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SMA丝驱动的水下增程式推进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0:40: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sma丝驱动的水下增程式推进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推进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ma丝驱动的水下增程式推进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水下推进装置一般采用螺旋桨推进,在行进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在公开号:cn110949645a中公开了一种sma丝径向驱动的水下推进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螺旋桨水下推进系统产生噪声,造成水下隐身性能差的问题。所述腔体为弹性橡胶材质且呈圆筒状结构,其两端一体固接有挡板,两个挡板上同轴开设有通孔,所述出口单向阀和所述入口单向阀一一对应穿装在两个通孔内,若干径向压条均匀固设在腔体圆周方向的表面且均与腔体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sma丝驱动组件同轴套设在腔体上且与腔体紧密接触,径向压条位于sma丝驱动组件与腔体之间,sma丝驱动组件通电时沿腔体径向收缩,断电时恢复。通过控制sma丝的快速通断电,可实现整个推进装置的无声连续推进动作。
3.但上述技术中,由于sma丝呈环形设置在腔体上,且腔体整体体积较大,sma丝每次收缩时,只能收缩腔体整体体积的一小部分,会造成腔体排出的水流较小,使得推进装置的每次推进路程较短,推进功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sma丝驱动的水下增程式推进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sma丝驱动的水下增程式推进装置,包括呈圆筒状设置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单向阀和出水单向阀,所述壳体内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进水孔,每个所述进水孔上固定连接有进水端,每个所述进水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呈圆筒状的挤压管,每个所述挤压管背离进水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端,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孔,每个所述出水端固定连接在每个相对应的出水孔侧壁上,多个所述挤压管上设有挤压装置,每个所述挤压管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依次排列的弹性圈。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正极导线、负极导线和多个sma丝,每个所述sma丝等距缠绕固定在每个对应的挤压管上,多个所述sma丝的一端均与正极导线电连接,多个所述sma丝的另一端均与负极导线电连接。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每个所述进水端均呈锥形设置,每个所述进水端的较大开口一侧与每个对应的进水孔连接,每个所述出水端均呈锥形设置,每个所述出水端的较小开口一侧与每个对应的出水孔连接。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挤压管采用hdpe塑料薄膜。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弹性圈采用弹性橡胶材质。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进水单向阀采用隔膜式单向阀。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出水单向阀采用隔膜式单向阀。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首先将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与外部电源的正负极连通,当外部电源通电时,每个挤压管上的sma丝将收缩,sma丝收缩可进行收缩每个挤压管,进而将每个挤压管中的水流通过出水端喷流出,每个出水端锥形的较小开口一侧与出水孔连接,使得喷射出的水流速度更快,进而使得水流从出水单向阀出来后,产生的推动速度更快,挤压管采用hdpe塑料薄膜,使得sma丝收缩时受到的阻力更小,更加容易对挤压管进而充分挤压,可从挤压管排出的水流更多,同时采用呈集束设置的多个挤压管,可以在壳体有限的空间内部,每次多个sma丝通电后产生收缩空间更大,排出的水流更多,进而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喷射推进路程,该装置设计合理,构思巧妙,通过呈集束设置的多个挤压管,可以在壳体有限的空间内部压缩更多空间,增加了排出的水流量,提高了装置的推进路程,推进功率高。
15.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sma丝驱动的水下增程式推进装置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sma丝驱动的水下增程式推进装置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sma丝驱动的水下增程式推进装置中挤压管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sma丝驱动的水下增程式推进装置中第二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sma丝驱动的水下增程式推进装置中第一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3.1进水单向阀、2进水端、3挤压管、4壳体、5sma丝、6出水端、7出水孔、8第一固定板、9进水孔、10负极导线、11第二固定板、12正极导线、13弹性圈、14出水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
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25.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7.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sma丝驱动的水下增程式推进装置,包括呈圆筒状设置的壳体4,壳体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单向阀1和出水单向阀14,进水单向阀1采用隔膜式单向阀,出水单向阀14也采用隔膜式单向阀,使得水流只能从进水单向阀1进入到壳体4内,然后壳体4内的水流通过出水单向阀14排出,壳体4内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8和第二固定板11,第一固定板8上开设有多个进水孔9,每个进水孔9上固定连接有进水端2,每个进水端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呈圆筒状的挤压管3,每个挤压管3背离进水端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端6,第二固定板11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孔7,每个出水端6固定连接在每个相对应的出水孔7侧壁上,多个挤压管3上设有挤压装置,每个挤压管3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依次排列的弹性圈13。
28.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挤压装置包括正极导线12、负极导线10和多个sma丝5,每个sma丝5等距缠绕固定在每个对应的挤压管3上,多个sma丝5的一端均与正极导线12电连接,多个sma丝5的另一端均与负极导线10电连接,当外部电源通电时,每个挤压管3上的sma丝5将收缩,sma丝5收缩可进行收缩每个挤压管3,当外部电源断电时,sma丝5将恢复伸长。
29.请参阅图1,每个进水端2均呈锥形设置,每个进水端2的较大开口一侧与每个对应的进水孔9连接,每个出水端6均呈锥形设置,每个出水端6的较小开口一侧与每个对应的出水孔7连接,其中每个出水端6锥形的较小开口一侧与出水孔7连接,使得喷射出的水流速度更快,进而使得水流从出水单向阀14出来后,产生的推动速度更快,每个进水端2的较大开口一侧与每个对应的进水孔9连接可使得水流更加快速进入到挤压管3中。
30.请参阅图3,挤压管3采用hdpe塑料薄膜,挤压管3采用hdpe塑料薄膜,使得sma丝5收缩时受到的阻力更小,更加容易对挤压管3进而充分挤压,可从挤压管3排出的水流更多。
31.请参阅图3,弹性圈13采用弹性橡胶材质,多个弹性圈13可带动挤压管3恢复初始状态。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33.首先将正极导线12和负极导线10与外部电源的正负极连通(未图示),当外部电源通电时,每个挤压管3上的sma丝5将收缩,sma丝5收缩可进行收缩每个挤压管3,进而将每个挤压管3中的水流通过出水端6喷流出,每个出水端6锥形的较小开口一侧与出水孔7连接,使得喷射出的水流速度更快,进而使得水流从出水单向阀14出来后,产生的推动速度更快,挤压管3采用hdpe塑料薄膜,使得sma丝5收缩时受到的阻力更小,更加容易对挤压管3进而充分挤压,可从挤压管3排出的水流更多,同时采用呈集束设置的多个挤压管3,可以在壳体
4有限的空间内部,每次多个sma丝5通电后产生收缩空间更大,排出的水流更多,进而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喷射推进路程,之后再将外部电源断电,sma丝5伸长,多个弹性圈13带动挤压管3恢复初始状态,进而使得水流从外界通过进水单向阀1进入到壳体4内,然后通过多个进水端2进入到挤压管3中,将挤压管3填充满水,即可完成一次喷射操作,之后快速通断电,即可持续进行水下推进。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