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可变光圈结构及镜头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3:46: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镜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光圈结构及镜头。


背景技术:

2.镜头在使用时往往需要调整光圈大小,一般镜头中的可变光圈结构是通过挡光片对入光孔进行不同程度的遮挡来进行调整,如此挡光片就需要相对入光孔活动,而挡光片在活动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停止,可能会与可变光圈结构中的其他结构发生碰撞,影响调光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变光圈结构及镜头,旨在解决传统可变光圈结构中的挡光片可能会发生碰撞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变光圈结构,所述可变光圈结构包括:
5.底座,沿其厚度方向贯设有入光孔;
6.挡光组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挡光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挡光片,两个所述挡光片在所述底座的厚度方向上依次堆叠,每一所述挡光片沿其厚度方向均贯设有通孔,两个所述挡光片至少其中之一相对所述底座可活动设置,以具有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相对活动行程,且在所述相对活动行程中,两个所述挡光片具有活动至两个所述通孔与所述入光孔连通的打开状态、以及活动至盖合所述入光孔的关闭状态;
7.驱动组件,包括旋转驱动部,所述旋转驱动部与两个所述挡光片连接,以在所述旋转驱动部沿一方向转动时,带动所述挡光组件活动至所述打开状态、以及在所述旋转驱动部沿另一方向转动时,带动所述挡光组件活动至所述关闭状态;以及,
8.止停机构,设于所述底座,所述止停机构用以在所述挡光组件进行所述相对活动行程时,可选择性地将所述挡光组件限位在所述底座上,以使得所述入光孔的开度可调节。
9.可选地,所述入光孔与所述旋转驱动部之间的方向为第一方向;
10.所述挡光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具有靠近所述入光孔的第一端以及靠近所述旋转驱动部的第二端;
11.两个所述挡光片的第一端分设在所述入光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挡光片的第二端分设在所述旋转驱动部在径向上的相对两侧。
12.可选地,两个所述挡光片中,覆盖至所述入光孔上方的所述挡光片对应所述入光孔处贯设有所述通孔;另一所述挡光片的所述第一端设有弧形开槽,所述弧形开槽构成所述通孔。
13.可选地,所述旋转驱动部包括转盘及设置于所述转盘相对两侧的两个连接杆,所述转盘绕所述底座的厚度方向上的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连接杆沿所述底座的厚度方向延伸设置;
14.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步进马达,所述步进马达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步进马达与
所述转盘驱动连接;
15.两个所述挡光片分别设置有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长形孔,两个所述长形孔与两个所述连接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长形孔用于供对应的所述连接杆穿设安装,以在所述转盘转动时,两个所述连接杆带动两个所述挡光片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16.可选地,所述止停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两个弧形孔,两个所述弧形孔与两个所述连接杆一一对应,每一所述连接杆朝向所述底座突出并伸入至对应的所述弧形孔内,以在所述转盘转动时,所述连接杆沿所述弧形孔滑动。
17.可选地,所述止停机构还包括:
18.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挡光片的位置,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以在所述挡光片经过时,发出停止信号;以及,
19.控制器,与所述位置传感器及所述驱动组件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停止信号时,控制所述旋转驱动部停止转动。
20.可选地,所述入光孔与所述旋转驱动部之间的方向为第一方向;
21.所述可变光圈结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并排间隔布设,以在所述间隔处限定出活动通道,两个所述挡光片设置于所述活动通道内;
22.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限位板朝向所述活动通道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挡光片滑动连接,并限制所述挡光片自所述底座脱出。
23.可选地,所述限位板由隔热材料制成。
24.可选地,所述可变光圈结构还包括:
25.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两个所述挡光片的温度;以及,
26.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及所述驱动组件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两个所述挡光片的温度值,以在任一所述挡光片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两个所述挡光片相互远离。
27.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镜头,包括可变光圈结构,所述可变光圈结构包括:
28.底座,沿其厚度方向贯设有入光孔;
29.挡光组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挡光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挡光片,两个所述挡光片在所述底座的厚度方向上依次堆叠,每一所述挡光片沿其厚度方向均贯设有通孔,两个所述挡光片至少其中之一相对所述底座可活动设置,以具有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相对活动行程,且在所述相对活动行程中,两个所述挡光片具有活动至两个所述通孔与所述入光孔连通的打开状态、以及活动至盖合所述入光孔的关闭状态;
30.驱动组件,包括旋转驱动部,所述旋转驱动部与两个所述挡光片连接,以在所述旋转驱动部沿一方向转动时,带动所述挡光组件活动至所述打开状态、以及在所述旋转驱动部沿另一方向转动时,带动所述挡光组件活动至所述关闭状态;以及,
31.止停机构,设于所述底座,所述止停机构用以在所述挡光组件进行所述相对活动行程时,可选择性地将所述挡光组件限位在所述底座上,以使得所述入光孔的开度可调节。
3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两个具有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相对活动行程的所述挡光片来遮挡所述入光孔,并且所述旋转驱动部驱动两个所述挡光片在相互靠近及相互远离的过程中,所述入光孔受到遮挡的区域逐渐变大或逐渐变小,因此所述止停机构在
所述挡光组件进行活动行程时,可选择性地将所述挡光组件限位在所述底座上,不仅可以防止所述挡光片与其他结构发生碰撞,并且还能使得所述入光孔受到遮挡的区域不再变化,如此调节了所述入光孔的开度,从而提高了所述可变光圈结构的调光精度,并且减少了碰撞产生的损耗。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34.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变光圈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图1中可变光圈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6.图3为图2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7.图4为图1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8.附图标号说明:
39.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可变光圈结构10底座11入光孔12弧形孔20挡光片21通孔22弧形开槽23长形孔30旋转驱动部31连接杆32步进马达40位置传感器50限位板51限位槽
40.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2.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3.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
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4.镜头在使用时往往需要调整光圈大小,一般镜头中的可变光圈结构是通过挡光片对入光孔进行不同程度的遮挡来进行调整,如此挡光片就需要相对入光孔活动,而挡光片在活动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停止,可能会与可变光圈结构中的其他结构发生碰撞,影响调光精度。
45.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镜头,所述镜头包括可变光圈结构,只要是包括所述可变光圈结构的镜头都属于本发明所说的镜头,图1至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变光圈结构一实施例。
46.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变光圈结构100,包括:底座10、挡光组件、驱动组件及止停机构。所述底座10沿其厚度方向贯设有入光孔11;所述挡光组件与所述底座10连接,所述挡光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挡光片20,两个所述挡光片20在所述底座10的厚度方向上依次堆叠,每一所述挡光片20沿其厚度方向均贯设有通孔21,两个所述挡光片20至少其中之一相对所述底座10可活动设置,以具有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相对活动行程,且在所述相对活动行程中,两个所述挡光片20具有活动至两个所述通孔21与所述入光孔11连通的打开状态、以及活动至盖合所述入光孔11的关闭状态;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旋转驱动部30,所述旋转驱动部30与两个所述挡光片20连接,以在所述旋转驱动部30沿一方向转动时,带动所述挡光组件活动至所述打开状态、以及在所述旋转驱动部30沿另一方向转动时,带动所述挡光组件活动至所述关闭状态;所述止停机构设于所述底座10,所述止停机构用以在所述挡光组件进行所述相对活动行程时,可选择性地将所述挡光组件限位在所述底座10上,以使得所述入光孔11的开度可调节。
47.本发明中,第一方向为所述入光孔11与所述旋转驱动部30之间的方向。
4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两个具有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相对活动行程的所述挡光片20来遮挡所述入光孔11,并且所述旋转驱动部30驱动两个所述挡光片20在相互靠近及相互远离的过程中,所述入光孔11受到遮挡的区域逐渐变大或逐渐变小,因此所述止停机构在所述挡光组件进行活动行程时,可选择性地将所述挡光组件限位在所述底座10上,不仅可以防止所述挡光片20与其他结构发生碰撞,并且还能使得所述入光孔11受到遮挡的区域不再变化,如此调节了所述入光孔11的开度,从而提高了所述可变光圈结构100的调光精度,并且减少了碰撞产生的损耗。
49.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至图3,所述入光孔11与所述旋转驱动部30之间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挡光片20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具有靠近所述入光孔11的第一端以及靠近所述旋转驱动部30的第二端;两个所述挡光片20的第一端分设在所述入光孔1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挡光片20的第二端分设在所述旋转驱动部30在径向上的相对两侧。
50.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挡光片20的第二端分别设置在所述旋转驱动部30在径向上的相对两侧,如此所述旋转驱动部30进行转动时可能会带动两个所述挡光片20一同朝向所述入光孔11活动,也即两个所述挡光片20的相互靠近的运动行程;还可能会带动两个所述挡光片20一同远离所述入光孔11,也即两个所述挡光片20相互远离的运动行程。所述旋转驱动部30具体是驱动两个所述挡光片20相互靠近还是相互远离取决于所述旋转驱动部30的旋转方向。两个所述第一端设置在所述旋转驱动部30的相对两侧,而两个所述第二端
设置在所述入光孔1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因此两个所述挡光片20在相互靠近时,两个所述挡光片20扩大对所述入光孔11的遮挡区域,也即减少所述入光孔11的开度;相反在两个所述挡光片20相互远离时,两个所述挡光片20减小对所述入光孔11的遮挡区域,增大所述入光孔11的开度。
51.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挡光片20中,覆盖至所述入光孔11上方的所述挡光片20对应所述入光孔11处贯设有所述通孔21;另一所述挡光片20的所述第一端设有弧形开槽22,所述弧形开槽22构成所述通孔21。
52.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通孔21与所述入光孔11三者之间的重叠区域就是所述入光孔11的入光区域,如果两个所述通孔21皆为圆孔,则在两个所述挡光片20相互靠近时,所述入光区域则会逐渐从圆形变成较窄的椭圆形,这会影响后续对光的处理。所述弧形开槽22朝向远离所述旋转驱动部30的方向开口,从而在两个所述挡光片20相互靠近时,所述弧形开槽22的底部遮挡所述入光孔11,如此所述入光区域能够在两个所述挡光片20相互靠近时保持近似的圆形,方便后续对光的处理。
53.在具体使用时,两个所述通孔21都具有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远离所述入光孔11的一侧的弧形区域,所述弧形开槽22即为两个所述弧形区域其中之一,另一所述通孔21也具有一所述弧形区域,如此在两个所述通孔21相互靠近时,两个所述弧形区域则为所述入光区域的两侧,而通过将两个所述弧形区域与所述入光孔11对应设计,如此所述入光区域可在两个所述挡光片20相互靠近时保持近似的圆形,从而方便后续对光的处理。
54.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部30包括转盘及设置于所述转盘相对两侧的两个连接杆31,所述转盘绕所述底座10的厚度方向上的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底座10,所述连接杆31沿所述底座10的厚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步进马达32,所述步进马达32安装于所述底座10,所述步进马达32与所述转盘驱动连接;两个所述挡光片20分别设置有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长形孔23,两个所述长形孔23与两个所述连接杆3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长形孔23用于供对应的所述连接杆31穿设安装,以在所述转盘转动时,两个所述连接杆31带动两个所述挡光片20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55.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连接杆31设置在所述转盘的相对两侧,则在所述转盘转动时,两个所述连接杆31会相对所述底座10朝向不同方向活动,从而带动两个所述挡光片20相互靠近及相互远离。所述连接杆31随着所述转盘做圆周运动,因此在带动所述挡光片20活动时,所述挡光片20会随之做圆周运动,这明显会影响两个所述挡光片20的相互靠近及相互远离的运动行程。因此在每一所述挡光片20上设置有所述长形孔23,再将所述连接杆31穿设于所述长形孔23,如此所述连接杆31在转动时会在所述长形孔23内沿所述长形孔23的延伸方向活动,从而使得所述挡光片20不会与所述连接杆31一同转动,但因为所述连接杆31在转动过程中会抵推所述长形孔23侧壁,从而带动两个所述挡光片20相互靠近及相互远离。
56.要说明的是,所述旋转驱动部30并不是只有所述转盘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旋转驱动部30可以是转动杆,还可以设置两个驱动件分别同步驱动两个所述挡光片20也可以。
57.进一步地,所述止停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10的两个弧形孔12,两个所述弧形孔12与两个所述连接杆31一一对应,每一所述连接杆31朝向所述底座10突出并伸入至对应的所述弧形孔12内,以在所述转盘转动时,所述连接杆31沿所述弧形孔12滑动。
58.在本实施例中,如前文所述,所述长形孔23的设计可以避免所述挡光片20进行圆周运动,但是所述长形孔23的大小有限,无法一直使得所述连接杆31在所述长形孔23内活动,也即所述连接杆31在转动到一定的角度后,所述挡光片20还是会随着所述连接杆31进行圆周运动。因此,所述止停机构设计了两个所述弧形孔12,两个所述弧形孔12设置在所述连接杆31的转动路径上,从而在所述转盘转动时,所述连接杆31会在所述弧形孔12内活动,从而所述连接杆31在转动到一定角度后就会与所述弧形孔12的侧壁抵接,无法继续转动,进而将所述连接杆31一直限制在不会带动所述挡光片20做圆周运动的区域内活动,如此保证了所述挡光片20的正常工作。
59.进一步地,所述止停机构还包括:位置传感器40及控制器。所述位置传感器40用于感测所述挡光片20的位置,所述位置传感器40用以在所述挡光片20经过时,发出停止信号;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位置传感器40及所述驱动组件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停止信号时,控制所述旋转驱动部30停止转动。
6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位置传感器40采用非接触式传感器,如此在所述挡光片20经过而触发所述位置传感器40时,所述控制器就会控制所述旋转驱动部30停止,从而达到控制所述挡光片20停止的作用。在具体应用时,所述位置传感器40可以直接感测所述挡光片20位置,还可以是感测所述旋转驱动部30的转动角度来得到相对应的所述挡光片20的位置。例如图2至图3所示,可以自所述旋转驱动部30朝其径向延伸设置触发杆,再在所述触发杆的活动路径上设置所述位置传感器40,如此检测所述旋转驱动部30的旋转角度。其中,所述控制器可以是单片机或plc等已知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旋转驱动部30停止转动,使得所述挡光片20一同停止。
61.要说明的是,所述止停机构还可以是通过控制器直接控制所述步进马达32的开关,来间接限制所述挡光片20的位置。
62.进一步地,所述入光孔11与所述旋转驱动部30之间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可变光圈结构100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两个限位板50,两个所述限位板50并排间隔布设,以在所述间隔处限定出活动通道,两个所述挡光片20设置于所述活动通道内;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限位板50朝向所述活动通道的一侧设有限位槽51,所述限位槽51与所述挡光片20滑动连接,并限制所述挡光片20自所述底座10脱出。
6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驱动部30在旋转时可能会带动所述挡光片20做圆周运动,而这会影响所述挡光片20进行相互靠近及相互远离的运动行程。因此所述可变光圈结构100还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所述限位板50,所述限位板50朝向所述活动通道的一侧设有所述限位槽51,而所述挡光片20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槽51内。如此所述挡光片20受到所述限位槽51的限制,只能沿所述限位板50的延伸方向活动,也即沿所述第一方向活动,从而两个所述挡光片20在所述第一方向进行相互靠近及相互远离的运动行程。要说明的是,将两个所述挡光片20的所述限位板50分开设置,可以减少两个所述挡光片20之间的摩擦。当然,并不一定是通过所述限位板50来对所述挡光片20进行限位,还可以是通过限位柱等结构来实现。
64.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50由隔热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50盖设于所述挡光片20,而所述挡光片20因为需要对所述入光孔11进行遮光,如此在光线的持续照射下温度会较高,因此所述限位板50可以设置成隔热材料,防止过热。
65.进一步地,所述可变光圈结构1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及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两个所述挡光片20的温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及所述驱动组件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两个所述挡光片20的温度值,以在任一所述挡光片20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两个所述挡光片20相互远离。
6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光片20因为需要对所述入光孔11进行遮光,如此在光线的持续照射下温度会较高,可能会影响后续使用。所述温度传感器在感测两个所述挡光片20的温度后,传输信号给所述控制器,所述传感器处理信号得到两个所述挡光片20的实时温度,将所述实时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对比,所述预设温度为预设好的安全温度,如此在任一所述挡光片20的所述实时温度高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器可控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两个所述挡光片20相互远离,从而使得所述挡光片20不再继续遮光,防止温度过高。其中,所述控制器可以是单片机或plc等已知控制装置。
6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