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伸缩式悬挑卸料平台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20:35: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伸缩式悬挑卸料平台。


背景技术:

2.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由于一些大型材料无法通过人货电梯进行运输,因此卸料平台成为了建筑工程施工中一种常见的材料周转临时设施。目前,建筑施工中采用的卸料平台,在安装前,需要在混凝土楼板上预埋u型螺栓及拉环,由于u型螺栓、拉环预埋的混凝土内,费工费料,无法循环使用,施工成本高,且对u型螺栓的预埋位置精度要求较高,否则后期可能无法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卸料平台施工复杂、成本高、费工费料等缺点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伸缩式悬挑卸料平台。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可伸缩式悬挑卸料平台,包括卸料平台钢骨架,所述卸料平台钢骨架由两个主梁、两个横梁和多个次梁组成,两个所述横梁分别与两个主梁的端部固定焊接,多个所述次梁纵横交错焊接在两个主梁和两个横梁之间设置,两个所述主梁的上表面均固定焊接有外立柱,所述外立柱内滑动插设有匹配的内立柱,且内立柱与外立柱之间通过固定插销相连接,所述主梁靠近外立柱一端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伸缩式支撑,两个外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拉杆,所述外立柱的侧壁上固定焊接有斜拉杆,且斜拉杆的另一端与主梁固定焊接,所述卸料平台钢骨架上固定焊接有匹配的花纹钢板,所述主梁的外侧固定焊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吊耳。
6.优选的,所述卸料平台钢骨架的外围焊接有多个呈纵向设置的防护栏杆立杆,多个防护栏杆立杆之间固定焊接有多个呈横向设置的防护栏杆水平杆,多个所述防护栏杆立杆和多个防护栏杆水平杆之间固定焊接有匹配的模板。
7.优选的,所述主梁为150
×
150
×
6mm的方钢,所述横梁为75
×
150
×
6mm的方钢,所述次梁为50
×
125
×
5mm的方钢。
8.优选的,所述水平拉杆为∠75
×
6mm的角钢,所述斜拉杆为∠100
×
8的角钢。
9.优选的,所述花纹钢板的厚度为4.5mm。
10.优选的,所述吊耳为100
×
16mm有孔钢板。
11.优选的,所述固定插销为φ36的圆钢。
12.优选的,所述防护栏杆立杆和防护栏杆水平杆均为型号50
×
50
×
2.3mm的方钢。
13.优选的,所述模板的厚度为12mm。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伸缩式悬挑卸料平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可伸缩式悬挑卸料平台,通过设置主梁、横梁、次梁、外立柱、内立柱、固定插
销、伸缩式支撑、水平拉杆、斜拉杆、花纹钢板和吊耳,主梁、横梁、次梁焊接成卸料平台钢骨架,卸料平台钢骨架上满铺花纹钢板从而形成卸料平台,主梁上的吊耳配合塔吊设备,从而方便吊装卸料平台,外立柱通过水平拉杆进行连接,外立柱与主梁之间通过斜拉杆进行连接,从而有效保证外立柱受力稳定,吊装卸料平台之前,将内立柱插入外立柱内,采用塔吊作为起重设备吊装至指定位置,使得内侧横梁紧贴结构外边缘,保证卸料平台的悬挑长度,根据楼层高度调节内立柱的高度,插入固定插销进行固定,在主梁端部设置伸缩式支撑,保证卸料平台使用过程中不倾覆,最后拆除塔吊吊钩,即可完成吊装,采用伸缩式悬挑卸料平台可以有效的克服传统卸料平台施工复杂、成本高、费工费料等缺点,不仅安全可靠,结构设计合理,还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节支撑高度,且无须预埋u型螺栓、拉环及设置斜拉钢丝绳,制作安装简单、施工速度快、节约施工成本,反向支撑可以根据层高进行调节,适用性强,技术及经济效益显著。
16.2、该可伸缩式悬挑卸料平台,通过设置护栏杆立杆、防护栏杆水平杆和模板,沿卸料平台钢骨架周边焊接防护栏杆立杆和防护栏杆水平杆,在防护栏杆内侧采用模板进行全封闭,避免高空坠落及物体打击事故发生,从而有效保证安全性。
17.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克服传统卸料平台施工复杂、成本高、费工费料等缺点,不仅安全可靠,结构设计合理,还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节支撑高度,且无须预埋u型螺栓、拉环及设置斜拉钢丝绳,制作安装简单、施工速度快、节约施工成本,反向支撑可以根据层高进行调节,适用性强,技术及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伸缩式悬挑卸料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20.图3为图1中b-b向的剖视图;
21.图4为图1中c-c向的剖视图。
22.图中:1主梁、2横梁、3次梁、4外立柱、5内立柱、6固定插销、7伸缩式支撑、8水平拉杆、9斜拉杆、10花纹钢板、11防护栏杆立杆、12防护栏杆水平杆、13吊耳、14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参照图1-4,一种可伸缩式悬挑卸料平台,包括卸料平台钢骨架,卸料平台钢骨架由两个主梁1、两个横梁2和多个次梁3组成,两个横梁2分别与两个主梁1的端部固定焊接,多个次梁3纵横交错焊接在两个主梁1和两个横梁2之间设置,两个主梁1的上表面均固定焊
接有外立柱4,外立柱4内滑动插设有匹配的内立柱5,且内立柱5与外立柱4之间通过固定插销6相连接,主梁1靠近外立柱4一端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伸缩式支撑7,两个外立柱4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拉杆8,外立柱4的侧壁上固定焊接有斜拉杆9,且斜拉杆9的另一端与主梁1固定焊接,卸料平台钢骨架上固定焊接有匹配的花纹钢板10,主梁1的外侧固定焊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吊耳13,主梁1、横梁2、次梁3焊接成卸料平台钢骨架,卸料平台钢骨架上满铺花纹钢板10从而形成卸料平台,主梁1上的吊耳13配合塔吊设备,从而方便吊装卸料平台,外立柱4通过水平拉杆8进行连接,外立柱4与主梁1之间通过斜拉杆9进行连接,从而有效保证外立柱4受力稳定,吊装卸料平台之前,将内立柱5插入外立柱4内,采用塔吊作为起重设备吊装至指定位置,使得内侧横梁2紧贴结构外边缘,保证卸料平台的悬挑长度,根据楼层高度调节内立柱5的高度,插入固定插销6进行固定,在主梁1端部设置伸缩式支撑7,保证卸料平台使用过程中不倾覆,最后拆除塔吊吊钩,即可完成吊装,采用伸缩式悬挑卸料平台可以有效的克服传统卸料平台施工复杂、成本高、费工费料等缺点,不仅安全可靠,结构设计合理,还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节支撑高度,且无须预埋u型螺栓、拉环及设置斜拉钢丝绳,制作安装简单、施工速度快、节约施工成本,反向支撑可以根据层高进行调节,适用性强,技术及经济效益显著。
26.卸料平台钢骨架的外围焊接有多个呈纵向设置的防护栏杆立杆11,多个防护栏杆立杆11之间固定焊接有多个呈横向设置的防护栏杆水平杆12,多个防护栏杆立杆11和多个防护栏杆水平杆12之间固定焊接有匹配的模板14,沿卸料平台钢骨架周边焊接防护栏杆立杆11及防护栏杆水平杆12,在防护栏杆内侧采用模板14进行全封闭,避免高空坠落及物体打击事故发生,从而有效保证安全性。
27.主梁1为150
×
150
×
6mm的方钢,横梁2为75
×
150
×
6mm的方钢,次梁3为50
×
125
×
5mm的方钢。
28.水平拉杆8为∠75
×
6mm的角钢,斜拉杆9为∠100
×
8的角钢。
29.花纹钢板10的厚度为4.5mm,保证花纹钢板10的强度。
30.吊耳13为100
×
16mm有孔钢板。
31.固定插销6为φ36的圆钢。
32.防护栏杆立杆11和防护栏杆水平杆12均为型号50
×
50
×
2.3mm的方钢。
33.模板14的厚度为12mm,保证模板14的强度。
34.本实用新型中,主梁1、横梁2、次梁3焊接成卸料平台钢骨架,卸料平台钢骨架上满铺花纹钢板10从而形成卸料平台,主梁1上的吊耳13配合塔吊设备,从而方便吊装卸料平台,外立柱4通过水平拉杆8进行连接,外立柱4与主梁1之间通过斜拉杆9进行连接,从而有效保证外立柱4受力稳定,吊装卸料平台之前,将内立柱5插入外立柱4内,采用塔吊作为起重设备吊装至指定位置,使得内侧横梁2紧贴结构外边缘,保证卸料平台的悬挑长度,根据楼层高度调节内立柱5的高度,插入固定插销6进行固定,在主梁1端部设置伸缩式支撑7,保证卸料平台使用过程中不倾覆,最后拆除塔吊吊钩,即可完成吊装,采用伸缩式悬挑卸料平台可以有效的克服传统卸料平台施工复杂、成本高、费工费料等缺点,不仅安全可靠,结构设计合理,还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节支撑高度,且无须预埋u型螺栓、拉环及设置斜拉钢丝绳,制作安装简单、施工速度快、节约施工成本,反向支撑可以根据层高进行调节,适用性强,技术及经济效益显著;沿卸料平台钢骨架周边焊接防护栏杆立杆11及防护栏杆水平
杆12,在防护栏杆内侧采用模板14进行全封闭,避免高空坠落及物体打击事故发生,从而有效保证安全性。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