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玻璃纤维筋地连墙雌槽的接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0:45: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玻璃纤维筋地连墙雌槽的接头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接头做法是采用普通工字钢钢板焊接,而玻璃纤维筋地连墙因有盾构下穿需要不能存在钢材,故接头需采用锁口管施工。具体做法是当一个单元槽段成槽完毕,下放钢筋笼后,于槽段端部用起重机或千斤顶提升架吊入,再吊放钢筋笼和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初凝后拔出锁口管,锁口管吊拔作业方法是:首先将顶拔机吊至锁口管上方,将其套住锁口管放置在导墙上。通过水平千斤顶施加抱箍力给抱箍臂环,抱箍臂环把锁口管抱紧,再利用垂直顶拔装置进行顶拔,然后水平千斤顶卸压,松开抱箍臂环,由吊车将锁口管吊住以使其不下落,垂直顶拔装置收缩,抱箍系统恢复到初始位置。重复上述过程,直到锁口管所需顶拔力小于吊车起拔力,由吊车将锁口管拔出。这样单元槽段端部呈半圆形。地下连续墙中的锁口管的作用是让相邻两槽端嵌接更好,不出现渗水现象,是为了连续墙钢筋笼的稳定并保证混凝土扰流得到良好的控制。但会出现以下问题:
3.1、槽壁不垂直,造成锁口管位置的偏移:由于机器和人工的原因,成好的槽壁在下部总是存在两端不垂直的问题,这就造成在下锁口管的时候,锁口管不能按照预先放好的样的位置摆放,影响到这幅墙的宽度及钢筋笼的下放。同时锁口管的后面空当过大,加大了土方回填的工作量,也容易产生漏浆的问题。
4.2、锁口管固定不稳,造成锁口管倾斜:锁口管的固定包括上端固定和下端固定:下端固定主要通过吊机提起锁口管一段高度使其自由下落插入土中使其固定,这种固定方法使锁口管的下端一般不会产生大的位移。上端固定一般是通过锁口管与导墙之间的缝隙之间打入导木枕,并用槽钢斜撑来解决,基本上可以杜绝锁口管移位的产生。实际施工中使用最多的是用100吨吊车用10吨力竖直向上拉锁口管,当锁口管发生偏移时,会有反方向的力使其回位。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当发生小的位移时,反方向的力很小,不能够起到作用,因此位移不可避免,而且当场地条件不允许时,100吨吊车很难找到合适的位置。
5.一种情况为上端偏移,出现的次数比较多,第二种情况为下端偏移,出现的可能性较小。淤泥夹层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质量,会造成严重的渗漏水问题。防止夹层的出现一是要防止锁口管的倾斜,二是刷壁的时候务必想方设法刷干净。
6.3、拔锁口管的问题:拔锁口管时为了避免使用液压顶升架,往往在砼没有浇筑完毕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拔了,这样做不是不可以,只是一定要掌握好砼初凝的时间,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不能很好的掌握。拔管过早,混凝土容易漏浆、甚至于塌方,造成地连墙严重的质量问题;拔管过晚,容易造成锁扣管“镶”死在地连墙内,致使盾构无法穿过,失去玻璃纤维筋原有作用,对进度及经济造成一定损失。
7.4、锁口管后回填土的问题:锁口管下放以后,不会紧贴土体,总是有一定的缝隙,一定要进行土方回填,否则砼绕过锁口管,就会对下一幅连续墙的施工造成很大的障碍。但
由于缝隙较小,又充满泥浆,回填如不易密实。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处理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玻璃纤维筋地连墙雌槽的接头装置。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玻璃纤维筋地连墙雌槽的接头装置,包括用于防止混凝土流入公槽的挡板、用于支撑所述挡板的隔筋以及用于抵抗混凝土冲击力的u型内筋,所述挡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上横部、第一上斜部、第一竖部、第一下斜部、第一下横部,所述隔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上横部、第二上斜部、第二竖部、第二下斜部、第二下横部,所述u型内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上横部、第三上斜部、第三竖部、第三下斜部、第三下横部,所述第三上横部、第三上斜部、第三竖部、第三下斜部、第三下横部连接以形成用于容纳混凝土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上斜部、第一竖部、第一下斜部连接以形成用于填充沙袋的第二腔体,所述挡板与所述隔筋相叠,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竖部、第二竖部、第三竖部相连。
10.所述第一上横部与所述第一下横部平行且相对,所述第一竖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上横部、第一下横部的中间并垂直于所述第一上横部、第一下横部。
11.所述第二上横部与所述第二下横部平行且相对,所述第二竖部设置于所述第二上横部、第二下横部的中间并垂直于所述第二上横部、第二下横部。
12.所述第三上横部与所述第三下横部平行且相对。
13.所述第三上斜部与所述第二上横部、第二上斜部围成截面为三角形的第三腔体,所述第三下斜部与所述第二下横部、第二下斜部围成截面为三角形的第四腔体,所述第三腔体与所述第四腔体相对设置。
14.所述挡板的材料为玻璃钢板,所述隔筋以及u型内筋的材料均为玻璃纤维筋。
15.还包括若干个第一u型扣件以及第二u型扣件,所述第一竖部、第二竖部、第三竖部通过第一u型扣件连接,所述第一u型扣件之间的间隔为100cm,所述第一上横部与第二上横部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一上斜部与第二上斜部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一下斜部与第二下斜部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一下横部与第二下横部之间的连接均通过所述第二u型扣件连接,所述第二u型扣件之间的间隔为15cm。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玻璃纤维筋地连墙雌槽的接头装置,代替了传统锁口管作为堵头的工艺,因此很好的避免了锁扣管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质量问题,同时,浇筑完成后无需进行后续处理,这样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玻璃纤维筋地连墙雌槽的接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aa’剖面线的剖视图;
20.图3为图2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本具体实施的方向以图1方向为标准。
22.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玻璃纤维筋地连墙雌槽的接头装置,包括用于防止混凝土流入公槽的挡板1、用于支撑挡板1的隔筋2以及用于抵抗混凝土冲击力的u型内筋3,挡板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上横部11、第一上斜部12、第一竖部13、第一下斜部14、第一下横部15,隔筋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上横部21、第二上斜部22、第二竖部23、第二下斜部24、第二下横部25,u型内筋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上横部31、第三上斜部32、第三竖部33、第三下斜部34、第三下横部35,第三上横部31、第三上斜部32、第三竖部33、第三下斜部34、第三下横部35连接以形成用于容纳混凝土的第一腔体4,第一上斜部12、第一竖部13、第一下斜部14连接以形成用于填充沙袋的第二腔体5,挡板1与隔筋2相叠,第一腔体4与第二腔体5相对设置,第一竖部13、第二竖部23、第三竖部33相连。挡板1、隔筋2、u型内筋3连成一个整体抵抗混凝土的冲击力,u型内筋3是主要抵抗混凝土冲击力的。
23.挡板1防止混凝土流入两侧公槽内,提高接头搭接质量,隔筋2与挡板1形成整体代替传统工字钢,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混凝土流露至幅宽之外,造成后期成槽难度大的问题。u型内筋3的作用是为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对挡板1形成接头的冲击力,将挡板1形成的接头与钢筋笼形成整体,从而抵抗混凝土的冲击力。第一上横部11与第二上横部21之间、第一下横部15与第二下横部25之间还设置有1.5mm厚的铁皮a,铁皮a与填充沙袋的第二腔体5抵抗混凝土外流。填充沙袋的第二腔体5可防止混凝土扰流进入凹槽内(公槽侧),减少后期因混凝土扰流产生的成槽难度。
24.玻璃纤维分布筋b与玻璃纤维主筋c形成钢筋笼骨架,承受后期土方开挖时地连墙所受到时剪切作用。
25.第一上横部11与第一下横部15平行且相对,第一竖部13设置于第一上横部11、第一下横部15的中间并垂直于第一上横部11、第一下横部15。
26.第二上横部21与第二下横部25平行且相对,第二竖部23设置于第二上横部21、第二下横部25的中间并垂直于第二上横部21、第二下横部25。
27.第三上横部31与第三下横部35平行且相对。
28.第三上斜部32与第二上横部21、第二上斜部22围成截面为三角形的第三腔体6,第三下斜部34与第二下横部25、第二下斜部24围成截面为三角形的第四腔体7,第三腔体6与第四腔体7相对设置。第一腔体4与第三腔体6与第四腔体7相通,混凝土会从第一腔体4流入第三腔体6与第四腔体7。第三上斜部32、第三下斜部34的作用是减轻混凝土的冲击。
29.挡板1的材料为玻璃钢板,隔筋2以及u型内筋3的材料均为玻璃纤维筋。玻璃钢板的厚度为2cm。
30.还包括若干个第一u型扣件8以及第二u型扣件9,第一竖部13、第二竖部23、第三竖部33通过第一u型扣件8连接,第一u型扣件8之间的间隔为100cm,第一上横部11与第二上横部21之间的连接、第一上斜部12与第二上斜部22之间的连接、第一下斜部14与第二下斜部24之间的连接、第一下横部15与第二下横部25之间的连接均通过第二u型扣件9连接,第二u型扣件9之间的间隔为15cm。第一u型扣件8以及第二u型扣件9的均为m10“u”型卡扣。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