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低压可逆真空交流软启动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0:50: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软启动器技术领域,具体为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低压可逆真空交流软启动器。


背景技术:

2.软起动器是一种集电机软起动、软停车、轻载节能和多种保护功能于一体的新颖电机控制装置,国外称为soft starter。国内软起动器以和平hps2系列软起动器最为有名,它的主要构成是串接于电源与被控电机之间的三相反并联闸管及其电子控制电路;而矿石开采时需要使用到软起动器,例如专利号为cn200820149645.1的专利,该专利提供的软起动器具有使用方便、性能稳定、功能强大的优点;
3.但现有的软起动器在安装时多为螺栓紧固连接,从而会导致在软起动器损坏或需要维修时,无法便捷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低压可逆真空交流软启动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低压可逆真空交流软启动器,包括有软启动器本体和后侧安装板以及两个固定组件,所述软启动器本体的后侧两边均设置有t型条块,所述后侧安装板的前侧两边上端均设置有与t型条块匹配的t型滑槽,所述软启动器本体的两侧内部均设置有容纳腔,两个所述容纳腔的外侧和后侧均设置有开口;两个所述固定组件均包括有滑动块和压缩弹簧,所述滑动块和压缩弹簧均位于容纳腔内部,所述滑动块的外侧面和后侧面分别安装有拨动钮和卡合钮,所述后侧安装板的前侧两边设置有与卡合钮相匹配的卡合槽。
7.进一步的,所述软启动器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前侧分别设置有多个连接导片和多个导线插座。
8.进一步的,所述卡合槽的内壁安装有橡胶环。
9.进一步的,所述后侧安装板的前侧下端安装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贴有橡胶垫。
10.进一步的,所述后侧安装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安装座,四个所述安装座上均设置有安装孔。
11.进一步的,所述卡合钮和卡合槽均为圆柱型结构。
12.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块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球面副,两个所述球面副分别与容纳腔的上下两端内壁相接触。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装置通过软启动器本体和后侧安装板的分开设计,并通过固定组件实现二者的
便捷装卸,首先将软启动器本体后侧的t型条块从后侧安装板的t型滑槽上端插入,当软启动器本体和后侧安装板对接完成后,由于压缩弹簧的作用力会使滑动块朝后侧移动,从而使卡合钮插入卡合槽内,从而实现二者的固定,而当需要拆卸时,只需将拨动钮向前拉动从而使卡合钮回缩,再将软启动器本体在后侧安装板向上滑动,即可实现二者的便捷拆卸,增加实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软启动器本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侧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1的a区放大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组件区域剖视图;
19.图中:1、软启动器本体;2、后侧安装板;3、支撑底座;4、安装座;5、固定组件;11、t型条块;12、连接导片;13、导线插座;14、容纳腔;21、t型滑槽;22、卡合槽;41、安装孔;51、滑动块;52、拨动钮;53、卡合钮;54、压缩弹簧;55、球面副。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3.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低压可逆真空交流软启动器,包括有软启动器本体1和后侧安装板2以及两个固定组件5,所述软启动器本体1的后侧两边均设置有t型条块11,所述后侧安装板2的前侧两边上端均设置有与t型条块11匹配的t型滑槽21,所述软启动器本体1的两侧内部均设置有容纳腔14,两个所述容纳腔14的外侧和后侧均设置有开口;两个所述固定组件5均包括有滑动块51和压缩弹簧54,所述滑动块51和压缩弹簧54均位于容纳腔14内部,所述滑动块51的外侧面和后侧面分别安装有拨动钮52和卡合钮53,所述后侧安装板2的前侧两边设置有与卡合钮53相匹配的卡合槽22,本装置通过软启动器本体1和后侧安装板2的分开设计,并通过固定组件5实现二者的便捷装卸,首先将软启动器本体1后侧的t型条块11从后侧安装板2的t型滑槽21上端插入,当软启动器本体1和后侧安装板2对接完成后,由于压缩弹簧54的作用力会使滑动块51朝后侧移动,从而使卡合钮53插入卡合槽22内,从而实现二者的固定,而当需要拆卸时,只需将拨
动钮52向前拉动从而使卡合钮53回缩,再将软启动器本体1在后侧安装板2向上滑动,即可实现二者的便捷拆卸,增加实用性。
24.请着重参考附图1所示,所述软启动器本体1的上端和下端前侧分别设置有多个连接导片12和多个导线插座13,通过连接导片12和导线插座13可便捷实现软启动器本体1的连接和导电。
25.请着重参考附图2所示,所述卡合槽22的内壁安装有橡胶环,通过橡胶环可使卡合钮53在卡合槽22内固定时更加稳固;所述后侧安装板2的前侧下端安装有支撑底座3,所述支撑底座3的上表面贴有橡胶垫,通过支撑底座3可更好的托住软启动器本体1的底部,而橡胶垫可防止对软启动器本体1造成磨损;所述后侧安装板2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安装座4,四个所述安装座4上均设置有安装孔41,通过安装座4和安装孔41的设计,可通过固定螺栓实现后侧安装板2与墙面的固定连接。
26.请着重参考附图2、附图3所示,所述卡合钮53和卡合槽22均为圆柱型结构,通过圆柱型结构更便于卡合钮53和卡合槽22的连接。
27.请着重参考附图4所示,所述滑动块5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球面副55,两个所述球面副55分别与容纳腔14的上下两端内壁相接触,通过球面副55的设计可使滑动块51在容纳腔14内移动时更好顺畅和便捷。
2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29.首先将软启动器本体1后侧的t型条块11从后侧安装板2的t型滑槽21上端插入,当软启动器本体1和后侧安装板2对接完成后,由于压缩弹簧54的作用力会使滑动块51朝后侧移动,从而使卡合钮53插入卡合槽22内,从而实现二者的固定,而当需要拆卸时,只需将拨动钮52向前拉动从而使卡合钮53回缩,再将软启动器本体1在后侧安装板2向上滑动,即可实现二者的便捷拆卸,增加实用性。
30.上述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