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焦化废水处理回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4:39: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焦化废水处理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

2.焦化废水是在煤高温干馏、煤气净化和化工产品精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由于焦化废水中氨氮、酚类及油分浓度高,有毒及生物抑制物质较多,生化处理难以实现有机污染物的完全降解,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因此,焦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高浓度、高污染、有毒、难降解的工业有机废水。
3.现有的对焦化废水采用的深度处理技术主要有混凝沉淀法、吸附法、生物化学法、高级氧化法等,然而这些处理手段都太过单一,无法对焦化废水实现有效的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集电化学、物理、化学、生物法于一体的焦化废水处理回用系统,焦化废水进行有效地深度处理,处理后水能够回用。
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焦化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包括依次设置且通过管道连接的调节池、电絮凝装置、曝气吹脱池、高密度澄清池、臭氧反应池、过滤装置、ro反渗透装置及回用水池,所述高密度澄清池上连接有用于排放污泥的污泥管,所述回用系统还包括用于制备臭氧的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管道与所述臭氧反应池相连,用于将产生的臭氧输送至所述臭氧反应池内。
7.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设置且通过管道连接的活性炭过滤池、保安过滤器和超滤设备,所述臭氧反应池与活性炭过滤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经所述臭氧反应池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所述活性炭过滤池内进行处理,所述超滤设备与ro反渗透装置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经所述超滤设备超滤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所述ro反渗透装置内进行处理。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超滤设备采用超滤膜的孔径为0.05um

1nm。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絮凝装置采用脉冲电絮凝装置,所述脉冲电絮凝装置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电絮凝池、设置在所述电絮凝池上的脉冲电源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电絮凝池内的阴极板和阳极板,所述阴极板和阳极板分别与所述脉冲电源的两端电连接,所述电絮凝池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调节池连通,所述电絮凝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曝气吹脱池连通。
10.进一步地,所述电絮凝池的进水口和调节池之间的管道上还连接有用于投加硫酸的第一投药管,所述电絮凝池的出水口与曝气吹脱池之间的管道上还连接有用于投加双氧水的第二投药管。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密度澄清池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投药反应区、第二投药反应区及沉淀区,所述曝气吹脱池与所述第一投药反应区通过管道连接,用于将所述曝
气吹脱池内的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投药反应区内,且所述第一投药反应区用于投加絮凝剂,并使絮凝剂和废水进行反应;所述第二投药反应区用于投加助凝剂,并使助凝剂与废水进行反应;所述沉淀区用于泥水分离;所述沉淀区的底部连接所述污泥管,所述沉淀区的底部和第二投药反应区之间设置污泥回流管。
12.在一些优选且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投药反应区内设有导流筒,所述第一投药反应区与所述导流筒底部通过连接管道相连,所述助凝剂投入所述导流筒内,所述导流筒内水溢流至所述第二投药反应区,所述污泥回流管与所述连接管道相连。
13.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投药反应区内设有第一搅拌器,所述导流筒内设有第二搅拌器,所述沉淀区上部设有斜管、底部设有刮泥机。
14.优选地,所述第一投药反应区内竖直设置导流板,将所述第一投药反应区分隔成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一搅拌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区,所述连接管道连接在所述第二区的底部。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曝气吹脱池上还设置有用于投加碱的第三投药管。
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7.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回用系统对焦化废水依次进行电絮凝、混凝沉淀、臭氧处理、过滤及膜分离处理,能够对焦化废水进行有效地处理,出水能够满足gb50050-2007中再生水回用于工业循环冷却循环水补充水标准的指标要求。
18.本实用新型回用系统具有运行稳定、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简单等优点。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焦化废水处理回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焦化废水处理回用系统的电絮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焦化废水处理回用系统的高密度澄清池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调节池;2、电絮凝装置;2a、电絮凝池;2b、脉冲电源;3、曝气吹脱池;4、高密度澄清池;4a、第一投药反应区;4b、第二投药反应区;4c、沉淀区;4d、导流筒;4e、斜管;4f、刮泥机;4g、第一搅拌器;4h、第二搅拌器;5、臭氧反应池;6、活性炭过滤池;7、保安过滤器;8、超滤设备;9、ro反渗透装置;10、回用水池;11、导流板;12、臭氧发生器;
23.a、污泥管;b、污泥回流管;c、第一投药管;d、第二投药管;e、连接管道;f、第三投药管。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5.参见图1~3所示的焦化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包括依次设置且通过管道连接的调节池1、电絮凝装置2、曝气吹脱池3、高密度澄清池4、臭氧反应池5、活性炭过滤池6、保安过滤器7、超滤设备8、ro反渗透装置9和回用水池10。
26.参见图2所示,电絮凝装置采用脉冲电絮凝装置,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电絮凝池2a、设置在电絮凝池2a上的脉冲电源2b及分别设置在电絮凝池2a内的阴极板和阳极
板,阴极板和阳极板分别与脉冲电源的两端电连接,电絮凝池2a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调节池1相连通,电絮凝池2a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曝气吹脱池3相连通,且在电絮凝池2a的进水口和调节池1之间的管道上还连接有用于投加硫酸的第一投药管c,电絮凝池2a的出水口与曝气吹脱池3之间的管道上还连接有用于投加双氧水的第二投药管d。废水在电絮凝池2a内利用电极表面产生的强氧化活性物质使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降低污水中的污染物因子,出水进入曝气吹脱池3,在曝气吹脱池3内通过空气搅拌,吹脱废水中的少量气体并均匀水质水量,并在曝气吹脱池3上设置用于投加碱(如naoh)以调节ph值为8~9的第三投药管f。
27.参见图3所示,高密度澄清池4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投药反应区4a、第二投药反应区4b及沉淀区4c,曝气吹脱池3与第一投药反应区4a通过管道连接,用于将曝气吹脱池3内的水输送至第一投药反应区4a,且第一投药反应区4a用于投加絮凝剂(如pac),第一投药反应区4a内竖直设置导流板11,将第一投药反应区4a分隔成第一区和第二区,第一区内设置第一搅拌器4g;第二投药反应区4b用于投加助凝剂(如pam),并使助凝剂与废水进行反应,且第二投药反应区4b内设有导流筒4d,导流筒4d内设置第二搅拌器4h,第一投药反应区4a的第二区的底部与导流筒4d的底部通过连接管道e相连,助凝剂投入导流筒4d内,导流筒4d内水溢流至第二投药反应区4b;沉淀区4c上部设有协管4e、底部设有刮泥机4f,沉淀区4c的底部连接污泥管a,沉淀区4c的底部和连接管道e之间还设置污泥回流管b。曝气吹脱池3内废水经管道输送至第一投药反应区4a的第一区,向第一区中加入pac,搅拌使pac快速分散,与池内废水充分混合均匀,以形成细小矾花,同时废水经导流板11溢流至第二区,然后通过连接管道e输送至第二投药反应区4b的导流筒4d内,并由导流筒4d底部进料,同时由导流筒4d底部向导流筒4d内加入助凝剂pam,第二搅拌器4使物料在导流筒4d内由下至上混合均匀,产生较大矾花,同时废水经导流筒4d溢流至第二投药反应区4b,回流的污泥提高了第二投药反应区4b内絮凝的效果,絮凝的矾花自流进入沉淀区4c,避免矾花损坏,絮凝矾花在沉淀区4c下部汇集成污泥并浓缩。沉淀区4c上部的斜管用于隔除矾花,保障出水水质,污泥一部分经污泥回流管b回流至导流筒4d内、另一部分经污泥管a排出送至污泥脱水间或进行其他处理。
28.本例中,该回用系统还包括用于制备臭氧的臭氧发生器12,臭氧发生器12通过管道与臭氧反应池5相连,用于将产生的臭氧输送至臭氧反应池5内,废水在臭氧反应池5内,利用臭氧预氧化作用,初步氧化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及其他还原性物质,降低后续生物活性炭过滤池6的有机负荷。经臭氧处理的废水进入活性炭过滤池6,活性炭能够迅速吸附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同时也能富集微生物,使其表面能够生长出良好的生物膜,靠本身的充氧作用,炭床中的微生物就能以有机物为养料大量生长繁殖好氧菌,致使活性吸附炭吸附的小分子有机物充分生物降解。
29.本例中,保安过滤器7又称精密过滤器,商购获得,壳体采用不锈钢,滤芯采用成型的滤材(如聚丙烯纤维熔喷或线绕蜂房),在压力的作用下,废水通过滤材,滤渣留在滤材上,滤液透过滤材流出,截留废水中大于50μm的颗粒及杂质,有效去除水中杂质、沉淀物和悬浮物、细菌,从而到达过滤的目的。
30.超滤设备8是一种膜分离设备,其超滤膜的孔径在0.05μm~1nm,操作压力为0.1~0.5mpa,用于截留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微粒、细菌和病毒等大分子物质。
31.ro反渗透装置9进一步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盐、胶体、细菌、有机物等杂质,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回用水池10,出水可作用为企业回用水,ro反渗透装置9的浓水排至浓水池,去冲渣使用。
32.采用上述设置的焦化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处理某一废水,废水水质参数如表1所示。
33.表1为废水水质情况
[0034][0035][0036]
采用上述回用系统进行处理,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规范(gb50050-2007)中再生水回用于工业循环冷却循环水补充水标准,出水水质如表2所示。
[0037]
表2为出水水质
[0038]
序号项目单位数值1ph-7.5-92悬浮物mg/l≤53浊度ntu≤34总硬度mg/l1255钙硬度mg/l1006总碱度mg/l507cl-mg/l338总铁mg/l≤0.3
9电导率μs/cm405
[0039]
可见,采用上述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出水能够满足回用水指标。
[0040]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