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底座以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20: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底座以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电磁炉、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通常包括底座和盖合在底座的上端上的上盖,底座内容易积水。为便于排出积水,底座上都设置有排水孔,由于设置排水孔的面大多是平面,导致底座上的水难以及时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底座以及烹饪器具,旨在解决现有底座内的积水难以及时排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底座,用在烹饪器具上,所述底座包括:
5.座体,所述座体具有用于与上盖盖合的上侧,所述座体的上侧具有集水区,所述集水区内设有排水孔;以及,
6.导水筋,设于所述座体的上侧,且位于所述集水区内,所述导水筋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排水孔。
7.可选地,所述导水筋的高度不小于2mm。
8.可选地,所述导水筋设有多个,所述多个所述导水筋沿所述排水孔的周向间隔设置。
9.可选地,所述导水筋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集水区的周缘。
10.可选地,所述座体包括底壁以及自所述底壁的周缘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底壁具有风道区,所述风道区用于构成风道的部分风道壁;
11.所述风道区和所述侧壁之间设有第一挡水筋,所述第一挡水筋的下端与所述底壁连接,所述第一挡水筋与所述侧壁围合出所述集水区。
12.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水筋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均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挡水筋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部围绕所述风道区设置,且与所述侧壁间隔设置。
13.可选地,所述集水区内还设有第二挡水筋,所述第二挡水筋的下端与所述底壁连接,且所述第二挡水筋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与所述集水区的周缘连接,以将所述集水区分隔成第一集水区和第二集水区,所述第二挡水筋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部经过所述排水孔,并被所述排水孔截断设置;
14.其中,所述第一集水区和所述第二集水区分别至少设有一个所述导水筋。
15.可选地,所述底座还包括挡筋,所述挡筋设于所述座体的上侧,且所述挡筋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排水孔的上方。
16.可选地,所述挡筋包括自所述座体的上侧向上延伸出的支撑部和自所述支撑部旁侧延伸出的遮挡部,所述遮挡部位于所述排水孔的上方。
17.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
18.座体,所述座体的上侧具有集水区,所述集水区内设有排水孔;以及,
19.导水筋,设于所述座体的上侧,且位于所述集水区内,所述导水筋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排水孔。
2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集水区内设置导水筋,且导水筋的一端延伸至排水孔,通过利用导水筋引导集水区内的积水向排水孔流动,使得底盘内积水排出速度加快,避免了在搬动烹饪器具时,汇集过多的积水因晃动而越过集水区,流入底座内需要防水的区域。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23.图2为图1中a-a截面图;
24.图3为图1中b处细节放大图;
25.图4为图2中c处细节放大图;
26.图5为图1中底座的仰视图。
27.附图标号说明:
28.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底座2a第一导水筋101进风口2b第二导水筋102出风口31第一段11排水孔32第二段12底壁33第三段13侧壁4第二挡水筋14风道区5第三挡水筋151第一集水区6挡筋152第二集水区61支撑部2导水筋62遮挡部
29.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
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2.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3.现有的电磁炉、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通常包括底座和盖合在底座的上端上的上盖。底座和上盖之间限定出风道,底座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进风口和出风口与风道连通。在烹饪过程中,水汽容易从底座和上盖的连接处、以及进风口、出风口处进入烹饪器具内部,凝结成积水,汇集在底座内。
34.如果不及时将积水排出底座,随着积水越积越多,不仅会导致细菌滋生、产生臭味,而且在用户搬动烹饪器具时,容易导致积水晃动,使得积水容易流入底座内设置电控器件的区域,轻则造成器件腐蚀影响寿命,重则造成短路烧机,引发安全事故。
35.为便于排水,现有的底座上通常设置有排水孔。但考虑到外观设计的要求,排水孔设置数量有限,且均匀分布在底座上比较隐蔽的区域,这就导致排水孔设置的位置很有可能不在水流的行进路径上,且由于设置排水孔的面大多是平面,水的表面张力导致平面上的水很难从排水孔全部且及时地排出。
36.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例如电磁炉、炒菜机、电饭煲、电蒸锅、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包括底座100,底座100包括座体和导水筋2。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底座100的具体实施例。
37.参阅图1、图3和图5,本实施例底座100包括座体和导水筋2。烹饪器具一般还包括上盖,上盖盖合在座体上设置,为便于理解,本文中,设定座体朝向上盖的一侧是座体的上侧,设定座体背离上盖的一侧为座体的下侧。其中,座体的上侧面具有集水区,集水区是指座体的上侧面上容易凝聚出积水、或者汇集到积水的区域;集水区内设有排水孔11,排水孔11贯穿座体的上、下侧面设置,以供集水区内的积水排出,可以理解的是,排水孔11可以设置在集水区内的任意位置,实际设计时,可以根据外观设计要求以及集水区内积水汇集区域分布来进行调整,例如,可以将排水孔11设置在既不影响座体外形美观度,又最靠近积水大量汇集区域的位置。其中,导水筋2设于座体的上侧,且位于集水区内,具体地,导水筋2的一端向排水孔11延伸,并延伸至排水孔11的孔缘。
3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集水区内设置导水筋2,且导水筋2的一端延伸至排水孔11,通过利用导水筋2引导集水区内的积水向排水孔11流动,使得底盘内积水排出速度加快,避免了在搬动烹饪器具时,汇集过多的积水因晃动而越过集水区,流入底座100内需要防水的区域。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且成本低。
39.导水筋2的作用为引导积水流动,能够调整积水的流动路径,当水流到导水筋2时,能够使得水沿着导水筋2的延伸方向流动,从而及时地把水导向排水孔11,流出底座100。导水筋2的高度可以是任意高度,只需确保导水筋2突出于座体的上侧面即可实现对水流的引导作用。然而,鉴于导水筋2设置高度过低时,遇上积水过多的情况时,积水很容易就能漫过导水筋2,导致导水筋2的导水效果降低,本实施例中,导水筋2的高度不小于2mm,例如,导水
筋2的高度可以是2mm、2.2mm、2.5mm、3mm、3.1mm、3.5mm等。当导水筋2的高度不小于2mm时,导水筋2不仅能够应付烹饪器具日常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大部分积水情况,而且在积水量较多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拦截水流、阻挡水翻越导水筋2的作用,当用户清洁台面或者搬动烹饪器具时,能够导向和阻挡水流,避免水流到电控器件设置的区域。
40.导水筋2的具体形状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导水筋2可以呈直线设置,也可以呈曲线设置。此外,导水筋2与座体的连接处可以呈直角设置,也可以呈圆弧过渡,相较而言,圆弧过渡的设置更利于引导积水流动,能够避免积水残留在连接处。
41.导水筋2可以设置一条,也可以设置多条。多条导水筋2的设置能够使得集水区内尽可能多地布置有导水筋2,使得集水区各处的水遇到导水筋2的几率变大,进而使得集水区各处的水易于在导水筋2的引导下向排水孔11流动。当导水筋2设置多条时,多条导水筋2沿着排水孔11的周向间隔设置,如此一来,各导水筋2与排水孔11的连接点也呈间隔布置,能够顺利地引导积水向排水孔11流动,并自排水孔11排出,避免了因导水筋2的端部堵塞排水孔11而致使排水速度降低。
42.导水筋2的一端延伸至排水孔11,另一端延伸至远离排水孔11的位置。导水筋2的长度可以是任意长度,例如,导水筋2的另一端可以延伸至集水区内的任意位置,也可以延伸至集水区的周缘。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导水筋2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集水区的周缘,如此,能够提高积水遇到导水筋2的几率,使得集水区内的水更易于被导水筋2引导排出。进一步地,当导水筋2设有多条时,导水筋2的一端延伸至排水孔11,另一端延伸至集水区的周缘,能够将集水区分隔成多个区域,不仅能够提高积水与导水筋2接触的几率,以将水及时地导出排水孔11,极大地降低残留的水量,而且分隔多个区域的设置,能够使得每个区域内的积水在导水筋2的引导下快速排出,避免了水全部积聚到一个区域内,进而致使区域内积水量过大而出现积水漫出集水区的情况;此外,当清洁台面或者搬动烹饪器具时,多个导水筋2的设置也能起到拦截的作用,当单个区域内的积水因烹饪器具移动而晃动时,多个导水筋2在积水晃动路径上起到了层层拦截、导向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积水流入底座100内需要防水的区域的几率。
43.本实施例座体包括底壁12和侧壁13。其中,侧壁13自底座100的周缘向上延伸而成。底壁12上具有风道区14,在底座100和上盖盖合时,底座100和上盖之间限定出风道,风道区14构成风道的部分风道壁设置。以图1和图5所示的底座100为例,风道区14内设有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且设有与电控器件安装位置对应的防水区。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0还包括第一挡水筋。第一挡水筋设置在风道区14和侧壁13之间,且第一挡水筋的下端与底壁12连接,如此,第一挡水筋和侧壁13之间围合限定出所述集水区。第一挡水筋能够起到拦截积水,阻止积水流入风道区14的作用。第一挡水筋的高度可以根据集水区内一般积水量进行设计。优选地,第一挡水筋的高度可以以此为标准:当上盖盖合在座体的上端时,第一挡水筋的上端抵接上盖的下侧,如此,第一挡水筋能够很好地隔开集水区和风道区14,一方面,避免从进风口101、出风口102进入的水汽进入集水区,以降低集水区的积水量,另一方面,能够防止集水区内的积水翻越第一挡水筋进入风道区14内,流入防水区,造成安全故障。
44.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挡水筋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和中部,其中,两个端部均与所述侧壁13连接,中部围绕所述风道区14设置,且与所述侧壁13间隔设置。以图1所
示的底座100为例,第一挡水筋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段31、第二段32和第三段33,其中,第一段31的一端与侧壁13连接且邻接其中一个出风口102设置,第一段31的另一端与第二段32连接,第二段32呈朝向侧壁13弯曲的弧线,且围绕进风口101设置,第二段32远离第一段31的一端与第三段33连接,第三段33远离第二段32的一端与侧壁13连接且邻接其中另一个出风口102设置,从而将进风口101、出风口102以及防水区均分隔在第一挡水筋的一侧。
45.进一步地,底座100还可以包括第三挡水筋5,所述第三挡水筋5环绕进风口101设置,且两端分别与第二段32的两端连接。第三挡水筋5和第二段32共同构成环绕进风口101设置的围筋,该围筋能够很好地将自进风口101进入的水汽阻隔在外,减少进入底座100内部的水汽量,进而降低集水区的积水量。
46.此外,所述底座100还包括第二挡水筋4。所述第二挡水筋4设置在集水区内,第二挡水筋4的下端与所述底壁12连接,所述第二挡水筋4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和中部,其中,两个端部均与集水区的周缘连接,从而将集水区分隔为第一集水区151和第二集水区152;同时,第二挡水筋4的中部经过排水孔11,并被排水孔11截断设置。具体来说,参阅图1,第二挡水筋4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段31和第三段33连接,如此,第一段31、第二挡水筋4和侧壁13之间限定出第一集水区151,第二挡水筋4和第一挡水筋之间限定出第二集水区152。第二挡水筋4不仅能够起到将集水区分割成多个区域、以及引导每个区域内的积水向排水孔11流动的作用,从而提高第一集水区151和第二集水区152各自内部的积水排出的速度,避免水全部积聚到一个区域内,进而致使区域内积水量过大而出现积水漫出集水区的情况,而且,在烹饪器具被搬运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拦截晃动的积水的作用,以避免第二集水区152在接收第一集水区151内的积水后水量大增,而翻越第一挡水筋进入风道区14内的情况。
47.此外,排水孔11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以图1所示的实施例为例,本实施例中,排水孔11设有两个,基于此,第二挡水筋4沿其长度方向分为三段,其中两段,每段的两端分别与集水区的周缘和排水孔11连接,剩下一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排水孔11。
48.此外,第二挡水筋4的高度可以根据集水区内一般积水量进行设计。优选地,第二挡水筋4的高度可以以此为标准:当上盖盖合在座体的上端时,第二挡水筋4的上端抵接上盖的下侧,如此,第二挡水筋4能够更好地隔开第一集水区151和第二集水区152,构成又一道防线,一方面能够阻挡侧壁13与上盖盖合缝隙处渗入的水汽,降低这一部分水汽进入风道区14的可能,另一方面能够阻隔第一集水区151和第二集水区152内的积水相互流动,降低位于第二挡水筋4和第一挡水筋之间的第二集水区152的积水量。
49.进一步地,第一集水区151至少设有一个所述导水筋2,且第二集水区152也至少设有一个所述导水筋2,如此能够引导第一集水区151和第二集水区152内的积水迅速排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集水区151和第二集水区152内的导水筋2均设置为一端延伸至排水孔11。
50.更进一步地,考虑到排水孔11的口径一般偏小,导水筋2的数量不宜过多。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导水筋2共设有两条,其中,第一导水筋2a设置在第一集水区151内,第二导水筋2b设置在第二集水区152内,且为了达到效果最大化,第一导水筋2a的一端延伸至排水孔11,另一端延伸至侧壁13,第二导水筋2b的一端延伸至排水孔11,另一端延伸至第一挡水筋,从而与第二挡水筋4共同将集水区划分为四个区域,极大地降低了积水翻越第一挡水筋
进入防水区的可能性。
51.所述底座100还包括挡筋6。具体地,参阅图2和图4,所述挡筋6设于所述座体的上侧,且所述挡筋6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排水孔11的上方,挡筋6的设置不仅能够起到遮挡视线,避免从排水孔11处看到内部器件的作用,提升烹饪器具的美观度,而且能够阻隔排水孔11和内部器件,提高烹饪器具安全性,使其满足安全测试要求。
52.具体地,挡筋6包括支撑部61和遮挡部62。参阅图4,支撑部61设置在座体的上侧,且自座体的上侧向上延伸出;遮挡部62设于支撑部61远离座体的一端,且自支撑部61的旁侧延伸出,遮挡部62位于排水孔11的上方,且与座体的上侧间隔设置,如此,遮挡部62既能够起到遮挡视线的作用,又不会影响排水孔11的排水功能。
53.进一步地,遮挡部62与座体的上侧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mm,如此,既能够起到遮挡视线的作用,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排水孔11的排水效果的影响。
54.此外,遮挡部62的大小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其具体大小以遮挡视线的效果为准,例如,遮挡部62在座体的上侧上的投影能够完全覆盖排水孔11,或者至少覆盖排水孔11一半面积等。进一步地,当第二挡水筋4的高度设计以其上端能够与上盖的下侧抵接为准时,为避免遮挡部62与第二挡水筋4发生干涉,遮挡部62可以设计为沿与第二挡水筋4相交的方向延伸。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