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堆石坝及其坝顶溢洪道抗滑稳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4:34: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堆石坝及其坝顶溢洪道抗滑稳固结构。


背景技术:

2.面板堆石坝地基地形适用性强,性价比高,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挡水坝工结构之一。水库采用面板堆石坝挡水时,通常选择低矮哑口修改溢洪道,或当大坝岸坡坡度较缓,地形地质条件好时,也可选择在大坝岸坡修建溢洪道,以宣泄多余洪水。然而,当水库地形不存在低矮哑口,且大坝两岸边坡高而陡峻时,在坝肩岸坡开挖溢洪道会带来巨量土石方工程、高边坡治理、大面积生态破坏和水土保持、巨量弃土和巨大工程造价等问题。面板堆石坝坝顶溢洪道中,大坝坝身是溢洪道的基础,大坝在水压力作用下发生变形,会引起溢洪道结构的变形和次生内力;而溢洪道泄洪时,会在坝面形成水压力、水流下泄拖拽力和流激振动等问题,影响面板坝的变形和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安全稳定且抗震防滑的堆石坝及其坝顶溢洪道抗滑稳固结构。
4.一种坝顶溢洪道抗滑稳固结构,包括槽体和垫层,所述槽体用于泄洪,所述槽体的长度方向用于和坝体的斜坡所在平面平行;所述垫层用于浇筑在所述坝体上,所述槽体设置在所述垫层上,所述垫层包括斜坡段和阻滑段,所述斜坡段的一侧和所述阻滑段的一侧沿所述槽体的长度方向连接,所述斜坡段的长度方向和所述槽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阻滑段的长度方向和所述斜坡段的长度方向呈非平角或零角设置。
5.进一步地,所述斜坡段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阻滑段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一所述斜坡段的一端连接其中一所述阻滑段的一端,所述阻滑段的另一端连接另一所述斜坡段的一端,另一所述斜坡段的另一端连接另一所述阻滑段的一端,至少两个所述阻滑段和至少两个所述斜坡段均沿所述槽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槽体朝向所述坝体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垫层的体积从所述垫层设置所述槽体的一侧面开始沿所述第一方向趋于增大。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坝顶溢洪道抗滑稳固结构还包括锚筋,所述锚筋的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穿过所述槽体穿设在所述垫层中,所述锚筋的长度方向和所述槽体的长度方向相交,所述锚筋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一致。
8.进一步地,所述锚筋的数量为多个,其中一部分所述锚筋沿所述槽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另一部分所述锚筋沿所述槽体的宽度方向设置,相邻两个所述锚筋在所述槽体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均间隔设置。
9.具体地,所述锚筋的直径范围为18mm~32mm,所述锚筋的一端穿设在所述槽体和所述垫层内的长度范围为大于或等于所述锚筋的直径的40倍。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垫层设置所述槽体的一侧面上开设有阻滑槽,所述阻滑槽的长度方向和所述槽体的长度方向相交,所述槽体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能够卡设在所述阻滑槽内。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垫层设置所述槽体的一侧面上还开设有止滑槽,所述止滑槽的长度方向和所述槽体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槽体上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能够卡设在所述止滑槽内。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垫层包括基层部和粘接层部,所述基层部包括所述斜坡段和所述阻滑段,所述粘接层部设置在所述基层部朝向所述槽体的一侧面上,所述槽体设置在所述粘接层部上,所述粘接层部接触所述槽体的表面凿毛处理。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坝顶溢洪道抗滑稳固结构还包括排水褥垫,所述排水褥垫设置在所述垫层设置所述槽体的一侧面上,且位于所述槽体和所述垫层之间,所述排水褥垫的长度方向和所述槽体的长度方向相交,所述排水褥垫的长度大于所述槽体的宽度。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滑段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范围为0.8m~3m。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坡段相对所述阻滑段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范围为1m~6m。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垫层的厚度范围为0.8m~5m。
17.一种堆石坝,包括如上所述的坝顶溢洪道抗滑稳固结构和坝体,所述坝体上浇筑有所述垫层。
18.上述堆石坝及其坝顶溢洪道抗滑稳固结构,垫层浇筑在坝体上,槽体设置在垫层上用于泄洪。实际施工过程中,垫层直接浇注于坝体之上,混凝土振捣时,浆液会浸入到坝体内,极大加强了垫层与坝体之间的结构力和摩擦力。因为坝体通常具有倾斜角度,垫层设置在坝体上会有沿坝体倾斜角度方向下滑的趋势。阻滑段和斜坡段呈非平角或零角设置,而斜坡段和坝体平行,使得阻滑段与坝体存在非平角或零角的夹角。斜坡段和槽体在自重作用下有向下滑动的趋势,阻滑段与坝体作用能够产生与下滑方向相反的阻滑力,进而阻止垫层和槽体的下滑,保证了垫层和槽体的抗滑稳定性,也提高了堆石坝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9.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堆石坝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坝顶溢洪道抗滑稳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2实施例中的坝顶溢洪道抗滑稳固结构的放大图;
24.图4为图2实施例中的垫层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图2实施例中的坝顶溢洪道抗滑稳固结构的俯视图;
26.图6为图2实施例中的坝顶溢洪道抗滑稳固结构的剖视图。
27.图中各元件标记如下:
28.10、堆石坝;100、坝顶溢洪道抗滑稳固结构;110、垫层;111、斜坡段;112、阻滑段;120、槽体;130、锚筋;140、阻滑槽;150、止滑槽;160、排水褥垫;200、坝体。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0.参阅图1至图3,一实施例中的堆石坝10,包括坝顶溢洪道抗滑稳固结构100和坝体200。坝顶溢洪道抗滑稳固结构100包括垫层110和槽体120。槽体120用于泄洪,槽体120的长度方向a用于和坝体200的斜坡所在平面平行。垫层110用于浇筑在坝体200上。槽体120设置在垫层110上。垫层110包括斜坡段111和阻滑段112。斜坡段111的一侧和阻滑段112的一侧沿槽体120的长度方向a连接。斜坡段111的长度方向和槽体120的长度方向a平行。阻滑段112的长度方向和斜坡段111的长度方向呈非平角或零角设置。
31.实际施工过程中,垫层110浇筑在坝体200上,槽体120设置在垫层110上用于泄洪。垫层110直接浇注于坝体200之上,混凝土振捣时,浆液会浸入到坝体200内,极大加强了垫层110与坝体200之间的结合力和摩擦力。因为坝体200通常具有倾斜角度,垫层110设置在坝体200上会有沿坝体200倾斜角度方向下滑的趋势。阻滑段112和斜坡段111呈非平角或零角设置,而斜坡段111和坝体200平行,使得阻滑段112与坝体200存在非平角或零角的夹角。斜坡段111和槽体120在自重作用下有沿长度方向a向下滑动的趋势,阻滑段112与坝体200作用能够产生与下滑方向相反的阻滑力,进而阻止垫层110和槽体120的下滑,保证了垫层110和槽体120的抗滑稳定性,也提高了堆石坝10的安全性。
32.在一个实施例中,垫层110采用刚性材料进行浇筑。刚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为混凝土、埋石混凝土或灌砌石,也可以为其他刚度较大的材料。
33.参阅图3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阻滑段112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x范围为0.8m~3m。斜坡段111相对阻滑段112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y范围为1m~6m。垫层110的厚度z范围为0.8m~5m。具体在一个实施例中,阻滑段112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x为1.5m。斜坡段111相对阻滑段112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y为3m。垫层110的最小厚度z为1m。
34.需要说明的是,经大量计算和分析表明,当垫层110最小厚度z≥0.8m时,可显著降低槽体120自振频率,使槽体120自振频率远离泄洪水流的脉动频率,从而有效控制槽体120的流激振动,从而大大提高坝顶溢洪道抗滑稳固结构100的抗滑稳定性和流激振动的抗震安全性。
35.在一个实施例中,阻滑段112平行于水平方向。阻滑段112和斜坡段11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阻滑段112平行于水平方向能够保证阻滑段112能够平稳浇筑,进一步保证垫层110的稳定性。
36.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斜坡段11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阻滑段11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一斜坡段111的一端连接其中一阻滑段112的一端,阻滑段112的另一端连接另一斜坡段111的一端,另一斜坡段111的另一端连接另一阻滑段112的一端。至少两个阻滑段112
和至少两个斜坡段111均沿槽体120的长度方向a依次连接。具体地,阻滑段112和斜坡段111呈阶梯状交替排布。多个阻滑段112分级设置能够保证垫层110能得到稳定的支撑,继而保证坝顶溢洪道抗滑稳固结构100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由于垫层110分段设置,且垫层110材料刚度大,可有效减少槽体120的不均匀变形和内力,降低工程安全风险。
37.参阅图5和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槽体120朝向坝体200的方向为第一方向c。垫层110的体积从垫层110设置槽体120的一侧面开始沿第一方向c趋于增大。具体地,如图6所示,垫层110在第一截面上的形状为梯形。第一截面为垂直于所述槽体120的长度方向a的平面。进一步地,梯形为等腰梯形。梯形的底角f的角度范围为30
°
~60
°
。垫层110的截面为梯形增大了坝顶溢洪道抗滑稳固结构100和坝体200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槽体120的自重和泄洪水流产生的压力有效地分散到坝体200上,避免在坝体200上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同时提高了垫层110与坝体200的结合,从而提高了垫层110与槽体120的抗滑稳定性和可靠性。坝顶溢洪道抗滑稳固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梯形的垫层110底角f角度为45
°

38.参阅图3、图4和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坝顶溢洪道抗滑稳固结构100还包括锚筋130。锚筋130的一端沿第一方向c穿过槽体120穿设在垫层110中。锚筋130的长度方向和槽体120的长度方向a相交。锚筋130的长度方向和第一方向c一致。锚筋130能够进一步加强垫层110和槽体120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和可靠性,防止在泄洪产生的水激振动时槽体120和垫层110之间发生位移。
39.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锚筋130的数量为多个。其中一部分锚筋130沿槽体120的长度方向a设置,另一部分锚筋130沿槽体120的宽度方向b设置。相邻两个锚筋130在槽体120的长度方向a和宽度方向b上均间隔设置。多个锚筋130分别从槽体120的长度方向a和宽度方向b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坝顶溢洪道抗滑稳固结构100的稳固性。具体地,其中一部分沿槽体120的长度方向a间隔设置的锚筋130,间隔距离a范围为1m~3m。另一部分沿槽体120宽度方向b间隔设置的锚筋130,间隔距离b范围为1m~3m。
40.具体地,锚筋130的直径范围为18mm~32mm。锚筋130的一端穿设在槽体120和垫层110内的长度范围为大于或等于锚筋130的直径的40倍。
41.在一个实施例中,锚筋130的直径为25mm。锚筋130的一端长度为1m。锚筋130的另一端长度为1m。沿槽体120的长度方向a上相邻的两个锚筋130间隔距离a为2.5m。沿槽体120宽度方向b上相邻的两个锚筋130间隔距离b为2.5m。
42.参阅图5和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垫层110设置槽体120的一侧面上开设有阻滑槽140。阻滑槽140的长度方向和槽体120的长度方向a相交。槽体120上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能够卡设在阻滑槽140内。由于阻滑槽140的长度方向和槽体120的长度方向a相交,第一凸起和阻滑槽140之间配合能够防止槽体120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移动。
43.具体地,阻滑槽140的槽深范围为0.05m~0.2m。阻滑槽140的槽宽c范围为0.05m~0.5m。在一个实施例中,阻滑槽140的槽深为0.1m。阻滑槽140的槽宽c为0.1m。
44.参阅图5和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垫层110设置槽体120的一侧面上还开设有止滑槽150。止滑槽150的长度方向和槽体120的长度方向a一致。槽体120上设置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能够卡设在止滑槽150内。由于止滑槽150的长度方向和槽体120的长度方向a一致,第二凸起和止滑槽150之间配合能够防止槽体120朝向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两侧移动。
45.具体地,止滑槽150的槽深范围为0.05m~0.2m。止滑槽150的槽宽d范围为0.05m~
0.5m。在一个实施例中,止滑槽150的槽深为0.1m。止滑槽150的槽宽d为0.1m。
46.进一步地,阻滑槽140和止滑槽150相连通。保证垫层110的施工便捷性和结构完整性,也能够进一步提高槽体120和垫层110之间的约束力,全方位防止槽体120和垫层110之间发生相对位移。
47.进一步地,阻滑槽14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阻滑槽140沿槽体120的长度方向a间隔设置。相邻两个阻滑槽140的间隔范围为2m~4m。阻滑槽140和止滑槽150之间的连接夹角角度范围为0
°
~90
°

48.在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阻滑槽140的间隔为2m。阻滑槽140和止滑槽150之间的连接夹角角度为60
°

49.在一个实施例中,垫层110包括基层部和粘接层部。基层部包括斜坡段111和阻滑段112。粘接层部设置在基层部朝向槽体120的一侧面上。槽体120设置在粘接层部上。粘接层接触槽体120的表面凿毛处理。由此,设置粘接层部能够增大槽体120和垫层110之间的粘接强度和约束力,防止槽体120发生位移。具体地,粘接层部上形成有阻滑槽140和止滑槽150。阻滑槽140和止滑槽150的内壁均经过凿毛处理。
50.在一个实施例中,坝顶溢洪道抗滑稳固结构100还包括排水褥垫160。排水褥垫160设置在垫层110设置槽体120的一侧面上,且位于槽体120和垫层110之间。排水褥垫160的长度方向和槽体120的长度方向a相交。排水褥垫160的长度大于槽体120的宽度。具体地,排水褥垫160包括但不限于为纤维毛毡板。排水褥垫160的一端位于垫层110和槽体120的外界,排水褥垫160的一端位于槽体120和垫层110之间,进而起到排水减压的效果,减少垫层110和槽体120之间的扬压力,增大槽体120和垫层110之间的压力和结合力。具体地排水褥垫160的宽度e范围为0.1m~0.4m。排水褥垫160的厚度范围为0.01m~0.03m。
51.进一步地,排水褥垫16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排水褥垫160沿槽体120的长度方向a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排水褥垫160的间隔范围为1m~3m。具体地,相邻两个排水褥垫160之间间隔2m。选用宽度e为0.2m,厚度为0.01m的纤维毛毡板。
52.参阅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排水褥垫160设置在相邻两个阻滑槽140之间的间隔中。排水褥垫160的长度方向和阻滑槽140的长度方向平行。相邻两个排水褥垫160之间相互平行。在两个阻滑槽140之间设置排水褥垫160能够减少垫层110和槽体120之间的孔隙水压力,提高垫层110和槽体120之间的结合力和整体性。
53.进一步地,在垫层110与槽体120之间设置阻滑槽140、止滑槽150和排水褥垫160能够提高垫层110与槽体120的结合度和约束力,进一步保证垫层110与槽体120的整体性和抗震性。
54.具体施工准备如下:
55.(1)准备好的垫层110方案。在选定坝址处,清理地基杂草和松散的强风化土层。
56.(2)按堆石坝10设计方案选用合适的土石料填筑坝体200,分层填筑,分层碾压,使坝体200的干密度达到设计规定的要求,直到堆石坝10封顶。
57.(3)堆石坝10封顶半年后,堆石坝10沉降基本到达到平衡。在堆石坝10上确定坝顶溢洪道抗滑稳固结构100的位置,从上往下开挖垫层110的基础,形成斜坡段111和阻滑段112。开挖时,选用小型机械或人工开挖,尽量减少坝体200扰动。
58.(4)在开挖面上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浇注垫层110。浇注时,需要振捣密实混凝土。
浇注到成形时,要平整表面,再挖阻滑槽140和止滑槽150,插锚筋130。在施工过程中,锚筋130的另一端悬空设置。锚筋130的另一端的长度范围为大于或等于锚筋130的直径的40倍。
59.(5)垫层110达到设计强度后,可以浇注槽体120。在浇注槽体120前,应对垫层110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并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按准备方案铺设排水褥垫160,长度宜伸出槽体120外边缘0.1m~0.2m,并固定。
60.(6)再在垫层110上架设槽体120钢筋模板,完成槽体120混凝土浇注。
61.(7)待槽体120达到一定设计强度后,折模板,然后在槽体120两侧回填坝体200至设计尺寸。
62.堆石坝地基地形适用性强,性价比高,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挡水坝工结构之一。水库采用堆石坝挡水时,通常选择低矮哑口修改溢洪道结构,或当大坝岸坡坡度较缓,地形地质条件好时,也可选择在大坝岸坡修建溢洪道结构,以宣泄多余洪水。然而,当水库地形不存在低矮哑口,且大坝两岸边坡高而陡峻时,在坝肩岸坡开挖溢洪道结构会带来巨量土石方工程、高边坡治理、大面积生态破坏和水土保持、巨量弃土和巨大工程造价等问题。堆石坝坝顶溢洪道结构就是堆石坝坝顶修建溢洪道结构,使得大坝即能挡水又能泄洪,可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并且与常规的岸坡式溢洪道结构相比,堆石坝坝顶溢洪道结构可以节省工程造价30~38%,如2020年完建的云南菲古水库采用坝顶溢流方案后,节省了工程投资2600万元,具有很大的经济性。
63.堆石坝坝顶溢洪道结构中,大坝坝身是溢洪道结构的基础,大坝在水压力作用下发生变形,会引起溢洪道结构的变形和次生内力;而溢洪道结构泄洪时,会对泄槽在坝面形成水压力、水流下泄拖拽力和流激振动等问题,影响大坝的变形和稳定。大坝和溢洪道结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对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技术难度大;两者的集成后,一方失事时也会殃及另一方失事,叠加了风险。因此坝顶溢流堆石坝运用较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建成的坝顶溢流堆石坝仅9座,且主要集中在中低坝,相关的经验和研究较少,这大大限制了这一经济的坝工结构的推广和运用。建成的坝顶溢流堆石坝目前均运行良好,节省了巨额投资,体现了其强大优势。近年,科学计算水平得到了高速发展,现在已经可以对坝顶溢流面板坝进行较好的分析和设计;施工机械也越来越先进,先进的施工技术也可以把坝体碾压得很密实,大大降低了工程风险,也为这一经济的坝工结构的推广和运用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64.坝顶溢流面板坝的溢洪道结构泄槽位于大坝的下游坝坡,目前通过采用碎石、中粗砂等做垫层,这种松散而陡峻的垫层,泄槽抗滑稳定很难满足,且溢洪道结构泄洪时,泄槽在水流脉动压力下发生流激振动,因此泄槽的抗滑稳定设计是面板坝坝顶溢洪道结构最关键技术。而垫层位于大坝坝体与泄槽之间,直接支承泄槽并把作用传递于大坝,它必须满足泄槽的抗滑稳定,又能保证泄槽流激振动下的抗振安全,因此其工作特性是泄槽抗滑稳定和流激振动抗振安全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
65.目前,坝顶溢流堆石坝的溢洪道结构通常采用的碎石、中粗砂垫层,存在许多不足:这种垫层与泄槽之间的摩擦系数小,界面单一,抗滑稳定性弱,难以满足陡峭坝坡上溢流泄槽的抗滑稳定要求,需要其他的工程措施辅助来保证泄槽的抗滑稳定;溢洪道结构泄槽在泄洪时,水流会引起泄槽激振,而这种垫层呈散粒状态,难以密实,抗震稳定性差,在泄槽的激振下易发生变形而失稳;这种垫层对泄槽的约束很弱,不能有效降低泄槽的振动频
率和振动响应。坡面上的垫层不便压实,均一性很难控制,易引起不均匀沉降。
66.而本技术在上述实施例中提出的堆石坝坝顶溢洪道的垫层及施工方法可较好的解决现有垫层的不足,坝顶溢洪道抗滑稳固结构极大提高泄槽的抗滑稳定性和流激振动的抗震安全性,减少泄槽的不均匀变形和内力,降低工程安全风险,对坝顶溢流堆石坝这一经济的坝工结构的推广和运用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6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6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69.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70.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抵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抵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7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72.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7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