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悬臂浇筑双边箱斜拉桥宽体有梁板的寄生支架挂篮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4:49: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在进行斜拉桥主梁挂篮悬臂施工时,针对主梁由两侧箱梁 中间连接顶板 中间连接横梁大跨径结构,提供一种悬臂浇筑双边箱斜拉桥宽体有梁板的寄生支架挂篮。


背景技术:

2.高空桥梁一般在墩顶0号块节段施工结束后,在两端安装挂篮悬臂浇筑桥体箱梁,一节段箱梁完成后,挂篮下移20-30cm脱模,脱模后整体前移提升就位再进行下一节段箱梁施工。双塔双索面宽体式斜拉桥主梁结构,桥面整体宽度大,一般采用双边箱 中间连接顶板 中间连接横梁的结构形式,常规挂篮不能适用该新型桥梁结构的悬臂浇筑施工,且受中间横梁的阻碍,挂篮前移需将挂篮连同其上支架降落至横隔梁以下一定距离,当挂篮前移到位后再提升挂篮底座,进行下一节段主梁施工。这样,挂篮底座升降幅度大,重心不稳,影响施工,十分的不安全。同时如果桥下净空不足,还会影响到交通通航。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悬臂浇筑双边箱斜拉桥宽体有梁板的寄生支架挂篮,桥体双边箱以及中间连接顶板、连接横梁利用寄生在挂篮底座平台上的支架辅助完成立模浇筑,寄生支架可拆分结构,完成一段浇筑后,拆解寄生支架堆放在底座平台上的凹陷空间内,连同挂篮一起前移,不会受到中间横梁阻碍,挂篮升降幅度小,施工安全,且不影响桥下交通通航。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悬臂浇筑双边箱斜拉桥宽体有梁板的寄生支架挂篮,包括底座平台、前支点体系和/或后支点体系,前支点体系和/或后支点体系连接底座平台,将底座平台悬挂于已浇筑混凝土箱梁前端下方,还包括寄生于两侧双边箱之间、底座平台之上挂篮腹部的钢管支架体系,钢管支架体系是由可拆装的碗扣支架组装而成。利用钢管支架体系悬臂浇筑斜拉桥两侧边箱之间宽体有梁板部件,挂篮前移时拆除支架,前移就位后重新组装浇注下一块件,实现整个斜拉桥主梁的挂篮悬臂浇筑的施工工艺。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底座平台由前后主横梁及两侧的主纵梁相互焊接成矩形,在两主纵梁之间间距50~60cm安装工字钢构成次横梁,次横梁间间距30~40cm焊接次纵梁,在次纵梁顶面铺设工作面板。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主横梁、主纵梁采用双拼45号工字钢制作而成,次横梁采用25号工字钢单拼而成,次纵梁采用10号槽焊接而成。次横梁之间、次纵梁上方形成凹陷空间,可供拆除后的钢管支架体系堆放。降低挂篮前移时的下降高度。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次纵梁两端焊接在次横梁工字钢下翼缘板的顶面上。尽量增大凹陷空间,降低拆除后支架的堆放高度。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钢管支架体系的立杆底端安装在底座平
台上的次横梁上,立杆间距为50~60cm,立杆上纵横交错布设水平杆,第一道水平杆距次横梁顶面15~25cm,水平杆之间间距60~90cm,立杆顶面安装顶托。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钢管支架体系采用直径48~50mm壁厚2.5~2.8mm钢管组装。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前支点体系为c形或l型挂钩,挂钩顶端连接在已浇筑混凝土箱梁两侧顶面上,底端连接在底座平台上。
12.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后支点体系包括锚固在已浇筑混凝土箱梁上两边的主梁桁架,主梁桁架前端上方安装前横梁、后端上方安装后横梁,主梁桁架前端安装吊带用于连接底座平台。
13.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4.本挂篮在腹部搭建可反复拆装的寄生钢管支架体系,完成一段浇筑后,拆解寄生支架堆放在底座平台上的凹陷空间内,连同挂篮一起前移,不会受到中间横梁阻碍,挂篮升降幅度小,施工安全,且不影响桥下交通通航。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平台1、前支点体系2、后支点体系3,前支点体系2和后支点体系3连接底座平台1,将底座平台1悬挂于已浇筑混凝土箱梁前端下方,还包括寄生于两侧双边箱5之间、底座平台1之上挂篮腹部的钢管支架体系4,钢管支架体系4是由可拆装的碗扣支架组装而成,用于施工双边箱5中间宽体有梁板钢筋混凝土部件。
17.具体包括以下实施步骤:
18.1、确定桥梁为双边箱整体式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施工墩顶t构0号块节段后,开始安装悬臂施工挂篮,准备施工1号节段。
19.2、安装悬臂施工挂篮的步骤为:
20.(1)将挂篮底座平台1各配件运输到0号块两侧,然后在地面或支架上拼装挂篮底座平台1。此时的挂篮底座平台1主要包括:主纵梁、横梁、次横梁、弧形手、尾梁等框架结构。所述底座平台1由双拼25号工字钢的前后主横梁11及两侧的主纵梁12相互焊接成矩形,在两主纵梁12之间间距50~60cm安装25号工字钢单拼构成次横梁13。
21.(2)在桥面上安装后支点体系3。系统一般由主梁桁架、上横梁、后横梁、锚固体系、支点、吊带等装置组成。
22.(3)提升并安装挂篮底座平台、前支点体系2(c形或l形挂钩)、索导管、斜拉索及千斤顶、吊带、滑梁、锚固体系等装置。
23.(4)进一步完善挂篮底座平台1,次横梁13间工字钢下翼缘板的顶面上间距30~40cm焊接10号槽钢次纵梁14,在次纵梁14顶面铺设工作面板,次横梁之间、次纵梁上方形成凹陷空间,可供拆除后的钢管支架体系4堆放。
24.(5)安装两侧双边箱5底模、外侧模。
25.3、对挂篮进行试载、预压、卸载、调整底标高。
26.4、安装两侧双边箱5之间顶板钢管支架体系4。寄生钢管支架搭设的步骤为:
27.(1)在底座平台次横梁顶面按要求测放出支架立杆的位置。
28.(2)安装钢管支架:寄生钢管支架采用直径48~50mm,壁厚2.5~2.8mm钢管,支架采用碗扣支架。立杆间距为50~60cm,立杆上纵横交错布设水平杆,第一道水平杆距次横梁顶面15~25cm,水平杆之间间距60~90cm为宜。
29.(3)在立杆顶面安装顶托,顶托采用碗扣支架顶托。
30.5、调整底座平台1高,安装横隔梁底模,在寄生钢管支架体系上安装双边箱之间顶板底模。
31.6、安装主梁钢筋、预应力波纹管。
32.7、安装横隔梁侧模、双边箱端头模板、锚具、调整底标高。
33.8、浇注主梁混凝土、张拉斜拉索调整挂篮底座标高(混凝土浇注一半)、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养护、拆除侧模、继续养护、预应力(含斜拉索)施工。
34.9、挂篮底座平台1降落20~40cm,拆除双边箱之间顶板底模。
35.10、拆除两侧双边箱之间顶模、钢管支架体系,拆除后的支架钢管、扣件、顶托及模板等设备材料,可放在底座平台1上次横梁之间、次纵梁上方形成凹陷空间的工作面板上,堆放高度一般不宜超出挂篮底座平台20cm。
36.11、安装挂篮行走及牵引系统,前移挂篮。
37.12、重复4~11步骤,直至跨中主梁合龙,完成所有主梁(含双边箱之间顶板)施工。
3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