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学龄期儿童进食行为评价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5:39: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学龄期儿童进食行为评价系统,包括:体质指数采集测量模块、饮食行为问卷模块、食物选择模块、食物选择驱动因素评估模块、模型建立模块、结果评估模块;上述各模块均集成于终端设备,由终端设备为载体进行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体质指数采集测量模块负责采集被试者录入的身高、体重信息,并由终端内处理器基于评价标准程序运算结合身高、体重反馈出被试者bmi指数;所述饮食行为问卷模块提供被试者关于饮食行为的问卷类目,被试者本人回答问卷后,采集的结果数据被终端设备数据库模块保存;所述食物选择模块提供不同种类食物图片,终端设备屏幕可出现“十分不想吃”、“不想吃”、“想吃”、“十分想吃”选项,被试者选择相应选项后,处理器采集结果数据并由终端设备数据库模块保存;所述食物选择驱动因素评估模块同样提供不同种类食物图片,并在每张图片上显示四种关于食物选择的驱动因素选项,被试者回答选项内容,由终端设备数据库模块记录保持结果数据;模型建立模块是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来整合之前四个模块中采集到的结构数据,然后通过算法生成基于体质情况及食物选择偏好评估模型;所述结果评估模块是待食物选择偏好评估模型建立成功后,只需输入体质指数采集测量模块、饮食行为问卷模块、食物选择模块、食物选择驱动因素评估模块的评估结果,直接由结果评估模块输出食物选择偏好的评估结果及不良饮食行为的内在驱动因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学龄期儿童进食行为评价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被试者通过终端设备输入端录入身高、体重、年龄、性别信息,然后终端设备处理器运算分析得出被试者的身体bmi指数,同时系统给出饮食及行为建议;s2:终端设备系统进入饮食行为问卷评估界面,从情绪性饮食行为、限制性饮食行为及外部性饮食行为三方面对被试的饮食行为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用于反馈得出被试者饮食行为是否健康,被试是否具有控制自己饮食行为的意识,以及被试能否合理控制自己的进食行为;若评估结果不达标,则预警被试者及监护人进行关注;s3:对被试者进行食物选择行为偏好评估,系统终端设备出现32张低卡食物图片及31张高卡食物图片,被试者在四个选项“十分不想吃、不想吃、想吃、十分想吃”中进行选择;通过被试在健康、美味、自然这三个情况下对不同食物的进食欲望的评分,及在不同情况下选择高卡及低卡食物的数目,结合s1中的身体bmi指数得到被试者的食物选择偏好评估结果;s4:基于s3中32张低卡食物图片及31张高卡食物图片,针对每张图片被试者回答“你觉得这个食物有多健康、你觉得这个食物有多好吃、看到这个食物你是什么感觉、你感觉自己能控制住想要这个食物的欲望吗”四个问题,结合四个问题的评估结果和s3中得到的食物卡路里高低判断被试对食物的情绪评定及决策评定;s5:结合s1得出的身体bmi指数,s2得出的饮食行为问卷评分,s3得出的在不同情况下对不同食物进食欲望评分以及在不同情况下选择的高卡及低卡食物的比例,s4得出食物选择评估分数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出食物选择偏好评估数学模型;s6:后来被试者只需完成s1-s4评估步骤,直接通过s5构建的食物选择偏好评估数学模型得出食物选择偏好的评估结果及不良饮食行为的内在驱动因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学龄期儿童进食行为评价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健康、美味、自然三种情况,每种情况各对应21张图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学龄期儿童进食行为评价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s4中情绪评定通过“看到这个食物你是什么感觉、你感觉自己能控制住想要这个食物的欲望吗”判断,决策评定通过“你觉得这个食物有多健康、你觉得这个食物有多好吃”判断。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学龄期儿童进食行为评价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采用回归模型paceregression来建立食物选择偏好评估模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学龄期儿童进食行为评价系统,主要由体质指数采集测量模块、饮食行为问卷模块、食物选择模块、食物选择驱动因素评估模块、模型建立模块、结果评估模块组成;将行为问卷、生态化食物选择及评估整合在一起,省去问卷发放、收集、录入等繁琐的工作,节省了很多时间和人力上的成本。此外,该系统整合后可使用移动电子设备进行测量,在节省人力之余,为多中心数据采集提供更便捷的方式。为多中心数据采集提供更便捷的方式。


技术研发人员:李斐 卢春明 俞珏华 刘欣 陶敏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9.24
技术公布日:2022/1/1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