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密封装置及密封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2:49: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相互套接的外筒与内筒之间进行密封,密封性能好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2.锂电池是由锂金属和锂合金作为负极材料并使用非水电解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不稳定,锂电池在生产及加工时,极易因高温的环境出现燃烧或爆裂的情况,因此,加工锂电池材料的炉体需要达到非常高的要求。例如冷却炉体,要求其能够均匀搅拌且缓慢移动,而且内部密封防止粉尘飞出因此,一般都会在回转装置的外筒与冷却水管之间设置密封组件,然而,现有的这些密封组件结构不合理,并且由于回转炉直径比较大,一般在800mm以上,回转的速度比较快,炉内存在微正压,温度达500至1000摄氏度,高温状态下密封材料不能承受正压,因此,现有的回转炉密封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材料老化容易漏气,密封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相互套接的外筒与内筒之间进行密封,密封性能好的密封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筒与内筒之间密封,密封性能好的密封设备。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装置包括筒体、盖体、调节杆、压环及多个密封环,所述筒体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筒体的一端具有环形底部,另一端具有一开口;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开口处,所述压环内置于所述筒体内,所述密封环沿所述筒体的中心轴方向排列地设置于所述筒体内,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可调节地连接于所述盖体,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环,以驱动所述压环进而将所述密封环压紧于所述环形底部。
6.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环形底部,并且将多个密封环及压环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然后利用盖体盖合于所述筒体的开口,再利用一调节杆驱动压环,从而使得所述压环将所述密封环挤压到所述环形底部,使所述密封环可沿径向变形,因此,密封环可以与内筒的外侧壁接触密封;而所述筒体的外侧壁可与外筒的内壁密封,从而适用于密封相互套接的外筒与内筒之间的空隙,并且只需要调节所述调节杆即可调节所述压环旋加给所述密封环的压力,达到调节其密封性的目的,密封性能十分好。
7.较佳地,所述筒体内设有内套,所述密封环内置于所述内套内。所述内套用于定位所述密封环,防止密封环发生移位而影响密封性能。
8.较佳地,所述盖体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杆上设有螺纹,所述调节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地连接。利用所述螺纹孔使所述调节杆与所述盖体连接,极大地提高调节杆调节时的便利性。
9.较佳地,所述开口的直径大于所述密封环的外径,所述密封环的外径大于所述环
形底部的中心孔的直径。这样可以使所述密封环能置于所述环形底部与所述压环之间,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10.较佳地,所述筒体的开口一端的外侧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所述盖体连接。通过使用连接环与所述盖体连接,可以使所述盖体安装更容易,提高安装的便捷性,
11.具体地,所述连接环与所述盖体通过螺栓连接。
12.一种密封设备,包括外筒、内筒及密封装置,所述外筒的一端具有通孔,所述内筒套于所述外筒内且一端伸出所述通孔外,所述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通孔内,以密封所述通孔的内侧壁与所述内管的外侧壁之间的空隙。
13.较佳地,带有所述环形底部的所述筒体的一端插入所述通孔内,所述筒体的外侧壁密封地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筒的通孔的内壁;所述密封环在所述压环的挤压下径向变形,以与所述内筒的外侧壁密封接触。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密封设备的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设备100包括密封装置1、外筒2及内筒3,所述外筒2、内筒3均呈圆筒形。所述密封装置1包括筒体11、盖体12、调节杆13、压环14及多个密封环15。所述筒体11内部具有空腔111,所述筒体11的一端具有环形底部112,另一端具有一开口113;所述盖体12盖合于所述开口113处,所述压环14内置于所述筒体11内。所述密封环15沿所述筒体11的中心轴方向排列地设置于所述筒体11内且位于所述环形底部112与所述压环14之间,本实施例所述密封环15的数量为四个,材质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所述调节杆13的一端可调节地连接于所述盖体12,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环14,以驱动所述压环14进而将所述密封环15压紧于所述环形底部112。所述外筒2的一端具有通孔21,所述内筒3套于所述外筒2内且一端伸出所述通孔21外,所述密封装置1设置于所述通孔21内,以密封所述通孔21的内侧壁与所述内管的外侧壁之间的空隙。具体地,带有所述环形底部112的所述筒体11的一端插入所述通孔21内,所述筒体11的外侧壁密封地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筒2的通孔21的内壁。同时,所述内筒3穿过所述环形底部112并从所述开口113一端伸出。所述密封环15、压环14及盖体12均套于所述内筒3外侧。所述密封环15在所述压环14的挤压下径向变形,以与所述内筒3的外侧壁密封接触。
17.所述筒体11内设有内套16,所述密封环15内置于所述内套16内,所述内套16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环形底部112的内侧,且与所述筒体11的中心轴同轴。所述内套16用于定位所述密封环15,防止密封环15发生移位而影响密封性能。另外,所述开口113的直径大于所述内套16的内径,所述内套16的内径大于所述密封环15的外径,所述密封环15的外径大于所述环形底部112的中心孔1121的直径。这样可以使所述密封环15能置于所述环形底部112与所述压环14之间,以实现对所述密封环15的定位。
18.所述盖体12上围绕中心轴设有多个螺纹孔121,所述调节杆13上设有螺纹,所述调
节杆13一一对应地与所述螺纹孔121螺纹地连接。利用所述螺纹孔121使所述调节杆13与所述盖体12连接,极大地提高调节杆13调节时的便利性。
19.所述筒体11的开口113一端的外侧设有连接环114,所述连接环114与所述盖体12连接。通过使用连接环114与所述盖体12连接,可以使所述盖体12安装更容易,提高安装的便捷性。具体地,所述连接环114与所述盖体12围绕自身的中心轴均设有多个螺栓孔1141,所述连接环114与所述盖体12通过利用螺栓17穿过所述螺栓孔1141实现连接。
20.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筒体11的一端设置环形底部112,并且将多个密封环15及压环14设置于所述筒体11内,然后利用盖体12盖合于所述筒体11的开口113,再利用一调节杆13驱动所述压环14,从而使得所述压环14将所述密封环15挤压到所述环形底部112,使所述密封环15可沿径向变形。因此,所述密封环15可以与所述内筒3的外侧壁接触密封;而所述筒体11的外侧壁可与外筒2的内壁连接密封,从而适用于对相互套接的外筒2与内筒3之间的空隙进行密封,并且只需要调节所述调节杆13即可调节所述压环14施加给所述密封环15的压力,达到调节其密封性的目的,密封性能十分好。
21.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