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6:01: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消声器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消声器。


背景技术:

2.消声器是允许气流通过,却又能组织或减小声音传播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
3.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4088692b,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8月24日,公开了一种消声器组件,它包括上壳、下壳、中隔板、进气管、多孔消声组件和出气管,中隔板置于上壳与下壳之间,上壳与下壳之间连通,进气管置于下壳上,多孔消声组件置于中隔板上且位于中隔板与上壳之间,进气管与多孔消声组件连接,出气管置于上壳且穿过中隔板与下壳连通,上壳与下壳的内侧分别设有上隔热板和下隔热板,上隔热板与上壳之间以及下隔热板与下壳之间设有高耐热材料。该发明的不足之处在于:该发明主要利用增大多孔消声组件的孔密度这一途径,使得气流进入多孔管后达到消声隔音效果,由于消声隔音措施比较单一,故消声隔音效果不是很好;同时汽车排气管排出的高热气体进入到消声器内时,气体无法得到降温处理,往往使得消声器内部的温度过高,不利于降噪的同时容易引起自燃不利于安全,需要得到进一步地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高热气体进入到消声器内时不利于安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于安全的消声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声器,它包括上壳、下壳、中隔板、进气管、出气管、冷凝管和消声管,所述中隔板位于上壳和下壳之间,所述中隔板与上壳连接且构成腔体一,所述中隔板与下壳连接且构成腔体二,所述中隔板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腔体一通过通孔与腔体二相连通,所述冷凝管与中隔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冷凝管位于腔体一内,所述冷凝管的一端与进气管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气管与下壳的侧壁连接,所述冷凝管的另一端与消声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消声管的另一端设有排气口,所述消声管通过排气口与腔体一相连通,所述出气管与上壳的侧壁连接且其端部贯穿中隔板与腔体二相连通。
6.所述中隔板位于上壳和下壳之间,所述中隔板与上壳连接且构成腔体一,所述中隔板与下壳连接且构成腔体二,所述中隔板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腔体一通过通孔与腔体二相连通,所述冷凝管与中隔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冷凝管位于腔体一内,所述冷凝管的一端与进气管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气管与下壳的侧壁连接,所述冷凝管的另一端与消声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消声管的另一端设有排气口,所述消声管通过排气口与腔体一相连通,所述出气管与上壳的侧壁连接且其端部贯穿中隔板与腔体二相连通。本发明中,气流通过进气管先进入到冷凝管内进行降温处理,有利于避免引起自燃现象,达到了利于安全的目的,同时利于消声降噪,然后气流进入到消声管内进行进一步的消声处理;经消声
后的气流通过排气口进入到腔体一内,并与腔体一的侧壁经过数次碰撞干涉之后从若干个通孔进入到腔体二内,气流得到再一次的降噪处理,最终腔体二内的气流通过出气管进行排放。
7.作为优选,所述冷凝管的侧壁内设有冷凝腔,所述冷凝管上设有进风管和出风管,所述进风管位于冷凝管与进气管可拆卸连接的一端上,所述出风管位于冷凝管与消声管可拆卸连接的一端上,所述进风管的一端与冷凝管的外侧壁可拆卸连接且与冷凝腔相连通,所述进风管的另一端设有控制阀,所述进风管的另一端贯穿上壳与控制阀可拆卸连接,所述出风管的一端与冷凝管的外侧壁可拆卸连接且与冷凝腔相连通,所述出风管的另一端贯穿上壳位于腔体一外。本发明利用汽车空调的制冷系统产生的冷风作为冷媒介质,开启控制阀后,冷风通过进风管进入到冷凝腔内,通过冷凝腔的侧壁与进入到冷凝管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使得冷风吸收热量后从出风管排出同时,气流得到了降温,达到了利于安全的目的,且使得气流得到了初步的消声降噪处理。
8.作为优选,所述冷凝管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有若干块均匀分布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冷凝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冷凝管左侧壁上的若干块导流板与冷凝管右侧壁上的若干块导流板沿冷凝管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分布。进入到冷凝管内的气流能够多次撞击导流板,有助于消声降噪;同时导流板的交错分布设计有利于延长气流在冷凝管内的流动时间,一方面有利于消声降噪,另一方面有利于延长气流的冷却时间,提高了气流的冷却效果。
9.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板的一端与冷凝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的一端中心到另一端中心的距离大于等于冷凝管的内部半径且小于冷凝管的内部直径。这样设计使得进入到冷凝管内的气流能够全部得到导流板的导流作用,有助于延长气流在冷凝管内的流动路径和流动时间。
10.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冷凝管内套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冷凝管的内侧壁可拆卸连接,所述导流管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有若干块均匀分布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导流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管左侧壁上的若干块导流板与导流管右侧壁上的若干块导流板沿导流管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分布。导流管与冷凝管的内侧壁可拆卸连接,同时将导流板设置于导流管内,便于导流管和导流板的拆卸更换。
11.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板的一端与导流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的一端中心到另一端中心的距离大于等于导流管的内部半径且小于导流管的内部直径。这样设计使得进入到导流管内的气流能够全部得到导流板的导流作用,有助于延长气流在导流管内的流动路径和流动时间。
12.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板的外侧壁上包覆有吸油棉,所述吸油棉与导流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气流进入冷凝管内经冷却后,部分气流会凝结成油液,吸油棉有助于吸收油液,防止冷凝管内壁聚集油垢而影响冷却效果。
13.作为优选,所述消声管内设有若干块孔板,若干块孔板沿消声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孔板与消声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孔板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孔道,所述孔板的前后两侧面上均设有锥形槽,所述孔板前侧面上的锥形槽通过孔道与孔板后侧面上的锥形槽相连通。由于导流板沿冷凝管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分布,故消声管内与导流板相邻的锥形槽对从冷凝管进入到消声管内的气流起到一定的引流导向作用;部分气流流入若
干个孔道内,另一部分气流通过与锥形槽侧壁的数次撞击经反射后相互干涉并流入孔道内,同时在消声管内设置若干块孔板,有利于提高气流与锥形槽的撞击效率,使得气流得到多次分流的同时得到多次的干涉、反射,提高了消声降噪的效果。
14.作为优选,所述孔道的一侧靠近锥形槽的中心,所述孔道相对应的另一侧远离锥形槽的中心,所述孔道的一侧向相对应的另一侧突起构成v型结构。孔道的结构设计一方面有利于延长气流在孔道内的流动路径和流动时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气流的消声降噪效果,另一方面,使得气流通过同一块孔板上的孔道后能产生相互干涉,并与锥形槽的侧壁产生碰撞后进入到下一块孔板的孔道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气流的消声降噪效果。
15.作为优选,所述消声管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块均匀分布的翅片,所述翅片与消声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翅片有助于散发气流在消声管内消声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利于安全。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于安全;导流板的交错分布设计有利于延长气流在冷凝管内的流动时间,一方面有利于消声降噪,另一方面有利于延长气流的冷却时间,提高了气流的冷却效果;进入到冷凝管内的气流能够全部得到导流板的导流作用,有助于延长气流的流动路径和流动时间;吸油棉有助于吸收油液,防止冷凝管内壁聚集油垢而影响冷却效果;锥形槽对从冷凝管进入到消声管内的气流起到一定的引流导向作用;有利于提高气流与锥形槽的撞击效率,使得气流得到多次分流的同时得到多次的干涉、反射,提高了消声降噪的效果;翅片有助于散发气流在消声管内消声过程中会产生热量。
附图说明
17.图1和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爆炸图;图4是图3中c-c的剖视图;图5是图3的右视图;图6是图5中d-d的剖视图且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8是图5中d-d的剖视图且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18.图中:1. 上壳,2. 下壳,3. 中隔板,4. 进气管,5. 出气管,6. 冷凝管,7. 消声管,8. 腔体一,9. 腔体二,10. 通孔,11. 排气口,12. 冷凝腔,13. 进风管,14. 出风管,15. 导流板,16. 导流管,17. 吸油棉,18. 孔板,19. 孔道,20. 锥形槽,21. 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20.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消声器,它包括上壳1、下壳2、中隔板3、进气管4、出气管5、冷凝管6和消声管7,中隔板3位于上壳1和下壳2之间,中隔板3与上壳1连接且构成腔体一8,中隔板3与下壳2连接且构成腔体二9,中隔板3上设有若干个通孔10,腔体一8通过通孔10与腔体二9相连通,冷凝管6与中隔板3可拆卸连接,冷凝管6位于腔体一8内,冷凝管6的一端与进气管4的端部可拆卸连接,进气管4与下壳2的侧壁连接,冷凝管6的另一端与消声管7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消声管7的另一端设有排气口11,消声管7通过排气口
11与腔体一8相连通,出气管5与上壳1的侧壁连接且其端部贯穿中隔板3与腔体二9相连通。
21.如图4所示,冷凝管6的侧壁内设有冷凝腔12,如图3、图4、图5、图6和图8所示,冷凝管6上设有进风管13和出风管14,进风管13位于冷凝管6与进气管4可拆卸连接的一端上,出风管14位于冷凝管6与消声管7可拆卸连接的一端上,进风管13的一端与冷凝管6的外侧壁可拆卸连接且与冷凝腔12相连通,进风管13的另一端设有控制阀,进风管13的另一端贯穿上壳1与控制阀可拆卸连接,出风管14的一端与冷凝管6的外侧壁可拆卸连接且与冷凝腔12相连通,出风管14的另一端贯穿上壳1位于腔体一8外。
22.如图6和图7所示,冷凝管6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有若干块均匀分布的导流板15,导流板15与冷凝管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冷凝管6左侧壁上的若干块导流板15与冷凝管6右侧壁上的若干块导流板15沿冷凝管6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分布。导流板15的一端与冷凝管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导流板15的一端中心到另一端中心的距离大于等于冷凝管6的内部半径且小于冷凝管6的内部直径。
23.如图8和图9所示,冷凝管6内套设有导流管16,导流管16与冷凝管6的内侧壁可拆卸连接,导流管16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有若干块均匀分布的导流板15,导流板15与导流管1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导流管16左侧壁上的若干块导流板15与导流管16右侧壁上的若干块导流板15沿导流管16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分布。导流板15的一端与导流管1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导流板15的一端中心到另一端中心的距离大于等于导流管16的内部半径且小于导流管16的内部直径。
24.如图7和图9所示,导流板15的外侧壁上包覆有吸油棉17,吸油棉17与导流板15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25.如图7和图9所示,消声管7内设有若干块孔板18,若干块孔板18沿消声管7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孔板18与消声管7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孔板18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孔道19,孔板18的前后两侧面上均设有锥形槽20,孔板18前侧面上的锥形槽20通过孔道19与孔板18后侧面上的锥形槽20相连通。孔道19的一侧靠近锥形槽20的中心,孔道19相对应的另一侧远离锥形槽20的中心,孔道19的一侧向相对应的另一侧突起构成v型结构。消声管7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块均匀分布的翅片21,翅片21与消声管7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26.本发明中,气流通过进气管4先进入到冷凝管6内进行降温处理,有利于避免引起自燃现象,达到了利于安全的目的,同时利于消声降噪,然后气流进入到消声管7内进行进一步的消声处理;经消声后的气流通过排气口11进入到腔体一8内,并与腔体一8的侧壁经过数次碰撞干涉之后从若干个通孔10进入到腔体二9内,气流得到再一次的降噪处理,最终腔体二9内的气流通过出气管5进行排放。
27.本发明利用汽车空调的制冷系统产生的冷风作为冷媒介质,开启控制阀后,冷风通过进风管13进入到冷凝腔12内,通过冷凝腔12的侧壁与进入到冷凝管6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使得冷风吸收热量后从出风管14排出的同时,冷凝管6内的气流经冷却后凝结成油液,油液通过吸油棉17进行吸收。当吸油棉17达到饱和状态时,需要对其进行更换,故本发明提供两种更换方式:实施例一,冷凝管6与中隔板3可拆卸连接,同时导流板15直接与冷凝管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此时冷凝管6内的气流只需通过冷凝管6的侧壁与冷凝腔12内的冷媒介质进行热交换,热交换效率较高,而当需要更换吸油棉17时,需要对整体的冷凝管6进行拆卸更换,更
换成本较高。
28.实施例二,导流管16与冷凝管6的内侧壁可拆卸连接,同时将导流板15设置于导流管16内,此时导流管16内的气流需要依次通过导流管16的侧壁和冷凝管6的侧壁才能与冷凝腔12内的冷媒介质进行热交换,热交换效率相对于实施例一而言较低,当需要更换吸油棉17时,只需对导流管16进行拆卸更换即可,更换成本低。故本发明对吸油棉17的更换,有两种实施例可供选择。
29.由于导流板15沿冷凝管6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分布,故消声管7内与导流板15相邻的锥形槽20对从冷凝管6进入到消声管7内的气流起到一定的引流导向作用;部分气流流入若干个孔道19内,另一部分气流通过与锥形槽20侧壁的数次撞击经反射后相互干涉并流入孔道19内,同时在消声管7内设置若干块孔板18,有利于提高气流与锥形槽20的撞击效率,使得气流得到多次分流的同时得到多次的干涉、反射,提高了消声降噪的效果。
30.孔道19的v型结构设计一方面有利于延长气流在孔道19内的流动路径和流动时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气流的消声降噪效果,另一方面,使得气流通过同一块孔板18上的孔道19后能产生相互干涉,并与锥形槽20的侧壁产生碰撞后进入到下一块孔板18的孔道19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气流的消声降噪效果。气流在消声管7内消声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翅片21进行散发。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