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挂画工具套件及其挂画工具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22:43: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挂画工具套件及其挂画工具。


背景技术:

2.一般地,在挂载相框时,先要在墙面上设置用于能够挂载相框的凸起物,如钉子、挂钩等。然而,凸起物在墙面上的所需要放置的位置不容易确定。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挂画工具套件及其挂画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挂载相框的凸起物在墙面上所需要放置的位置不容易确定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挂画工具,用于在墙面上定位挂钩所需要安装的位置,所述挂画工具包括基板;
5.所述基板包括弹性按压结构,所述弹性按压结构的反面用于与墙面保持预设距离,以容纳所述挂钩的第一部分;在所述弹性按压结构上开设有卡槽和避让槽,所述卡槽用于卡接所述挂钩,所述避让槽贯穿所述弹性按压结构的正反两面,用于供所述挂钩的第二部分通过至凸设在所述弹性按压结构的正面上,所述弹性按压结构可朝其反面所朝向的一侧弹性地弯曲,用于使所述挂钩的第一部分接触墙面。
6.在一些实施例中,自所述基板的周缘朝所述基板的反面所朝向的一侧延伸有延伸壁,所述延伸壁用于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反面与墙面之间。
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延伸壁上凸设有用于接触墙面的脚垫。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板由弹性材质制得;在所述基板上开设有贯穿其正反两面的u形沟槽,所述基板的在所述u形范围内的部分形成所述弹性按压结构。
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弹性按压结构的正面凸设有凸起部;所述卡槽由所述弹性按压结构延伸至所述凸起部内。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基板的正面上设置有刻度。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槽位于所述避让槽的一侧,并与所述避让槽相连通。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水平仪,所述水平仪显露在所述基板的正面上。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基板的正面上凸设有手环。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挂画工具套件,包括:
15.挂钩,包括钩部、连接板以及胶体,所述钩部凸设在所述连接板的正面上,所述胶体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反面上;所述钩部包括承托部和防脱部,所述承托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板,所述防脱部自所述承托部的另一端朝上延伸;
16.如上所述的挂画工具,所述弹性按压结构的反面用于与墙面保持预设距离,以容纳所述连接板及所述胶体,所述卡槽用于供所述承托部插入并凸设在所述弹性按压结构的
正面上,所述避让槽用于供所述防脱部通过以凸设在所述弹性按压结构的正面上,所述弹性按压结构能够朝其反面所朝向的一侧弹性地弯曲,以推动所述胶体接触墙面。
17.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画工具套件及挂画工具中,通过在挂画工具的弹性按压结构上设置有卡槽和避让槽,卡槽能够卡接挂钩,避让槽能够供挂钩的第二部分通过至凸设在弹性按压结构的正面上,在使用时,将弹性按压结构的反面与墙面保持预设距离,并使挂钩的第一部分设置于弹性按压结构的反面与墙面之间,挂钩的第一部分能够在接触墙面后将整个挂钩固定在墙面上,移动挂画工具以在墙面上寻找挂钩的所需要固定的位置,在确定挂钩所需要固定的位置时,向所述弹性按压结构的正面施加压力,以使弹性按压结构朝其反面所朝向的一侧弹性地弯曲,使得挂钩的第一部分接触墙面,进而使得挂钩固定在墙面上,在挂钩固定在墙面后,弹性按压结构复位,将画框取下后,可将挂画工具收起。通过上述方式,能够较为方便地确定用于挂载相框的挂钩在墙面上所需要固定的位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挂载相框的凸起物在墙面上所需要放置的位置不容易确定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18.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画工具套件的拆解示意图;
20.图2是图1所示的挂画工具套件的挂画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图2所示的挂画工具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图1所示的挂画工具套件的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图4所示的挂钩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图1所示的挂画工具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上端”、“下端”、“顶部”以及“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6.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7.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挂画工具套件100,包括挂画工具10和挂钩20。所述挂画工具10用于在墙面上定位所述挂钩20所需要安装的位置,所述挂钩20用于固定在墙面上,以挂载画框。
28.请结合图2和图3进行参阅,所述挂画工具10包括基板12。
29.所述基板12大致呈长方形,可由具有弹性的塑料材质制得。
30.所述基板12的反面用于面向墙面,并与墙面保持预设距离,所述基板12的反面与墙面之间的空间用于容纳所述挂钩20的第一部分。
31.自所述基板12的周缘朝所述基板12的反面所朝向的一侧延伸有延伸壁14。所述延伸壁14用于设置在墙面与所述基板12的反面之间,以保证所述基板12的反面与墙面保持预设距离。
32.在所述延伸壁14上凸设有用于接触墙面的脚垫140,以避免所述延伸壁14刮伤墙面。所述脚垫14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脚垫140分别设置在一个矩形区域的四个顶角处,共同用于接触墙面。
33.可以理解,所述脚垫140的数量并不限制为四个,根据实际需要,所述脚垫140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及以上,只要至少有三个所述脚垫140分别设置在一个三角形区域的三个顶角处即可。
34.在所述基板12上开设有贯穿其正反两面的u形沟槽120,以将所述基板12划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基板12的第一部分在所述u形范围内,所述基板12的第二部分在所述u形范围外。所述基板12的第一部分形成弹性按压结构122。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与所述基板12的第二部分相持平,当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的正面受到预设压力时,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向其反面所朝向的一侧弹性地弯曲,并进入所述延伸壁14之间。在撤销该压力后,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复位。由此可见,所述基板12的反面与墙面之间的空间还用于供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的弯曲。
35.可以理解,一方面,根据实际需要,所述u形沟槽120可以省略,例如,所述基板12的第一部分在所述基板12的第二部分的一侧,所述基板12的第一部分形成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此时,所述基板12的第二部分的反面可以不用于与墙面保持预设距离。另一方面,根据实际需要,整个所述基板12并不需要皆由弹性材质制得,例如,所述基板12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组装而成,所述基板12的第一部分由弹性材质制得,形成弹性按压结构,所述基板12的第二部分可由非弹性材质制得,可以不与墙面保持预设距离。综上所述,只要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具有弹性,并且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的反面用于与墙面保持预设距离即可。
36.在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的正面凸设有凸起结构124,用户可通过作用于所述凸起结构124以对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施加压力。
37.在所述凸起结构124及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上开设有卡槽126。所述卡槽126的槽口开设在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的反面上,所述卡槽126主要用于卡接所述挂钩20,以使得所述挂钩20与所述基板12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固定。
38.可以理解,根据实际需要,所述凸起部124可以省略,在所述凸起部124省略后,所述卡槽126仅开设在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上即可。另外,相比较于将所述卡槽126仅开设在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上,通过将所述卡槽126共同开设在所述凸起结构124及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上,可以增加所述卡槽126的深度,提高所述卡槽126的卡接力度。
39.在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上开设有贯穿其正反两面的避让槽128。所述避让槽128用于供所述挂钩20的第二部分从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的反面凸设在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的正面上。
40.所述卡槽126位于所述避让槽128的一侧,并与所述避让槽128相连通,以使得所述卡槽126与所述避让槽128能够共同供所述挂钩20的第二部分从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的反面凸设在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的正面上。
41.可以理解,根据实际需要,所述卡槽126也可以不与所述避让槽128相连通,此时,所述避让槽128用于供所述挂钩20的第二部分通过,所述卡槽126用于卡接所述挂钩20的第三部分,例如,所述挂钩20的第三部分为专门用于卡接的卡销。
42.在所述基板12的正面上可以设置有刻度16。所述刻度16为两组,两组所述刻度16分别沿所述基板12的两相对侧边设置。两组所述刻度16的计量单位可以不同,例如,其中一组所述刻度16的计量单位为厘米,另一组所述刻度16的计量单位为英寸。
43.在所述基板12上设置有水平仪18。所述水平仪18显露在所述基板12的正面上,用于测量所述基板12的水平程度。
44.在所述基板12的正面上凸设有手环19,用于供用户的手指插入,能够较为方便地手持所述基板12,并在所述墙面上调整所述基板12的位置。
45.请结合图4和图5进行参阅,所述挂钩20包括钩部22、连接板24以及胶体26。所述钩部22凸设在所述连接板24的正面上,所述胶体26设置在所述连接板24的反面上。
4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挂钩20的第一部分为连接板24和胶体26,所述挂钩20的第二部分为钩部22。
47.所述钩部22大致呈l形,包括承托部220和防脱部222。所述承托部220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板24,所述防脱部222自所述承托部220的另一端朝上延伸。所述承托部220用于挂载画框,所述防脱部222用于避免画框脱离所述承托部220。
48.所述挂画工具100套件在使用时,具体如下:
49.第一步,将所述挂钩20安装在所述挂画工具10上。将所述承托部220插入所述卡槽126内,同时,将所述防脱部222穿过所述避让槽128。在所述承托部220完全插入所述卡槽126后,所述挂钩20与所述基板12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固定,以使在移动所述基板12的过程中,所述挂钩20不会从所述基板12上脱落,并且在所述胶体26接触并固定墙面后,所述承托部220及所述防脱部222皆凸设在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的正面上,如图6所示;所述连接板24及所述胶体26皆在所述延伸壁14内。
50.第二步,将画框挂载在所述钩部22的承托部220上(根据实际需要,此步骤可以省略)。
51.第三步,在墙面上定位所述挂钩20所需要安装的位置。将所述基板12的反面面向墙面,并与墙面保持预设距离,基板12的反面与墙面的预设距离略大于连接板24及胶体26的总厚度,以使得胶体26面向墙面,并与墙面相分离。沿墙面移动所述基板12,以寻找所述挂钩20所需要安装的位置。其中,通过观察所述水平仪18可以确定所述挂钩20的位置是否水平。
52.第四步,安装所述挂钩20。在寻找到所述挂钩20所需要安装的位置后,将所述基板12按压在墙面上,并向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的正面施加压力,以使得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朝墙面弯曲,推动所述连接板24及所述胶体26,直至所述胶体26接触墙面,以使所述挂钩20固定在墙面上。其中,根据所述承托部220与所述卡槽126卡接的程度,在所述胶体26接触墙面后,所述承托部220可能还在所述卡槽126内,也可以从所述卡槽126内退出,当所述
承托部220从所述卡槽126内退出时,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复位。
53.第五步,将所述画框从所述钩部22取下(若无第二步,此步骤也省略)。
54.第六步,将所述基板12与所述挂钩20分离,其中,若承托部220已从卡槽126内退出,则直接收起基板12即可,若承托部220还未从所述卡槽126内退出,用户可通过作用于所述凸起部124使所述承托部220从所述卡槽126内退出后,再将所述基板12收起。
55.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画工具套件100及挂画工具10中,通过在所述挂画工具10的弹性按压结构122上设置有卡槽126,所述卡槽126能够卡接挂钩20,并使所述挂钩20的第二部分凸设在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的正面上,在使用时,将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的反面与墙面保持预设距离,并使所述挂钩20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的反面与墙面之间,所述挂钩20的第一部分能够在接触墙面后将整个所述挂钩20固定在墙面上,移动所述基板12以在墙面上寻找所述挂钩20的所需要固定的位置,在确定所述挂钩20所需要固定的位置时,向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的正面施加压力,以使所述弹性按压结构122朝其反面所朝向的一侧弹性地弯曲,使得所述挂钩20的第一部分接触墙面,进而使得所述挂钩20固定在墙面上,将画框取下后,可将所述挂画工具10收起。通过上述方式,能够较为方便地确定用于挂载相框的挂钩20在墙面上所需要固定的位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挂载相框的凸起物在墙面上所需要放置的位置不容易确定的技术问题。
5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阅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