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冰帽用具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22:51: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帽用具。


背景技术:

2.目前,使用冰帽进行降温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物理降温方式,医用冰帽用于临床颅脑外科手术,降低脑代谢,减少脑部损伤以及高烧、脑出血、还有癌症患者化疗的物理降温。冰帽比传统的降温产品更方便、更有效、更舒适。早期给予患者头部低温保护,可以降低脑细胞的代谢,预防脑水肿,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及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冰帽通常在整个冰帽中填充冰块,冰块将接触枕部和耳部,易对枕部和耳部造成冻伤或压疮等损伤,影响患者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冰帽用具,以解决现有冰帽易造成枕部和耳部的冻伤或压疮等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所述冰帽用具,包括用于覆盖头顶的第一帽体和用于覆盖头部周向的第二帽体,所述第一帽体的其中一侧与所述第二帽体连接,所述第二帽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填充部和第二填充部,所述第一帽体的内部和所述第一填充部的内部均设置有冷却件,所述第二填充部的内部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第一填充部与所述第二填充部不连通。
6.优选地,所述第一填充部包括左填充区和右填充区,所述第二填充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左耳填充区、枕部填充区和右耳填充区,所述左填充区设置于所述左耳填充区的左侧,所述右填充区设置于所述右耳填充区的右侧。
7.优选地,所述左填充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毛面魔术贴,所述右填充区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毛面魔术贴相配合的第一勾面魔术贴。
8.优选地,所述第一填充部的顶部和所述第二填充部的顶部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封口系带。
9.优选地,所述第一帽体远离所述第二帽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勾面魔术贴,所述第二帽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勾面魔术贴相配合的第二毛面魔术贴。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帽体与所述第二帽体呈与头部相匹配的头形时,所述第一帽体的左侧与所述第二帽体之间、所述第一帽体的右侧与所述第二帽体之间各形成一个观察窗。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帽体远离所述第二帽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带,所述第二帽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带。
12.优选地,所述冷却件为冰块或冰袋。
13.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海绵垫或硅胶垫。
14.优选地,所述第一帽体和所述第二帽体的材质均为绒面防水布。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冰帽用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帽用具通过在第二帽体中设置不同的填充区域,分别用以填充冷却件和弹性件,对需冷却降温区域和非冷却降温区域进行区分。利用填充的弹性件可避免耳部和枕部与冰块等冷却件直接接触,从而避免枕部和耳部造成冻伤或压疮,起到对枕部和耳部的保护预防作用。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冰帽用具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18.图中,1、第一帽体;11、头顶填充区;12、额部填充区;121、第二勾面魔术贴;2、第二帽体;21、左填充区;22、右填充区;23、左耳填充区;24、枕部填充区;25、右耳填充区;26、开口;27、封口系带;3、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冰帽用具,包括用于覆盖头顶的第一帽体1和用于覆盖头部周向的第二帽体2,其中,头部周向包括耳部、枕部和面部等区域,所述第一帽体1的其中一侧与所述第二帽体2连接,第一帽体1和第二帽体2可以弯折形成与头型相匹配的形状,以供头部佩戴。
21.本实施例中,第一帽体1包括头顶填充区11和额部填充区12,其中,头顶填充区11的内部设置有冷却件,以对头顶进行冷敷降温,底部与第二帽体2连接;额部填充区12的内部设置有冷却件,以对额部进行冷敷降温。所述第二帽体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填充部和第二填充部,第一填充部和第二填充部可合围成与头部周向相适配的形状;所述第一填充部的内部设置有冷却件,用以对面部等区域进行冷敷降温;所述第二填充部的内部设置有弹性件,利用弹性件可对耳部和枕部等无需冷敷部位进行有效防护,避免耳部和枕部等区域受到冷却件的冷却而造成冻伤或压疮等损伤。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填充部与所述第二填充部不连通,分别是各自独立的个体,以避免冷却件向第二填充部移动,对耳部或枕部等区域造成损伤。
22.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件为冰块或冰袋。优选地,冷却件为冰袋,无需将冰块砸碎后再填充至冰帽中,节省砸冰时间;并且,相比较冰块,冰袋填充更加方便、省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冰袋为医用冰袋。所述弹性件为海绵垫或硅胶垫。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还可以是其他软质材料制作而成。
2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填充部包括左填充区21和右填充区22,所述第二填充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左耳填充区23、枕部填充区24和右耳填充区25,所述左填充区21设置于所述左耳填充区23的左侧,所述右填充区22设置于所述右耳填充区25的右侧。左填充区21和右填充区22的内部均设置有冷却件。左耳填充区23、枕部填充区24和右耳填充区25互不连通,且左耳填充区23、枕部填充区24和右耳填充区25的内部均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类型可相同,也可不同。例如,左耳填充区23和右耳填充区25的内部可设置海绵垫,枕部填充区24的内部可设置硅胶垫。
24.为了方便根据头围大小调整冰帽用具的大小,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填充区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毛面魔术贴,具体设置在左填充区21的左侧,所述右填充区22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毛面魔术贴相配合的第一勾面魔术贴,具体设置在右填充区22的右侧。利用第一毛面魔术贴和第一勾面魔术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左填充区21和右填充区22的连接,并可以调整第二帽体2所合围的周向长度,便于其与相应的头围相适配。
2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填充部的顶部和所述第二填充部的顶部均设置有开口26,第一填充部和第二填充部的底部、侧部均封闭处理,以形成独立的填充空间;每个开口26处均设置有封口系带27。由于第一填充部和第二填充部为各自独立的区域,分别设置开口26,便于对对应的填充区域进行封闭。利用封口系带27方便对开口26的封闭和开合。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填充部的左填充区21和右填充区22各设置有一个开口26,第二填充部的左耳填充区23、枕部填充区24和右耳填充区25各设置有一个开口26,每个开口26均设置有相匹配的封口系带27,以便于分别对对应的填充区域进行封闭,从而便于将冰袋或硅胶垫等部件取出或放置于相应的区域。
26.本实施例中,头顶填充区11和额部填充区12的一侧均设置有开口26,每个开口26处均设置有封口系带27,以便于分别对对应的填充区域进行封闭。
27.为了便于对第一帽体1和第二帽体2构成的冰帽用具的大小进行调节,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帽体1远离所述第二帽体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勾面魔术贴121,具体设置在额部填充区12的顶部;所述第二帽体2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勾面魔术贴相配合的第二毛面魔术贴。
28.本实施例中,第一帽体1的宽度与枕部填充区24的宽度大致相同,第二勾面魔术贴的长度小于第一帽体1的宽度。左耳填充区23的宽度与右耳填充区25的宽度大致相同,且左耳填充区23的宽度小于枕部填充区24的宽度。
29.为了便于医务人员对患者伤口引流管、敷料及周围皮肤的观察,也可方便观察头部术后各类引流管的充分引流及颜色、是否堵塞等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帽体1与所述第二帽体2呈与头部相匹配的头形时,所述第一帽体1的左侧与所述第二帽体2之间、所述第一帽体1的右侧与所述第二帽体2之间各形成一个观察窗。观察窗的大小由患者头围和第一帽体1、第二帽体2的大小确定。
30.为了进一步方便对第一帽体1和第二帽体2的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一帽体1远离所述第二帽体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带3,所述第二帽体2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带3。利用固定带3将第一帽体1和第二帽体2固定于头部。
3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帽体1和所述第二帽体2的材质均为绒面防水布,使得第一帽体1和第二帽体2的质地柔软,吸水性更好,持久耐用不易变形,提高患者佩戴的舒适性;并且,便于对第一帽体1和第二帽体2进行清洗消毒,使得冰帽用具可以反复使用,避免交叉感染。并且,使用绒面防水布制作第一帽体1和第二帽体2,原材料容易获取,制作简单。
32.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的头顶填充区11、额部填充区12、左填充区21、右填充区22、左耳填充区23、枕部填充区24和右耳填充区25的结构大致相同,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边缘互相连接,构成独立的可以填充冷却件或弹性件的填充空间。
33.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冰帽用具,其通过在第二帽体2中设置不同的填
充区域,分别用以填充冷却件和弹性件,对需冷却降温区域和非冷却降温区域进行区分。利用填充的弹性件可避免耳部和枕部与冰块等冷却件直接接触,从而避免枕部和耳部造成冻伤或压疮,起到对枕部和耳部的保护预防作用。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