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复合伸缩构件的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2:53: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复合伸缩构件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2.自以往已知一种具有腰身部分和下裆部分的一次性尿布等穿着物品。在这样的一次性尿布等穿着物品,为了实现穿着舒适,该穿着物品的腰身部分有时会由可伸缩的复合伸缩构件来构成。
3.作为用于制造复合伸缩构件的装置,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
4.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在弹性伸缩构件被夹持在由无纺布等构成的两个片体之间的状态下,将该两个片体及弹性伸缩构件送入到超声波熔接焊头与片体搬送用的砧辊之间来进行熔接加工。
5.砧辊的外周上形成有密封图案凸部,由此在两个片体上形成对应于密封图案凸部的熔接部。此外,在密封图案凸部中,与配置弹性伸缩构件的部分对应地形成有槽。该槽的深度被设定如下那样的深度:在弹性伸缩构件插入在槽中时,该弹性伸缩构件的局部露出在槽外。
6.基于弹性伸缩构件的局部插入在该槽中,在两个片体和弹性伸缩构件被夹持在超声波熔接焊头和砧辊的密封图案凸部之间来进行超声波熔接时,可以缓和夹持弹性伸缩构件的压力。由此,可以将两个片体与弹性伸缩构件熔接而不会切断弹性伸缩构件。
7.因此,为了将该弹性伸缩构件熔接于两个片体而不切断弹性伸缩构件,而有必要使弹性伸缩构件不脱离到密封图案凸部的槽外。为此,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中,在往砧辊供应弹性伸缩构件的方向上的该砧辊的上游侧设置有引导件。该引导件相对于砧辊的外周面离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将弹性伸缩构件引导到砧辊上的密封图案凸部的槽的内部。
8.在所述专利文献1的装置,通过引导件来将弹性伸缩构件引导到砧辊上的密封图案凸部的槽中,然而,有时因装置的振动等的影响而导致弹性伸缩构件脱离到槽外,因此存在着如下的课题:减少弹性伸缩构件脱离到槽外的不良情况从而提高切断防止功能。
9.现有技术文献
10.专利文献
11.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公报第2016/208502号


技术实现要素:

1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弹性构件脱离到辊子的槽外的不良情况从而提高切断防止功能的复合伸缩构件的制造装置。
1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复合伸缩构件的制造装置用于通过将两个片体一边沿着其长边方向搬送一边将这些片体彼此以及这些片体和多个弹性构件相互接合来制造具有所述两个片体和被夹入在该两个片体之间的多个弹性构件的复合伸缩构件,该制造装置包括:接合装置,在各所述弹性构件被夹入在所述被搬送的两个片体之间的状态下,使各
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片体、以及所述两个片体彼此熔接而接合;以及,引导装置,以使各所述弹性构件沿着其长边方向延伸并且被夹入到所述两个片体之间的方式,将所述两个片体及各所述弹性构件引导到所述接合装置;其中,所述接合装置包括:搬送辊,绕指定的轴转动,并且具有外周面,该外周面将夹入有各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两个片体沿着该片体的长边方向搬送;以及,夹压装置,与所述搬送辊的外周面相向,并且在该夹压装置和所述外周面之间将夹入有各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两个片体夹压;该接合装置以在所述搬送辊和所述夹压装置之间对所述片体进行加热的方式而被构成,在所述搬送辊的外周面形成有向该外周面的径向外侧突出的至少1个凸部,所述凸部具有沿着所述搬送辊的搬送方向延伸并且在与所述轴平行的方向上离开间隔的多个槽,所述引导装置具备引导件,该引导件具有:远端,最接近于所述搬送辊的外周面;以及,所述多个引导槽,设置于所述远端,并且以在与所述搬送辊的所述轴平行的方向上相互离开间隔的状态保持多个所述弹性构件,以便将多个所述弹性构件分别引导到所述搬送辊的所述多个槽中;所述引导件以使位于所述引导槽和所述搬送辊的所述槽之间的所述弹性构件的长度成为30mm以下的方式而被配置。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装置所制造的复合伸缩构件的俯视图。
15.图2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的局部。
16.图3是表示弹性构件的剖面的简略剖视图。
17.图4是与图1对应的图,示意性地表示了接合部。
18.图5是放大表示图1的局部的图。
19.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伸缩构件的制造装置的结构的简略示意图。
20.图7是图6的引导板的俯视图。
21.图8是图7的引导板的侧视图。
22.图9是图7的引导板的引导槽的放大图。
23.图10中,(a)是图6的制造装置的引导板及其周边部的放大图,(b)是(a)的从引导板的引导槽向砧辊传送弹性构件的部分的放大图。
24.图11是表示图6的砧辊的外周面的图。
25.图12是放大表示图11的砧辊的外周面的凸部及槽的图。
26.图13是图12的xiii-xiii线剖视图。
27.图14是图12的xiv-xiv线剖视图。
28.图15是使用了复合伸缩构件的一次性尿布的展开图。
29.图16是为了说明图15所示的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而分别简略地表示阶段1至3的图。
30.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制造装置中引导板能够在接近砧辊的位置和离开砧辊的位置之间移动的结构的图,是表示引导板处于接近砧辊的位置(制造装置运转时的位置)的状态的图。
31.图18是表示图17的引导板处于离开砧辊的位置(穿设弹性构件(橡胶线等)时的位置)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的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的具体的例子,其并不具有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性质。
33.(1)复合伸缩构件的结构
34.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装置所制造的复合伸缩构件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的局部。
35.复合伸缩构件1具备彼此相向的长形的两个片体2a、2b和能够沿着长边方向a伸缩的多个长形的弹性构件10。各弹性构件10以能够在两片体2a、2b之间沿着各片体2a、2b的长边方向a(图1的左右方向)伸缩的方式也就是以沿着各片体2a、2b的长边方向a伸缩的方式而且以沿着该长边方向a延伸的状态而被配置。在本实施方式,这些弹性构件10在片体2a、2b的宽度方向b(与片体2a、2b的长边方向a正交的方向)上彼此等间隔地配置,与片体2a、2b的长边方向a平行地延伸。
36.在本实施方式,作为两片体2a、2b而采用了无纺布等片状的材料。
37.弹性构件10采用比片体2a、2b的材料(无纺布等)更具有伸缩性的材料,在本发明,对于弹性构件10的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在本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弹性构件10采用以多条橡胶线(纤维状弹性体)10a集合成束状的多股且至少一部分的橡胶线10a的周围被包覆层10b覆盖的弹性构件等,具体而言,多条橡胶线10a中尤其是配置在外周部分的橡胶线10a被包覆层10b覆盖。此外,也可以使所有的橡胶线10a被包覆层10b覆盖。
38.作为橡胶线10a的材质,例如可举出聚氨酯。此外,作为包覆层10b的材质,例如可举出硅油或硬脂酸镁等润滑剂。
39.如图1所示,两片体2a、2b彼此、以及两片体2a2b与弹性构件10在呈格子状的接合部4处被接合。
40.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接合部的图。如该图1及图4所示,接合部4具有多个第1接合部4a和多个第2接合部4b。
41.各第1接合部4a分别在两片体2a、2b的长边方向a上等间隔地配置,并且以朝向这些片体2a、2b的宽度方向b的方式相互平行地延伸。
42.各第2接合部4b也分别在两片体2a、2b的长边方向a上等间隔地配置,并且以朝向这些片体2a、2b的宽度方向b的方式相互平行地延伸。各第2接合部4b以与各第1接合部4a交叉的方式延伸,由此,形成呈格子状的接合部4。
43.在本实施方式,第1接合部4a及第2接合部4b均相对于片体2a、2b的宽度方向b倾斜。而且,该倾斜的角度被设定为小于45度的角度。例如,该倾斜角度被设定为30度。
44.此外,第1接合部4a和第2接合部4b具有相对于沿着片体2a、2b的长边方向a延伸和沿着宽度方向b延伸的两直线分别对称的形状。此外,第1接合部4a和第2接合部4b以相邻的2个第1接合部4a彼此的间隔距离与相邻的2个第2接合部4b彼此的间隔距离相一致的方式而被配置。由此,接合部4划分多个其的对角线沿着片体2a、2b的长边方向a及宽度方向b延伸的菱形。尤其是如前所述,由于第1接合部4a及第2接合部4b以相对于片体2a、2b的宽度方向b的倾斜角度小于45度的角度倾斜,因此便成为沿着该宽度方向b延伸的菱形。于是,第1接合部4a与第2接合部4b的交点(以下,有时会称作接合部侧交点)4c便在沿着片体2a、2b的长边方向a延伸的直线上等间隔地排列,并且在沿着片体2a、2b的宽度方向b延伸的直线上
等间隔地排列。
45.各接合部4与所有的弹性构件10相交,沿着与弹性构件10的伸缩方向(也就是长边方向a)相交的线延伸。具体而言,各接合部4在相对于配置弹性构件10的区域而位于片体2a、2b的宽度方向b的两外侧部分之间的范围延伸。
46.各弹性构件10和接合部4在接合部侧交点4c以外的部分也就是在相对于接合部侧交点4c离开间隔的位置处相交,在该位置处各弹性构件10与各片体2a、2b被接合。
47.利用放大表示图1的局部的图5作具体说明。
48.各弹性构件10以分别通过各第1接合部4a上相邻的2个接合部侧交点4c之间(例如图5所示的接合部侧交点4c_1和接合部侧交点4c_2之间及接合部侧交点4c_2和接合部侧交点4c_3之间)的方式而被配置。即,各弹性构件10与各第1接合部4a的交点亦即第1弹性构件侧交点4d位于第1接合部4a上相邻的2个接合部侧交点4c彼此之间,在该位置4d处弹性构件10与片体2a、2b被接合。
49.同样,各弹性构件10以分别通过各第2接合部4b上相邻的接合部侧交点4c之间(例如图5所示的接合部侧交点4c_4和接合部侧交点4c_2之间及接合部侧交点4c_2和接合部侧交点4c_5之间)的方式而被配置。即,各弹性构件10与各第2接合部4b的交点亦即第2弹性构件侧交点4e位于第2接合部4b上相邻的2个接合部侧交点4c彼此之间,在该位置4e处弹性构件10与片体2a、2b被接合。
50.在本实施方式,各弹性构件10通过各第1接合部4a上相邻的接合部侧交点4c、4c的中央及各第2接合部4b上相邻的接合部侧交点4c、4c的中央,在这些中央的位置处与第1接合部4a及第2接合部4b相交并且被接合于各片体2a、2b。
51.由此,第1弹性构件侧交点4d和第2弹性构件侧交点4e便在沿着两片体2a、2b的宽度方向b延伸的直线上交替地排列。此外,各弹性构件10与接合部4的交点也就是弹性构件10与片体2a、2b的接合点4d、4e在片体2a、2b的长边方向a上等间隔地配置。
52.在所述接合部4,片体2a、2b彼此以及片体2a、2b与弹性构件10通过熔接而被相互接合。在本实施方式,它们通过超声波而被熔接。
53.片体2a、2b彼此基于其中的局部熔融而相互熔接而被接合。另一方面,弹性构件10与片体2a、2b基于片体2a、2b的局部熔融及弹性构件10中的包覆层10b熔融而被相互熔接。
54.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作为橡胶线10a而采用熔点为大约200℃的橡胶线,作为包覆层10b而采用熔点较低的硬脂酸镁(熔点∶大约120℃),在进行弹性构件10与片体2a、2b的熔接时,橡胶线10a不发生熔融而被覆层10b发生熔融,从而包覆层10b和片体2a、2b被熔接。
55.(2)复合伸缩构件的制造装置
56.其次,说明用于制造所述复合伸缩构件1的制造装置。
57.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装置100的简略图。
58.制造装置100具有:接合装置200,在弹性构件10夹入在片体2a、2b之间的状态下对弹性构件10与片体2a、2b、以及片体2a、2b彼此进行超声波熔接来进行接合;第1引导辊102,将片体2a引导到接合装置200(具体而言为后述的砧辊210);弹性构件引导装置(引导装置)110,将弹性构件10供应到接合装置200;夹持辊(第2引导辊)104,将片体2b引导到200接合装置并且按压两个片体2a、2b及弹性构件10;第3引导辊106,引导接合后的片体等也就是复
合伸缩构件1。
59.接合装置200具有砧辊(搬送辊)210和焊头(夹压装置)220。
60.砧辊210是围绕沿着与图6的纸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轴转动的转动件。以下,将与图6纸面正交的该方向称作“前后方向”。砧辊210以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转轴作为转动中心转动自如地被安装于未图示的端板等装置中的纵壁的部分上。砧辊210基于转动而在其外周面上以在由辊子102、104引导来的片体2a、2b之间夹持着由弹性构件引导装置110引导来的弹性构件10的状态进行搬送。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砧辊210向图6中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下,有时会将夹持着弹性构件10的片体2a、2b称作接合前片体。
61.如图11所示,在砧辊210的外周面形成有向该外周面的径向外侧突出的凸部212。凸部212被设置在砧辊210的外周面上其周向的整个范围。凸部212具有与所述接合部4对应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接合部4呈菱形的格子状,凸部212呈与其对应的菱形的格子状。
62.具体而言,凸部212包含用于形成第1接合部4a的第1凸部212a和用于形成第2接合部4b的第2凸部212b。
63.多个第1凸部212a沿着与砧辊210的周向(砧辊210的搬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第1方向c1)也就是沿着与该周向交叉的线延伸,并且相互平行地且在该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多个第2凸部212b沿着与砧辊210的周向及第1方向c1交叉的方向(第2方向c2)也就是沿着与该周向交叉的线延伸,并且相互平行地且在砧辊210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
64.各第1凸部212a和各第2凸部212b以相对于前后方向小于45度的角度且成对称的方式倾斜,并且以相邻的2个第1凸部212a彼此的间隔距离与相邻的2个第2凸部212b彼此的间隔距离相同而且第1凸部212a与第2凸部212b的交点212c在沿着前后方向及砧辊210的周向延伸的线上等间隔地排列的方式而被设置。
65.如作为图11的局部的放大图的图12、作为图12的xiii-xiii线剖视图的图13、以及作为图12的xiv-xiv线剖视图的图14所示,在第1凸部212a和第2凸部212b上分别形成分别向砧辊210的径向内侧凹陷的槽214(214a、214b)。如图13等所示,在第1凸部212a及第2凸部212b且在它们的长边方向c1、c2上离开间隔的位置处分别形成有多个槽214。
66.片体2a(配置在砧辊210侧的片体)中配置弹性构件10的部分被穿通在这些槽214的内侧。因此,弹性构件10相对于接合部4的配置和槽相对于凸部212的配置相同。
67.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在各第1凸部212a中与第2凸部212b相交的交点212c彼此之间的部分,更详细而言,在相邻的交点212c的中央的部分分别形成有沿着砧辊210的周向延伸的槽(第1槽)214a。此外,与各第2凸部212b中与第1凸部212a相交的交点212c彼此之间的部分,更详细而言,在相邻的交点212c的中央的部分分别形成有槽(第2槽)214b。于是,这些槽214在沿着砧辊210的周向延伸的线上等间隔地而且在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上(也就是与砧辊210的转轴平行的方向,换言之,与转轴的延伸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等间隔地离开间隔地设置。
68.片体2a中配置弹性构件10的部分以插入在各槽214内的状态而被砧辊210搬送。如前所述,在本实施方式,基于在与各槽214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引导槽114b的引导板112,弹性构件10分别被引导到各槽214中,因而弹性构件10被稳定地配置到片体2a上恰当的位置。
69.在本实施方式,除了片体2a之外,弹性构件10的局部也以插入在上述的槽214内的
状态而被砧辊210搬送。此外,也可以以仅插入有片体2a的状态进行搬送。
70.通过如此在凸部212上配置弹性构件10的部分形成槽214,在接合时,在夹压接合前片体时,配置在接合前片体中的弹性构件10的至少局部便处于退避到该槽中的状态。因此,可以避免弹性构件10因被夹压而被切断。
71.但是,如果槽214的剖面面积过大,则有可能难以恰当地将弹性构件10和片体2a、2b接合。为此,在本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在自然长度下的弹性构件10被配置在槽214中时,弹性构件10的局部露出到槽214的外侧,弹性构件10的其余的部分收容在槽214内。详细而言,以与砧辊210的周向(搬送方向)正交的平面切断槽214后的该槽的剖面的形状被设定为如下那样的形状:在弹性构件10以自然长度被配置在槽214中的状态下,弹性构件10的局部相对于连结槽214的开口端(q1、q2)的直线状的虚拟线l10而露出在砧辊210的径向外侧。此外,该槽214的所述剖面形状以如下的方式而被设定:在从自然的状态变为伸长的状态(例如伸长了300%的状态)的弹性构件10被配置在槽214中时,弹性构件10的局部相对于连结槽214的开口端(q1、q2)的直线状的虚拟线l10而露出在砧辊210的径向外侧。如图14所示,作为这样的槽214的剖面形状,较为理想的是呈大致v状。此外,作为这样的槽214的剖面面积s1,较为理想的是小于所配置的弹性构件10的剖面面积。此外,槽214的剖面形状并不限于v状,其也可以是u状等其它的形状。
72.这样,通过将槽214的剖面形状设为让弹性构件10的局部露出的形状,在进行超声波熔接时,既能够让弹性构件10退避到槽214内,又能够对被配置在该槽中的弹性构件10和片体2a、2b彼此适度地进行加压并接合。因此,能够在抑制弹性构件10的损伤的情况下将片体2a、2b和弹性构件10彼此更可靠地接合。具体而言,能够在对弹性构件10中相对于连结槽214的开口端q1、q2的虚拟线l10而露出在外侧的部分和片体2a、2b恰当地施加压力的情况下让弹性构件10中相对于虚拟线l10而位于内侧的部分也就是收容在槽214内的部分退避到槽214的内侧(离开焊头220这一侧)。因此,既能够确保弹性构件10与片体2a、2b的接合力又能够抑制弹性构件10破损。
73.尤其是如果槽214的所述剖面形状以如下的方式而被设定,即,在伸长300%的状态下的弹性构件10被配置在槽214中时,弹性构件10的局部相对于连结槽214的开口端(q1、q2)的直线状的虚拟线l10而露出在砧辊210的径向外侧,则既能够抑制弹性构件10损伤,又能够对片体2a、2b和弹性构件10恰当地施加压力从而能够将它们彼此更可靠地接合。
74.图6及图10的(a)所示的焊头220是如下的装置:在由砧辊210搬送的接合前片体被夹压(一边夹持一边加压)在该焊头与砧辊210的外周面之间的情况下,对该接合前片体施加超声波振动。焊头220与砧辊210的外周面相向地配置。在图6的例子中,其与砧辊210的外周面的上侧的部分相向地配置。在焊头220的远端设置有朝着砧辊210的外周面施加超声波振动的输出部221。
75.焊头220使输出部221按压于接合前片体并且在其与砧辊210之间一边夹压接合前片体一边对该接合前片体施加超声波振动。由此,片体2a、2b分别熔融而被相互熔接。此外,弹性构件10也发生熔融从而弹性构件10与片体2a、2b被相互熔接。具体而言,输出部221在其与所述凸部212之间夹压接合前片体,并且在接合前片体中配置在所述凸部212上的部分将片体2a、2b彼此以及将弹性构件10和片体2a、2b彼此相互接合。输出部221的远端呈平面状(参照图13及图14)。
76.此处,如前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作为包覆层10b而采用熔点低于橡胶线10a的硬脂酸镁。因此,在进行弹性构件10与片体2a、2b的熔接时,橡胶线10a不发生熔融而被覆层10b发生熔融,从而包覆层10b和片体2a、2b被熔接。
77.焊头220的远端的输出部221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焊头220在砧辊210的转轴方向的整个范围对砧辊210的外周面施加超声波振动。在接合前片体被砧辊210搬送的期间,焊头220始终施加超声波振动。因此,随着砧辊210搬送接合前片体,该接合前片体被连续地接合。
78.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片体2a基于第1引导辊102而被引导到砧辊210的外周面中相对于焊头220而向上游侧离开距离的位置。片体2a随着砧辊210的转动而沿着砧辊210的外周面被搬送到焊头220侧。
79.片体2b基于夹持辊104而被导入到砧辊210的外周面中焊头220近傍的部分亦即相对于焊头220而位于搬送方向上游侧的部分。
80.弹性构件10基于弹性构件引导装置110而在片体2a被导入到砧辊210的位置与片体2b被导入到砧辊210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处被导入到砧辊210的外周面。由此,弹性构件10以被夹持在片体2a、2b之间的状态被搬送到与焊头220相向的位置。
81.此外,片体2b从夹持辊104被导入到砧辊210的位置只要是位于从导入弹性构件10的位置至与焊头220相向的位置之间,则其可以是任意的位置,但较为理想的是靠近与焊头220相向的位置,更为理想的是接近于与焊头220相向的位置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如图6及图10的(a)所示,夹持辊104被配置在片体2a、2b的搬送方向(也就是砧辊210的转动方向(在图10的(a)为逆时针方向))上焊头220的紧上游侧的位置。此情况下,能够防止被导入到砧辊210的外周面上的弹性构件10因较早地被片体2b覆盖而发生位置偏移。
82.弹性构件10以在前后方向上彼此平行地排列的状态被导入到砧辊210的外周面,并且在砧辊210的外周面上,与片体的宽度方向b相互平行地载置到先被导入到砧辊210的外周面的片体2a之上。此外,弹性构件10以沿着砧辊210的周向伸长的状态被导入到砧辊210。在本实施方式,弹性构件10以伸长到自然状态的300%的状态(以自然状态作为100%)被导入到砧辊210。
83.接着,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弹性构件引导装置110(尤其是引导板112)。
84.如图6及图10所示,弹性构件引导装置110具有多个引导辊111和作为引导件的板状的引导板112。
85.引导辊111分别是能够绕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轴转动的转动件,在使弹性构件10伸长的状态(例如伸长300%的状态)下将其引导到砧辊210侧。
86.如图6至10所示,引导板112是将各弹性构件10以在前后方向(即,与砧辊210的轴平行的方向)上相互离开间隔的状态引导到砧辊210的外周面上所形成的多个槽214(参照图11至14)的平板状的构件。
87.引导板112具有最接近于砧辊210的外周面的端缘亦即远端114a和比远端114a更离开砧辊210地配置的基端,以沿着相对于砧辊210进退的方向延伸并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而被配置。在本实施方式,引导板112的厚度t(图8所示的上下方向的尺寸)以引导板112不与片体2a、2b发生干涉的方式而设定得较小,引导板112呈薄板状。
88.引导板112的远端114a形成为锥形的形状。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在引导板112的
远端部分(靠砧辊210侧的部分)形成有以越往远端114a而越接近引导板112的底面114d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114c。基于倾斜面114c及底面114d而形成锥形形状的远端114a。在本实施方式,倾斜面114c与底面114d构成的角度θ2被设定为10度左右。
89.如图10的(a)、(b)所示,引导板112的远端114a被配置在相对于砧辊210的外周面上与弹性构件10接触的接触点p2而位于砧辊210的转动方向(在图10为逆时针方向)上的上游侧(图10的右侧),而且朝向该上游侧。引导板112以静止状态被固定于与砧辊210的外周面相向的指定的位置处。在图10的(a)、(b)中,引导板112通过螺纹紧固等而以不会相对于被固定于装置内部的端板等的固定件113移动的方式而被固定。
90.在引导板112的呈锥形的远端114a形成有多个引导槽114b。具体而言,多个引导槽114b形成在引导板112的远端114a上沿前后方向(与砧辊210的轴平行的方向)彼此等间隔地离开距离的位置,以将多个弹性构件10分别引导到砧辊210的多个槽214中的方式个别地保持各弹性构件10。如放大表示图7的引导槽114b的局部的图9所示,这些引导槽114b从倾斜面114c的远端114a向基端侧凹陷,呈开度90度的v状。此外,引导槽114b的剖面形状并不限于v状,也可以是u状等其它的形状。为了将各弹性构件10以沿前后方向相互离开间隔的状态引导到砧辊210的外周面,这些引导槽114b将各弹性构件10切实地定位并予以保持。这些引导槽114b与形成在砧辊210上的槽214相向,并且以与槽214相同的间隔而被设置,将弹性构件10分别引导到这些槽214中。
91.引导板112的远端114a及形成在该远端114a上的引导槽114b相对于砧辊210的转动方向(在图6及图10的(a)为逆时针方向)朝向相反方向(也就是顺时针方向)。因此,卡合于引导槽114b的弹性构件10基于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砧辊210而被拉伸,在引导槽114b的槽底p1处折曲,并且向砧辊210的外周面的接触点p2的切线方向延伸且在该接触点p2处插入到砧辊210的外周面的槽214中(参照图11至14)。
92.可认为引导板112具有如下的倾向:如图10的(a)、(b)所示,位于引导槽114b和砧辊210的槽214之间的弹性构件10的长度l1(具体而言为从引导槽114b的槽底p1至弹性构件10接触砧辊210的接触点p2为止的距离l1)越短,则弹性构件10越难以脱离到砧辊210的槽214外。
93.本发明人通过实验对位于引导槽114b和砧辊210槽214之间的弹性构件10的长度l1(也就是弹性构件10不受约束而在空中移动的自由距离l1)与弹性构件10的振动概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了存在以下的表1那样的相关关系。在实验中,作为弹性构件10使用了直径0.1mm以上的线状的橡胶线,在制造装置100中,在将橡胶线连续地从引导板112的引导槽114b插入到砧辊210的槽214中的情况下,以规定时间对橡胶线发生振动的频度和其振动量进行了观察。该实验结果表示在以下的表1中。
94.表1
[0095][0096]
根据表1的实验结果可知,如果橡胶线的自由距离l1为15mm以下,则直径0.1mm以上的橡胶线振动的概率为0.08%,橡胶线的振动抑制效果良好(双圈)。
[0097]
此外,即使在自由距离l1处于大于15mm的范围中的15至30mm以下的范围时,橡胶线振动的概率为4.66%,处于可允许的概率(5%)以内,因此,可知橡胶线的振动抑制效果合格或在合格线上(三角形)。
[0098]
另一方面,当自由距离l1处于大于30mm的范围例如30至50mm以下的范围时,橡胶线振动的概率为10%以上,大幅度超过可允许的概率(5%),因此,可知橡胶线的振动抑制效果不合格(打叉)。
[0099]
根据以上的实验结果,为了减少橡胶线等弹性构件10脱离到砧辊210的槽214外的不良情况,较为理想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引导板112以使位于引导槽114b和砧辊210的槽214之间的弹性构件10的长度l1成为30mm以下(较为理想的是为15mm以下)(在实用上为1至30mm的范围,较为理想的是为1至15mm的范围)的方式而被配置。此外,该距离l1以引导板112不与砧辊210(具体而言为围绕在砧辊210的外周面上的片体2a)接触的方式(也就是以离开片体2a的厚度以上的方式)被设定为大于0。
[0100]
如图10的(b)所示,引导板112以引导槽114b的槽底p1和砧辊210的凸部212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δ1成为1mm以下(较为理想的是为0.3mm以下)(在实用上为0.1mm至1mm的范围,较为理想的是为0.1mm至0.3mm的范围)的方式而被配置。
[0101]
如图10的(b)所示,引导板112被配置为,其的与砧辊210相向的底面114d相对于砧辊210和弹性构件10接触的接触点p2上的该砧辊210的切线而成30度以下(在实用上为1至30度的范围)的角度θ1。
[0102]
如图6及图10的(a)所示,多个引导辊111配置在弹性构件10的搬送方向上引导板112的上游侧,将弹性构件10引导到引导槽114b。在各引导辊111的外周面上,为了将多个弹性构件10分别引导到多个引导槽114b中,而具有在该引导辊111的转轴的延伸方向上相互离开间隔的多个槽(未图示)。
[0103]
如图10的(a)所示,多个引导辊111中位于最下游侧的引导辊111a为了不会因该引导辊111a的转动不均匀及晃动等而产生影响(例如弹性构件10松弛等)而以弹性构件10从离开引导辊111至插入到引导槽114b为止的距离l2成为50mm以上的方式而被配置。
[0104]
此外,如图6及图10的(a)所示,夹持辊104被配置在焊头220的上游侧。其能够在弹性构件10被插入到砧辊210的槽214中的区域(也就是砧辊210的外周面中从被弹性构件10最初插入到槽214中的位置(也就是砧辊210与弹性构件10的接触点)p2(参照图10的(b))至
焊头220的输出部221(参照图10的(a))为止的区间)与砧辊210一起夹持两个片体及弹性构件10。
[0105]
此外,如图10的(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为了减少弹性构件10从接触到砧辊210的槽214后至被焊头220夹压为止的期间脱离到该槽214外的不良情况,从弹性构件10接触到砧辊210的槽214后至被焊头220夹压为止的搬送距离l3被设定为150mm以下(在实用上为1至150mm的范围)。
[0106]
上述的搬送距离l3的最佳数值是由本发明人通过实验而被导出的数值。具体而言,如以下的表2所示,在作为弹性构件10而使用直径0.1mm以上的线状的橡胶线的情况下,通过实验而对橡胶线从接触到砧辊210的槽214后至被焊头220夹压为止的搬送距离l3与该橡胶线振动的概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
[0107]
表2
[0108]
搬送距离l3自由距离l1=11mm自由距离l1=19mm20mm0.08%1.12%150mm0.16%3.66%300mm5.73%9.62%
[0109]
根据表2的实验结果可知,在橡胶线的搬送距离l3为150mm的情况下,上述的自由距离l1为11mm这一条件下的橡胶线振动的概率为0.16%,自由距离l1为19mm这一条件下的橡胶线振动的概率为3.66%,处于可允许的概率(5%)以内,可充分发挥橡胶线的振动抑制效果(合格)。此外,在搬送距离l3为20mm的情况下,自由距离l1为11mm这一条件下的橡胶线振动的概率为0.08%,自由距离l1为19mm这一条件下的橡胶线振动的概率减低至1.12%。
[0110]
然而,在橡胶线的搬送距离l3为300mm的情况下,上述的自由距离l1为11mm这一条件下的橡胶线振动的概率为5.73%,自由距离l1为19mm这一条件下的橡胶线振动的概率为9.62%,大幅度超过可允许的概率(5%),因此,可知橡胶线的振动抑制效果不充分(不合格)。
[0111]
根据以上的表2的实验结果可知,为了减少弹性构件10从接触到砧辊210的槽214后至被焊头220夹压为止的期间脱离到该槽214外的不良情况,搬送距离l3较为理想的是被设定为150mm以下。
[0112]
(3)穿着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0113]
图15是表示作为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复合伸缩构件1的应用例而使用了该复合伸缩构件1的一次性尿布(穿着物品)20的简略图。
[0114]
一次性尿布20具备:腰身部21,具有配置在穿着者的腹部前侧的前腹部21a和配置在穿着者的臀部侧的后背部21b;裆部22,配置在穿着者的下裆。本实施方式的复合伸缩构件1被应用到该前腹部21a及后背部21b。例如,以复合伸缩构件1的伸缩方向与穿着时的腰身方向(图15的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来将复合伸缩构件1应用到前腹部21a及后背部21b。
[0115]
图16是表示所述一次性尿布20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图16所示的制造方法由阶段1至阶段3构成。首先,在阶段1,准备一对沿搬送方向相连所述复合伸缩构件1而成的连续体101。即,准备用于形成前腹部21a的连续体101和用于形成后背部21b的连续体101。而且,将两连续体101以相互平行地配置的状态沿着这些连续体101的长边方向搬送,并且将裆部22以其长边方向与连续体101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式跨置
在两连续体101上。例如,将多个裆部22沿着搬送方向离开间隔地放置。而且,通过将裆部22与连续体101接合来形成接合体102(接合体形成工序)。
[0116]
其次,在阶段2,在相邻的裆部22之间开设作为腿口部的孔。此后,以接合体102的宽度方向(与连续体101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中心线cl1为折线,并且以裆部22位于内侧的方式将接合体102对折(对折工序)。
[0117]
其次,在阶段3,沿着与连续体101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对该连续体101中位于相邻的裆部22的中间的互相重叠的部分进行接合,从而形成侧封ss(侧封工序),并且沿着侧封部中的切断线k切断连续体101(切断工序)。
[0118]
这样,便制成腰身部21(前腹部21a及后背部21b)由复合伸缩构件1构成且能够沿腰身方向伸缩的一次性尿布20。
[0119]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可在将裆部22接合于连续体101之前进行或不进行开设作为腿口部的孔的工序。此外,复合伸缩构件1的各弹性构件10可以在与切断线k对应的部位近傍处通过热熔粘接剂粘接于两个片体2a、2b。这样,能够防止因沿着切断线k切断而引起的各弹性构件10的脱落。
[0120]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
[0121]
(1)
[0122]
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合伸缩构件的制造装置100中,如图6至10所示,弹性构件引导装置110具备作为将弹性构件10引导到砧辊210的外周面的多个槽214中的引导件的板状的引导板112。引导板112具有:远端114a,最接近于砧辊210的外周面;多个引导槽114b,设置在远端114a,并且以将多个弹性构件10以在与砧辊210的轴平行的方向上相互离开间隔的状态引导到该砧辊210的外周面的多个槽214中的方式,将所述多个弹性构件10以在与砧辊210的轴平行的方向上相互离开间隔的状态予以保持。引导板112以使位于引导槽114b和砧辊210的槽214之间的弹性构件10的长度l1(自由距离l1)成为30mm以下的方式而被配置。
[0123]
这样,通过以使弹性构件10位于引导槽114b和砧辊210的槽214之间的该弹性构件10的长度l1成为30mm以下的方式来配置引导板112,在弹性构件10从引导槽114b被送到砧辊210的槽214中时,能够减少弹性构件10脱离到砧辊210的槽214外的不良情况,其结果,能够提高弹性构件10的切断防止功能。
[0124]
(2)
[0125]
较为理想的是,引导板112以位于引导槽114b和砧辊210的槽214之间的弹性构件10的长度l1成为15mm以下的方式而被配置。此情况下,在弹性构件10从引导槽114b被送到砧辊210的槽214中时,能够进一步减少弹性构件10脱离到砧辊210的槽214外的不良情况,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弹性构件10的切断防止功能。
[0126]
(3)
[0127]
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合伸缩构件的制造装置100中,引导板112以引导槽114b的槽底p1和砧辊210的凸部212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δ1成为1mm以下(较为理想的是0.3mm以下)的方式而被配置。在该结构中,能够使引导槽114b靠近砧辊210的凸部的外周面,能够缩短弹性构件10离开引导槽114b后至插入到砧辊210的槽214为止的距离l1。由此,便能够进一步减少弹性构件10脱离到砧辊210的槽214外的不良情况,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弹性构件10的切断防止功能。
[0128]
(4)
[0129]
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合伸缩构件的制造装置100中,将多个弹性构件10以在与砧辊210的轴平行的方向上相互离开间隔的状态引导到该砧辊210的外周面上的引导件由板状的引导板112构成。引导板112的远端114a是引导板112中最接近于砧辊210的外周面的端缘,而且,呈锥形的形状。多个引导槽114b被形成在呈锥形的远端114a上。在该结构中,通过采用远端114a成为锥形的板状的引导板112,能够将该引导板112配置为不与砧辊210及围绕在该砧辊210的外周面上的片体2a、2b干涉地靠近砧辊210的外周面。由此,便能够缩短引导槽114b和砧辊210的槽214之间的距离l1,能够进一步减少弹性构件10脱离到砧辊210的槽214外的不良情况。此外,由于引导槽114b被形成在锥形的远端114a上,因此,还可以减少弹性构件10通过引导槽114b时与引导板112之间的摩擦阻力。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弹性构件10的切断防止功能。
[0130]
(5)
[0131]
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合伸缩构件的制造装置100中,引导板112的远端114a被配置在相对于砧辊210的外周面上与弹性构件10接触的接触点p2而位于砧辊210的转动方向(在图10为逆时针方向)的上游侧(图10的右侧),而且朝向该上游侧。引导板112被配置为,其的与砧辊210相向的底面114d相对于砧辊210和弹性构件10接触的接触点p2上的该砧辊210的切线而成30度以下的角度θ1。
[0132]
在该结构中,能够使引导槽114b的槽底靠近砧辊210的外周面,能够缩短弹性构件10离开引导槽114b后至插入到砧辊210的槽214为止的距离l1。由此,便能够进一步减少弹性构件10脱离到砧辊210的槽214外的不良情况,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弹性构件10的切断防止功能。
[0133]
(6)
[0134]
本实施方式的复合伸缩构件的制造装置100还具备:夹持辊104,被配置在片体2a、2b的搬送方向(砧辊210的转动方向)上焊头220的上游侧,并且在弹性构件10插入在砧辊210的槽214中的区域(也就是砧辊210的外周面中从弹性构件10插入到槽214中的最初的位置亦即接触点p2(参照图10的(b))至焊头220的输出部221(参照图10的(a))为止的区间)与砧辊210一起夹持两个片体及弹性构件10。
[0135]
在该结构中,能够进一步减少插入在砧辊210的槽214中的弹性构件10在到达焊头220之前脱离到砧辊210的槽214外的不良情况,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弹性构件10的切断防止功能。而且,即使弹性构件10在夹持辊104的下游侧发生断开而导致弹性构件10收缩而欲复原,由于弹性构件10的端部被夹持辊104和砧辊210夹持着,因此,弹性构件10的复原被阻止,制造装置100的修复作业变得容易。
[0136]
(7)
[0137]
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合伸缩构件的制造装置100中,弹性构件引导装置110还具备:引导辊111,被配置在弹性构件10的搬送方向上引导板112的上游侧,将弹性构件10引导到引导槽114b。在该结构中,能够将弹性构件10可靠地引导到引导槽114b,能够防止弹性构件10脱离到引导槽114b外的不良情况。
[0138]
(8)
[0139]
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合伸缩构件的制造装置100中,引导辊111(具体而言为多个引
导辊111中位于最下游侧的引导辊111a)以弹性构件10离开引导辊111至插入到引导槽114b为止的距离l2成为50mm以上的方式而被配置。在该结构中,能够消除因引导辊111的转动不均匀及晃动等而对弹性构件10的影响例如弹性构件10的松弛等。
[0140]
(9)
[0141]
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合伸缩构件的制造装置100中,从弹性构件10接触到砧辊210的槽214至被焊头220夹压为止的搬送距离l3为150mm以下。在该结构中,如上述表2所示那样,弹性构件10的振动抑制效果被充分地发挥,因此,便能够减少从弹性构件10接触到砧辊210的槽214至被焊头220夹压为止的期间的该弹性构件10脱离到砧辊210的槽214外的不良情况,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弹性构件10的切断防止功能。
[0142]
(变形例)
[0143]
(a)
[014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作为将多个弹性构件10以在与砧辊210的轴平行的方向上相互离开间隔的状态引导到该砧辊210的外周面上的引导件的一个例子,举了板状的引导板112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0145]
作为本发明的变形例,也可以取代板状的引导板112而使用作为其它的引导件的在外周面上具有多个引导槽的导轮等,基于该导轮也能够将多个弹性构件10以在与砧辊210的轴平行的方向上相互离开间隔的状态引导到该砧辊210的外周面的多个槽214中。此情况下,通过以使弹性构件10离开引导槽114b至插入到砧辊210的槽214为止的距离l1成为30mm以下的方式来配置导轮,在弹性构件10从引导槽被送到砧辊210的槽214中时,能够减少弹性构件10脱离到砧辊210的槽214外的不良情况,其结果,能够提高弹性构件10的切断防止功能。
[0146]
(b)
[0147]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对接合装置是进行超声波熔接的装置且其通过对片体2a、2b施加超声波振动来产生摩擦热由此将片体2a、2b加热的情形进行了说明了,但是,通过将这些片体2a、2b加热来使之熔接的具体结构并不限于此。作为本发明的其它的变形例,例如作为接合装置也可以采用不对片体2a、2b施加振动而进行加热来使之熔接的装置,并且在所述接合工序中,如所谓的热封那样不对这些片体2a、2b施加振动而进行加热来使之熔接。
[0148]
(c)
[0149]
在上述实施方式,如图10的(a)、(b)所示,引导板112通过螺纹紧固等而以不动的方式被固定于固定在装置内部的端板等上的固定件113,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0150]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其它的变形例,也可以采用使引导板112能够在图17所示的接近于砧辊210(搬送辊)的位置和图18所示的相对于砧辊210离开间隔的位置之间移动的结构。
[0151]
具体而言,图17至18所示的弹性构件引导装置110除了具备上述的多个引导辊111及引导板112之外还具备:保持构件115,将引导辊111和引导板112这两者保持;支撑轴116,将保持构件115沿上下方向摆动自如地进行支撑;供应辊117,被配置在弹性构件10的搬送方向上引导辊111的上游侧。支撑轴116及供应辊117的转轴以不动的方式被固定在制造装置100内部的指定的位置上。在多个引导辊111及供应辊117各自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用于引导弹性构件10的槽。
[0152]
如图17至18所示,通过使保持引导辊111及引导板112的保持构件115以支撑轴116作为转动中心沿上下方向摆动,引导板112能够在图17所示的接近于砧辊210(搬送辊)的位置和图18所示的相对于砧辊210离开间隔的位置之间移动。
[0153]
如图17所示,在引导板112处于接近于砧辊210的位置(也就是制造装置100运转时的位置)时,弹性构件10基于被引导板112从上方按压而按供应辊117、多个引导辊111及引导板112这一顺序来移动并被送到砧辊210的外周面。
[0154]
另一方面,如图18所示,在引导板112处于相对于砧辊210离开间隔的位置(穿设弹性构件10(橡胶线等)时的位置)时,引导板112退避到弹性构件10的上方,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将弹性构件10设置于引导装置110的作业(具体而言为挂设到多个引导辊111中最下游侧的引导辊111a的槽及砧辊210的外周上的作业)。在将弹性构件10设置到引导装置110后,并且再次返回到图17所示的引导板112接近于砧辊210的位置上时,弹性构件10插入在引导板112的槽114b(参照图10的(b))中,并且被挂设于多个引导辊111各自的槽中,引导装置110可恢复到图17所示的状态。
[0155]
<实施方式的总结>
[0156]
所述实施方式总结如下。
[0157]
所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伸缩构件的制造装置用于通过将两个片体一边沿着其长边方向搬送一边将这些片体彼此以及这些片体和多个弹性构件相互接合来制造具有所述两个片体和被夹入在该两个片体之间的多个弹性构件的复合伸缩构件,该制造装置包括:接合装置,在各所述弹性构件被夹入在所述被搬送的两个片体之间的状态下,使各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片体、以及所述两个片体彼此熔接而接合;以及,引导装置,以使各所述弹性构件沿着其长边方向延伸并且被夹入到所述两个片体之间的方式,将所述两个片体及各所述弹性构件引导到所述接合装置;其中,所述接合装置包括:搬送辊,绕指定的轴转动,并且具有外周面,该外周面将夹入有各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两个片体沿着该片体的长边方向搬送;以及,夹压装置,与所述搬送辊的外周面相向,并且在该夹压装置和所述外周面之间将夹入有各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两个片体夹压;该接合装置以在所述搬送辊和所述夹压装置之间对所述片体进行加热的方式而被构成,在所述搬送辊的外周面形成有向该外周面的径向外侧突出的至少1个凸部,所述凸部具有沿着所述搬送辊的搬送方向延伸并且在与所述轴平行的方向上离开间隔的多个槽,所述引导装置具备引导件,该引导件具有:远端,最接近于所述搬送辊的外周面;以及,所述多个引导槽,设置于所述远端,并且以在与所述搬送辊的所述轴平行的方向上相互离开间隔的状态保持多个所述弹性构件,以便将多个所述弹性构件分别引导到所述搬送辊的所述多个槽中;所述引导件以使位于所述引导槽和所述搬送辊的所述槽之间的所述弹性构件的长度成为30mm以下的方式而被配置。
[0158]
本发明人对通过引导件可靠地引导弹性构件而不会让其脱离到搬送辊的外周面的槽外的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了如果将弹性构件在引导件的引导槽和搬送辊的槽之间空中移动的距离也就是弹性构件的自由距离减小至指定的距离以下便能够可靠地将弹性构件引导到搬送辊的槽而防止其从该槽中脱落,从而制成了上述的制造装置。
[0159]
即,在上述的制造装置的结构中,通过以使弹性构件位于引导槽和搬送辊的槽之间的长度成为30mm以下的方式来配置引导件,在弹性构件从引导槽被送到搬送辊的槽中时,能够减少弹性构件脱离到搬送辊的槽外的不良情况,其结果,能够提高弹性构件的切断
防止功能。
[0160]
在上述的复合伸缩构件的制造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引导件以使位于所述引导槽和所述搬送辊的所述槽之间的所述弹性构件的长度成为15mm以下的方式而被配置。
[0161]
在该结构中,通过以使弹性构件位于引导槽和搬送辊的槽之间的长度成为15mm以下的方式来配置引导件,在弹性构件从引导槽被送到搬送辊的槽中时,能够进一步减少弹性构件脱离到搬送辊的槽外的不良情况,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弹性构件的切断防止功能。
[0162]
在上述的复合伸缩构件的制造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引导件以使所述引导槽的槽底和所述搬送辊的所述凸部的外周面之间的最短距离成为1mm以下的方式而被配置。
[0163]
在该结构中,能够使引导槽靠近搬送辊的凸部的外周面,能够缩短弹性构件离开引导槽后至插入到搬送辊的槽为止的距离。由此,便能够进一步减少弹性构件脱离到搬送辊的槽外的不良情况,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弹性构件的切断防止功能。
[0164]
在上述的复合伸缩构件的制造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引导件形成为板状,所述远端是板状的所述引导件中最接近于所述搬送辊的外周面的端缘,而且呈锥形的形状,所述多个引导槽被形成在成为锥形的所述远端。
[0165]
在该结构中,通过采用远端成为锥形的板状的引导件,能够将该引导件配置为不与搬送辊及围绕在该搬送辊的外周面上的片体干涉地靠近搬送辊的外周面。由此,便能够缩短引导槽和搬送辊的槽之间的距离,能够进一步减少弹性构件脱离到搬送辊的槽外的不良情况。此外,由于引导槽被形成在锥形的远端上,因此,还可以减少弹性构件通过引导槽时与引导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弹性构件的切断防止功能。
[0166]
在上述的复合伸缩构件的制造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引导件的所述远端被配置在相对于所述搬送辊的外周面上与所述弹性构件接触的接触点而位于所述搬送辊的转动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且朝向该上游侧,所述引导板以其与所述搬送辊相向的面相对于所述接触点上的该搬送辊的切线而成30度以下的角度的方式而被配置。
[0167]
在该结构中,能够使引导槽的槽底靠近搬送辊的外周面,能够缩短弹性构件离开引导槽后至插入到搬送辊的槽为止的距离。由此,便能够进一步减少弹性构件脱离到搬送辊的槽外的不良情况,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弹性构件的切断防止功能。
[0168]
在上述的复合伸缩构件的制造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夹持辊,被配置在所述片体的搬送方向上所述夹压装置的上游侧,并且在所述弹性构件插入在所述搬送辊的所述槽中的区域与所述搬送辊一起夹持所述两个片体及所述弹性构件。
[0169]
在该结构中,能够进一步减少插入在搬送辊的槽中的弹性构件在到达夹压装置之前脱离到搬送辊的槽外的不良情况,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弹性构件的切断防止功能。而且,即使弹性构件在夹持辊的下游侧发生断开而导致弹性构件收缩而欲复原,由于弹性构件的端部被夹持辊和搬送辊夹持着,因此,弹性构件的复原被阻止,制造装置的修复作业变得容易。
[0170]
在上述的复合伸缩构件的制造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引导辊,被配置在所述弹性构件的搬送方向上所述引导件的上游侧,并且将所述弹性构件引导到所述引导槽。
[0171]
在该结构中,能够将弹性构件可靠地引导到引导槽,能够防止弹性构件脱离到引导槽外的不良情况。
[0172]
在上述的复合伸缩构件的制造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引导辊以使所述弹性构件从离开所述引导辊至插入到所述引导槽为止的距离成为50mm以上的方式而被配置。
[0173]
在该结构中,能够消除因引导辊的转动不均匀及晃动等而对弹性构件的影响例如弹性构件的松弛等。
[0174]
在上述的复合伸缩构件的制造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弹性构件从接触到所述搬送辊的所述槽至被所述夹压装置夹压为止的搬送距离为150mm以下。
[0175]
在该结构中,能够减少从弹性构件接触到搬送辊的槽至被夹压装置夹压为止的期间的该弹性构件脱离到搬送辊的槽外的不良情况,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弹性构件的切断防止功能。
[0176]
在上述的复合伸缩构件的制造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引导件在接近于所述搬送辊的位置和相对于所述搬送辊离开间隔的位置之间能够移动。
[0177]
在该结构中,通过使引导件移动到相对于搬送辊离开间隔的位置,能够容易地进行将弹性构件设置到引导装置的作业。
[0178]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复合伸缩构件的制造装置,能够减少弹性构件脱离到搬送辊的槽外的不良情况从而能够提高切断防止功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