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膝关节置换屈膝简易防滑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21:52: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膝关节置换屈膝简易防滑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关节,膝骨性关节炎是骨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该病病程长、痛苦大、致残率高,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能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优点。
3.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一般采取平卧位,术中取腿部伸直和膝关节90
°
屈曲位交替。术中要保持这两种体位,必须要有1-2名医生助手协助摆放,更由于手术中需经常改变肢体位置,而手术床表面通常较软,肢体与床单之间的摩擦力较小,支撑平稳性差,常常需要助手不断固定体位,容易疲乏,影响主刀操作的准确性,给手术带来诸多不便,影响手术质量,同时在肢体改变位置时又无法保证小腿每次屈曲与伸直角度的相同。


技术实现要素:

4.传统的手术方法需要手术医生4名,因手术空间狭小,既影响主刀医生的便利性操作,影响手术质量,又有增加无菌区域被污染的可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膝关节置换屈膝简易防滑固定装置,通过足托支撑架、足托对患肢进行支撑,只需一名医生助手的扶托,主导医生即可随时随心改变患侧腿部伸直和90
°
屈曲的交替动作,有效提高手术操控性,降低手术感染率,保证手术质量,且装置结构简单,制作、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可反复使用,易于存放保养,操作培训容易掌握,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膝关节置换屈膝简易防滑固定装置,包括可滑动固定器,所述可滑动固定器的侧面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一,所述可滑动固定器上滑动安装有竖连杆,所述竖连杆的一端适配卡装有连接块一,所述连接块一啮合连接一侧的连接块二,所述连接块二固定连接横连杆和连接螺栓的一端,所述连接螺栓螺纹连接有7字型把手,所述横连杆上滑动安装有足托固定器,所述足托固定器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二,所述足托固定器固定连接足托支撑架的一端,所述足托支撑架的侧面固定安装有足托。
6.其中,所述可滑动固定器上开设有滑动连接竖连杆的通槽,所述可滑动固定器上开设的螺纹连接锁紧螺栓一的内螺纹通孔的一端贯通可滑动固定器上开设的滑动连接竖连杆的通槽的侧面,所述可滑动固定器上开设的内螺纹通孔的轴线与可滑动固定器上开设的通槽的中心线相交、且夹角为90
°
;在患者膝稳定地处于90
°
屈膝位后,医护人员可滑动调节竖连杆在可滑动固定器上的位置以调整横连杆的使用高度,并通过转动锁紧螺栓一对竖连杆进行便捷稳固的固定。
7.其中,所述连接块二朝向连接块一的一端开设有端面齿二,所述连接块一与连接块二相接的一端开设有适配咬合端面齿二的端面齿一,所述连接块一远离端面齿一的一端开设有适配卡装在竖连杆上的连接槽;连接块二与连接块一可通过端面齿二、端面齿一咬
合连接,避免连接块二与连接块一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保证对横连杆固定的稳定性。
8.其中,所述连接块一上开设有贯通连接块一两端的通孔,所述连接块一上开设的通孔的直径不小于连接螺栓的直径,所述竖连杆的一端开设有转动连接螺栓的通孔,所述7字型把手为内螺纹型7字扳手;医护人员可通过转动7字型把手对一端连接连接块二的横连杆进行快速便捷的固定,避免横连杆在使用中产生转动,也可在手术中不方便调节锁紧螺栓二时,通过松开7字型把手调节横连杆的角度。
9.其中,所述横连杆为细长的圆杆型结构,所述足托固定器上贯通开设有滑动连接横连杆的通孔,所述足托固定器上开设的螺纹连接锁紧螺栓二的内螺纹通孔的轴线与足托固定器上开设的滑动连接横连杆的通孔的轴线相交、且夹角为90
°
;医护人员可便捷的调整转动与足托固定器固定连接的足托支撑架在横连杆上的位置和角度,以适应不同的患肢摆放位置。
10.其中,所述足托支撑架为马蹄形的316不锈钢结构,所述足托的内侧面与足托支撑架的侧面相贴合,所述足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足托支撑架;足托可增加对患肢的支撑高度,足托支撑架提高足托的支撑强度。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患者膝稳定地处于90
°
屈膝位后,医护人员可滑动调节竖连杆在可滑动固定器上的位置以调整横连杆的使用高度,并通过转动锁紧螺栓一对竖连杆进行便捷稳固的固定;连接块二与连接块一可通过端面齿二、端面齿一咬合连接,避免连接块二与连接块一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保证对横连杆固定的稳定性;医护人员可通过转动7字型把手对一端连接连接块二的横连杆进行快速便捷的固定,避免横连杆在使用中产生转动,也可在手术中不方便调节锁紧螺栓二时,通过松开7字型把手调节横连杆的角度;医护人员可便捷的调整转动与足托固定器固定连接的足托支撑架在横连杆上的位置和角度,以适应不同的患肢摆放位置;足托可增加对患肢的支撑高度,足托支撑架提高足托的支撑强度。
12.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块一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块二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可滑动固定器;2、竖连杆;3、锁紧螺栓一;4、连接块一;401、端面齿一;402、连接槽;5、连接块二;501、端面齿二;6、横连杆;7、连接螺栓;8、7字型把手;9、足托固定器;10、锁紧螺栓二;11、足托支撑架;12、足托。
具体实施方式
18.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膝关节置换屈膝简易防滑固定装置,包括可滑动固定器1,所述可滑动固定器1的侧面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一3,所述可滑动固定器1上滑动安装有竖连杆2,所述竖连杆2的一端适配卡装有连接块一4,所述连接块一4啮合连接一侧的连接块二5,所述连接块二5固定连接横连杆6和连接螺栓7的一
端,所述连接螺栓7螺纹连接有7字型把手8,所述横连杆6上滑动安装有足托固定器9,所述足托固定器9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二10,所述足托固定器9固定连接足托支撑架11的一端,所述足托支撑架1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足托12。
19.所述可滑动固定器1上开设有滑动连接竖连杆2的通槽,所述可滑动固定器1上开设的螺纹连接锁紧螺栓一3的内螺纹通孔的一端贯通可滑动固定器1上开设的滑动连接竖连杆2的通槽的侧面,所述可滑动固定器1上开设的内螺纹通孔的轴线与可滑动固定器1上开设的通槽的中心线相交、且夹角为90
°
;在患者膝稳定地处于90
°
屈膝位后,医护人员可滑动调节竖连杆2在可滑动固定器1上的位置以调整横连杆6的使用高度,并通过转动锁紧螺栓一3对竖连杆2进行便捷稳固的固定。
20.所述连接块二5朝向连接块一4的一端开设有端面齿二501,所述连接块一4与连接块二5相接的一端开设有适配咬合端面齿二501的端面齿一401,所述连接块一4远离端面齿一401的一端开设有适配卡装在竖连杆2上的连接槽402;连接块二5与连接块一4可通过端面齿二501、端面齿一401咬合连接,避免连接块二5与连接块一4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保证对横连杆6固定的稳定性。
21.所述连接块一4上开设有贯通连接块一4两端的通孔,所述连接块一4上开设的通孔的直径不小于连接螺栓7的直径,所述竖连杆2的一端开设有转动连接螺栓7的通孔,所述7字型把手8为内螺纹型7字扳手;医护人员可通过转动7字型把手8对一端连接连接块二5的横连杆6进行快速便捷的固定,避免横连杆6在使用中产生转动,也可在手术中不方便调节锁紧螺栓二10时,通过松开7字型把手8调节横连杆6的角度。
22.所述横连杆6为细长的圆杆型结构,所述足托固定器9上贯通开设有滑动连接横连杆6的通孔,所述足托固定器9上开设的螺纹连接锁紧螺栓二10的内螺纹通孔的轴线与足托固定器9上开设的滑动连接横连杆6的通孔的轴线相交、且夹角为90
°
;医护人员可便捷的调整转动与足托固定器9固定连接的足托支撑架11在横连杆6上的位置和角度,以适应不同的患肢摆放位置。
23.所述足托支撑架11为马蹄形的316不锈钢结构,所述足托12的内侧面与足托支撑架11的侧面相贴合,所述足托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足托支撑架11;足托12可增加对患肢的支撑高度,足托支撑架11提高足托12的支撑强度。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在消毒铺巾之前进行本装置的调整安装。首先,在患侧大腿根部外侧安装一个常规外托支架,以防屈膝大腿向外侧翻;其次,调整本装置在手术床上的位置,使患膝稳定地处于90
°
屈膝位。
25.调整时:首先,将可滑动固定器1套入手术床旁边原有用于安装可滑动固定器1的金属装置,按照手术需要将可滑动固定器1滑动到一定位置,然后安装竖连杆2并旋紧滑动可滑动固定器1上的锁紧螺栓一3固定之;行膝关节90
°
屈曲位操作时,患肢足底与小腿的夹角呈90
°
踩踏于足托支撑架11、足托12上,大腿外侧支撑到位,此时只需二助一人扶住腿部即可获得满意的稳定性。在屈膝位和伸直位之间变换时,只需改变落脚点即可。如果对屈膝角度不满意时,可叫巡回护士调整与手术床连接的可滑动固定器1后滑动竖连杆2以获得满意的屈膝角度。在极度屈膝位时,由于大腿外侧支撑仍有效,二助仅需扶住小腿,并适当外旋配合操作,无需顾虑是否发生侧翻。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