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误碰的多功能围棋棋盘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9:02: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围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误碰的多功能围棋棋盘。


背景技术:

2.围棋使用长方形格状棋盘(看似正方形)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多者为胜;但是现有的围棋大多是在棋盘表面进行对弈,在对弈过程中很容易因为手的误碰而使得棋子移位,从而影响整个棋局;且在棋局结束后,需要人工一颗一颗将黑白棋子进行挑出收集,分选挑出棋子的过程耗时长且操作起来较为繁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误碰的多功能围棋棋盘,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4.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误碰的多功能围棋棋盘,包括棋盘盒体和棋子,棋盘盒体顶面设置有纵横交错的棋盘线,棋盘盒体顶面棋盘线交叉处均开设碗型的棋槽,棋槽的上端均为倒圆角结构,棋槽内仅能放置一颗棋子,且棋子的底部与棋槽的内底面接触配合,棋子的顶面与棋槽上端齐平,棋子包括底部开设圆形盲孔的黑棋和底部开设环形凹槽的白棋,环形凹槽内圈直径大于圆形盲孔的直径,棋槽内底面均开设竖向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径大于环形凹槽外圈的直径,棋盘盒体内设有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分棋推顶装置,分棋推顶装置均能够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先与盲孔插接配合将白棋部分推顶出棋槽进行分出,再将黑棋部分推顶出棋槽全部进行分棋。
5.如上所述的一种防误碰的多功能围棋棋盘,所述的分棋推顶装置包括棋盘盒体内自上至下设有水平的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第一活动板顶面与棋盘盒体内顶面之间固定安装数根活动端朝下的第一伸缩杆,第二活动板底面与棋盘盒体内底面之间固定安装数根均匀分布的活动端朝上的第二伸缩杆,第一活动板顶面固定安装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竖管,竖管均能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与环形凹槽插接配合,第一活动板顶面开设与竖管内部相通的第二通孔,第二活动板顶面固定安装与第二通孔一一对应的竖杆,竖杆的上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二通孔与竖管上端齐平,竖杆与对应的竖管同轴,竖杆的上端均能依次贯穿对应的竖管、第一通孔与盲孔插接配合,棋盘盒体前后侧壁开设一组呈前后对称分布的第三通孔,棋盘盒体左右侧壁开设一组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第四通孔,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内上部均通过销轴安装截面为扇形的拨动块,拨动块分别与对应侧的棋盘盒体侧壁垂直,位于棋盘盒体左右两侧的拨动块的内侧下部均与第一活动板的对应侧接触配合,位于棋盘盒体前后两侧的拨动块的内侧下部均与第二活动板的对应侧接触配合,棋盘盒体内对应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的上方均固定安装有限定块,限定块使得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向上移动的距离小于棋槽深度的三分之二且大于棋槽深度的一半,棋盘盒体还设有分别驱动两组拨动块沿其转轴向棋盘盒体内部转动的驱动结构,盲孔与环形凹槽的深度为棋槽深度
的三分之二。
6.如上所述的一种防误碰的多功能围棋棋盘,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棋盘盒体外周下部固定安装的底板,底板的上部设有呈上下分布的两个回型框体,回型框体套装于棋盘盒体外周,回型框体顶面均开设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凹槽,位于下部的回型框体内圈的左右两侧均开设与第四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远离棋盘盒体中部一侧的侧壁与棋盘盒体对应侧壁的距离大于拨动块位于第四通孔外部的长度,回型框体的内侧壁与棋盘盒体外周接触配合,且第四通孔位于下部的回型框体内侧,第三通孔位于上部的回型框体内侧。
7.如上所述的一种防误碰的多功能围棋棋盘,所述的棋盘盒体上方设有与之接触配合的棋盘盖体,棋盘盖体的四周均固定安装卡扣,底板的四周均固定安装于卡扣一一对应的卡座,卡扣与卡座卡接配合。
8.如上所述的一种防误碰的多功能围棋棋盘,所述的棋盘盖体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把手。
9.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适用于围棋对弈;初始状态时,棋槽内均为空的,对弈双方各执一种颜色的棋子,开始对弈,在进行围棋对弈的过程中,将棋子放置于棋槽内,且棋子的底部与棋槽的内底面接触配合,且由于棋槽内仅能放置一颗棋子,使得棋子的顶面与棋盘盒体顶面齐平,棋局结束后,通过分棋推顶装置同时贯穿所有的第一通孔,分棋推顶装置均能够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先与盲孔插接配合将白棋部分推顶出棋槽,再将棋盘盒体向一侧倾斜,同时摇晃棋盘盒体,使得白棋从棋槽内分离再沿棋盘盒体向倾斜一侧倒出,从而将白棋进行分出收集,且在摇晃的过程中,由于分棋推顶装置先与盲孔插接配合,从而分棋推顶装置能够将黑棋进行固定,能够确保黑棋在摇晃的过程中不会掉落,然后通过分棋推顶装置将黑棋部分推顶出棋槽重复上述操作进行分棋,从而将黑白两色棋子进行分离处理,即可再进行下一局对弈;本发明设计巧妙,构思新颖,采用将棋子放置在棋槽内的方式在棋盘盒体上进行围棋对弈,使得棋子能够稳定的位于棋槽内部,且由于棋子的底部与棋槽的内底面接触配合,棋子的顶面与棋槽上端齐平,在视觉上跟现有的棋盘一致,从而能够确保在进行对弈的过程中,不会因为误碰而影响棋局;且本发明采用独特的视角,在棋盘盒体内设置分棋推顶装置,依次先与盲孔插接配合的同时将白棋部分推顶出棋槽内,从而可以将所有的黑棋进行分出,分棋推顶装置再将黑棋部分推顶出棋槽内进行分出,从而依次将黑白两色的棋子分出,快速的将棋子进行分出,省时省力,方便下一局对弈。
附图说明
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1.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棋子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棋盘盒体1套装下部的回型框体19后的状态图;图4是图1ⅰ局部的放大图;图5是图1ⅱ局部的放大图,图6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3.一种防误碰的多功能围棋棋盘,如图所示,包括棋盘盒体1和棋子13,棋盘盒体1顶面设置有纵横交错的棋盘线,棋盘盒体1顶面棋盘线交叉处均开设碗型的棋槽6,棋槽6的上端均为倒圆角结构,棋槽6内仅能放置一颗棋子,且棋子13的底部与棋槽6的内底面接触配合,棋子13的顶面与棋槽6上端齐平,棋子13包括底部开设圆形盲孔11的黑棋131和底部开设环形凹槽12的白棋132,环形凹槽12内圈直径大于圆形盲孔11的直径,棋槽6内底面均开设竖向的第一通孔7,第一通孔7的内径大于环形凹槽12外圈的直径,棋盘盒体1内设有与第一通孔7一一对应的分棋推顶装置,分棋推顶装置均能够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7,先与盲孔11插接配合将白棋132部分推顶出棋槽6进行分出,再将黑棋131部分推顶出棋槽6全部进行分棋。本发明适用于围棋对弈;初始状态时,棋槽6内均为空的,对弈双方各执一种颜色的棋子13,开始对弈,在进行围棋对弈的过程中,将棋子13放置于棋槽6内,且棋子13的底部与棋槽6的内底面接触配合,且由于棋槽6内仅能放置一颗棋子,使得棋子13的顶面与棋盘盒体1顶面齐平,棋局结束后,通过分棋推顶装置同时贯穿所有的第一通孔7,分棋推顶装置均能够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7,先与盲孔11插接配合将白棋132部分推顶出棋槽6,再将棋盘盒体1向一侧倾斜,同时摇晃棋盘盒体1,使得白棋132从棋槽6内分离再沿棋盘盒体1向倾斜一侧倒出,从而将白棋132进行分出收集,且在摇晃的过程中,由于分棋推顶装置先与盲孔11插接配合,从而分棋推顶装置能够将黑棋132进行固定,能够确保黑棋132在摇晃的过程中不会掉落,然后通过分棋推顶装置将黑棋131部分推顶出棋槽6重复上述操作进行分棋,从而将黑白两色棋子进行分离处理,即可再进行下一局对弈;本发明设计巧妙,构思新颖,采用将棋子13放置在棋槽6内的方式在棋盘盒体1上进行围棋对弈,使得棋子13能够稳定的位于棋槽6内部,且由于棋子13的底部与棋槽6的内底面接触配合,棋子13的顶面与棋槽6上端齐平,在视觉上跟现有的棋盘一致,从而能够确保在进行对弈的过程中,不会因为误碰而影响棋局;且本发明采用独特的视角,在棋盘盒体1内设置分棋推顶装置,依次先与盲孔11插接配合的同时将白棋132部分推顶出棋槽6内,从而可以将所有的黑棋132进行分出,分棋推顶装置再将黑棋131部分推顶出棋槽6内进行分出,从而依次将黑白两色的棋子分出,快速的将棋子进行分出,省时省力,方便下一局对弈。
14.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在一局棋结束之后,将黑白两色的棋子进行单独的挑选收集过于繁琐,且需要消耗不少时间,为了充分的利用时间,尽快的将黑白两色的棋子进行区分收集,本实施例所述的分棋推顶装置包括棋盘盒体1内自上至下设有水平的第一活动板2和第二活动板3,第一活动板2顶面与棋盘盒体1内顶面之间固定安装数根活动端朝下的第一伸缩杆4,第二活动板3底面与棋盘盒体1内底面之间固定安装数根均匀分布的活动端朝上的第二伸缩杆5,第一活动板2顶面固定安装与第一通孔7一一对应的竖管8,竖管8均能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7与环形凹槽12插接配合,第一活动板2顶面开设与竖管8内部相通的第二通孔9,第二活动板3顶面固定安装与第二通孔9一一对应的竖杆10,竖杆10的上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二通孔9与竖管8上端齐平,竖杆10与对应的竖管8同轴,竖杆10的上端均能依次贯
穿对应的竖管8、第一通孔7与盲孔11插接配合,棋盘盒体1前后侧壁开设一组呈前后对称分布的第三通孔14,棋盘盒体2左右侧壁开设一组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第四通孔15,第三通孔14与第四通孔15内上部均通过销轴安装截面为扇形的拨动块16,拨动块16分别与对应侧的棋盘盒体1侧壁垂直,位于棋盘盒体1左右两侧的拨动块16的内侧下部均与第一活动板2的对应侧接触配合,位于棋盘盒体1前后两侧的拨动块16的内侧下部均与第二活动板3的对应侧接触配合,棋盘盒体1内对应第一活动板2和第二活动板3的上方均固定安装有限定块17,限定块17使得第一活动板2和第二活动板3向上移动的距离小于棋槽6深度的三分之二且大于棋槽6深度的一半,棋盘盒体1还设有分别驱动两组拨动块16沿其转轴向棋盘盒体1内部转动的驱动结构,盲孔11与环形凹槽12的深度为棋槽6深度的三分之二。在棋局开始前,所有的拨动块16均处于竖直状态,第一活动板2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拨动块16的下部接触配合,第二活动板3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拨动块16的下部接触配合,且竖杆10的上端均与对应的竖管8的上端齐平,竖杆8的上端均与对应的第一通孔7上端齐平,第一伸缩杆14处于伸长状态,第二伸缩杆15处于收缩状态;此时可以开始下棋,在下棋过程中,将棋子13均放置在棋槽6内(如图6所示);棋局结束后,通过驱动结构先使得第二活动板3对应的拨动块16沿其对应的转轴向棋盘盒体1内部一侧转动,从而使得拨动块16转动的过程中同时推顶第二活动板3向上移动,第二活动板3向上移动从而推动其顶面的竖杆10向上移动,且由于限定块17使得第二活动板3向上移动的距离小于棋槽6深度的三分之二且大于棋槽6深度的一半,从而使得竖杆10插入对应的黑棋131的盲孔11内部,同时竖杆10的上端推顶白棋132向上移动,使得白棋132的上端突出于棋盘盒体1顶面的二分之一以上,此时再将棋盘盒体1向一侧倾斜,并摇晃棋盘盒体1即可使得白棋132向棋盘盒体1一侧移动倒出,将倒出的白棋132进行承装即可,由于竖杆10插入对应的黑棋131的盲孔11内部,从而使得竖杆10的上端将黑棋131进行固定,在棋盘盒体1倾斜和发生摇晃的过程中不会倒出,且由于棋槽6内仅能放置一颗棋子,从而使得白棋132不会卡在放置有黑棋131的棋槽6内;将白棋132分选收集之后,再通过驱动结构使得第一活动板2对应的拨动块16沿对应的转轴向棋盘盒体1内部转动,拨动块16将第一活动板2向上推顶,竖管8随第一活动板2向上移动,竖管8的上端逐渐与竖杆10齐平,从而使得原本插接配合的竖杆10与盲孔11逐渐分离,竖管8推顶黑棋131沿棋槽6向上移动,从而黑棋131逐渐突出于棋盘盒体1顶面,再将棋盘盒体1向一侧进行倾斜并摇晃棋盘盒体1,使得黑棋131向棋盘盒体1一侧倒出,将黑棋131进行收集即可,采用驱动装置分别依次驱动两组拨动块16,从而使得第二活动板3与第二活动板2依次向上移动,先使得竖杆10推顶白棋132突出于棋盘盒体1表面,从而将白棋132分出,再通过竖管8推顶黑棋131突出于棋盘盒体1表面的方式将黑棋132分出收集,最后的状态如图1所示,从而无需一颗一颗手动的将黑白两色的棋子进行区分收集,不仅能够提升分棋速度,节约时间,且能够有效的将黑白棋进行区分,有效的避免棋子混装的情况发生。
15.具体的,如图1所示,在使用过程中,为了能够一次将同一组拨动块16拨动,且不会影响到另一组拨动块16,本实施例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棋盘盒体1外周下部固定安装的底板18,底板18的上部设有呈上下分布的两个回型框体19,回型框体19套装于棋盘盒体1外周,回型框体19顶面均开设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凹槽20,位于下部的回型框体19内圈的左右两侧均开设与第四通孔15一一对应的第二凹槽21,第二凹槽21远离棋盘盒体1中部一侧的侧壁与棋盘盒体1对应侧壁的距离大于拨动块16位于第四通孔15外部的长度,回型
框体19的内侧壁与棋盘盒体1外周接触配合,且第四通孔15位于下部的回型框体19内侧,第三通孔14位于上部的回型框体19内侧。在棋局开始前回型框体19套装于棋盘盒体1外周,且一个回型框体19的第一凹槽20内承装有白色棋子131,两一个回型框体19的第一凹槽20内承装有黑色棋子132,如图1所示,当需要下棋时,先将两回型框体19取出,使得拨动块16均处于竖直状态,第一活动板2与第二活动板3处于最低位置,竖管8与竖杆10的上端均与第一通孔7上端棋盘,从而开始棋局;当棋局结束后需要进行分棋操作时,先将位于下部的回型框体19套装于棋盘盒体1外周,且由于位于下部的回型框体19内圈的左右两侧均开设与第四通孔15一一对应的第二凹槽21,第二凹槽21远离棋盘盒体1中部一侧的侧壁与棋盘盒体1对应侧壁的距离大于拨动块16位于第四通孔15外部的长度,使得回型框体19在套装的过程中不会影响到左右的两侧的一组拨动块16,由于拨动块16的截面为扇形,从而使得回型框体19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回型框体19的前后内侧壁逐渐与对应侧的拨动块16的外侧接触配合,且逐渐向棋盘盒体1内部挤压拨动块16,从而使得位于棋盘盒体1前后两侧的拨动块16逐渐沿其转轴向棋盘盒体1内部转动,从而使得拨动块16逐渐推顶第二活动板3向上移动,当回型框体19下端与底板18接触时,拨动块16转动至极限,此时的第二活动板3顶面与其对应的限定块17底面接触配合,从而使得竖杆10插入棋槽6内部,并将白棋131推顶,使得白棋131的顶面突出棋盘盒体1顶面,此时将棋盘盒体1向一侧倾斜,并摇晃棋盘盒体1,使得白棋131向一侧倒出,沿棋盘盒体1顶面倒入下部回型框体19的第一凹槽20内部,从而将白棋131进行分出与收集,再将另一个回型框体19套装于棋盘盒体1外周上部,且在套装的过程中,回型框体19的前后内侧壁逐渐与对应侧的拨动块16的外侧接触配合,且逐渐向棋盘盒体1内部挤压拨动块16,从而使得位于棋盘盒体1前后两侧的拨动块16逐渐沿其转轴向棋盘盒体1内部转动,从而使得拨动块16逐渐推顶第一活动板2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竖管8向上移动将棋槽6内的黑棋132进行推顶,从而使得黑棋132的顶面突出于棋盘盒体1顶面,且竖杆10与黑棋132的环形凹槽12分离,再竖管8推顶黑棋131沿棋槽6向上移动,从而黑棋131逐渐突出于棋盘盒体1顶面,再将棋盘盒体1向一侧进行倾斜并摇晃棋盘盒体1,使得黑棋131向棋盘盒体1一侧倒出,黑棋131沿棋盘盒体1向一侧移动至上部回型框体19的第一凹槽20内部,从而完成对黑白两色棋子的分棋并分开收集,采用两个回型框体19与对应两组拨动块16向配合的方式,将两色棋子进行分离,并将棋子分别收集在回型框体19的第一凹槽20内,不仅完成了分棋,还完成了对棋子的分色收集,有效的提升了分棋效率。
16.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为了整个装置便于携带和移动,且使得棋子与棋盘盒体1统一收纳放置,本实施例所述的棋盘盒体1上方设有与之接触配合的棋盘盖体25,棋盘盖体25的四周均固定安装卡扣26,底板18的四周均固定安装于卡扣26一一对应的卡座27,卡扣26与卡座27卡接配合。当不需要下棋时,回型框体19分别套装在棋盘盒体1外周,且棋子13分别收纳于第一凹槽20内,然后再将棋盘盖体25放置在棋盘盒体1上方,且棋盘盖体25的四周分别与回型框体19的四周齐平,再通过卡扣26与卡座27卡接配合,从而通过棋盘盖体25将回型框体19与棋盘盒体1进行锁止固定,同时将第一凹槽20进行遮挡。
17.更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矩形的棋盘盒体1很难单手进行携带,本实施例所述的棋盘盖体25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把手28。通过把手28可以单手提起整个装置,便于携带与移动。
1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