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模块化光伏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0:51: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发电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光伏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2.常规的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光伏板主要呈固定方式安装在屋顶,由于其不能够根据太阳照射角度自动迎合,进而导致早上和下午阳光斜射照在光伏板上,由于光照射夹角角度越小则受光强度越越弱,最高接收为垂直照射,如同早上和下午阳光辐射地面的,而大地接收光热能的效率远低于中午一样,因此需要使阳光辐射角度向垂直自动靠近的方式来提高接收效率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模块化光伏发电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受光效率偏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模块化光伏发电系统。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受光主体,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受光主体包括太阳能电板,所述太阳能电板通过系统电连接,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受光主体还包括光热控制主体、角度控制主体和复位主体,所述太阳能电板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复位主体的上端;
5.所述复位主体的下部与角度控制主体转动安装在一起;所述光热控制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角度控制主体的上端。
6.优选的,所述光热控制主体设置有一对,所述光热控制主体包括水囊、水箱和吸热涂料面,所述水囊的下端与水箱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水囊与水箱的内部空间贯通相连;
7.所述水箱内注有水,所述吸热涂料面设置在水箱的上端。
8.优选的,所述光热控制主体还包括反光板,所述反光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水箱的上端。
9.优选的,所述角度控制主体包括摆杆、滑座、连接轴、第一固定座和导杆,所述连接轴与摆杆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摆杆转动安装在滑座的上部内端;所述滑座的下端滑动安装在导杆的外端,所述导杆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座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摆杆背向连接轴的一端与水囊的下端固定安装在一起。
10.优选的,所述角度控制主体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导杆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座固定连接在一起。
11.优选的,所述角度控制主体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端与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导杆与固定块固定连接在一起。
12.优选的,所述复位主体包括拉力弹簧、连接杆、第二固定座和连动片,所述拉力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座的上端,所述拉力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下端;
13.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座的下端,所述连动片对称转动安装在第二固定座的下端,所述连动片的下端与连接轴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上端固
定安装在太阳能电板的下端。
14.1、采用光热控制主体通过吸热差的方式自动通过复位主体控制太阳能电板迎合太阳照射角度的方式提高了太阳能电板的发电效率。
15.2、当光线照射在一侧光热控制主体的吸热涂料面上,利用吸热涂料面吸收光热作用于水箱内部的水,使得水箱内部的水蒸发,增加水箱内部的压力作用于水囊,使得水囊膨胀加高,水囊通过复位主体作用于太阳能电板起到改变角度的目的;利用反光板折射太阳光,增加吸热涂料面光照强度,同时也降低了另一侧光热控制主体的受光强度,进而使光热控制主体形成受热差作用于角度控制主体,能够通过角度控制主体改变太阳能电板的角度。
16.3、当光热控制主体失去阳光照射后,使得水箱内部的水冷凝,进而使得水箱的内部压力降低,使得水囊向下恢复,利用拉力弹簧的拉力,克服水箱内部的基础水压,方便了太阳能电板角度变化后自行恢复。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光热控制主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角度控制主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复位主体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光伏发电系统受光主体;2、光热控制主体;3、角度控制主体;4、复位主体;5、太阳能电板;6、反光板;7、水囊;8、水箱;9、吸热涂料面;10、摆杆;11、滑座;12、连接轴;13、第一固定座;14、导杆;15、弹簧;16、固定块;17、拉力弹簧;18、连接杆;19、第二固定座;20、连动片。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参照图1,一种模块化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受光主体1,光伏发电系统受光主体1包括太阳能电板5,太阳能电板5通过系统电连接,光伏发电系统受光主体1还包括光热控制主体2、角度控制主体3和复位主体4,太阳能电板5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复位主体4的上端;利用复位主体4稳定太阳能电板5的位置;复位主体4的下部与角度控制主体3转动安装在一起;通过角度控制主体3控制太阳能电板5的角度以适应光线照射角度;光热控制主体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角度控制主体3的上端;利用两侧的光热控制主体2接收到不同的阳光辐射,利用光热控制主体2形成的受热能量差通过复位主体4控制太阳能电板5迎合太阳照射角度。
24.参照图2,光热控制主体2设置有一对,光热控制主体2包括水囊7、水箱8和吸热涂料面9,水囊7的下端与水箱8固定连接在一起,水囊7与水箱8的内部空间贯通相连;当水箱8内形成高压后,其压力能够作用于水囊7;水箱8内注有水,吸热涂料面9设置在水箱8的上端;利用吸热涂料面9增加水箱8对光的吸收效率;当光线照射在一侧光热控制主体2的吸热
涂料面9上,利用吸热涂料面9吸收光热作用于水箱8内部的水,使得水箱8内部的水蒸发,增加水箱8内部的压力作用于水囊7,使得水囊7膨胀加高,水囊7通过复位主体4作用于太阳能电板5起到改变角度的目的。
25.光热控制主体2还包括反光板6,反光板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水箱8的上端;利用反光板6折射太阳光,增加吸热涂料面9光照强度,同时也降低了另一侧光热控制主体2的受光强度,进而使光热控制主体2形成受热差作用于角度控制主体3,能够通过角度控制主体3改变太阳能电板5的角度。
26.参照图2-3,角度控制主体3包括摆杆10、滑座11、连接轴12、第一固定座13和导杆14,连接轴12与摆杆10固定连接为一体,摆杆10转动安装在滑座11的上部内端;使摆杆10能够沿滑座11内部摆动工作;滑座11的下端滑动安装在导杆14的外端,导杆14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座13固定安装在一起,摆杆10背向连接轴12的一端与水囊7的下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利用水囊7变高后作用于摆杆10,通过摆杆10作用于复位主体4。
27.参照图4,角度控制主体3还包括弹簧15,弹簧15的一端与导杆14固定连接在一起,弹簧15的另一端与滑座11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弹簧15为滑座11提供弹性束缚力,使得滑座11受到外力作用移动后能够借助弹力恢复位置。
28.角度控制主体3还包括固定块16,固定块16的下端与第一固定座13固定连接在一起,导杆14与固定块16固定连接在一起;导杆14通过固定块16与第一固定座13固定安装在一起。
29.复位主体4包括拉力弹簧17、连接杆18、第二固定座19和连动片20,拉力弹簧17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座13的上端,拉力弹簧17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8的下端;利用拉力弹簧17为连接杆18提供向下的拉力;连接杆18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座19的下端,连动片20对称转动安装在第二固定座19的下端,连动片20的下端与连接轴12固定安装在一起;当摆杆10摆动后,通过连接轴12作用于连动片20;第二固定座19的上端固定安装在太阳能电板5的下端;当连动片20向下移动后,通过第二固定座19作用于太阳能电板5,起到改变太阳能电板5角度的目的;当光热控制主体2失去阳光照射后,使得水箱8内部的水冷凝,进而使得水箱8的内部压力降低,使得水囊7向下恢复,利用拉力弹簧17的拉力,克服水箱8内部的基础水压,方便了太阳能电板5角度变化后自行恢复。
30.工作原理:利用复位主体4稳定太阳能电板5的位置;通过角度控制主体3控制太阳能电板5的角度以适应光线照射角度;利用两侧的光热控制主体2接收到不同的阳光辐射,利用光热控制主体2形成的受热能量差通过复位主体4控制太阳能电板5迎合太阳照射角度;当水箱8内形成高压后,其压力能够作用于水囊7;利用吸热涂料面9增加水箱8对光的吸收效率;使摆杆10能够沿滑座11内部摆动工作;利用水囊7变高后作用于摆杆10,通过摆杆10作用于复位主体4;通过弹簧15为滑座11提供弹性束缚力,使得滑座11受到外力作用移动后能够借助弹力恢复位置;导杆14通过固定块16与第一固定座13固定安装在一起;利用拉力弹簧17为连接杆18提供向下的拉力;当摆杆10摆动后,通过连接轴12作用于连动片20;当连动片20向下移动后,通过第二固定座19作用于太阳能电板5,起到改变太阳能电板5角度的目的。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