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安装在载具上的钨矿灯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22:12: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载具上的钨矿灯。


背景技术:

2.钨矿灯是利用特殊紫外光线,寻找所需的矿产石,如寻找白钨、锆石、金刚石、钙铀云母等具有荧光反应的矿物,当用于检测白钨矿时,被测矿石发出明亮的蓝白色荧光,也可用于玻璃、陶瓷制品的鉴别等行业,以及用于荧光检测等行业。
3.现在在矿井下寻找特殊矿物都会采用钨矿灯来寻找,但是大多都是人工拿着钨矿灯自行寻找,浪费人力,或者把钨矿灯固定在矿车的特定位置上,此时只能通过调转矿车的方向才能调整钨矿灯的照射方向,而且也不方便在矿车的其他位置进行安装,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安装在载具上的钨矿灯,能够自由调整钨矿灯的照射方向,方便地在矿车的多个位置上进行安装,方便快捷,节约人力。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安装在载具上的钨矿灯,包括钨矿灯、壳体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壳体内,所述钨矿灯的顶部设有摄像头和蜂鸣器,所述壳体内设有左侧开口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自由端从开口处伸出并固定连接在钨矿灯的尾端,所述空腔内部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可伸缩的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自由端与第一支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杆包括固定部、偏移部、两个连动杆和第一电机,所述偏移部的右端和固定部的左端均设有齿轮且相互啮合,两个连动杆的一端分别与偏移部的齿轮转轴两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部的齿轮转轴两端转动连接,上侧的连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
7.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杆包括定位部和伸缩部,所述定位的上端设有柱形插槽,所述插槽的底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伸缩部的下端设有与插槽相适应的凸起并插接在插槽中,所述凸起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自由端与第二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
8.优选地,所述空腔的开口为圆形,所述开口处设有弹性折叠膜,所述弹性折叠膜的中部设有圆环,所述圆环套设在第一支杆上。
9.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右侧设有多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转动连接有夹持器,所述壳体的上下两侧的右侧固定有多个粘贴带。
10.优选地,所述粘贴带包括固定带和强力粘接层,所述强力粘接层的两侧均带有黏性且一侧粘接在固定带上。
11.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遥控器控制控制器,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运作,当需要使钨矿灯左右时,第一电机转动,控制连动杆绕固定部的齿轮的转轴转
动,带动偏移部和钨矿灯左右摆动,当需要是钨矿灯上下转动时,第二电机转动,带动螺杆转动,使伸缩部上移或者下移,带动第一支杆和钨矿灯上下移动,以自由调整钨矿灯的照射方向。
13.(2)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右侧的夹持器和粘贴带,夹持或者粘贴在矿车等移动载具上的任意位置,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同时,强力粘贴层可在使用后更换,能更好地将进行后续使用,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14.(3)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摄像头来自主判断是否有荧光反应发生,并使蜂鸣器发声。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在载具上的钨矿灯的侧面剖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在载具上的钨矿灯的后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a位置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9.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摄像头1、钨矿灯2、蜂鸣器3、控制器4、固定带5、强力粘接层6、夹持器7、弹性折叠膜8、壳体9、第二电机10、定位部11、伸缩部12、偏移部13、连动杆14、第一锥齿轮15、第一电机16、固定部17。
20.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安装在载具上的钨矿灯,包括钨矿灯2、壳体9和控制器4,控制器4设置在壳体9内,钨矿灯2的顶部设有摄像头1和蜂鸣器3,壳体9的右侧设有多个放置槽,放置槽内转动连接有夹持器7,壳体9的上下两侧的右侧固定有多个粘贴带,粘贴带包括固定带5和强力粘接层6,强力粘接层 6的两侧均带有黏性且一侧粘接在固定带5上。
21.壳体9内设有左侧开口的空腔,空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杆,空腔的开口为圆形,开口处设有弹性折叠膜8,弹性折叠膜8的中部设有圆环,圆环套设在第一支杆上,第一支杆的自由端从开口处伸出并固定连接在钨矿灯2的尾端,空腔内部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可伸缩的第二支杆,第二支杆的自由端与第一支杆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一支杆包括固定部17、偏移部13、两个连动杆14和第一电机16,偏移部13的右端和固定部17的左端均设有齿轮且相互啮合,两个连动杆14的一端分别与偏移部13的齿轮转轴两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部17的齿轮转轴两端转动连接,上侧的连动杆1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5,第一锥齿轮 15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电机16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二支杆包括定位部11和伸缩部12,定位的上端设有柱形插槽,插槽的底部设有第二电机10,伸缩部12的下端设有与插槽相适应的凸起并插接在插槽中,凸起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的自由端与第二电机10的转轴固定连接。
22.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23.使用前先通过强力粘贴带和夹持器7将装置固定在矿车的相应位置,然后驾驶矿车等移动载具移动,同时使用遥控器控制第一电机16和第二电机10转动,控制钨矿灯2上下左右摆动,以自由调整钨矿灯2的照射方向,全方位地寻找特定矿石,当某处发生荧光反应时,摄像头1会立马捕捉到,并使蜂鸣器3发生,提醒工作人员,使用完之后,撕下强力粘接层6,进行更换,方便下侧使用。
2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安装在载具上的钨矿灯,包括钨矿灯、壳体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壳体内,所述钨矿灯的顶部设有摄像头和蜂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左侧开口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自由端从开口处伸出并固定连接在钨矿灯的尾端,所述空腔内部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可伸缩的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自由端与第一支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杆包括固定部、偏移部、两个连动杆和第一电机,所述偏移部的右端和固定部的左端均设有齿轮且相互啮合,两个连动杆的一端分别与偏移部的齿轮转轴两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部的齿轮转轴两端转动连接,上侧的连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在载具上的钨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杆包括定位部和伸缩部,所述定位的上端设有柱形插槽,所述插槽的底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伸缩部的下端设有与插槽相适应的凸起并插接在插槽中,所述凸起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自由端与第二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在载具上的钨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开口为圆形,所述开口处设有弹性折叠膜,所述弹性折叠膜的中部设有圆环,所述圆环套设在第一支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在载具上的钨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右侧设有多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转动连接有夹持器,所述壳体的上下两侧的右侧固定有多个粘贴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在载具上的钨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带包括固定带和强力粘接层,所述强力粘接层的两侧均带有黏性且一侧粘接在固定带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装在载具上的钨矿灯,涉及矿灯技术领域,包括钨矿灯、壳体和控制器,壳体内设有左侧开口的空腔,空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杆,空腔内部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可伸缩的第二支杆,第一支杆包括固定部、偏移部、两个连动杆和第一电机,偏移部的右端和固定部的左端均设有齿轮且相互啮合,两个连动杆的一端分别与偏移部的齿轮转轴两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部的齿轮转轴两端转动连接,上侧的连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自由调整钨矿灯的照射方向,方便地在矿车的多个位置上进行安装,方便快捷,节约人力。节约人力。节约人力。


技术研发人员:刘锐 郝晓飞 赵志伟 邓福理 王雨 王世成 钟佳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核工业二四三大队
技术研发日:2021.07.23
技术公布日:2022/1/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