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易清洁涂胶胶嘴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7:54: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胶涂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清洁涂胶胶嘴。


背景技术:

2.胶嘴是密封胶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通过使用小刀将胶嘴出口切成不同的形状,可以将密封胶从包装中打出形成对应的形状,被广泛用于汽车工业、建筑工程中的缝处理和材料粘接。通常,胶嘴只有一个出口,一次只能打出一条胶条。对于需要大面积施工的场合,粘度稀的密封胶可以采用涂刷的方式施工,而对于粘度高的密封胶,则需使用胶嘴多次打胶,才能形成一个打胶面。因此传统的胶嘴在大面积施工的情况中,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为此,cn206676654u专利设计出一种多流道的胶嘴,以此来解决大面积施工的问题。然而该设计结构复杂,随能进行重复使用,但在清洁过程中,复杂的结构使得清洁胶料变得极为困难。
3.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施工效率高、施工质量稳定且易于清洁以便重复使用的涂胶胶嘴。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清洁涂胶胶嘴,该涂胶胶嘴结构新颖、简洁,涂胶部一体成型集中储胶和出胶功能,能够避免打胶过程中因压力过大导致连接处溢胶;通过简化涂胶部的结构,配以塞条和螺接件方便拆卸,可以达到快速清理涂胶部中的胶,避免因结构复杂导致胶难以清理干净,从而形成堵塞等情况出现,清理之后的胶嘴反复使用,避免浪费。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易清洁涂胶胶嘴,包括涂胶部和塞条,所述涂胶部包括储胶区和出胶区,所述储胶区与所述出胶区连接,且一体成型,所述储胶区的顶部设有进胶口,所述储胶区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两端为开口设置,所述空腔的两端螺接有螺接件,所述塞条套设置于所述出胶区。
6.进一步的,所述出胶区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出胶口,且所述出胶口位于所述出胶区的下端面,所述出胶口均与所述空腔连通,每个所述出胶口处设有导流口,且所述导流口垂直于出胶区的中轴线设置。
7.进一步的,所述塞条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端面的若干柱形塞,所述柱形塞对应于所述出胶口设置,所述塞条设置于所述出胶区时所述柱形塞延伸至出胶口内。
8.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口的口径为中间至两端逐渐变大设置。
9.进一步的,所述出胶口的形状为三角形、方形或半圆形中的一种。
10.进一步的,所述进胶口为内螺纹结构,所述进胶口处螺接有进胶塞。
11.进一步的,所述空腔的形状为圆柱形或多棱柱形。
12.进一步的,所述空腔两端端内设螺纹,所述螺接件螺接于所述空腔的两端。
13.进一步的,所述出胶区的纵截面为楔形。
14.进一步的,所述空腔的一端螺接螺接件,所述空腔的另一端螺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形状与所述空腔的形状对应一致。
15.进一步的,所述涂胶部、螺接件、推杆、塞条和进胶塞均可采用pp、abs或pa塑料注塑形成,也可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加工而成。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该涂胶胶嘴结构新颖、简洁,涂胶部一体成型集中储胶和出胶功能,能够避免打胶过程中因压力过大导致连接处溢胶;通过简化涂胶部的结构,配以塞条、进胶塞和螺接件方便拆卸,可以达到快速清理涂胶部中的胶,避免因结构复杂导致胶难以清理干净,从而形成堵塞等情况出现,清理之后的胶嘴反复使用,避免浪费。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分解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分解示意图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塞条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为:1-涂胶部、11-储胶区、111-进胶口、112-空腔、12-出胶区、121-出胶口、122-导流口、2-螺接件、3-推杆、4-塞条、41-底座、42-柱形塞和5-进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3.见图1-4,一种易清洁涂胶胶嘴,包括涂胶部1和塞条4,所述涂胶部1包括储胶区11和出胶区12,所述储胶区11与所述出胶区12连接,且一体成型,所述储胶区11的顶部设有进胶口111,所述储胶区11内设有空腔112,所述空腔112的两端为开口设置,所述空腔112的两端螺接有螺接件2,所述塞条4套设置于所述出胶区12;所述进胶口111为内螺纹结构,所述进胶口111处螺接有进胶塞5。所述空腔112的形状为圆柱形或多棱柱形。
24.本实施例中的涂胶胶嘴结构新颖、简洁,涂胶部1一体成型集中储胶和出胶功能,能够避免打胶过程中因压力过大导致连接处溢胶;通过简化涂胶部1的结构,配以塞条4、进胶塞5和螺接件2方便拆卸,可以达到快速清理涂胶部1中的胶,避免因结构复杂导致胶难以清理干净,从而形成堵塞等情况出现,清理之后的胶嘴反复使用,避免浪费;而所设置的进胶口111可供管道连接至进胶口111实现进胶,或通过有外螺纹的变径接头连接至进胶口111实现进胶,胶体从进胶口111进入空腔112并扩散填充到空腔112的各个位置;而进胶塞5设有与进胶口111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结构,进胶塞5螺纹长度与进胶口111螺纹长度一致,可在将进胶塞5拧进进胶口111后,在空腔112中拧紧的进胶塞5平面与空腔112内壁平面连成一片,可在进胶塞5顶部设置方向标志,以确保拧进的进胶塞5平面能与空腔112内壁平面连成一片。
25.本实施例中,所述出胶区12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出胶口121,且所述出胶口121位于所述出胶区12的下端面,所述出胶口121均与所述空腔112连通,每个所述出胶口121处设有导流口122,且所述导流口122垂直于出胶区12的中轴线设置。所述出胶区12的纵截面为
楔形。
26.本实施例中将出胶区12为楔形结构,可通过调整楔形结构的高度,来增加出胶口121的高度,在出胶口121顶部设置导流口122,并控制导流口122的口径为中间至两端逐渐变大,呈反正态分布,这样的设计,可以在打胶的时候将胶分散,并且能使各个出胶口121的出胶速度尽可能均匀,因为所设置的出胶口121中导流口122的不同口径,对胶体的流动会产生不同的阻力,口径小则产生较大的阻力,口径大则产生较小的阻力,而胶体受到的阻力会直接影响到其挤出速度或流量,因此通过设置不同口径的的导流口122来使各个出胶口121的出胶速度大致相同,从而实现均匀出胶;螺纹还可通过改变出胶口121的形状、大小、位置,以及调整对应导流口122的口径,来达到打出不同形状、大小、间距的胶条,尤其适用于实现批量打出形状、间距相同的胶条。
27.本实施例中,所述塞条4包括底座41和设置于所述底座41上端面的若干柱形塞42,所述柱形塞42对应于所述出胶口121设置,所述塞条4设置于所述出胶区12时所述柱形塞42延伸至出胶口121内。
28.本实施例中的塞条4为一系列与涂胶部1导流口122口径、数量、位置相同的柱形塞42与底座41组成,柱形塞42为出胶口121高度与导流口122长度之和,这样的设置可以将塞条4按照柱形塞42的位置塞进涂胶部1的导流口122中,在涂胶部1的空腔112中塞进的柱形塞42平面与空腔112内壁平面连成一片。
29.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口122的口径为中间至两端逐渐变大设置。所述出胶口121的形状为三角形、方形或半圆形中的一种。
30.本实施例中的出胶口121根据所需打胶的形状,可设计成三角形、方形、半圆形等,也可根据所需打胶的位置,设置出胶口121的位置和间距,胶体通过导流口122流出,利用出胶口121的形状形成具有特定形状的胶条。
31.本实施例中,所述涂胶部1、螺接件2、推杆3、塞条4和进胶塞5均可采用pp、abs或pa塑料注塑形成,也可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加工而成。
32.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腔112两端端内设螺纹,所述螺接件2螺接于所述空腔112的两端。所述空腔112的一端螺接螺接件2,所述空腔112的另一端螺接有推杆3,所述推杆3的形状与所述空腔112的形状对应一致。
33.本实施例中的涂胶胶嘴清理时,将空腔112两侧的螺接件2和推杆3取掉,将进胶塞5拧进进胶口111,接着将塞条4按照柱形塞42的位置塞进导流口122中,导流口122里面的胶即被推进涂胶部1空腔112中,同时在空腔112中间形成一个仅有两侧开放的柱形空间,之后使用推杆3从空腔112一端塞入并往前推,即可将空腔112内胶全部往外推出,达到快速清理涂胶部1里面的胶的目的。
34.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