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9:48: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电子设备具有后盖,在实际使用时,该后盖位于电子设备的最外侧,因此,后盖的外观性能和手感影响电子设备的整体外观性能和手感。目前,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用户通常通过贴不同装饰膜的方式来改变后盖所显示的内容,且装饰膜所显示的内容决定了后盖所显示的内容。但是,随着装饰膜的同质化,导致后盖逐渐同质化,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后盖中电致变色层所显示的颜色能够改变,从而使得后盖的效果能够自主改变,提高用户体验。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池;主板,所述电池与所述主板连接,且所述主板设置有第一控制器;壳体,所述电池和所述主板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且所述壳体包括后盖;其中,所述后盖包括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致变色层与所述主板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致变色层是否通电,且所述电致变色层在通电时显示的颜色与未通电时显示的颜色不同。
5.本技术中的后盖通过设置电致变色层,且该电致变色层在通电和断电时所显示的颜色不同,从而能够通过控制电致变色层的通断电状态来改变电致变色层所显示的颜色,进而改变后盖所显示的颜色,而无需通过更换装饰膜实现,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因此,该后盖在使用过程中所显示的效果不固定,用户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调整后盖所显示的颜色(通过改变电致变色层的通断电状态来调整),从而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电子设备及其后盖的用户体验。
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入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电流不同时,所述电致变色层所显示的内容不同。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电致变色层的通断电状态以及电流的大小,使得电致变色层能够显示多种不同的颜色,从而使得后盖能够具有多种不同的效果,以满足用户的自主需求。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未通电时,所述电致变色层透明,所述电致变色层通入最大电流a
max
时,所述电致变色层显示为黑色;所述电致变色层通入的电流a从0到a
max
逐渐增大时,所述电致变色层显示的颜色逐渐加深。因此,通过改变电致变色层的通断电状态以及电流的大小,使得电致变色层能够显示从透明到黑色的不同颜色,且电流越大,颜色越深,可以通过改变电致变色层的电流来自主控制后盖所显示的颜色。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主板还设置有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判断是否需要通入电流并判断通入电流a的数值,所述第一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信号控制对所述电致变色层通电或不通电,并控制通入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电流a的数值。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用户控制界面,所述用户控制界面包括后盖颜色选项,所述后盖颜色选项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档位;所述主板还设置有芯片,所述芯片用于识别用户点击的所述档位,且所述芯片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控制器,以使所述电致变色层显示对应所述档位的颜色。因此,用户仅需通过用户控制界面改变后盖颜色的档位即可使后盖显示对应的颜色,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控制器为通电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为主板控制器。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主板还设置有芯片和第三控制器,所述芯片用于感应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状态,所述第三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三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芯片的感应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进而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电致变色层是否通电或电流的大小。本实施例中,通过芯片感应电子设备工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并根据所处的状态对第三控制器发出信号,第三控制器判断该状态是否需要对电致变色层通入电流以及判断电流的大小,该第三控制器将判断结果传递至第一控制器,使得第一控制器能够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电致变色层的通断电状态以及电流的大小,从而改变电致变色层的颜色。因此,通过第三控制器和第一控制器,能够实现后盖颜色的自动控制,无需用户手动控制,进一步改善后盖的显示性能,且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不仅能够通过用户自主改变后盖的颜色,还能够在电子设备使用过程中自动改变后盖的颜色,从而进一步改善用户体验。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来电状态时,所述第三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以便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对所述电致变色层通入第一电流a1;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消息提醒状态时,所述第三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器,以便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对所述电致变色层输出第二电流a2;其中,通入第一电流a1时所述电致变色层显示的颜色与通入第二电流a2时所述电致变色层显示的颜色不同。因此,电子设备在来电状态和消息提醒状态时后盖所显示的颜色不同,从而使得用户仅通过颜色即可判断电子设备所处的状态,降低漏接电话的可能,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控制器为通电控制器,所述第三控制器为主板控制器。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致变色层覆盖所述后盖。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致变色层围成字符、图案、logo中的一种或多种。因此,当电致变色层所显示的内容不同时,上述字符、图案、logo中的一种或多种显示为不同的颜色。
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后盖包括一层或多层电致变色层,各所述电致变色层所显示的颜色相同或不同;各所述电致变色层沿厚度方向布置,或者,各所述电致变色层位于厚度方向的同一层。当包括多层电致变色层时,该后盖显示的状态为各电致变色层所显示的效果的叠加,从而使得该后盖能够呈现更加丰富的效果,进而使得该后盖更加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致变色层与所述盖板相适配,或者;在垂直于厚度方向的平面内,所述电致变色层的面积小于所述盖板的面积,所述后盖还包括透明层,所述透明层与所述电致变色层位于厚度方向的同一层,且所述电致变色层与所述透明层拼接。因
此,在实际工况中,能够根据具体需求设置电致变色层的大小和位置。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后盖还包括装饰膜,且所述电致变色层与所述装饰膜沿厚度方向布置。本实施例中,后盖最终显示的效果为电致变色层所显示的效果与装饰膜所显示的效果的叠加,从而进一步丰富后盖的显示效果,使得后盖能够进一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后盖的用户体验。
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后盖包括一层所述装饰膜,沿厚度方向,所述装饰膜位于所述电致变色层的远离所述盖板的一端。
2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饰膜至少包括第一装饰膜和第二装饰膜;沿厚度方向,所述电致变色层位于所述第一装饰膜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第二装饰膜位于所述第一装饰膜的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端,或者;沿厚度方向,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装饰膜之间、所述第一装饰膜与所述第二装饰膜之间均具有所述电致变色层。
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致变色层与所述盖板之间通过光学胶粘连;或者,所述电致变色层通过镀膜工艺形成于所述盖板的表面。
2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致变色层的材料包括无机电致变色材料或有机电致变色材料;所述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包括ⅵ族金属氧化物、

族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包括聚噻吩类及其衍生物、紫罗精类、四硫富瓦烯、金属酞菁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2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致变色层沿厚度方向包括氧化钨层、硅层和氧化镍层;所述氧化镍层混合有钨或钒。
2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25.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后盖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叠层示意图;
26.图2为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后盖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叠层示意图;
27.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电子设备的后盖在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叠层示意图;
28.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电子设备的后盖在第二种具体实施例中的叠层示意图;
29.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电子设备的后盖在第三种具体实施例中的叠层示意图;
30.图6为本技术所提供电子设备的后盖在第四种具体实施例中的叠层示意图;
31.图7为本技术所提供电子设备的后盖在第五种具体实施例中的叠层示意图;
32.图8为本技术所提供电子设备的后盖在第六种具体实施例中的叠层示意图;
33.图9为本技术所提供电子设备的后盖在第七种具体实施例中的叠层示意图;
34.附图标记:
35.1'盖板、21'第一装饰膜、22'第二装饰膜、3'光学胶层;
36.1-盖板、21-第一装饰膜、22-第二装饰膜、3-光学胶层、4-电致变色层、41-第一电致变色层、42-第二电致变色层、43-第三电致变色层、5-透明层。
37.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39.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0.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41.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后盖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如图1所示,沿厚度方向h,该后盖可以包括盖板1'和第一装饰膜21',其中,该第一装饰膜21'通过光学胶3'粘贴于盖板1',该第一装饰膜21'可以设计为具有特定的颜色和/或图案,从而使得电子设备的后盖的外观效果显示为特定的颜色和/或图案。如图2所示,沿厚度方向h,该后盖包括盖板1'、第一装饰膜21'和第二装饰膜22',其中,第一装饰膜21'通过光学胶3'粘贴于盖板1',第二装饰膜22'通过光学胶3'粘贴于第一装饰膜22',该第一装饰膜21'和第二装饰膜22'能够设计为具有特定的颜色和/或图案,且二者的颜色和/或图案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从而使得该后盖所显示的外观效果为第一装饰膜21'与第二装饰膜22'的叠加,因此,该方案与图1所示的方案相比,后盖所显示的效果更加复杂,且效果更好。
42.但是,上述两种后盖中,其显示的效果由装饰膜决定,且在电子设备使用过程中,仅能显示单一效果,无法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以及后盖显示效果变化的需求。
43.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后盖,其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手持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以及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设备、可穿戴式设备、车载设备、智能家居设备和/或智慧城市设备,本技术实施例对该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特殊限制。
44.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屏幕模组、主板、电池、壳体等部件。其中,屏幕模组、电路板和电池均可以安装于壳体,该壳体可以包括后盖,且沿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后盖与屏幕模组相对设置,该后盖用于支撑电池、电路板等部件,并对电子设备的各部件起到保护作用。
45.具体地,如图3所示,该后盖包括盖板1和电致变色层4,电致变色层4与盖板1沿厚度方向h布置,且二者连接,其中,盖板1为透明材质,具体可以为玻璃材质或有机材质;电致变色层4与主板连接,且主板的第一控制器能够用于控制该电致变色层4是否通电,该电致变色层4通电时显示的颜色与未通电时显示的颜色不同。
46.本实施例中的后盖通过设置电致变色层4,且该电致变色层4在通电和断电时所显示的颜色不同,从而能够通过控制电致变色层4的通断电状态来改变电致变色层4所显示的颜色,进而改变后盖所显示的颜色,而无需通过更换装饰膜实现,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因此,该后盖在使用过程中所显示的效果不固定,用户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调整后盖所显示的颜色(通过改变电致变色层4的通断电状态来调整),从而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电子设备及其后盖的用户体验。
47.其中,该电致变色层4可以覆盖整个后盖,此时,电致变色层4的通断电状态改变时,能够改变整个后盖的颜色,从而改变电子设备后盖的效果;或者,该电致变色层4可以围成字符、图案、logo中的一种或多种,此时,电致变色层4的通断电状态改变时,能够改变所围成的字符、图案或logo的颜色,从而改变后盖所显示的效果。
4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主板的第一控制器除了用于控制电致变色层4的通断电状态之外,还用于控制通入电致变色层4的电流大小,以改变电致变色层4显示的颜色的深浅。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电致变色层4的通断电状态以及电流的大小,使得电致变色层4能够显示多种不同的颜色,从而使得后盖能够具有多种不同的效果,以满足用户的自主需求。
49.具体地,未通电时,电致变色层4透明,电致变色层通入最大电流a
max
时,电致变色层4显示为黑色,当电致变色层4通入的电流a从0到a
max
逐渐增大时,该电致变色层显示的颜色逐渐加深。因此,通过改变电致变色层4的通断电状态以及电流的大小,使得电致变色层4能够显示从透明到黑色的不同颜色,且电流越大,颜色越深,可以通过改变电致变色层4的电流来自主控制后盖所显示的颜色。
50.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假设该电致变色层4围成字符“a”,且该电致变色层4在通电和断电时,能够改变其显示的颜色,例如,断电时,电致变色层4的颜色为透明,此时,后盖显示为透明的字符“a”,在通入最大电流a
max
时,电致变色层4的颜色为黑色,此时,后盖显示为黑色的字符“a”,通入的电流在0~a
max
之间时,电致变色层4所显示的颜色为深浅可变的棕黄色,此时,后盖显示为棕黄色的字符“a”。
51.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假设电致变色层4覆盖后盖,且该电致变色层4在通电和断电时,能够改变其显示的颜色,例如,断电时,电致变色层4的颜色为透明,在通入最大电流a
max
时,电致变色层4的颜色为黑色,通入的电流在0~a
max
之间时,电致变色层4所显示的颜色为深浅可变的蓝色。以上所述仅为一个具体示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致变色层4所显示的颜色以实际为准。
52.具体地,主板还设置有第二控制器,该第二控制器用于判断是否需要通入电流并判断通入电流a的数值,该第一控制器能够根据第二控制器的信号控制对电致变色层通电或不通电,并控制通入电致变色层的电流a的数值。其中,该第一控制器可以为通电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可以为主板控制器。
53.另外,该电子设备还可以设置有用于控制电致变色层4的用户控制界面,该用户控制界面可以包括用于用户自主控制后盖颜色的后盖颜色选项,且该后盖颜色选项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档位。例如,该用户控制界面可以包括1档、2档、3档和4档四个档位,其中,1档表示透明,2档表示蓝色,3档表示深蓝色,4档表示黑色。因此,用户通过选择对应的档位,能够使得后盖显示对应的颜色。
54.同时,主板还设置有芯片,该芯片用于识别用户点击的档位,且该芯片用于控制第二控制器,以使电致变色层显示对应所述档位的颜色。该芯片可以为固定于主板的芯片,也可以为另外设置的芯片,且该芯片与主板连接,芯片、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电池、主板、电致变色层4之间可以信号连接或电连接,例如,三者之间可以为蓝牙连接,或者,还可以通过导线连接,又或者,还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 circuit,fpc)连接。
55.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假设用户选择2档,则芯片识别到用户选择2档,该芯片能够对第二控制器发出信号,并将档位信息传递至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判断2档对应的电流
a2,对第一控制器发出通入电流a2的信号,第一控制器控制主板对电致变色层4通入电流a2,其中,电池的电流经主板通入电致变色层4。
56.其中,上述后盖颜色选项的档位可以为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实体按键,或者,还可以为设置于电子设备内部的触控按钮等。
57.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主板还设置有第三控制器,芯片用于感应电子设备所处的状态,第三控制器与第一控制器连接(包括电连接或信号连接);其中,该第三控制器用于根据芯片的感应结果控制第一控制器,进而通过第一控制器控制电致变色层是否通电或电流a的大小。
58.本实施例中,通过芯片感应电子设备工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并根据所处的状态对第三控制器发出信号,第三控制器判断该状态是否需要对电致变色层4通入电流以及判断电流a的大小,该第三控制器将判断结果传递至第一控制器,使得第一控制器能够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电致变色层4的通断电状态以及电流a的大小,从而改变电致变色层4的颜色。因此,通过第三控制器和第一控制器,能够实现后盖颜色的自动控制,无需用户手动控制,进一步改善后盖的显示性能,且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不仅能够通过用户自主改变后盖的颜色,还能够在电子设备使用过程中自动改变后盖的颜色,从而进一步改善用户体验。
59.具体地,当电子设备处于来电状态时,芯片识别到该来电状态,并将识别信号传递至第三控制器,第三控制器根据识别信号判断电致变色层4所需通入的第一电流a1的大小,并将判断结果传递至第一控制器,从而通过第一控制器对电致变色层4通入第一电流a1,使得电子设备的后盖在来电时显示为特定的颜色(第一电流a1对应的颜色,例如深蓝色)。当电子设备处于消息提醒状态(包括短信或电子设备的各应用程序的消息提醒等),芯片识别到该消息提醒状态,并将识别信号传递至第三控制器,第三控制器根据识别信号判断电致变色层4所需通入的第二电流a2的大小,并将判断结果传递至第一控制器,从而通过第一控制器对电致变色层4通入第二电流a2,使得电子设备的后盖在消息提醒时显示为特定的颜色(第二电流a2对应的颜色,例如蓝色)。且上述第一电流a1对应的颜色与第二电流a2对应的颜色可以不同,从而使得用户仅通过颜色即可判断电子设备所处的状态,降低漏接电话的可能,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
60.具体地,该第一控制器可以为通电控制器,第三控制器可以为主板控制器。
61.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该后盖可以包括一层或多层电致变色层4,各电致变色层4所显示的颜色相同或不同,同时,各电致变色层4沿厚度方向h布置,或者,各电致变色层4位于厚度方向h的同一层。
62.具体地,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当各电致变色层4沿厚度方向h布置时,各电致变色层4所显示的颜色能够沿厚度方向h相互叠加,从而使得该后盖能够呈现更加丰富的外观效果,进而使得该后盖更加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例如,该后盖包括第一电致变色层41、第二电致变色层42和第三电致变色层43,且三个电致变色层沿厚度方向h布置,三者显示的颜色可以不同。假设第一电致变色层41围成、第二电致变色层42和第三电致变色层43围成字符“a”,由于三者所显示的颜色不同,因此,该后盖最终显示为字符“a”,且其颜色为第一电致变色层41、第二电致变色层42和第三电致变色层43所显示的颜色叠加后的颜色。另外,该第一电致变色层41、第二电致变色层42和第三电致变色层43还可以具有不同的光哑程度,从而使得该后盖的外观效果更加美观,更加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
化需求。
63.另外,当各电致变色层4沿厚度方向h位于同一层时,各电致变色层4能够在垂直于厚度方向h的平面内相互叠加,从而使得该后盖能够呈现更加丰富的外观效果,进而使得该后盖更加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例如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后盖包括第一电致变色层41、第二电致变色层42和第三电致变色层43,三个电致变色层位于厚度方向h的同一层,且三者的面积均小于盖板1的面积,同时,第一电致变色层41、第二电致变色层42和第三电致变色层43相互拼接,能够围成与盖板1的面积相同或相近的结构。另外,第一电致变色层41、第二电致变色层42和第三电致变色层43所显示的颜色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
64.假设第一电致变色层41、第二电致变色层42和第三电致变色层43分别为字符“a”的一部分,且三者拼接围成字符“a”,由于三者显示的颜色不同,因此,该后盖显示为具有多种颜色的字符“a”,另外,该第一电致变色层41、第二电致变色层42和第三电致变色层43还可以具有不同的光哑程度,从而使得该后盖的外观效果更加美观,更加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6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多层电致变色层4可以分别与主板和控制器连接,即能够实现各层电致变色层4的单独控制,使得该后盖所显示的效果具有多种组合。
66.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垂直于厚度方向h的平面内,该电致变色层4的面积与盖板1的面积相同,二者相适配,从而使得在后盖中,电致变色层4与盖板1完全贴合。如图8和图9所示,在垂直于厚度方向h的平面内,电致变色层4的面积小于盖板1的面积,同时,该后盖还可以包括一层或多层透明层5,各透明层5与电致变色层4位于厚度方向h的同一层,并与电致变色层4拼接。其中,该透明层5具体可以为光学胶,例如oca胶。
67.因此,在实际工况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电致变色层4的大小和位置,只要使得电致变色层4不超出盖板1即可。
68.以上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电致变色层4与盖板1之间通过光学胶层3粘连,例如oca胶;或者,电致变色层4通过镀膜工艺形成于盖板1的表面。
69.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该后盖还可以包括装饰膜2,沿厚度方向h,该电致变色层4位于盖板1与装饰膜2之间,且该装饰膜2与电致变色层4之间可以通过光学胶层3粘连,例如oca胶。其中,装饰膜2可以设计为具有特定的图案、logo、字符、颜色等,因此,本实施例中,后盖最终显示的效果为电致变色层4所显示的效果与装饰膜2所显示的效果的叠加,从而进一步丰富后盖的显示效果,使得后盖能够进一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后盖的用户体验。
70.具体地,如图4所示,该后盖至少包括第一装饰膜21和第二装饰膜22,该第一装饰膜21与第二装饰膜22沿厚度方向h布置,电致变色层4设置于盖板1(通过光学胶层3粘连或者通过镀膜工艺形成于盖板1的表面),第一装饰膜21与电致变色层4之间通过光学胶层3粘连,第二装饰膜22与第一装饰膜21之间通过光学胶层3粘连。此时,该后盖的显示效果为第一装饰膜21、第二装饰膜22与电致变色层4的叠加。
71.或者,除了与盖板1连接的电致变色层4之外,该后盖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装饰膜21与第二装饰膜22之间的电致变色层4,且该电致变色层4与第一装饰膜21和第二装饰膜22之间均可以通过光学胶层3粘连。此时,该后盖的显示效果为第一装饰膜21、第二装饰膜22
与两层电致变色层4的叠加。
72.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包括单层或多层电致变色层4,也可以包括单层或多层装饰膜21,本技术对电致变色层4的层数和装饰膜2的层数不作限定。
73.以上各实施例中,该电致变色层4的材料包括电致变色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电致变色材料指的是材料的光学属性(包括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电致变色材料包括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其中,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包括ⅵ族金属氧化物、

族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三氧化钨、氧化铱等,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包括聚噻吩类及其衍生物、紫罗精类、四硫富瓦烯、金属酞菁类化合物等。
74.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该电致变色层4沿厚度方向包括氧化钨层、硅层和氧化镍层,其中,该硅层透明,用于连接氧化钨层和氧化镍层,同时,该氧化镍层还可以混合有金属钨,此时,该电致变色层4能够显示从透明到棕色到黑色的效果,且通入电致变色层4的电流大小不同时,颜色的深浅能够改变。
75.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该电致变色层4沿厚度方向包括氧化钨层、硅层和氧化镍层,且氧化镍层混合有金属钒,此时,电致变色层4能够显示从透明到深蓝色到黑色的效果,且通入电致变色层4的电流大小不同时,颜色的深浅能够改变。
76.需要指出的是,本专利申请文件的一部分包含受著作权保护的内容。除了对专利局的专利文件或记录的专利文档内容制作副本以外,著作权人保留著作权。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