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H型钢梁防火板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20:45: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h型钢梁防火板装配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装配式民用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梁防火板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2.当前,随着技术的进步,国家政策的引领,钢结构装配式逐渐在高层建筑领域中广泛应用起来。传统的钢梁上防火板固定结构是:现场在钢梁上下翼缘上焊接角钢,而后用自攻钉将防火板固定在角钢上完成连接。现有技术的这种安装方式有着严重的缺陷,角钢沿钢梁长度设置,现场焊接工作量较大,工作时间长;固定防火板打钉时也要沿钢梁长度方向依次推进工作,间距不均匀,误差较大。现在技术中的安装结构,现场操作工序繁琐,工作人员高空作业时间较长,不仅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影响整体工程进度,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在现场能够快速将防火板安装固定的钢梁防火板装配结构。
4.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h型钢梁防火板装配结构,包括安装于h型钢梁上下翼缘左侧和右侧的防火板, h型钢梁通过连接组件与防火板连接;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和第三组件,其中第一组件固定于防火板上,第二组件和第三组件固定于h型钢梁上;第一组件设有卡槽,第二组件和第三组件上端与卡槽卡接配合。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7.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卡接结构,方便现场连接安装,相较于原来防火板固定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减少高空作业的时间,提高施工中人员安全。
8.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9.第一组件为u型工件,u型工件的开口端与防火板固定连接;u型工件的连接端与防火板板面之间设有间隔,该间隔构成上下贯通的卡槽。
10.第二组件是由上端部、横连部和下端部固接而成的z型工件;z型工件的下端部与h型钢梁腹板的上部固接,z型工件的上端部宽度、厚度与卡槽匹配;第三组件是由水平部与垂直部固接而成的l型工件,l型工件的水平部与h型钢梁下翼缘的边缘固接,l型工件的垂直部宽度、厚度与卡槽匹配。此结构连接组件采用钢板制作,操作方便,易于施工,卡接点具备一定宽度,使防火板与h型钢梁连接紧密。
11.第一组件沿防火板长度方向以间距l布置;第二组件、第三组件沿h型钢长度方向以间距l布置;l=30cm~50cm。
12.所述防火板边缘为企口结构。企口结构形成斜向的结合面,有效防止渗水。
附图说明
13.图1为现有技术中h型钢梁防火板安装结构;
14.图2 为本实用新型h型钢梁上的防火板连接组件结构;
15.图3 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组件结构图;
16.图4 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组件结构图;
17.图5 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组件固定结构实施例一;
18.图6 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组件固定结构实施例二;
19.图7 为本实用新型防火装配结构示意图;
20.图8 为本实用新型防火板上布置第一组件实施例图;
21.图9 为本实用新型防火板与h型钢梁的连接组件安装参考图;
22.图10 为本实用新型防火板边缘装配节点图一;
23.图11 为本实用新型防火板边缘装配节点图二。
24.图中:1、h型钢梁;2、防火板;3、角钢;4、自攻钉;5、第二组件;6、第三组件;7、第一组件;7-1、企口;7-1-1、外斜面;7-1-2、内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6.参见图1,现有技术中h型钢梁1上装配防火板2时,需要先在h型钢上、下翼外侧焊接角钢3,形成能够与防火板2相贴的安装条。防火板2吊运至安装位后,先压紧固定在角钢3外表面,再沿着长度方向依次打自攻钉4使防火板2与角钢3固定。现有技术中,因为防火板2体积、重量是人力能够承受的,所以施工时都是通过人工配合压住防火板2,再依次进行打钉固定。打钉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防火板2压紧到h型钢上,整体过程时间较长,工人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安装位置,容易忽略自身安全。另外,因为是高空作业,动作太大容易出现事故,长时间的出力操作人员容易疲劳,防火板固定不稳出现偏移,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27.本实用新型为了方便高空作业,减轻工作人员现场安装工作,简化防火板2高空安装时的操作步骤,特提供了如下方案。
28.如图2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h型钢梁1防火板2装配结构, h型钢梁1左右两侧设有防火板2,本实用新型中 h型钢梁1通过连接组件与防火板2连接。连接组件包括如图5、图6所示的,与防火板2固接的第一组件7;如图3所示的,与h型钢梁1下连接的第二组件5;以及如图4所示的第三组件6。第一组件7设有卡槽,第二组件5和第三组件6上端与卡槽配合。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为插接结构。第一组件7在防火板2制作时或安装前即预先固接好了第一组件7;第二组件5、第三组件6按相应布置规则在h型钢梁1制作时即焊接在h型钢梁1上。现场装配时,结合图9所示,只需要使第一组件7上的卡槽与第二组件5、第三组件6上的卡接头一一对应卡合在一起即可,避免位置较正的过程、防火板2固定的过程以及依次打钉的过程,操作极为方便。
29.具体地,第一组件7为u型工件,u型工件开口端与防火板2固定连接;u型工件连接端与防火板2板面设有间隔,该间隔构成上下贯通卡槽。第二组件5是由上端部、横连部和下端部固接而成的z型工件,z型工件的下端部与h型钢梁1腹板的上部固接,z型工件的上端部
宽度、厚度与所述卡槽匹配;所述第三组件6是由水平部与垂直部固接而成的l型工件,l型工件的水平部固接于h型钢梁1下翼缘的边缘,l型工件的垂直部宽度、厚度与卡槽匹配。
30.参见图8,第一组件7沿防火板2长度方向以间距l布置,所述第二组件5、第三组件6沿h型钢长度方向以间距l布置,基中l为长度值。具体地,l=30cm~50cm。
31.所述防火板边缘为企口7-1结构。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二种企口7-1制作实施例。图10中,防火板2周缘制作为外斜面7-1-1企口7-1的正防火板2,制作为内斜面7-1-2企口7-1的反防火板2,安装时正、反防火板2交替使用,使边缘斜面相衔接; 图11中,防火板2一侧制作为内斜面7-1-2企口7-1,与内斜面7-1-2企口7-1相对的另一侧边制作为外斜面7-1-1企口7-1,防火板2安装时首尾相接,内斜面7-1-2与外斜面7-1-1匹配本贴。此结构防水效果好。
32.本实用新型根据计算均匀布置钢梁上连接组件的数量,以保证满足承载力要求。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h型钢梁防火板装配结构,包括安装于h型钢梁上下翼缘左侧和右侧的防火板,其特征在于:h型钢梁通过连接组件与防火板连接;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和第三组件,其中第一组件固定于防火板上,第二组件和第三组件固定于h型钢梁上;第一组件设有卡槽,第二组件和第三组件上端与卡槽卡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h型钢梁防火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组件为u型工件,u型工件的开口端与防火板固定连接;u型工件的连接端与防火板板面之间设有间隔,该间隔构成上下贯通的卡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h型钢梁防火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组件是由上端部、横连部和下端部固接而成的z型工件;z型工件的下端部与h型钢梁腹板的上部固接,z型工件的上端部宽度、厚度与卡槽匹配;第三组件是由水平部与垂直部固接而成的l型工件,l型工件的水平部与h型钢梁下翼缘的边缘固接,l型工件的垂直部宽度、厚度与卡槽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h型钢梁防火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组件沿防火板长度方向以间距l布置;第二组件、第三组件沿h型钢长度方向以间距l布置;l=30cm~50c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h型钢梁防火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u型工件开口端预埋于防火板内。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h型钢梁防火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u型工件的开口端通过螺栓与防火板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h型钢梁防火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防火板边缘为企口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H型钢梁防火板装配结构,包括安装于H型钢梁上下翼缘左侧和右侧的防火板,H型钢梁通过连接组件与防火板连接;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和第三组件,其中第一组件固定于防火板上,第二组件和第三组件固定于H型钢梁上;第一组件设有卡槽,第二组件和第三组件上端与卡槽卡接配合,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卡接结构,方便现场连接安装,相较于原来防火板固定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减少高空作业的时间,提高施工中人员安全。提高施工中人员安全。提高施工中人员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田启明 李勇 向以川 刘畅 褚红国 常坤 付天利 蒋泽佳 孙均 吕泽雨 郭玉波 洪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冀东发展燕东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2
技术公布日:2022/1/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