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充填用干湿物料下料漏斗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9:53: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充填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充填用干湿物料下料漏斗。


背景技术:

2.矿山充填系统采用水、水泥与河砂、尾砂(湿)及废石等物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通过搅拌桶或搅拌槽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后进行井下自流或者泵送充填。以全尾砂废石膏体充填为例,水泥、废石和全尾砂分别通过计量后同时输送至搅拌槽,水泥采用螺旋输送器下料,废石材料定量给料机下料,全尾砂(湿)采用管道输送下料,在物料进入搅拌系统过程中需要安装一个导料混合漏斗,目前使用的漏斗采用上口大下口小的四棱台式漏斗,漏斗上口接螺旋输送器下料管、定量给料机下料口和全尾砂下料管,漏斗下口接搅拌槽入料口,干湿物料进入漏斗后经初步混合后进行进一步搅拌混合。其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如下:
3.(1)干湿物料同时从漏斗上方入口进入漏斗内,废石等物料直接冲击搅拌槽搅拌轴及叶片,使受料口处搅拌轴及叶片磨损严重;
4.(2)干湿物料同时从漏斗上方入口下料后,水泥、废石物料与湿尾砂在漏斗侧壁固结,导致下料口变小或者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解决干湿物料同时从漏斗上方入口下料对搅拌轴及叶片冲击磨损过快问题的充填用干湿物料下料漏斗,具体方案如下:
6.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充填用干湿物料下料漏斗,其特点是:包括漏斗本体,所述漏斗本体的上部设置为干料进料部,漏斗本体的底部设置为湿料进料部,漏斗本体的中部设置为连接干料进料部与湿料进料部中间连接部,中间连接部的截面设为上大下小结构;所述干料进料部的顶部设有废石入料口,在干料进料部的一侧漏斗本体上开有水泥入料口,所述湿料进料部的一侧漏斗本体上开有尾砂入料口,在尾砂入料口处设有用于湿尾砂进料用的连接管,在漏斗本体的底部设有与搅拌槽相连的干湿料混合料出口。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连接管为斜连接管。
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斜连接管的轴向与干料下落方向成锐角。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湿尾砂料浆承接从漏斗口下落的废石及水泥,降低物料的冲击,减缓干湿物料从漏斗上方下料对搅拌轴及叶片的冲击磨损,解决了水泥、废石与湿尾砂在漏斗侧壁固结导致下料口变小或者堵塞的问题,加工制作简单,使用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其中:废石入料口-1;水泥入料口-2;漏斗本体-3;尾砂入料口-4;搅拌槽-5。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填用干湿物料下料漏斗,包括漏斗本体3,所述漏斗本体3的上部设置为干料进料部,漏斗本体的底部设置为湿料进料部,漏斗本体的中部设置为连接干料进料部与湿料进料部中间连接部,中间连接部的截面设为上大下小结构;所述干料进料部的顶部设有废石入料口1,在干料进料部的一侧漏斗本体上开有水泥入料口2,所述湿料进料部的一侧漏斗本体上开有尾砂入料口4,在尾砂入料口4处设有用于湿尾砂进料用的连接管,在漏斗本体的底部设有与搅拌槽5相连的干湿料混合料出口。
16.所述连接管为斜连接管。所述斜连接管的轴向与干料下落方向成锐角。本实用新型将进入漏斗的物料以干料和湿料进行分开,在漏斗下部侧壁开口接管道用于湿尾砂的进料,水泥和废石干料仍然从漏斗干料进料部下料,干物料从漏斗进入先落在湿尾砂料上,通过湿尾砂料浆的流动性带动废石和水泥干料倾斜向下进入搅拌槽内,从而减少废石对搅拌轴和叶片的冲击和磨损;其次,安装在漏斗下方用于尾砂进料的连接管呈斜向下角度,使尾砂带着上部的废石和水泥进入搅拌槽,减小干物料与湿物料的冲击,使干湿物料在搅拌槽入口处混合进行搅拌,避免干湿物料在漏斗底部侧壁固结。
17.下料过程中,废石从废石入料口1进入漏斗本体3中,水泥从水泥入料口2进入漏斗本体3中,尾砂料浆(湿)从尾砂入料口4进入漏斗本体3底部,尾砂料浆呈倾斜向下角度从漏斗本体3底部进入搅拌槽内,从废石入料口1进入的废石和从水泥入料口2进入水泥下落至漏斗本体3底部的尾砂料浆上,受尾砂料浆的流动将废石和水泥带人搅拌槽内进行搅拌。
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充填用干湿物料下料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本体,所述漏斗本体的上部设置为干料进料部,漏斗本体的底部设置为湿料进料部,漏斗本体的中部设置为连接干料进料部与湿料进料部中间连接部,中间连接部的截面设为上大下小结构;所述干料进料部的顶部设有废石入料口,在干料进料部的一侧漏斗本体上开有水泥入料口,所述湿料进料部的一侧漏斗本体上开有尾砂入料口,在尾砂入料口处设有用于湿尾砂进料用的连接管,在漏斗本体的底部设有与搅拌槽相连的干湿料混合料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填用干湿物料下料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为斜连接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填用干湿物料下料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连接管的轴向与干料下落方向成锐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填用干湿物料下料漏斗,包括漏斗本体,所述漏斗本体的上部设置为干料进料部,漏斗本体的底部设置为湿料进料部,漏斗本体的中部设置为连接干料进料部与湿料进料部中间连接部;所述干料进料部的顶部设有废石入料口,在干料进料部的一侧漏斗本体上开有水泥入料口,所述湿料进料部的一侧漏斗本体上开有尾砂入料口,在尾砂入料口处设有用于湿尾砂进料用的连接管。本实用新型通过湿尾砂料浆承接从漏斗口下落的废石及水泥,降低物料的冲击,减缓干湿物料从漏斗上方下料对搅拌轴及叶片的冲击磨损,解决了水泥、废石与湿尾砂在漏斗侧壁固结导致下料口变小或者堵塞的问题,加工制作简单,使用效果良好。使用效果良好。使用效果良好。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亮 张鹏强 李德贤 姚永强 陈怀教 孙文杰 胡芬花 苏晓萍 廖永晖 闫作颖 李凤 莫亚斌 寇永渊 陈仲杰 郭彩守 宋扬 寇鹏飞 程国祥 王登玉 张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8
技术公布日:2022/1/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