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侧边发光的面板灯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1:38: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侧边发光的面板灯。


背景技术:

2.面板灯是一种常见的室内照明灯具,其光源发出的光经过高透光率的导光板后,形成一种均匀的平面发光效果,照度均匀性好、光线柔和、舒适而不失明亮,可有效缓解眼疲劳。led光源不仅具有耗电低、体积小、响应速度快、工作寿命长、易于调光调色、节能环保等优点,在其生产、制造、易用性方面都要大大超越白炽灯、荧光灯等传统光源。采用led光源的面板灯(即led面板灯)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环境变化,通过控制器能够进行色温的调控、明暗程度的调节以及各种动态程序的控制。led面板灯的控制器一般集成在电源驱动中,用户通过可以无线遥控、智能app或者墙壁开关等方式进行控制。led面板灯的安装形式有多种,可镶嵌于天花板、墙壁和安装体表面;也可吊装在天花板或安装体的下方。
3.led面板灯中的led光源一般分为平面布置和侧面布置。平面布置时,为了使led光源发出的光得到充分的漫反射,从而达到均匀的平面发光效果,面罩与led光源之间需保持较大距离,面板灯一般较厚。侧面布置时,led光源置于导光板的边缘处,通过导光板、反光纸和面罩的配合来发光,面板灯一般较轻薄。
4.现有的侧面布置的led面板灯,由于面罩和边框之间存在安装间隙,led光源容易通过该安装间隙发生漏光,从而影响面板灯的平面发光效果。随着led面板灯尺寸的增大,漏光现象越为严重。部分改进型的led面板灯通过增加密封圈,以填充该安装间隙,但由此又增加了产品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侧边发光的面板灯,用于解决导光组件与边框之间的漏光问题,达到结构紧凑、低成本、均匀平面发光且无杂光的效果。
6.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边发光的面板灯,包括边框、led模块、导光组件和背板。边框的单边截面整体呈l型,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一凸起、内侧安装面和上部安装面;导光组件设置在第一凸起上;led模块固定安装在内侧安装面上;背板覆盖在导光组件的上方,并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在上部安装面上。
7.本方案中,边框采用多条单边组合而成,边框的中心为内侧,边框l型的竖直侧为外侧。第一凸起设置在边框l型的水平侧的内侧;第一凸起将导光组件从边框l型的水平侧抬起并支撑,同时第一凸起的侧面将led模块发出的光进行反射阻挡,从而解决了导光组件与边框之间的漏光问题,达到无杂光的效果。优选地,第一凸起由内向外可以并列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凸起形成u字型结构,实现双重反射阻挡,进一步防止漏光。内侧安装面设置在边框l型的竖直侧的内侧面;内侧安装面大于等于led模块的安装底面,以保证对led模块的散热效果。上部安装面设置在边框l型的竖直侧的上表面;上部安装面上设有相关结构,使
背板可以通过连接件与之固定安装。led模块采用侧面布置的方式;led模块与导光组件保持一定距离;led模块通过导光组件达到均匀平面发光的效果。背板覆盖在导光组件的上方,边框包围并支撑导光组件和边框上的第一凸起的侧面阻挡,三者共同保证了面板灯中的led模块发出的光只能通过导光组件的正面发出,其余部分无漏光。本方案通过对边框的单边截面的结构设计,实现了集成化安装面板灯的各个零件,达到结构紧凑、低成本的效果。
8.优选地,所述led模块包括led元件和基板;led元件间隔线性排列在基板上;基板的底面和所述边框的内侧安装面紧密贴合。进一步,根据led模块的功率,基板的背面可以增加导热胶,以保证基板的底面与内侧安装面紧密贴合、实现热量传导。
9.进一步,所述导光组件从下往上依次叠加有光学面罩、导光板和反光板;所述led元件的高度方向位于光学面罩与反光板之间。位于中间层的导光板将led元件从侧面发出的光折射至位于上层的反光板;反光板将光线向下反射;位于下层的光学面罩将光线进行漫反射,最终明亮、柔和和均匀的光线从光学面罩向下出射,实现照明。导光板的厚度大于或等于led元件的高度,且led元件在高度方向恰好位于光学面罩与反光板之间,使得led元件发出的光线尽可能都通过导光板按上述光学路径进行输出,在提高照明亮度的同时减少了杂光的产生。
10.更进一步,所述光学面罩的边缘设有吸光材料。吸光材料可以阻挡led元件从侧面发出的部分光直接入射至光线面罩,进一步地减少了杂光。
11.更进一步,所述导光板的表面设有圆点矩阵。在上述光学路径中,当光线从反光板反射后,重新穿过导光板时,密布的圆点矩阵被光线透射,相当于若干个发光的小圆点,进一步提升了最终照明光线的均匀性。
12.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组件和所述背板之间的具有缓冲作用的填充板。为了简化生产,背板为一平板件,背板与导光组件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填充板的厚度等于该间隙。填充板设置后,导光组件也在背板的压力下,被固定安装。此外,在运输过程中,背板受到挤压时,填充板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导光组件被压坏。
13.优选地,所述边框还设有空腔;空腔由所述内侧安装面、所述上部安装面、边框的下部的表面和边框的最外侧的表面组成。以边框的单边横截面说明,边框为空心件,四个表面围成了一个空心的矩形区域,即空腔。通过空腔的设置,一方面在保证边框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降低了边框的质量,有利于面板灯的安装;另一方面则增加了边框的表面积,进而增强了边框的散热能力,有利于led模块的热量传导、散热。
14.优选地,所述边框还设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垂直于所述上部安装面,并与边框的最外侧的表面重合。第二凸起相当于边框的最外侧的表面向上的延伸,相当于上部安装面上的定位台阶。安装时,第二凸起对背板的位置起一定限定作用。
15.优选地,所述边框的上部安装面还设有安装槽;所述背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件通过安装孔和安装槽,将背板固定安装在边框的上部安装面上。边框的上部安装面上设置安装槽可以避免对边框二次加工,制作与背板上的安装孔对应的螺纹孔,简化生产和方便安装。
16.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吊挂式安装的支架组件;支架组件重叠在所述背板上,并通过所述连接件与背板和边框固定连接。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本方案通过第一凸起将导光组件从边框l型的水平侧抬起并支撑,同时第一凸起的侧面将led模块发出的光进行反射阻挡,从而解决了导光组件与边框之间的漏光问题,达到无杂光的效果。
19.本方案通过对边框的单边截面的结构设计,实现了集成化安装面板灯的各个零件,达到结构紧凑、低成本的效果。
20.本方案通过光学面罩边缘的吸光材料,阻挡了led元件从侧面发出的部分光直接入射至光线面罩,进一步地减少了杂光;通过导光板的表面的白色圆点矩阵,进一步提升了照明光线的均匀性。
21.本方案通过边框的上部安装面上设置安装槽,避免了对边框二次加工,制作与背板上的安装孔对应的螺纹孔,简化生产和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仰视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左视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a-a剖视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b处放大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边框与背板安装的c处局部视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光学面罩的c处局部视图。
29.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导光板的c处局部视图。
30.标号说明:边框10、第一凸起11、内侧安装面12、上部安装面13、空腔14、第二凸起15、安装槽16、led模块20、led元件21、基板22、导光组件30、光学面罩31、导光板32、反光板33、吸光材料34、圆点35、填充板40、背板50、安装孔51、连接件60、支架组件70。
具体实施方式
31.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32.实施例1
33.如图1至6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侧边发光的面板灯,包括边框10、led模块20、导光组件30和背板50。边框10的单边截面整体呈l型,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一凸起11、内侧安装面12和上部安装面13;导光组件30设置在第一凸起11上;led模块20固定安装在内侧安装面12上;背板50覆盖在导光组件30的上方,并通过连接件60固定安装在上部安装面13上。
34.本实施例中,边框10采用多条单边组合而成,边框10的中心为内侧,边框l型的竖直侧为外侧。第一凸起11设置在边框l型的水平侧的内侧;第一凸起11将导光组件30从边框l型的水平侧抬起并支撑,同时第一凸起11的侧面将led模块20发出的光进行反射阻挡,从而解决了导光组件30与边框10之间的漏光问题,达到无杂光的效果。优选地,第一凸起11由内向外可以并列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凸起11形成u字型结构,实现双重反射阻挡,进一步
防止漏光。内侧安装面12设置在边框l型的竖直侧的内侧面;内侧安装面12大于等于led模块20的安装底面,以保证对led模块20的散热效果。上部安装面13设置在边框l型的竖直侧的上表面;上部安装面13上设有相关结构,使背板50可以通过连接件60与之固定安装。led模块20采用侧面布置的方式;led模块20与导光组件30保持一定距离;led模块20通过导光组件30达到均匀平面发光的效果。背板50覆盖在导光组件30的上方,边框10包围并支撑导光组件30和边框10上的第一凸起11的侧面阻挡,三者共同保证了面板灯中的led模块20发出的光只能通过导光组件30的正面发出,其余部分无漏光。本实施例通过对边框10的单边截面的结构设计,实现了集成化安装面板灯的各个零件,达到结构紧凑、低成本的效果。本实施例中,边框10采用铝合金材料,以提高面板灯的散热效果。边框10采用四条单边组合而成,整体为长方形。导光组件30和背板50对应为长方形的平板件,且四边设置有倒角,以方便安装。led模块20根据功率,可以设置在边框10的长边和/或宽边。
35.优选地,所述led模块20包括led元件21和基板22;led元件21间隔线性排列在基板22上;基板22的底面和所述边框10的内侧安装面12紧密贴合。进一步,根据led模块20的功率,基板22的背面可以增加导热胶,以保证基板22的底面与内侧安装面12紧密贴合、实现热量传导。本实施例中,led模块20整体呈条或带状,led元件21为贴片元件,基板22为pcb板。led元件21包括冷光类型元件和/或暖光类型元件。基板22上设有安装孔51,led模块20通过在安装孔51中点胶的方式实现与所述内侧安装面12的固定安装。
36.进一步,所述导光组件30从下往上依次叠加有光学面罩31、导光板32和反光板33;所述led元件21的高度方向位于光学面罩31与反光板33之间。位于中间层的导光板32将led元件21从侧面发出的光折射至位于上层的反光板33;反光板33将光线向下反射;位于下层的光学面罩31将光线进行漫反射,最终明亮、柔和和均匀的光线从光学面罩31向下出射,实现照明。导光板32的厚度大于或等于led元件21的高度,且led元件21在高度方向恰好位于光学面罩31与反光板33之间,使得led元件21发出的光线尽可能都通过导光板32按上述光学路径进行输出,在提高照明亮度的同时减少了杂光的产生。本实施例中,光学面罩31、导光板32和反光板33的长、宽尺寸均相同,其中光学面罩31和导光板32为透光材料。光学面罩31具有白色磨砂表面,以增强光线漫反射效果。
37.如图7所示,更进一步,所述光学面罩31的边缘设有吸光材料34。吸光材料34可以阻挡led元件21从侧面发出的部分光直接入射至光线面罩,进一步地减少了杂光。本实施例的吸光材料34为黑色涂料。
38.如图8所示,更进一步,所述导光板32的表面设有白色圆点35矩阵。在上述光学路径中,当光线从反光板33反射后,重新穿过导光板32时,密布的白色圆点35矩阵被光线透射,相当于若干个发光的小圆点35,进一步提升了最终照明光线的均匀性。
39.如图5所示,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组件30和所述背板50之间的具有缓冲作用的填充板40。为了简化生产,背板50为一平板件,背板50与导光组件30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填充板40的厚度等于该间隙。填充板40设置后,导光组件30也在背板50的压力下,被固定安装。此外,在运输过程中,背板50受到挤压时,填充板40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导光组件30被压坏。本实施例中,背板50的长、宽尺寸与导光组件30相同。
40.优选地,所述边框10还设有空腔14;空腔14由所述内侧安装面12、所述上部安装面13、边框10的下部的表面和边框10的最外侧的表面组成。以边框10的单边横截面说明,边框
10为空心件,四个表面围成了一个空心的矩形区域,即空腔14。通过空腔14的设置,一方面在保证边框10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降低了边框10的质量,有利于面板灯的安装;另一方面则增加了边框10的表面积,进而增强了边框10的散热能力,有利于led模块20的热量传导、散热。
41.优选地,所述边框10还设有第二凸起15;第二凸起15垂直于所述上部安装面13,并与边框10的最外侧的表面重合。第二凸起15相当于边框10的最外侧的表面向上的延伸,相当于上部安装面13上的定位台阶。安装时,第二凸起15对背板50的位置起一定限定作用。
42.优选地,所述边框10的上部安装面13还设有安装槽16;所述背板50上设有安装孔51;所述连接件60通过安装孔51和安装槽16,将背板50固定安装在边框10的上部安装面13上。边框10的上部安装面13上设置安装槽16可以避免对边框10二次加工,制作与背板50上的安装孔51对应的螺纹孔,简化生产和方便安装。本实施中,安装孔51为长圆孔,安装孔51的走向与安装槽16的走向成90
°
。连接件60为螺纹紧固件。
43.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吊挂式安装的支架组件70;支架组件70重叠在所述背板50上,并通过所述连接件60与背板50和边框10固定连接。
44.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