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轮套种养棚舍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9:38: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温室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轮套种养棚舍。


背景技术:

2.温室(greenhouse),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
3.温室的类型包括种植温室、养殖温室、展览温室、实验温室、餐饮温室、娱乐温室等;温室系统的设计包括增温系统、保温系统、降温系统、通风系统、控制系统、灌溉系统等;大棚只是简单的塑料薄膜和骨架构结,其内部设施很少,没有温室要求的高。因此严格说来,温室比大棚设备要求更高,可能要用到比较先进的仪器来严格控温。但广义上说,大棚就是温室的一种。它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持一定的温度。大棚用于蔬菜的种植,能够起到保温的作用。
4.目前,棚舍主要包括林果种植、果蔬种植以及饲养。但是,棚舍的功能性较为单一,种植与饲养不能交叉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土质的板结以及养份流失的流失,不能平衡土壤养分,使得蔬菜和林果的产量降低,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棚舍的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轮套种养棚舍,可交叉进行种植和饲养,平衡了土壤养分,还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和生态环境,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使得棚舍的种植和饲养效益明显提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轮套种养棚舍,包括棚顶,所述棚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棚墙以及第二棚墙,所述第一棚墙、棚顶以及第二棚墙之间围设成供种植和饲养用的棚池,所述第一棚墙上设有棚门,所述棚顶的内侧设有饲养台,所述饲养台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棚墙和第二棚墙滑动连接并沿垂直于棚顶的长度方向移动。
8.进一步地,所述饲养台的两侧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饲养口和第二饲养口,所述第一饲养口和第二饲养口沿饲养台的长度方向交错设置。
9.进一步地,所述饲养台呈u字形结构,所述第一饲养口贯穿至饲养台的中部,所述第二饲养口贯穿至饲养台中部。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饲养口的两对立侧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设于第一饲养口的底端外侧,所述第二饲养口的两对立侧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设于第二饲养口的底端外侧。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棚墙的内侧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棚墙的内侧设有与第一连接杆对应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平行且均沿棚顶的长度方向延
伸,所述饲养台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滑动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棚顶的内侧设有两排防护栏,该两排所述防护栏对称设置在饲养台的两侧。
13.进一步地,所述饲养台的底端高于第一棚墙的底面。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长度等于两排防护栏之间的距离。
15.进一步地,所述棚顶包括棚架和阳光板,所述棚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棚墙和第二棚墙相连,所述阳光板对应盖设于棚架的上表面。
16.进一步地,所述棚架的截面呈弧形结构,该弧形的内侧朝下。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8.1.在棚池内位于饲养台的两侧种植林果或者果蔬,当达到下一种植周期时,移动饲养台,改变饲养台在棚顶内的位置,即可对饲养台处进行种植,此时可交叉进行种植和饲养,平衡了土壤养分,还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和生态环境,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使得棚舍的种植和饲养效益明显提高;并且,饲养台的底端高于第一棚墙的底面,未移动时,饲养台的下方区域被有效防护,避免人为踩踏,有效维护了该区域内的土壤养分,提高了种植效果。
19.2.可根据实际的种植周期,在该饲养台的下方区域内种植一定周期的试验田,直接提高了棚舍的资源利用率,便于观察土壤团粒结构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
20.3.通过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对饲养台进行支撑,有效将第一饲养口和第二饲养口稳定在当前位置,避免其使失去平衡,提高了饲养台的安装稳定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轮套种养棚舍的结构示意图一;
22.图2为本轮套种养棚舍的结构示意图二;
23.图3为饲养台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一;
24.图4为饲养台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二;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棚顶;101、棚架;102、阳光板;2、第一棚墙;3、第二棚墙;4、棚门; 5、饲养台;6、第一饲养口;7、第二饲养口;8、第一连接柱;9、第二连接柱;10、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防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8.如图1-4所示,一种轮套种养棚舍,包括棚顶1,棚顶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棚墙2以及第二棚墙3,第一棚墙2、棚顶1以及第二棚墙3之间围设成供种植和饲养用的棚池,第一棚墙2上设有棚门4,棚顶1的内侧设有饲养台5,饲养台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棚墙2和第二棚墙3滑动连接并沿垂直于棚顶1的长度方向移动。
29.如图2所示,在棚池内位于饲养台5的两侧种植林果或者果蔬,当达到下一种植周
期时,移动饲养台5,改变饲养台5在棚顶1内的位置,即可对饲养台5处进行种植,此时可交叉进行种植和饲养,平衡了土壤养分,还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和生态环境,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使得棚舍的种植和饲养效益明显提高;并且,饲养台5的底端高于第一棚墙2的底面,未移动时,饲养台5的下方区域被有效防护,避免人为踩踏,有效维护了该区域内的土壤养分,提高了种植效果。
30.本实施例中,饲养台5的两侧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饲养口6和第二饲养口7,第一饲养口6和第二饲养口7沿饲养台5的长度方向交错设置。通过饲养台5放置饲养用相关物品,并由第一饲养口6和第二饲养口7直接通向其两侧的种植区域,便于人为经过饲养台5。
31.本实施例中,饲养台呈u字形结构,第一饲养口6贯穿至饲养台5的中部,第二饲养口7贯穿至饲养台5中部。
32.如图3、4所示,可根据实际的种植周期,在该饲养台5的下方区域内种植一定周期的试验田,直接提高了棚舍的资源利用率,便于观察土壤团粒结构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
33.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饲养口6的两对立侧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柱 8,第一连接柱8设于第一饲养口6的底端外侧,第二饲养口7的两对立侧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柱9,第二连接柱9设于第二饲养口7的底端外侧。
34.通过该第一连接杆10和第二连接杆11对饲养台5进行支撑,有效将第一饲养口6和第二饲养口7稳定在当前位置,避免其使失去平衡,提高了饲养台5的安装稳定性。
35.本实施例中,第一棚墙2的内侧设有第一连接杆10,第二棚墙3的内侧设有与第一连接杆10对应的第二连接杆11,第一连接杆10和第二连接杆11平行且均沿棚顶1的长度方向延伸,饲养台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10和第二连接杆11滑动连接。
36.本实施例中,棚顶1的内侧设有两排防护栏12,该两排防护栏12对称设置在饲养台5的两侧。可在该防护栏12与棚顶1内壁之间种植果蔬,通过防护栏12对其进行防护,提高了棚舍的环境美观性。
37.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10与第二连接杆11的长度相等,第一连接杆10的长度等于两排防护栏12之间的距离。便于饲养台5在两防护栏12之间滑动,扩大饲养台5的可活动范围。
38.本实施例中,棚顶1包括棚架101和阳光板102,棚架10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棚墙2和第二棚墙3相连,阳光板102对应盖设于棚架101的上表面,棚架101的截面呈弧形结构,该弧形的内侧朝下。
39.通过阳光板102吸收棚舍外界的阳光,便于利用外界自然条件,降低了能源消耗;通过设置的棚架101,避免积雪堆积,提高了棚架101的抗压性能,从而延长了棚顶1的使用寿命。
40.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41.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还包括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