;42、堵耳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本实施例适用于医生诊断患者客观性耳鸣的病症,如图1-4所示,具体包括:至少两耳塞1,其中一耳塞1为患者端,其他端为听诊端,耳塞1其为弹性体,弹性体指外形可依据压力变形,在被外力压缩后,松手后可以膨胀恢复原状,弹性体的实现可由具有弹性的材料质成如泡棉,其设置于耳朵时可以通过变形充满耳道,可起到降噪的作用,且弹性体内设置第一导音通道11,该第一导间通道沿弹性体最大长度方向开设,用于实现声音传递,比如将患者的内部的耳鸣声传出或将耳鸣声传至医生的耳朵;以及至少一个传音件2,其内设置有第二导音通道21,第二导音通道21的一端连通于一耳塞1的第一导音通道11,另一端连通于另一耳塞1的第一导音通道11或另一传音件2第二导音通道21,即当只有两耳塞1的情况下,传音件2设于两耳塞1之间,当耳塞1的数量大于两个时,一传音件2设于两耳塞1之间,其它传音件2一端连接有耳塞1,另一端连通于其它传音件2,传音件2还包括用于减少声损的隔音结构22,隔音结构22为传音件2内侧壁的反射表面,反射表面质硬且光滑,由声波反射原理可知,反射与材质的光滑程度与硬度呈正相关,因而通地此结构可有效减少声损,具体可为附着为传音件2内表面的金属或塑料反射层或者传音件2本身即为此种材料。
28.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客观性耳鸣的诊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本实施例由于结构较为简单可以做成一次性的,使用后可仍掉,减少消毒、存储、维护成本。
29.如图1-2所示,进一步设置为:传音件2呈管状,第二导音通道21的半径大致与第一导音通道11的半径等同,大致的意思是指第二导音通道21的半径与第一导音通道11的半径的比值于0.8-1.2之间,当此比值大于或等于1时最佳,当比值小于1时,即说明第二导音通道21小于第一导音通道11,使得第二导音通道21的端壁与第一导音通道11过渡间形成一台
阶,台阶会阻挡声音,影响声音的传递。
30.如图3所示,具体地,耳塞1设有三个、传音件2亦设有三个,且传音件2的一端分别连接于耳塞1,另一端与其它传音件2聚合形成节点,其中一耳塞1为患者端,其他端为听诊端,听诊端可为医生或家属或实习生等,可以让多人同步参与到诊断当中,既适用于教学亦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
31.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传音件2上设置有声音处理装置3,声音处理装置3包括放大模块、以及外放模块,放大模块可以将导入的声音进行处理放大,当耳鸣声音不明显时,通过此放大模块,有利于做出判断,外放模块则可以将导入的声音外放,让家属也能听到声音,方便医患沟通。
32.如图4-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传音件2上设有连接件4,连接件4的一端为安装端41,且可拆卸连接于传音件2,另一端延伸设有堵耳部42,堵耳部42可为本文耳塞1或者实心的耳塞1,此堵耳部42用于堵住听诊端的另一耳朵,减少外界的干扰,有利于提高听诊的准确率,进一步地,安装端41呈环状,环状内侧壁配置为沿传音件2长度方向滑移,且环壁上贯穿设有开口,滑移的设置有利于用户调节,开口的设置有利于转移堵耳部42以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
33.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34.使用时,将耳塞1分别设置于患者、医生耳中,再通过传音件2将患者耳部的声音往外传至医生耳中,即可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客观性耳鸣,进一步地,在传音件2的内侧壁设有减少声损的反射表面,整体结构简单,使用便捷。
3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