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非开挖管道修复工程的内衬软管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5:59: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非开挖管道修复工程的内衬软管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针对城市老旧供水管网的改造,普遍还是以开槽埋管方式为主,但对于人、车流量较大且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的道路,非开挖修复工艺明显能够减少施工过程对道路通信及周边居民的影响,且施工周期短,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供水。
3.供水管道非开挖修复工艺主要有两大类:内衬法和涂层法。采用内衬法修复的供水管道不仅可以防腐、防渗且可根据需要增加管道结构强度。内衬法施工速度快,可靠性强,因此已经成为供水管道非开挖整体修复的主流,但造价相对较高。采用涂层法修复的供水管道是以防腐、防渗为修复目的,虽然造价相对较低,但施工速度较慢且可靠性不高。
4.常用的内衬法修复技术主要有等径压缩内衬托管法、现场固化内衬法和内涂层法。uv紫外光固化内衬修复技术是现场固化内衬工艺中的一种,其原理是将一种浸透树脂的玻璃纤维软管(内衬软管)采用拉入法拉入待修复的供水管道内,内衬软管经充入压缩空气后产生膨胀,使得充气膨胀后的内衬软管的外周面紧密贴附在待修复的供水管道的内壁上,然后在紫外光照射下实现迅速固化,形成一层坚硬的“管中管”结构,从而使得已发生破损或失去输送功能的供水管道在原位得到修复。
5.内衬软管普遍采用人工操作方式拉入待修复的供水管道内,容易使得内衬软管在拉入管道过程中发生褶皱、扭曲、破损等情况,无法保证内衬软管平顺、均匀地拉入管道内,且人工操作费时费力。
6.为此,本技术人经过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避免内衬软管发生褶皱、扭曲、破损等情况、操作省事省力的用于非开挖管道修复工程的内衬软管牵引装置。
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9.一种用于非开挖管道修复工程的内衬软管牵引装置,包括:
10.架设在待修复的供水管道一侧的工作坑内的引导牵引支架,所述引导牵引支架用于将盘绕在工作坑的侧方路面上的内衬软管引导至待修复的供水管道内;以及
11.放置在待修复的供水管道另一侧的接收坑的侧面路面上的牵引机,所述牵引机的牵引绳的牵引端经由接收坑进入待修复的供水管道内并穿过待修复的供水管道后与位于盘绕在工作坑的侧方路面上的内衬软管的端部连接。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引导牵引支架包括:
13.架设在工作坑内的牵引架体,所述牵引架体上形成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的上端靠近盘绕布置在路面上的内衬软管,其下端靠近待修复的供水管道;以及
14.若干沿牵引方向间隔轴设在所述牵引架体的引导斜面上的滚动轴。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牵引架体的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固定底板,所述牵引架体通过若干固定底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坑的坑底面上。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滚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u型螺栓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牵引架体的引导斜面上。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牵引架体的引导斜面的倾斜角度为20
°
~60
°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牵引机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
19.由于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0.1.本实用新型使用牵引机提供动力,实现内衬软管牵引自动化,牵引速度平滑可调,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省时省力。
21.2.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倾斜角度的引导牵引支架,使得内衬软管平滑地移动至待修复的供水管道内。
22.3.本实用新型的内衬软管在拉入管道过程中可以平顺、均匀,且不会使得内衬软管发生褶皱、扭曲、破损等情况。
23.4.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强,施工工艺简单快捷,在非开挖管道修复工程中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衬软管牵引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引导牵引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引导牵引支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9.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是一种用于非开挖管道修复工程的内衬软管牵引装置,包括引导牵引支架100和牵引机200。
30.引导牵引支架100架设在待修复的供水管道10一侧的工作坑20内,引导牵引支架100用于将盘绕在工作坑20的侧方路面21上的内衬软管40引导至待修复的供水管道10内。具体地,参见图2和图3,引导牵引支架100包括牵引架体110和若干滚动轴120。牵引架体110呈直角三角形结构,其架设在工作坑20内,牵引架体110上形成有引导斜面111,引导斜面111的上端靠近盘绕布置在路面上的内衬软管40,其下端靠近待修复的供水管道10。牵引架
体110的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固定底板112,牵引架体110通过若干固定底板112固定安装在工作坑20的坑底面上。牵引架体110的引导斜面111的倾斜角度为20
°
~60
°
,其可根据工作坑实际尺寸进行调整。若干滚动轴120沿牵引方向间隔轴设在牵引架体110的引导斜面111上。每一滚动轴120的两端分别通过u型螺栓121转动地安装在牵引架体110的引导斜面111上,从而使得滚动轴120实现灵活转动。
31.牵引机200放置在待修复的供水管道10另一侧的接收坑30的侧面路面31上,牵引机200的牵引绳210的牵引端经由接收坑30进入待修复的供水管道10内并穿过待修复的供水管道10后与位于盘绕在工作坑20的侧方路面21上的内衬软管40的端部连接。在牵引机200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220,方便对牵引机200进行移动。
3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非开挖管道修复工程的内衬软管牵引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3.步骤s10,当需要对待修复的供水管道10进行修复时,将待修复的供水管道两端的阀门关闭。
34.步骤s20,在待修复的供水管道10的前、后方路面垂直向下开挖,使得在待修复的供水管道10的前、后方处形成工作坑20、接收坑30,工作坑20、接收坑30的坑底处构筑混凝土基础层22、32,并对待修复的供水管道10位于工作坑20、接收坑30内的部分进行切割或拆除法兰,以形成独立段的待修复的供水管道10,同时将待修复的供水管道10内的积水排放干净。在本实施例中,待修复的供水管道10的长度为20m~200m。在修复供水管道时,可将供水管道经过切割或拆除法兰等方式分成多段待修复的供水管道,再逐段进行修复。
35.步骤s30,将内衬软管盘40绕放置在工作坑20的侧方路面上21,将引导牵引支架100架设在工作坑20内,将牵引机200移动至接收坑30的侧方路面31上,并将牵引机200的牵引绳210的牵引端经由接收坑30进入待修复的供水管道10内再穿过待修复的供水管道10后与位于盘绕在工作坑20的侧方路面21上的内衬软管40的端部连接。
36.步骤s40,启动牵引机200,牵引机200提供牵引动力,带动牵引绳210和内衬软管40经工作坑20内的引导牵引支架100引导至待修复的供水管道10内,直至内衬软管40被牵引至接收井30内为止。
37.本实用新型使用牵引机200提供动力,实现内衬软管40牵引自动化,牵引速度平滑可调。内衬软管40在拉入管道过程中可以平顺、均匀,且不会使得内衬软管40发生褶皱、扭曲、破损等情况,自动化程度高,在非开挖管道修复工程中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3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