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基于扫码操作的15格口换电柜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20:11: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电柜,尤其涉及了一种基于扫码操作的15格口换电柜。


背景技术:

2.随着换电柜进入生活中,越来越方便生活中对于电池的更换。如何实现换电柜的有效电池发放,如何实现对电池使用情况管理以及如何实现对电池的快速便捷取用等均成为该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换电柜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扫码操作的15格口换电柜。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5.基于扫码操作的15格口换电柜,包括柜体,柜体包括后盖板,柜体内设有与后盖板平行设置的分隔板,分隔板将柜体内部分隔成呈前后分布的充电室和控制室,充电室内设有多个内置有充电插头的电池充电仓,电池充电仓的电池出入口处设有仓门,控制室内设有与充换电管理平台连接的控制电路板,仓门上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的电控锁,柜体前端面上设有供用户手机app扫描的二维码,用户通过手机app扫描二维码并向充换电管理平台发起充换电请求,充换电管理平台根据接收到的请求向控制电路板发送控制指令实现对电控锁的开启。
6.作为优选,柜体还包括上端板、下底板和两个侧板,后盖板包括与上端板相互固定的固定板和设置于固定板与侧板之间且可拆式盖合在控制室后端面上的活动板。活动板的设置能够使得对控制室的打开非常方便,继而便于对控制室内电路、元器件等进行检修、维护。
7.作为优选,活动板的内表面上且位于活动板的边缘处设有四根能够共同构成矩形框架的凸条,侧板以及固定板的朝向活动板的边缘处均设有开口朝向活动板的u形板,活动板上的凸条分别对应卡入相应u形板的u形槽内。凸条与u形板的u形槽之间的配合能够实现对活动板的定位,提高活动板的安装稳定性,并且还具有防水效果。
8.作为优选,活动板的上端部设有限位锁,限位锁包括设置在活动板外侧面上的锁孔以及穿过活动板且能够转动的锁芯,锁芯的位于活动板内侧的端部安装有能够随锁芯转动锁舌,锁舌能够在锁芯转动下转动至固定板上u形板的下底面上。限位锁的设置能够保证活动板上端安装的稳定性以及整个活动板在柜体后端面上的固定安装。
9.作为优选,下底板为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的l形板,竖直板与活动板处于同一平面上,活动板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插板,水平板上设有供插板插入的插孔。插板与插孔的配合能够保证活动板下端安装的稳定性。
10.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通过扫码操作实现对电池的换取,能够有效实现对换电柜内电池的快
速便捷取用,还能够对换电柜内电池使用情况进行更准确的管理。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图1中拆除侧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图1中拆除后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16.图5是图1中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17.图6是图1中下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7是图3中卡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0.实施例1
21.内置灭火装置的15格口换电柜,如图1-图7所示,包括柜体1,柜体1包括上端板11、下底板12、后盖板13以及两个侧板14,柜体1内设有与柜体1后盖板13平行设置的分隔板15,分隔板15将柜体1内部分隔成呈前后分布的充电室16和控制室17,充电室16内设有多个内置有充电插头的电池充电仓101。
22.本实施例中下底板12的朝向其中一侧板14的端部设有开口朝向所述侧板14的u形缺口102,u形缺口102处固定安装有深度方向向下延伸且开口朝上设置的安装框103,安装框103内设有灭火器104,灭火器104竖直向上放置且下端部放置于安装框103内;灭火器104的开口处设有与灭火器104内部连通的连接管105,连接管105上安装有气压阀106以及与气压阀106连接的灭火软管,灭火软管依次穿过各个电池充电仓101且远离气压阀106的端部封闭设置,分隔板15的后端面上固定有卡接板107,卡接板107上设有用于对连接管105进行卡接的u形卡槽108。
23.本实施例中在对于灭火器104进行安装时,只需要将灭火器104竖直向上放置在安装框103内即可实现灭火器104在柜体1内的安装,本实施例中的侧板14通过螺丝可拆卸的安装在柜体1上,安装框103包括支撑底板109和垂直设置在支撑底板109上的前后侧挡板以及与所述u形缺口102底面连接的右侧挡板110,安装框103的左侧形成朝向所述侧板14的安装框103侧开口,u形卡槽108的u形开口朝向与安装框103侧开口朝向一致。
24.安装框103的侧板14构成对灭火器104下端部的限位,柜体1侧板14构成对了竖直放置灭火器104侧面的限位,两者相互配合能够减少灭火器104倾倒风险。另外在灭火器104的上端部设置卡接板107,通过卡接板107上的u形卡槽108实现对灭火器104上端部的卡紧,进一步提高灭火器104在柜体1内部的安装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灭火器104的安装方式简单、方便,并且柜体1上的侧板14采用螺丝紧固,当需要对灭火器104进行更换时只需要将侧板14拆下即可实现对灭火器104的更换,操作非常便捷。另外本实施例中灭火器104设置在柜体1的下方,进一步提高了对灭火器104安装的便捷性,同时设置在柜体1下部时灭火器104自重能够尽可能的减小对柜体1内部造成的载荷,产生对柜体1内部结构产生更小的影响。
25.另外,安装框103朝向柜体1下底板12下部延伸,从而使得灭火器104的下端部实际
上处于柜体1内腔外部,从而能够大大减小灭火器104在柜体1内部的占用空间。
26.本实施例中在柜体1内设置了灭火器104,能够有效提高柜体1的安全性能,另外电池充电仓101的侧板14上均设有供灭火软管穿过的软管孔,当柜体1内某一个电池充电仓101内温度过高或产生明火时,灭火软管能够被迅速熔断,从而使得灭火器104内的气体灭火剂能够给迅速进入对应的电池充电仓101内,有效抑制相应电池充电仓101内火情,达到有效控制火情的目的,提高换电柜的安全性能。
27.本实施例中下底板12为包括水平板111和竖直板112的l形板,侧板14的下端部向下延伸至与竖直板112下端部齐平,柜体1的前端面的下端部设有与竖直板112相对设置的前挡板,下底板12、前挡板以及侧板14下端部共同构造成内置有开口朝下安装腔的柜体底座113,安装框103设置于柜体底座113的安装腔内。
28.本实施例中通过下底板12、前挡板以及侧板14下端部共同形成的柜体底座113能够使得安装框103处于柜体底座113内,保证柜体1整体美观性,同时对安装框103构成保护,避免安装框103内灭火器104在人为或意外情况下被损坏。
29.另外,本实施例中底座下端面上设有支撑脚114以及能够收缩至所述安装腔内的万向轮115。柜体底座113以及柜体底座113上支撑脚114的设置能够对柜体1底部形成悬空,增加对柜体1的散热以及防水性能。万向轮115的设置能够使得柜体1的移动变的更加方便。
30.本实施例中上端板11的上表面上设有挡雨板116,挡雨板116包括竖直固定在柜体1后盖板13外表面上的支撑板117和与支撑板117通过一弧形板过渡连接的倾斜板118,倾斜板118自柜体1前端向后端倾斜向下设置且倾斜板118朝向柜体1前端的端部延伸至柜体1前端面前方,上端板11的上表面上设有竖直设置且与支撑板117相对布置的对倾斜板118支撑的支撑杆119。
31.在柜体1顶部增设挡雨板116,能够有效实现对柜体1的挡雨、防雨效果,另外也能够提供遮阳作用。本实施例中的挡雨板116朝向柜体1前端部向前延伸,还能够对站在柜体1前端的人员提供挡雨或遮阳作用。
32.本实施例中电池充电仓101的电池出入口处设有仓门201,控制室17内设有与充换电管理平台连接的控制电路板,仓门201上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的电控锁203,柜体1前端面上设有供用户手机app扫描的二维码202,用户通过手机app扫描二维码202并向充换电管理平台发起充换电请求,充换电管理平台根据接收到的请求向控制电路板发送控制指令实现对电控锁203的开启。
33.本实施例中换电柜设有换电柜控制系统,使用者通过扫码操作能够实现对换电柜内电池的智能化取用。换电柜控制系统包括与充换电管理平台连接的控制电路板,充换电管理平台包括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连接的手机用户端,即手机app,用户通过手机app扫描柜体1上的二维码202,将需要更换电池的需求信息发送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用于接收到换电池需求信息后发送换电指令给换电柜控制系统,换电柜控制系统用于将换电指令传递给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根据接收的指令控制电控锁203打开,用户拿取电池进行换电。
34.换电柜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控换电柜内电池电量情况以及整个柜体1电池充电仓101内电池用量情况,并能够将上述情况发送给充换电管理平台,以便维护人员能够及时对换电柜进行电池补充、电池更换等维护操作。
35.本实施中为了实现对柜体1上换电柜控制系统的便捷维护,将换电柜通过一分隔板15将柜体1内部分隔成呈前后分布的充电室16和控制室17,为了便于实现对换电柜控制系统进行维护,将柜体1设计成还包括上端板11、下底板12和两个侧板14,后盖板13包括与上端板11相互固定的固定板204和设置于固定板204与侧板14之间且可拆式盖合在控制室17后端面上的活动板205,及使得盖合在控制室17后端面上的活动板205能够整个打开,操作人员即可方便的对控制室17内部进行检修、维护。
36.本实施例中活动板205的内表面上且位于活动板205的边缘处设有四根能够共同构成矩形框架的凸条206,侧板14以及固定板204的朝向活动板205的边缘处均设有开口朝向活动板205的u形板207,活动板205上的凸条206分别对应卡入相应u形板207的u形槽内。
37.通过在活动板205背面设置凸条206,将侧板14以及固定板204上设置与之配合的u形板207,能够很好的起到对活动板205安装时的限位作用,能够形成对活动板205安装的定位,保证活动板205安装的快捷性,另外还能够提高活动板205安装的稳定性,避免活动板205安装后出现晃动,同时还能够起到对侧板14、固定板204以及活动板205之间缝隙处的防水作用。
38.本实施例中活动板205的上端部设有限位锁208,限位锁208包括设置在活动板205外侧面上的锁孔以及穿过活动板205且能够转动的锁芯209,锁芯209的位于活动板205内侧的端部安装有能够随锁芯209转动的锁舌210,锁舌210能够在锁芯209转动下转动至固定板204上u形板207的下底面上。另外,下底板12为包括水平板111和竖直板112的l形板,竖直板112与活动板205处于同一平面上,活动板205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插板211,水平板111上设有供插板211插入的插孔212。
39.活动板205在安装时,先将下端的插板211插入水平板111上的插孔212内,并且使得活动板205上的凸条206对应u形板207的u形槽,然后盖合活动板205,最后转动锁芯209,使得锁舌210转动到固定板204上u形板207的下底面上,构成对活动板205上端部在固定板204上的限位,即完成了活动板205的安装,操作非常简单。
40.当需要对控制室17内部电路、元器件等进行检修时,只需要先转动锁芯209,解除活动板205在固定板204上的限位即可将活动板205取下,能够实现对控制室17内部的快速检修、维护。
41.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42.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