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生态挡墙砖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8:31: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挡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挡墙砖。


背景技术:

2.挡墙也就是俗称的护坡,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
3.由于土质结构的不稳定,边坡在受雨水冲刷后,容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尤其是道路两侧、河堤以及人流量较大的边坡,发生灾害后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边坡的有效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4.挡墙由砌块(砌块包括顶部的压顶砌块、中部若干个主砌块和底部的基础砌块)叠合并加入添加剂形成(根据情况添加料浆稳定剂、水泥促凝剂、抗水剂等添加剂),但是目前各个砌块之间叠合时,不够稳定、牢固,容易滑移,会有倾倒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挡墙砖,能够提高铺砖的稳定性。
7.(二)技术方案
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生态挡墙砖,包括压顶砌块、主砌块和基础砌块;
9.所述压顶砌块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左底梯面和第一右底梯面,所述第一左底梯面和第一右底梯面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面连接,所述第一左底梯面低于所述第一右底梯面,所述第一右底梯面的表面设有第一凸痕;
10.所述主砌块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二左顶梯面和第二右顶梯面,所述第二左顶梯面与所述第二右顶梯面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面连接,所述第二左顶梯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右顶梯面,所述第二右顶梯面的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凸痕配合的第二凹槽,当所述压顶砌块叠合于所述主砌块的上方时,所述第一左底梯面与所述第二左顶梯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右底梯面与所述第二右顶梯面相贴合,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凸痕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11.所述主砌块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二左底梯面和第二右底梯面,所述第二左底梯面和第二右底梯面之间通过第三连接面连接,所述第二左底梯面低于所述第二右底梯面,所述第二右底梯面的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的第二凸痕,当所述主砌块之间上下叠合时,上方主砌块的第二左底梯面与下方主砌块的第二左顶梯面相贴合,上方主砌块的第一右底梯面与下方主砌块的第二右顶梯面相贴合,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三连接面相贴合,所述第二凸痕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12.所述基础砌块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三左顶梯面和第三右顶梯面,所述第三左顶梯面
和第三右顶梯面之间通过第四连接面连接,所述第三左顶梯面的高度低于第三右顶梯面,所述第三右顶梯面的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凸痕配合的第三凹槽,当所述主砌块叠合于所述基础砌块的上方时,所述所述第二左底梯面贴合于所述第三左顶梯面,所述第二右底梯面贴合于所述第三右顶梯面,所述第三连接面与所述第四连接面相贴合,所述第二凸痕位于所述第三凹槽内。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痕的尺寸和第二凸痕的尺寸均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尺寸,所述第二凸痕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三凹槽的尺寸,当所述压顶砌块叠合于所述主砌块上方时,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凸痕之间留有间隙,当所述主砌块之间上下叠合时,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二凸痕之间留有间隙,当所述主砌块叠合于所述基础砌块上方时,所述第二凸痕与所述第三凹槽之间留有间隙。
14.进一步地,所述压顶砌块的右侧面上部、主砌块的右侧面上部和基础砌块的右侧面上部均设有向右下方倾斜的斜面;
15.所述第一右底梯面、第二右顶梯面、第二右底梯面和第三右顶梯面的宽度相同;
16.所述第一左底梯面与所述第二左顶梯面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左底梯面的宽度小于均所述第二右顶梯面和第三左顶梯面的宽度。
17.进一步地,所述压顶砌块的左侧面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槽口。
18.进一步地,所述基础砌块的底部设有向上凹陷的第二槽口。
19.(三)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压顶砌块、主砌块和基础砌块叠合的过程中,压顶砌块与主砌块之间的第一凸痕与第二凹槽相互配合,主砌块之间的第二凹槽和第二凸痕互相配合,主砌块和基础砌块之间第二凸痕与第三凹槽相互配合,叠合时不会发生滑移;且各个砌块同一顶/底面的左、右梯面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避免了叠合时滑移的情况发生,稳定性高,牢固性好,避免倾倒的风险,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挡墙砖的侧视爆炸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挡墙砖的侧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挡墙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挡墙砖的压顶砌块的侧视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挡墙砖的主砌块的侧视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挡墙砖的基础砌块的侧视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压顶砌块;11、第一左底梯面;12、第一右底梯面;13、第一凸痕;14、第一槽口;15、第一连接面;
29.2、主砌块;21、第二左顶梯面;22、第二右顶梯面;23、第二凸痕;24、第二凹槽;25、第二左底梯面;26、第二右底梯面;27、第二连接面;28、第三连接面;
30.3、基础砌块;31、第三左顶梯面;32、第三右顶梯面;33、第四连接面;34、第三凹槽;35、第二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32.实施例一
33.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一种生态挡墙砖,包括压顶砌块1、主砌块2和基础砌块3;
34.所述压顶砌块1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左底梯面11和第一右底梯面12,所述第一左底梯面11和第一右底梯面1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面15连接,所述第一左底梯面11低于所述第一右底梯面12,所述第一右底梯面12的表面设有第一凸痕13;
35.所述主砌块2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二左顶梯面21和第二右顶梯面22,所述第二左顶梯面21与所述第二右顶梯面2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面27连接,所述第二左顶梯面21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右顶梯面22,所述第二右顶梯面22的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凸痕13配合的第二凹槽24,当所述压顶砌块1叠合于所述主砌块2的上方时,所述第一左底梯面11与所述第二左顶梯面21相贴合,所述第一右底梯面12与所述第二右顶梯面22相贴合,所述第一连接面15与所述第二连接面27相贴合,所述第一凸痕13位于所述第二凹槽24内;
36.所述主砌块2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二左底梯面25和第二右底梯面26,所述第二左底梯面25和第二右底梯面26之间通过第三连接面28连接,所述第二左底梯面25低于所述第二右底梯面26,所述第二右底梯面26的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24配合的第二凸痕23,当所述主砌块2之间上下叠合时,上方主砌块2的第二左底梯面25与下方主砌块2的第二左顶梯面21相贴合,上方主砌块2的第二右底梯面26与下方主砌块2的第二右顶梯面22相贴合,所述第二连接面27与所述第三连接面28相贴合,所述第二凸痕23位于所述第二凹槽24内;
37.所述基础砌块3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三左顶梯面31和第三右顶梯面32,所述第三左顶梯面31和第三右顶梯面32之间通过第四连接面33连接,所述第三左顶梯面31的高度低于第三右顶梯面32,所述第三右顶梯面32的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凸痕23配合的第三凹槽34,当所述主砌块2叠合于所述基础砌块3的上方时,所述所述第二左底梯面25贴合于所述第三左顶梯面31,所述第二右底梯面26贴合于所述第三右顶梯面32,所述第三连接面28与所述第四连接面33相贴合,所述第二凸痕23位于所述第三凹槽34内。
38.其中,所述第一凸痕13的尺寸和第二凸痕23的尺寸均小于所述第二凹槽24的尺寸,所述第二凸痕23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三凹槽34的尺寸,当所述压顶砌块1叠合于所述主砌块2上方时,所述第二凹槽24与所述第一凸痕13之间留有间隙,当所述主砌块2之间上下叠合时,所述第二凹槽24与第二凸痕23之间留有间隙,当所述主砌块2叠合于所述基础砌块3上方时,所述第二凸痕23与所述第三凹槽34之间留有间隙。
39.如上所述,在各个凸痕与凹槽之间配合后凹槽内会留有缝隙,为添加剂的注入留有空间,在实际贴合的过程中可先在各个凹槽内注入添加剂。
40.其中,所述压顶砌块1的右侧面上部、主砌块2的右侧面上部和基础砌块3的右侧面上部均设有向右下方倾斜的斜面4;
41.所述第一右底梯面12、第二右顶梯面22、第二右底梯面26和第三右顶梯面32的宽度相同;
42.所述第一左底梯面11与所述第二左顶梯面21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左底梯面25的宽度小于均所述第二右顶梯面22和第三左顶梯面31的宽度。
43.如上所述,上述设置能够在各个砌块贴合之后整体呈向右下倾斜的结构,能够与需要铺设的边坡坡面的倾斜状态相吻合,泥土和雨水等滑落的过程中,能够更加顺畅,避免堆积。
44.其中,所述压顶砌块1的左侧面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槽口14。
45.如上所述,在铺设过程中,可通过压顶砌块1的第一槽口14与边坡之间注入添加剂,保证压顶砌块1与边坡之间贴合的牢固性。
46.其中,所述基础砌块3的底部设有向上凹陷的第二槽口35。
47.如上所述,在铺设过程中,可通过基础砌块3的第一槽口14与底面之间注入添加剂,保证基础砌块3与地面之间贴合的牢固性。
4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挡墙砖,在压顶砌块、主砌块和基础砌块叠合的过程中,压顶砌块与主砌块之间的第一凸痕与第二凹槽相互配合,主砌块之间的第二凹槽和第二凸痕互相配合,主砌块和基础砌块之间第二凸痕与第三凹槽相互配合,叠合时不会发生滑移;且各个砌块同一顶/底面的左、右梯面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避免了叠合时滑移的情况发生,稳定性高,牢固性好,避免倾倒的风险,安全性高。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