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机定转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0:22: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电机定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2.定子冲片与转子冲片作为电机的关键零部件,其材料、内圆尺寸、外圆尺寸、槽形大小等对电机的能耗、工作效率、噪音以及使用寿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如何合理优化定子冲片的结构尺寸成为电机提升运行参数指标的重要研发内容,而现有市面上的电机普遍都存在着因定子冲片的结构尺寸欠缺,而无法达到最理想的运行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定转子结构,其合理优化定子片的结构尺寸,以更好的与转子相配合、提高电机的运行性能。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电机定转子结构,包括有定子与转子,定子由若干个定子片成叠设置而成,转子由若干个转子片成叠设置而成,所述定子片包括有圆环形的外轭部,外轭部的内边沿沿径向向内延伸形成有冲片齿,冲片齿沿外轭部周向均布间隔设置若干个,相邻两冲片齿之间形成冲片槽,冲片齿围成供转子转动的中心孔,所述冲片齿包括有与外轭部连接的平底部、设置在平底部上的内齿部,内齿部的内端部两侧边沿向外延伸形成有延伸部一,相邻两冲片齿的延伸部一之间的最小间距为1.6mm-2.4mm,延伸部一的底边朝远离冲片齿方向依次包括有向外倾斜设置的倾斜底边一与倾斜底边二,冲片齿的两倾斜底边一所形成的夹角为 87
°‑
92
°
,冲片齿的两倾斜底边二所形成的夹角为120
°‑
123
°
,倾斜底边一与平底部之间的最小间距为15.50mm-15.79mm,倾斜底边二与平底部之间的最小间距为16.59mm-17.33mm。
6.在上述的一种电机定转子结构中,所述内齿部的宽度为7.9mm-8.6mm。
7.在上述的一种电机定转子结构中,所述外轭部的内圈半径为40mm-42mm,所述平底部与外轭部中心点之间的间距为38.92mm-40.75mm。
8.在上述的一种电机定转子结构中,所述外轭部的外边沿上开设有沿外轭部周向均布设置的定位开口槽,定位开口槽呈w形结构。
9.在上述的一种电机定转子结构中,所述中心孔的直径为44.60mm-44.63mm。
10.在上述的一种电机定转子结构中,所述转子片包括有圆环形的内轭部,内轭部的外边沿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有线齿,相邻两线齿之间形成绕线槽,线齿包括有弧底部、设置在弧底部上的外齿部,外齿部的外端部两侧边沿向外延伸形成有延伸部二,同一线齿的两延伸部二之间的最大间距为4.7mm-5.1mm,相邻两线齿的中心线之间的最小间距为17.04mm-17.07mm,相邻两线齿相对的延伸部二底边均为圆弧、且位于同一加工圆上,加工圆的半径为 13.87mm-14.56mm。
11.在上述的一种电机定转子结构中,所述内轭部的内圈包括有优弧部与平缺部,优
弧部的直径为26.00mm-26.02mm,平缺部至内轭部的内圈圆心的最小间距为12.00mm-12.05mm。
12.在上述的一种电机定转子结构中,所述弧底部呈弧形结构、且弧底部的圆心与内轭部的内圈圆心间距为0.5mm。
13.在上述的一种电机定转子结构中,相邻两所述弧底部之间的内轭部外边沿呈弧形结构、且内轭部外边沿的圆心与内轭部的内圈圆心间距为0.5mm。
14.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5.本实用新型合理优化定子片,对冲片齿的结构尺寸进行整体改进,使得缠绕在冲片齿上的定子绕组的线圈圈数增多、分布更加均匀合理且相邻绕组间不干扰,进而可有效提高定子与转子之间配合作用,实现对电机效率与运行性能的提升。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片与转子片配合结构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片结构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片结构图。
19.图中:1、外轭部;2、冲片齿;3、冲片槽;4、中心孔;5、平底部;6、内齿部;7、延伸部一;8、定位开口槽;9、内轭部;10、线齿;11、绕线槽; 12、弧底部;13、外齿部;14、延伸部二;15、优弧部;16、平缺部;l1、相邻两冲片齿的延伸部一之间的最小间距;l2、倾斜底边一与平底部之间的最小间距;l3、倾斜底边二与平底部之间的最小间距;l4、内齿部的宽度;r1、外轭部的内圈半径;l5、平底部与外轭部中心点之间的间距;d1、中心孔的直径; l6、同一线齿的两延伸部二之间的最大间距;l7、相邻两线齿的中心线之间的最小间距;r2、加工圆的半径;d2、优弧部的直径;l8、平缺部至内轭部的内圈圆心的最小间距;l9、弧底部的圆心与内轭部的内圈圆心间距;l10、内轭部外边沿的圆心与内轭部的内圈圆心间距;β1、冲片齿的两倾斜底边一所形成的夹角;β2、冲片齿的两倾斜底边二所形成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3:
21.一种电机定转子结构,包括有定子与转子,定子由若干个定子片成叠设置而成,转子由若干个转子片成叠设置而成,所述定子片包括有圆环形的外轭部1,外轭部1的内边沿沿径向向内延伸形成有冲片齿2,冲片齿2沿外轭部1周向均布间隔设置若干个,相邻两冲片齿2之间形成冲片槽3,冲片齿2围成供转子转动的中心孔4,所述冲片齿2包括有与外轭部1连接的平底部5、设置在平底部 5上的内齿部6,内齿部6的内端部两侧边沿向外延伸形成有延伸部一7,相邻两冲片齿的延伸部一之间的最小间距l1为1.6mm-2.4mm,延伸部一7的底边朝远离冲片齿2方向依次包括有向外倾斜设置的倾斜底边一与倾斜底边二,冲片齿的两倾斜底边一所形成的夹角β1为87
°‑
92
°
,冲片齿的两倾斜底边二所形成的夹角β2为120
°‑
123
°
,倾斜底边一与平底部之间的最小间距l2为 15.50mm-15.79mm,倾斜底边二与平底部之间的最小间距l3为 16.59mm-17.33mm。
22.本实用新型合理优化定子片,对冲片齿2的结构尺寸进行整体改进,使得缠绕在冲片齿2上的定子绕组的线圈圈数增多、分布更加均匀合理且相邻绕组间不干扰,进而可有效
提高定子与转子之间配合作用,实现对电机效率与运行性能的提升。
23.更进一步,对冲片齿2的宽度进行优化,所述内齿部的宽度l4为 7.9mm-8.6mm。
24.而为了能够冲片齿2以及定子绕组能与转子保持合理间距,所述外轭部的内圈半径r1为40mm-42mm,所述平底部与外轭部中心点之间的间距l5为 38.92mm-40.75mm,并且,所述中心孔的直径d1为44.60mm-44.63mm。
25.与此同时,为了便于将若干个定子片层叠叠加以加工成定子,所述外轭部 1的外边沿上开设有沿外轭部1周向均布设置的定位开口槽8,定位开口槽8呈 w形结构。
26.此外,本实用新型还优化了与定子片相配合的转子片,对转子片上的线齿 10的整体结构尺寸进行改进,以提高缠绕在线齿10上的转子绕组能够与定子片配合作用,进一步提升电机的工作效率与运行性能,所述转子片包括有圆环形的内轭部9,内轭部9的外边沿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有线齿10,相邻两线齿 10之间形成绕线槽11,线齿10包括有弧底部12、设置在弧底部12上的外齿部 13,外齿部13的外端部两侧边沿向外延伸形成有延伸部二14,同一线齿的两延伸部二之间的最大间距l6为4.7mm-5.1mm,相邻两线齿的中心线之间的最小间距l7为17.04mm-17.07mm,相邻两线齿10相对的延伸部二14底边均为圆弧、且位于同一加工圆上,加工圆的半径r2为13.87mm-14.56mm。
27.更进一步,为了便于转子片所组成的转子与转轴稳定配合,所述内轭部9 的内圈包括有优弧部15与平缺部16,优弧部的直径d2为26.00mm-26.02mm,平缺部至内轭部的内圈圆心的最小间距l8为12.00mm-12.05mm。
28.并且,优化转子的整体结构设计,所述弧底部12呈弧形结构、且弧底部的圆心与内轭部的内圈圆心间距l9为0.5mm,相邻两所述弧底部12之间的内轭部9外边沿呈弧形结构、且内轭部外边沿的圆心与内轭部的内圈圆心间距l10 为0.5mm。
29.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