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来水杂质力学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8:03: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来水领域,具体是一种自来水杂质力学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由于自来水通用的生产工艺及自来水管路的安装维护方式确定了少量的泥沙及管路维修维护过程中的一些体积较大的颗粒杂质进入管路的问题存在,随着水流冲击泥沙和颗粒杂质会进入自来水输送加压设备与用户水龙头,造成设备损坏、水质降低等严重问题。
3.现在自来水输送加压行业一般未对输送中的自来水进行处理或进行简易的物理过滤方式进行处理,没有较好效果水质保证与设备保护功能,因此特提出一种自来水杂质力学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来水杂质力学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自来水杂质力学分离装置,包括罐体与中轴线,所述罐体的顶部焊接有上盖,所述罐体的底部焊接安装有下盖,所述上盖的顶部穿插安装有出水口,所述罐体的一侧穿插安装有进水口,所述下盖的底部穿插安装有排污口,所述进水口的出水口固定安装有进水弯头,所述罐体的内部自上向下依次固定安装有上桶体与下桶体,所述上桶体的顶部设置有上桶上口,所述上桶体的底部设置有上桶下口,所述下桶体的顶部设置有下桶上口,所述下桶体的底部设置有下桶下口。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罐体内壁的下部、下盖的内壁与下桶体的外壁之间形成容污室,所述下桶体的内壁、罐体内壁的中部与上桶体的外壁之间形成有分离室,所述上桶体的内壁、罐体外壁的上部与出水口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沉淀室。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桶上口的直径大于上桶下口的直径,且上桶下口的直径大于0,所述下桶上口的直径大于下桶下口的直径,且下桶下口的直径大于0。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桶体与下桶体的沿中轴线切面梯形的左右两边为直线或曲线中的一种。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弯头的出口方向偏离中轴线。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罐体内壁与上桶体外壁之间形成的夹角和罐体内壁与下桶体外壁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一致。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桶上口与下桶上口的直径一致,所述上桶下口与下桶下口的直径一致。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实现了对自来水中的泥沙和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分离的作用,解决自来水的较大、比重大、细小、比重小的杂质同时有效分离去除,使自来水输送过程中泥沙杂质去除与设备保护具有理想的效果,同时,自来水从进水弯头喷到分离室内部时,自来水是朝向内壁方向倾斜喷出,致使自来水在分离室内形成漩涡水流,上桶体与下桶体的结构设置增加了自来水在分离室内的旋转同时翻滚的速度,提高了分离效果,泥沙在下落的过程中是靠着墙壁下落,上桶体与下桶体的结构设置也可以使装置体积变小,还可以在适宜自来水流量变化的情况下有更高的分离效果,上桶体和下桶体的外壁与罐体的内壁均形成有夹角,浮沫会在夹角处汇集,且该分离装置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巧妙的特点,适宜自来水管路与输送加压设备前置安装。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自来水杂质力学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自来水杂质力学分离装置中桶体边线为直线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一种自来水杂质力学分离装置中桶体边线为弧形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罐体1、进水口2、下盖3、排污口4、上盖5、出水口6、中轴线7、上桶上口8、进水弯头9、上桶体10、上桶下口11、下桶上口12、下桶体13、下桶下口14、容污室15、分离室16、沉淀室17。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自来水杂质力学分离装置,包括罐体1与中轴线7,罐体1的顶部焊接有上盖5,罐体1的底部焊接安装有下盖3,上盖5的顶部穿插安装有出水口6,罐体1的一侧穿插安装有进水口2,下盖3的底部穿插安装有排污口4,进水口2的出水口6固定安装有进水弯头9,罐体1的内部自上向下依次固定安装有上桶体10与下桶体13,上桶体10和下桶体13的外壁与罐体1的内壁均形成有夹角,浮沫会在夹角处汇集,上桶体10的顶部设置有上桶上口8,上桶体10的底部设置有上桶下口11,下桶体13的顶部设置有下桶上口12,下桶体13的底部设置有下桶下口14,罐体1内壁的下部、下盖3的内壁与下桶体13的外壁之间形成容污室15,下桶体13的内壁、罐体1内壁的中部与上桶体10的外壁之间形成有分离室16,上桶体10的内壁、罐体1外壁的上部与出水口6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沉淀室17,上桶上口8的直径大于上桶下口11的直径,且上桶下口11的直径大于0,下桶上口12的直径大于下桶下口14的直径,且下桶下口14的直径大于0,上桶体10与下桶体13的沿中轴线7切面梯形的左右两边为直线或曲线中的一种,进水弯头9的出口方向偏离中轴线7,罐体1内壁与上桶体10外壁之间形成的夹角和罐体1内壁与下桶体13外壁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一致或不一致,上桶上口8与下桶上口12的直径一致或不一致,上桶下口11与下桶下口14的直径一致或不一致,罐体1安装的下桶的下部分罐体内壁与下桶外壁之间形成的夹角为0或不为0。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22.使用时,从进水口2经进水弯头9进入分离室16的内部,进入分离室16后的自来水的流动方向偏离中轴线7,由于自来水的输送压力驱动自来水在上桶体10与下桶体13间旋转,此时,上桶体10与下桶体13间距离确定了分离室16内自来水容积,容积越大需要更多的能量推动分离室16内自来水快速旋转与翻滚,旋转翻滚速度越快分离效果越好,容积越小需要更少的能量推动分离室16内自来水旋转与翻滚,自来水的流速是随着用水量而变化的,能够提供给分离室16内自来水旋转翻滚的能量也是变化的,需要在较少用水量时保证分离效果就需要上下锥桶间距离较小,自来水从进水弯头9喷到分离室16内部时,自来水是偏离中轴线7方向倾斜喷出,致使自来水在分离室16内形成漩涡水流,自来水输送速度快水流旋转速度就越快,自来水输送速度慢水流旋转速度就慢,自来水由于受离心力作用,此时越靠近中轴线7旋转线速度越小离心力越小,越靠近罐体1与分离室16内壁线速度越大离心力越大,自来水在分离室16一边围绕中轴线7旋转同时沿上桶体10外壁-分离室16、罐体1内壁-下桶体13内壁翻转,自来水倾斜向上经上桶体10进入沉淀室17向上经出水口6进入管网,部分自来水倾斜向上经上桶体10外壁继续翻转循环,自来水中颗粒较大或比重大于水的泥沙杂质受重力与水流旋转离心力的共同作用而向下,同时向分离室16、下盖3及下桶体13内壁移动,附着在罐体1、分离室16与下桶体13内壁,当附着物的重力足以克服附着力时就往下移动最后经下桶下口14进入容污室15,泥沙在下落的过程中是靠着墙壁下落,自来水中颗粒较小或比重小于水的泥沙杂质受浮力与水流旋转离心力的共同作用而向上,同时向罐体1、容污室15内壁移动附着在罐体1、分离室16内壁与上桶体10外壁交汇夹角处,当附着物不断碰撞结合增大的重力足以克服附着力时就往下移动最后经下桶体13内壁与下桶下口14进入容污室15,容污室15内的污物经排污口4排出,从而实现了对自来水中的泥沙和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分离的作用,解决自来水的较大、比重大、细小、比重小的杂质同时有效分离去除,使自来水输送过程中泥沙杂质去除与设备保护具有理想的效果,同时,上桶体10与下桶体13的结构设置增加了自来水在分离室16内的旋转同时翻滚的速度,提高了分离效果,上桶体10与下桶体13的结构设置也可以使装置体积变小,还可以在适宜自来水流量变化的情况下有更高的分离效果,且该分离装置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巧妙的特点,适宜自来水管路与输送加压设备前置安装。
23.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