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滤芯及净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7:50: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芯以及包括该滤芯的净水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用户存在多种类用水需求,如对生活用水和饮用水具有不同的水质要求。现有技术中,生活用水和饮用水的过滤常通过设置多级滤芯的方式实现。但这一方式具有占用空间大、出水量少等缺陷,难以满足用户多重用水的需求。即现有技术中的滤芯难以满足用户多重用水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滤芯以及包括该滤芯的净水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滤芯难以满足用户多重用水需求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滤芯。所述滤芯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原水进水口、净水出水口、净水进水口、纯水出水口,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过滤体,所述第一过滤体内设置有第一中心管;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中心管内,所述第二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二过滤体,所述第二过滤体内设置有第二中心管;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一过滤体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原水进水口的原水进水腔;所述第一中心管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净水出水口的净水出水腔;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二过滤体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净水进水口的净水入水腔,所述第二中心管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所述第一过滤体的过滤精度小于所述第二过滤体的过滤精度。
5.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体为pac过滤体,所述第二过滤体为ro过滤体。
6.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原水进水口、所述净水出水口、所述净水进水口、所述纯水出水口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面,所述第一中心管、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中心管均向上延伸,且分别对应形成第一延伸管、第二延伸管、第三延伸管,所述第一延伸管、所述第二延伸管、所述第三延伸管均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面。
7.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延伸管内设置有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内设置有第三过滤体,所述第三过滤体内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的第三中心管,所述第一壳体还设置有废水出水口,所述第三延伸管和所述第三壳体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废水出水口的废水出水腔。
8.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管和所述第一中心管之间形成有限位环,所述第一过滤体的上端面和所述限位环的下端面密封连接。
9.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延伸管的上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延伸管的下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壳体。
10.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延伸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中心管的直径,且所述第三延伸管和所述第二中心管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废水通孔,所述废水通孔连通所述废水出水腔。
11.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过滤体为碳棒过滤体。
12.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纯水出水口处设置有单向阀。
1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净水系统,所述净水系统包括上文所述的滤芯。
14.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增压泵。
15.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储水桶,所述滤芯设置有纯水出水口,所述储水桶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
16.本实用新型通过提出一种滤芯以及包括该滤芯的净水系统。具体的,所述滤芯内集成了多个过滤体。自来水从原水进水口流入,经过第一过滤体过滤后得到净水,满足用户生活用水的需求。而净水从净水进水口流入,经过第二过滤体以及后置的其他过滤体的过滤,得到纯水,从而满足用户饮用水的需求。如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滤芯难以满足用户多重用水需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滤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滤芯的爆炸图;
20.图3为图1中滤芯处于第一过滤模式的流路图;
21.图4为图1中滤芯处于第二过滤模式的流路图;
22.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23.附图标号说明:
24.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滤芯11第一过滤体12第二过滤体13第三过滤体21第一中心管22第二中心管23第三中心管31第一壳体32第二壳体33第三壳体41第一延伸管42第二延伸管43第三延伸管51密封件52单向阀61a原水进水口61b净水出水口61c净水进水口61d纯水出水口61e废水出水口311滤芯盖板312套环313滤芯壳身314滤芯盖315装饰条316第一下端盖317限位环321第二壳身322第二下端盖331第三上端盖
332第三壳身333第三下端盖
25.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8.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9.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滤芯100。所述滤芯100包括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所述第一壳体31上设置有原水进水口61a、净水出水口61b、净水进水口61c、纯水出水口61d,所述第一壳体31内设置有第一过滤体11,所述第一过滤体11内设置有第一中心管21;第二壳体32设置于所述第一中心管21内,所述第二壳体32内还设置有第二过滤体12,所述第二过滤体12内设置有第二中心管22;所述第一壳体31和所述第一过滤体11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原水进水口61a的原水进水腔;所述第一中心管21和所述第二壳体32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净水出水口61b的净水出水腔;所述第二壳体32和所述第二过滤体12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净水进水口61c的净水入水腔,所述第二中心管22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61d;所述第一过滤体11的过滤精度小于所述第二过滤体12的过滤精度。
30.根据上述结构,所述滤芯100具有第一过滤模式和第二过滤模式,以满足用户两种不同的过滤需求。所述滤芯100应用于净水系统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增压泵。而所述净水出水口61b、所述纯水出水口61d分别连接净水水龙头、纯水水龙头。当用户需要生活用水时,所述净水水龙头打开,增压泵不启动,原水从原水进水口61a流入原水进水腔,并且经过第一过滤体11的过滤后被过滤为净水,随即从第一中心管21的中心孔流入净水出水腔,并且从净水出水口61b流出至净水水龙头。满足用户生活用水的需求。
31.而当用户有饮用水的需求时,打开所述纯水水龙头,所述增压泵启动。净水经过增压泵的加压后,从所述净水进水口61c流入净水进水腔,并且由增压泵加压,进入所述第二过滤体12并加压过滤后,经过所述第二中心管22的中心孔流入第二中心管22内。并且经过一系列随后的过滤流程后,从纯水出水口61d流入纯水水龙头,满足用户饮用水的需求。
32.除第一过滤模式、第二过滤模式外,所述滤芯100还具有停机状态。进一步的,应用
所述滤芯100的净水系统还可设置一储水桶。当所述滤芯100处于停机状态时,所述增压泵不是立即停止工作的。而是把纯水储存于储水桶内。如此设置,当用户再次打开纯水水龙头时,储水桶内的纯水先流出。如此,用户在开启纯水水龙头后,不需要长时间等待,以提高用户体验。
33.而由于用户对生活用水、饮用水的水质、水量需求不尽相同。因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第一过滤体11、第二过滤体12的过滤精度和过滤面积要求也不尽相同。具体而言,饮用水的水质要求高于生活用水,即所述第二过滤体12的过滤精度大于所述第一过滤体11的过滤精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体11为pac过滤体,所述第二过滤体12为ro过滤体。具体的,所述pac过滤体由pp膜、炭纤维、无纺布卷制在第一中心管21上形成。而所述ro过滤体为ro膜,通过胶水将ro膜片、滤布、滤网卷制在第二中心管22上。pac过滤体的过滤精度在5μm左右,即在粒径5μm以上的颗粒会被拦截。而ro过滤体的过滤精度可以达到0.0001μm。因此,pac过滤体和ro过滤体可以适应不同的水质需求。
3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体11是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体12外侧的。即原水由外到内、层层过滤。这是因为用户对生活用水和饮用水的水量需求也不同。与饮用水相比,为了满足冲洗、清洗等要求,生活用水一般要求较大的水量。因此,所述第一过滤体11设置于第二过滤体12外侧。与由内至外过滤的方案相比,可以在相同的滤芯10体积下,得到更大的生活用水水量。具体的,所述pac过滤体的水量与其体积、表面积有关,所述pac过滤体的表面用于截留原水中的杂质颗粒。其表面积越大,可以留存更多的颗粒,从而水量、使用寿命也相应的增加。
35.净水经过ro过滤体过滤,其水质虽然能够达到饮用需求。但可能存在一定的异味。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净水经过第二过滤体12过滤后,还要经过第三过滤体13的过滤,以改善口感。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过滤体13为碳棒过滤体。
36.而为了方便设置水路。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原水进水口61a、所述净水出水口61b、所述净水进水口61c、所述纯水出水口61d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31的上端面。因此,为了形成容置第三过滤体13的空间,所述第一中心管21、所述第二壳体32、所述第二中心管22均向上延伸,且分别对应形成第一延伸管41、第二延伸管42、第三延伸管43,所述第一延伸管41、所述第二延伸管42、所述第三延伸管43均连接所述第一壳体31的上端面。
37.所述第一延伸管41、所述第二延伸管42、所述第三延伸管43可以是单独的零件,也可以和所述滤芯100壳体或者中心管一体化设置。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防止漏水。各个零件之间的密封连接是十分重要的。在一实施例中,各零件可通过密封环等密封件51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各零件通过焊接,如旋熔焊接形式以实现密封连接。
38.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延伸管43内设置有第三壳体33,所述第三壳体33内设置有第三过滤体13,所述第三过滤体13内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61d的第三中心管23,所述第一壳体31还设置有废水出水口61e,所述第三延伸管43和所述第三壳体33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废水出水口61e的废水出水腔。
39.由于ro过滤体的特性,在其过滤过程中,除得到的需要的纯水之外。还会产生浓水。具体的,由净水进水腔流入的净水经过第二过滤体12过滤后产生浓水和纯水。纯水通过所述第二中心管22的中心孔进入第二中心管22。经过后续处理后从纯水出水口61d流出。而浓水,即废水由所述第二过滤体12流入废水出水腔,并由废水出水口61e流出。
40.滤芯100装配过程中,各壳体、各中心管、各延伸管的部分或全部结构形成所述第一过滤体11、第二过滤体12、第三过滤体13的上端盖或者下端盖。从而形成完整的水路。
41.具体的,所述第一壳体31包括滤芯壳身313和滤芯100盖。所述滤芯100盖通过旋熔焊接连接所述滤芯壳身313。所述滤芯100盖上还设置有装饰条315,所述装饰条315和所述滤芯100盖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壳体31还包括第一下端盖316,所述第一下端盖316通过热熔胶连接所述第一过滤体11的下端面。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管41和所述第一中心管21之间形成有限位环317,所述第一过滤体11的上端面和所述限位环317的下端面密封连接。即所述限位环317的部分结构形成所述第一过滤体11的上端盖。
42.而所述第二壳体32包括第二壳身和第二下端盖。所述第二下端盖通过热熔胶与所述第二过滤体12的下端面连接。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延伸管42的上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壳体31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延伸管42的下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壳体32。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延伸管4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中心管22的直径,且所述第三延伸管43和所述第二中心管22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废水出水腔的废水通孔。除所述废水通孔外,其余所述连接板密封连接第二过滤体12。如此,所述连接板起到了第二过滤体12的上端盖的作用。
43.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纯水出水口61d处设置有单向阀52。当所述滤芯100装配在净水器等整机流路上时,所述单向阀52内的顶杆被顶起,以使滤芯100连通整机水路。而当需要拆卸滤芯100时,单向阀52内的顶杆复位,顶杆上还设置有密封件51,从而避免滤芯100内水流渗漏到外界。提升用户体验。而为了装配所述单向阀52,所述滤芯100还设置有滤芯盖板311。所述滤芯盖板311通过超声波焊接与第一壳身焊接固定,从而使得单向阀52以及相应的密封圈固定于所述滤芯壳身313。防止滤芯100在承压过程中,单向阀52以及密封圈脱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滤芯壳身313上还设置有套环312。
4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净水系统,所述净水系统包括如上文所述的滤芯100。所述滤芯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而由于所述滤芯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