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移除组织样本的活检工具和方法与流程

2022-02-20 00:31: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用于移除组织样本的活检工具。本发明还涉及通过使用此类活检工具移除组织样本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活检涉及提取组织样本以供分析。活检可以通过多种器械和方法进行,并且可以从身体上或体内的几乎任何地方(包括皮肤、器官和其他结构)采集组织样本。活检移除细胞和组织,对其进行分析以识别异常细胞,这可有助于诊断特定病症。皮肤活检通常用于诊断皮肤病症,诸如炎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皮肤癌和皮肤中的其他癌症。其还可用于小黑素瘤病变的根治性切除。癌症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癌症诊断的数量不断增加。因此,为了在早期发现癌症,对组织进行取样非常重要。通过早期诊断疾病,有效治疗和生存的机会增加。如果病症已被诊断,则活检也可用于评估其严重程度(诸如炎症程度)和等级(诸如癌症的侵袭性)。这些信息在决定最合适的治疗和评估人对特定类型治疗的反应时非常有用。其还可用于帮助确定人的总体预后。因此,活检取样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活检取样的可用性通常可能是有限的,因为组织取样和分析非常昂贵。取样过程消耗大量医疗设备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形式的时间和资源。组织取样过程在技术上要求也很高,因为在获得代表性样本的同时,必须抑制患者的疼痛和不适。代表性样本非常重要,以便降低诊断错误的风险并实现可靠的分析。
3.一种用于移除组织样本的已知解决方案公开于文献us 2007/02499601a中。该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从患者的活检区域移除活检样本的活检穿孔器和方法。
4.us2016/0151085a1中公开了用于移除组织样本的另一种已知解决方案。该文献公开了一种包括细长轴和切割丝的活检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用于移除组织样本的有利的活检工具。
6.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节省时间和成本地移除组织样本。
7.本文提及的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0008]-用于移除组织样本的活检工具,以及
[0009]-根据所附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通过使用此类活检工具来移除组织样本的方法。
[0010]
因此,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移除组织样本的活检工具。该活检工具被构造成在切口状态与切断状态之间改变。该活检工具包括:细长外部管状构件,该细长外部管状构件在近侧端部与远侧端部之间纵向延伸,其中该外部管状构件包括第一圆周壁,并且其中该外部管状构件的远侧端部包括切割边缘;细长内部管状构件,该细长内部管状构件被布置在外部管状构件内部,其中该内部管状构件包括近侧端部、远侧端部和第二圆周壁;以及切割丝。
[0011]
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能够围绕旋转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外部管状构件
包括第一圆周壁中的第一孔口,并且内部管状构件包括第二圆周壁中的第二孔口,其中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延伸。切割丝是弹簧偏置的并且被构造成与外部管状构件的第一孔口相关联地布置。该活检工具被构造成通过外部管状构件和/或内部管状构件的旋转运动使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重叠,以获得切断状态,由此切割丝垂直于旋转轴线移位。
[0012]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过使用如本文所公开的活检工具移除组织样本的方法。该活检工具被构造成在切口状态与切断状态之间改变,该活检工具包括:细长外部管状构件,该细长外部管状构件在近侧端部与远侧端部之间纵向延伸,其中该外部管状构件包括第一圆周壁,并且外部管状构件的远侧端部包括切割边缘;细长内部管状构件,该细长内部管状构件被布置在外部管状构件内部,其中该内部管状构件包括近侧端部、远侧端部和第二圆周壁;以及切割丝,其中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能够围绕旋转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其中外部管状构件包括第一圆周壁中的第一孔口,并且内部管状构件包括第二圆周壁中的第二孔口,其中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延伸,其中切割丝是弹簧偏置的并且被构造成与外部管状构件的第一孔口相关联地布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借助于外部管状构件的切割边缘切开组织;旋转外部管状构件和/或内部管状构件,使得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重叠,由此获得切断状态并且切割丝垂直于旋转轴线移位;以及使至少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围绕旋转轴线旋转。
[0013]
如今,穿孔活检是用于皮肤活检的最广泛使用的技术。在穿孔活检期间,使用者(通常是执业医生,诸如医生)使用圆形工具切入组织中。然后医生必须使用镊子和剪刀或外科手术刀以从身体完全移除组织样本。医生还可能需要其他受过训练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辅助,例如擦拭血液,以便保持取样区域足够干净,以便在医生用一只手保持组织样本同时用另一只手切割组织样本时,看到要切割什么和在哪里切割。
[0014]
通过如本公开中那样借助于外部管状构件的切割边缘切开组织并且借助于弹簧偏置的切割丝从组织样本区域切断和分离组织样本,组织样本可被移除而不需要利用其他工具诸如外科手术刀、外科剪和/或镊子。另外,借助于本公开,整个取样过程可仅由一个人仅用一只手来进行。因此,可以时间和成本有效的方式收集组织样本。
[0015]
借助于本公开,可从身体移除组织样本,而无需用镊子牵拉组织并且无需徒手切割。因此,当快速且容易地移除组织样本时,取样过程对于患者而言可能较少令人焦虑和引发疼痛。由于高效移除,实现了更整齐的切割,这导致实际的组织样本受到更少的损坏,并且获得更具代表性的样本。获得基本上垂直于皮肤的直切口,这可使得能够更充分地分析组织样本。代表性样本在分析时进行可靠评估方面非常重要。借助于本公开,组织取样深度在切开期间可更易于观察和控制。因此,组织样本区域将被留下较少的创伤,并且可实现有利的愈合。另外,更加舒适的患者也可有利于更良好的取样情境,这可导致更高质量的组织样本以及对于采集样本的人而言更好且更安全的工作情境。
[0016]
根据本公开,切割到组织中(即,切开)借助于外部管状构件的远侧端部处的切割边缘来实现,而切除(即,切断)借助于弹簧偏置的切割丝来实现。借助于被弹簧偏置的切割丝,在组织样本的基部处实现有效且半自动的斩断运动,其中组织样本的基部位于进入身体组织的特定深度处。由此,可例如在真皮下方的脂肪组织层中实现组织样本的有效切断。由于易于处理活检工具,使用该活检工具的人需要较少的培训和练习来使用该工具,这进
一步减少了与组织取样相关的时间和成本的消耗。另外,由于对用于组织取样的多个器械的需求减少,因此在医护人员之间对尖锐的血液污染的器械的处理可显著减少。由此,可以实现在组织取样过程期间针对医护人员的增加的安全性。
[0017]
因此,借助于根据本公开的活检工具,减少了采集组织样本的实际时间、培训时间和取样所需个体的数量,这显著降低了金融资产和人类资产两者的成本。其他协同效应是减少了患者的疼痛和不适,同时增加了采集的组织样本的质量。因此,通过本公开,获得了有利的活检工具和有效的取样过程,由此获得了用于分析的代表性组织样本。
[0018]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优点和新颖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从下面的细节以及通过将本发明付诸实施将变得显而易见。虽然下文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指出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具体细节。可以获得本文教导内容的专业人员将认识到在本发明范围内的其他领域内的进一步应用、修改和合并。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及其进一步的目的和优点,下面列出的详细描述应当与附图一起阅读,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各个图中表示类似项目,并且其中:
[0020]
图1a至图1d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活检工具;
[0021]
图2a至图2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活检工具的细节;
[0022]
图3a至图3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活检工具的细节;
[0023]
图4a至图4c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活检工具;
[0024]
图5a至图5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活检工具;
[0025]
图6a至图6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活检工具的细节;
[0026]
图7a至图7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活检工具的细节;
[0027]
图8a至图8d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活检工具;
[0028]
图9a至图9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活检工具;
[0029]
图10a至图10d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活检工具;
[0030]
图11a至图11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活检工具;
[0031]
图12a至图12d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活检工具;
[0032]
图13a至图13h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活检工具;
[0033]
图14a至图14g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活检工具;
[0034]
图15a至图15c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活检工具;
[0035]
图16a至图16e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活检工具;
[0036]
图17a至图17d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活检工具的细节;以及
[0037]
图18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方法步骤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用于移除组织样本的活检工具。应当理解,活检工具的所有各种示例也适用于通过使用此类活检工具移除组织样本的方法。
[0039]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移除组织样本的活检工具。该活检工具被构造成在切口状态与切断状态之间改变,该活检工具包括:细长外部管状构件,该细长外
部管状构件在近侧端部与远侧端部之间纵向延伸,其中该外部管状构件包括第一圆周壁,并且其中外部管状构件的远侧端部包括切割边缘;细长内部管状构件,该细长内部管状构件被布置在外部管状构件内部,其中该内部管状构件包括近侧端部、远侧端部和第二圆周壁;以及切割丝,其中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能够围绕旋转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其中外部管状构件包括第一圆周壁中的第一孔口,并且内部管状构件包括第二圆周壁中的第二孔口,其中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延伸,其中切割丝是弹簧偏置的并且被构造成与外部管状构件的第一孔口相关联地布置,其中该活检工具被构造成通过外部管状构件和/或内部管状构件的旋转运动使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重叠,以获得切断状态,由此切割丝垂直于旋转轴线移位。
[0040]
所公开的活检工具可用于从身体移除组织样本。所公开的活检工具可用于从患者移除组织样本。患者可以是活体人类或动物。然而,活检也可用于死后研究,作为获得用于研究死亡原因、用于医学研究等的组织样本的机会。因此,活检工具也可用于从死的人体或动物体移除组织样本。这意味着活检工具可用于从活组织和/或死组织移除组织样本。
[0041]
该活检工具被构造成在切口状态与切断状态之间改变。由于两种不同的状态,切口和切断两者可借助于同一工具来实现。这意味着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工具(诸如镊子、剪刀或外科手术刀)来从取样区域移除组织样本。在切口状态下,可进行延伸到组织中的第一切割。在切断状态下,可在垂直于第一切割的方向上进行第二切割,由此从组织切除组织样本。
[0042]
由于外部管状构件具有细长管状形状和布置在其远侧端部处的切割边缘,因此细长外部管状构件被构造为中空的圆柱形外科手术刀。借助于切割边缘,活检工具可用于在切口状态下切入组织,例如切入皮肤组织。切割边缘可具有环形横截面。从而可获得环形切口切割。切割边缘可旋转以便向下切割约5毫米(mm)至真皮下方的脂肪组织层。另选地,可将切割边缘向下穿孔至脂肪组织。切割边缘可沿着外部管状构件的远侧端部是连续的。切割边缘可被构造为环形切割刀片。当围绕旋转轴线转动(即旋转或扭转)时,切割边缘可进行切割。旋转可以是顺时针和/或逆时针的。皮肤厚度在身体的不同部分上是不同的,并且因此可根据当前取样区域和要采集的组织样本的类型来调节切口的深度。根据示例,借助于切割边缘的切口可向下切割至3mm-20mm、或4mm-16mm、或5mm-12mm之间的深度。切割边缘可包含适用于在身体组织中形成切口的锋利材料。根据一个示例,切割边缘和外部管状构件可由相同的材料组成。根据一个示例,切割边缘可与外部管状构件集成。根据一个示例,外部管状构件和切割边缘可包含不同的材料。根据具体示例,外部管状构件可包含透明材料,并且切割边缘可包含金属。
[0043]
本文所用的表述“细长管状构件”是指细长中空圆柱体。内部管状构件和外部管状构件具有环形横截面。内部管状构件和外部管状构件的环形横截面在垂直于内部管状构件和外部管状构件的纵向方向的平面中。
[0044]
内部管状构件和外部管状构件可包含耐腐蚀性不锈钢、外科手术钢、塑料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根据一个示例,外部管状构件和/或内部管状构件可包含透明材料。透明材料可包括玻璃、塑料或具有透明特性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根据一个示例,外部管状构件可包含透明材料,并且切割边缘可包含金刚石粉尘的表面。借助于透明材料,使用者能够透过外部管状构件和/或内部管状构件看到。该特征有利于将活检工具定位在组织取样区
域处。因此,借助于透明特性,使用者可能能够在开始切口之前在视觉上检查取样位置是正确的。因此,使用者可在开始取样过程之前检查旨在被移除的皮肤病变在外部管状元件和内部管状元件内正确地居中。
[0045]
活检工具包括切割丝。根据一个示例,切割丝的厚度可为0.15mm。根据其他示例,切割丝的厚度可在0.05mm-0.5mm之间、或0.1mm-0.4mm之间、或0.15mm-0.3mm之间。切割丝可包含金刚石元素。切割丝切割可例如浸渍有各种大小的金刚石粉尘以用于组织的有效切割。
[0046]
根据本公开,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是可旋转的。内部管状构件和外部管状构件同轴布置。因此,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的旋转轴线是相同的。借助于可旋转的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可相对于彼此调节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的位置。根据一个示例,内部管状构件能够相对于外部管状构件旋转。根据另一个示例,外部管状元件能够相对于内部管状构件旋转。
[0047]
第一孔口可被构造成具有沿外部管状构件的圆周延伸的长度和平行于旋转轴线延伸的宽度。根据一个示例,第一孔口的构型可适于切割丝的厚度。因此,第一孔口的宽度可为大约0.5mm,使得切割丝在与第一孔口相关联地布置时可具有足够的空间。根据其他示例,第一孔口的宽度可在0.05mm-1.5mm、或0.1mm-1mm、或0.15mm-0.7mm之间。
[0048]
当借助于如本文所公开的活检工具移除组织样本时,可借助于外部管状构件的切割边缘执行进入组织的切口。当执行切口时,活检工具被布置成切口状态。当活检工具处于切口状态时,切割边缘可在组织样本周围提供大致环形的切口。组织样本的在切口之后仍然附接到被取样对象的剩余底部部分可被视为组织样本的基部。当借助于身体组织诸如皮肤中的切割边缘形成切口时,身体组织的弹性可导致沿着切口形成间隙,其中当切割更深时可引入第一圆周壁和第二圆周壁。当切口已被进行到所需的组织取样深度时,切割丝以及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随后位于组织中,例如位于皮肤样本的真皮下方的脂肪组织层中。
[0049]
然后通过内部管状构件和外部管状构件相对于彼此的旋转来开始切割丝的位移。然后旋转外部管状构件和/或内部管状构件,使得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重叠,由此获得切断状态。由于在切断状态下没有任何东西阻挡弹簧偏置的切割丝,切割丝可被弹簧力移位。由于活检工具的构型,弹簧偏置的切割丝的移动可由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引导。切割丝借助于弹簧力垂直于旋转轴线移位。因此,切割丝可朝向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的中心径向移位。因此,弹簧偏置的切割丝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上进行切割运动,即切断运动,从而从被取样的对象切除组织样本的基部的至少一部分。因此,在切断状态下,切割丝被布置成垂直于旋转轴线,跨过细长内部管状构件和细长外部管状构件的中空内部。借助于被弹簧偏置的切割丝,切割丝可以恒定地具有适当的张力,以进行整齐的切割。
[0050]
接下来,通过围绕旋转轴线旋转活检工具,可进行进一步的切除运动,即切断运动,使得组织样本的整个基部与被取样的对象分离。因此,通过在处于切断状态时旋转活检工具,切割丝将被旋转,从而切除组织样本。由此,可借助于活检工具而无需其他工具的辅助来移除样本组织。根据一个示例,当处于切断状态时,活检工具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可包括整个活检工具的旋转或活检工具的部分的旋转。因此,根据一个示例,当处于切断状态时,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可包括至少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的旋转。意味着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可在切断状态下一起围绕旋转轴线旋转,由此切割丝也可旋转。因
此,根据一个示例,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被构造成在切断状态下围绕旋转轴线一起旋转,由此切割丝也旋转。因此,至少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可以是关节旋转。因此,根据一个示例,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可包括外部管状构件、内部管状构件和切割丝的旋转。根据一个示例,当处于切断状态时,活检工具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或至少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可以是手动操作的和/或机动化的。根据一个示例,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因此可由可移动旋钮、手轮、按钮等致动。
[0051]
根据一个示例,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被布置成使得切割丝在切口状态下邻接第二圆周壁的包络表面。借助于这种构型,防止弹簧偏置的切割丝在切口状态下被内部管状构件的第二圆周壁的包络表面移位。由此,弹簧偏置的切割丝不能移动到切断状态。在切口状态下,弹簧偏置的切割丝可沿着内部管状构件的第二圆周壁的周边布置。因此,细长内部管状构件和细长外部管状构件的中空内部处于切口状态,该切口状态是打开的并且可接近的,以便接收组织样本。
[0052]
根据一个示例,第一孔口沿外部管状构件的圆周的至少一半周向延伸,并且第二孔口沿内部管状构件的圆周的至少一半周向延伸。借助于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分别沿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的圆周的至少一半周向延伸,可切除组织样本的整个基部。在切断状态下,组织样本的基部的至少一半可借助于弹簧力被切除。通过在切断状态(即,当切割丝跨过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的中空内部布置时)下旋转活检工具或至少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可切除组织样本的基部的剩余部分。由此,可借助于活检工具而无需其他工具的辅助来移除样本组织。
[0053]
根据一个示例,第一孔口沿外部管状构件的圆周的大约一半周向延伸,并且第二孔口沿内部管状构件的圆周的大约一半周向延伸。
[0054]
另选地,第一孔口沿外部管状构件的圆周的少于一半周向延伸,并且第二孔口沿内部管状构件的圆周的少于一半周向地延伸。如果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分别沿着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的圆周的少于一半周向延伸,则组织样本的整个基部可不被切除。因此,在切口、切断和旋转活检工具的至少部分之后,组织样本的基部的中心部分仍可附接到被取样的对象。然后可借助于其他工具诸如镊子、剪刀和/或外科手术刀来牵拉或切除剩余的中心部分。
[0055]
第一孔口可被布置在距外部管状构件的远侧端部一定距离处。根据一个示例,第一孔口可被布置在距外部管状构件的远侧端部大约2mm处。根据其他示例,第一孔口可被布置在距外部管状构件的远侧端部0.1mm-7mm或1mm-3mm处。
[0056]
根据一个示例,第一孔口和/或第二孔口可具有大致矩形的狭槽的轮廓。根据一个示例,第一孔口和/或第二孔口可具有包括圆角的大致矩形的狭槽的轮廓。借助于第一孔口的大致矩形形状,切割丝可在切口状态下保持在适当位置。借助于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的大致矩形的形状,切割丝可在切断状态下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上被有效地引导。根据一个示例,第二孔口可具有菱形狭槽的轮廓。借助于具有菱形狭槽轮廓的第二孔口,可有效地引导切割丝。然后可将切割丝的位移引导至菱形狭槽的端角。根据一个示例,内部管状构件的远侧端部可以是半圆柱形的。因此,内部管状构件中的第二孔口可以是半圆形的。因此,内部管状构件的半圆形远侧端部可包括第二圆周壁的包络表面,从而防止弹簧偏置的切割丝在切口状态下移位。半圆形孔口可为有益的,因为其易于制造。根据一个示例,第二
孔口沿近侧方向从内部管状构件的远侧端部纵向延伸并且超过外部管状构件的第一孔口。第二孔口的这种构型可有利于活检工具的制造。
[0057]
根据一个示例,内部管状构件可被布置成使得内部管状构件的远侧端部被布置在外部管状构件的第一孔口与远侧端部之间。根据一个示例,内部管状构件可被布置成使得内部管状构件的远侧端部被布置在外部管状构件的第一孔口与切割边缘之间。借助于这种构型,内部管状构件的远侧端部因此可不借助于被布置在外部管状构件的远侧端部处的切割边缘阻挡组织的切口。
[0058]
根据一个示例,内部管状构件的远侧端部包括切割边缘。根据一个示例,内部管状构件的切割边缘可沿着内部管状构件的远侧端部是连续的。借助于在内部管状构件和外部管状构件两者上具有切割边缘,可获得更深的切口。
[0059]
根据一个示例,切割丝借助于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垂直于旋转轴线移位。因此,活检工具可包括至少一个弹簧元件。根据一个示例,切割丝借助于至少一个弹簧元件被弹簧偏置。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可包括螺旋弹簧、伸缩弹簧、锯齿形弹簧或任何其他类型的弹簧或弹性部件。由于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当切割丝借助于弹簧力移位时,在切断状态下实现半自动切断。
[0060]
根据一个示例,切割丝包括两个端部,其中每个端部联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根据一个示例,切割丝可具有大约0.15mm的厚度,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可具有0.3mm的厚度。根据另一个示例,切割丝可具有大约0.05mm-0.5mm的厚度,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可具有0.1mm-3mm的厚度。切割丝可薄于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以便实现有效且整齐的切割。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可比切割丝厚,以便有利于有效的弹簧特性而不断裂。然而,根据一个示例,切割丝和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可具有相等的厚度。
[0061]
根据一个示例,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沿外部管状构件的第一圆周壁的周边布置。根据一个示例,切割丝和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在切口状态下环绕外部管状构件。因此,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和切割丝可围绕外部管状构件的圆周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借助于这种构型,切割丝可易于安装和/或更换。其他有益效果是,该构型简单,并且切割丝和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上的应变较低。
[0062]
根据一个示例,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可包括至少一个锯齿形弹簧。锯齿形弹簧是有益的,因为在锯齿形弹簧在一个范围内几乎是平的时,可以获得有效的弹簧特性。因此,锯齿形弹簧可沿着外部管状构件的周边布置,并且仍然配合到在进行切口时由于周围组织的弹性而在切割边缘与组织之间出现的间隙中。通过改变锯齿形弹簧的构型,诸如每个锯齿形弹簧的折叠角度等,弹簧的特性可适于当前取样应用。
[0063]
根据一个示例,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包括至少一个螺旋弹簧。借助于螺旋弹簧,可获得可靠且有效的弹簧特性以用于连续地保持切割丝被适当张紧。
[0064]
根据一个示例,切割丝被布置成沿外部管状构件的周边延伸穿过第一圆周壁中的两个开口进入外部管状构件。根据一个示例,第一圆周壁中的两个开口可被构造为从外部管状构件的远侧端部延伸的狭槽。因此,切割丝可延伸到外部管状构件的中空内部中。在切口状态下,切割丝然后将邻接外部管状构件的第一圆周壁的内部和内部管状构件的第二圆周壁的外部。第一圆周壁中的两个开口可被布置成彼此相对。两个开口可基本上居中布置在第一圆周壁上。两个开口可被布置成使得外部管状构件内部的切割丝在切口状态下将基
本上沿循第一圆周壁的圆周的一半。借助于这种构型,切割丝的位置可更固定。
[0065]
根据一个示例,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相对于彼此的旋转是手动操作的和/或机动化的。根据一个示例,当处于切断状态时,活检工具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或至少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可以是手动操作的和/或机动化的。因此,根据一个示例,至少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可包括手动操作的和/或机动化的旋转。手动操作的解决方案简单且节省成本。机动化解决方案可形成对使用者而言更容易操作的活检工具。
[0066]
根据一个示例,活检工具包括外壳。根据一个示例,外部管状构件的近侧端部联接到外壳。
[0067]
根据一个示例,活检工具包括抓持部分。抓持部分可有利于借助于一只手容易且牢固地抓持活检工具。根据一个示例,抓持部分可固定地布置到外壳。因此,抓持部分可相对于外壳为不可旋转的,即可旋转地固定。
[0068]
根据一个示例,活检工具包括用于使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相对于彼此旋转的致动器布置结构。借助于致动器布置结构,活检工具可以设置为切断状态、切口状态或中间状态。致动器布置结构可包括操纵元件。操纵元件可包括可移动旋钮、手轮、按钮等。操纵元件可致动手动操作的和/或机动化的旋转。操纵元件可连接到内部管状构件或外部管状构件,以便使得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旋转。根据一个示例,操纵元件可与外壳相关联地布置。
[0069]
根据一个示例,致动器布置结构还可包括用于操纵元件的对应狭槽。在一个示例中,用于操纵元件的对应狭槽可布置在外壳中。因此,外部管状构件和/或内部管状构件的旋转可通过使操纵元件在对应狭槽中/沿对应狭槽移位来提供。在一个示例中,狭槽被构造成使得操纵元件围绕旋转轴线移位。根据一个示例,可通过沿着旋转轴线线性地移位操纵元件来执行旋转。借助于传动装置,沿着旋转轴线的线性运动然后可被转换成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相对于彼此的旋转运动。
[0070]
根据一个示例,活检工具还可包括用于指示活检工具何时处于切口状态、切断状态或处于中间状态的指示器布置结构。借助于指示器布置结构,可以清楚地指示活检工具的当前状态。因此,可以降低不正确处理活检工具的风险。根据一个示例,指示器布置结构被包括在致动器布置结构中。
[0071]
根据一个示例,活检工具包括用于切口深度的测量布置结构。该测量布置结构可向使用者指示切割边缘在切口状态下已插入组织中的深度。根据一个示例,测量布置结构可包括在外部管状构件处的规定刻度(ruled scale)。单位为例如mm(毫米)的刻度或梯度可从外部管状构件的侧面可见。根据示例,测量布置结构可包括滑动测量杆。测量杆可平行于旋转轴线滑动地布置在外部管状构件的外部。测量杆的一端可被布置在组织样本的周围组织的表面处。当切开时,然后测量杆可相对于外部管状构件滑动。因此,测量杆的位移可对应于切口深度。测量布置结构可允许在规定刻度或数字显示器上读出测量结果。因此,借助于切口深度的测量布置结构,可清楚地指示进入组织的切口的当前深度。借助于切口深度的测量布置结构,可降低在不正确的深度处切断组织样本的风险。
[0072]
根据一个示例,活检工具包括样本弹出器。借助于样本弹出器,所收集的组织样本可从活检工具弹出,而无需其他工具(诸如镊子等)的辅助。当通过镊子等的辅助移除组织
样本时,存在组织样本可能暴露于挤压损伤和/或拉伸损坏的风险。借助于样本弹出器,可降低所收集的组织样本的这些类型的损坏的风险。因此,当与借助于钳子移除的组织样本相比时,所收集的组织样本可更具代表性并且具有更高的质量,这继而导致对组织样本的更充分的分析。根据一个示例,样本弹出器可仅在活检工具处于切口状态时被致动。当样本弹出器在切断状态下被致动时,存在切割丝可能断裂的风险。另外,如果样本弹出器在切断状态下被致动,则切割丝可以将组织样本切割成两部分。然而,如果活检工具不旨在再次使用,或者如果将样本分成两部分是有益的,则样本弹出器可以被构造成能够在切断状态下被致动。
[0073]
根据一个示例,样本弹出器包括被布置在内部管状构件内部的弹簧偏置柱塞。样本弹出器可被构造成通常处于非弹出状态。这意味着当样本弹出器未被致动时,样本弹出器处于非弹出位置。
[0074]
根据一个示例,弹簧偏置的柱塞可包括样本弹出器致动器、柱塞、弹簧和弹出器末端。可向下推动样本弹出器致动器,以便弹出所收集的组织样本。当样本弹出器被致动时,柱塞的弹出器末端可被推向组织样本,使得组织样本从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的中空内部弹出。由此,在没有其他工具(诸如镊子等)的辅助下,将组织样本从活检工具中弹出。
[0075]
根据一个示例,活检工具是手持式工具。手持式工具重量轻并且易于由人处理。然而,本公开可以被布置在取样设备中或者是取样站的一部分。根据一个示例,本公开可以与另一个装置诸如窥器等可移除地接合。这样,进行组织取样的人可使用窥器保持体腔打开,同时收集组织样本。这尤其可用于允许医疗专业人员从例如子宫颈收集组织样本。
[0076]
根据一个示例,活检工具可以是一次性装置,即不可重复使用的装置。因此,活检工具可仅使用一次,即用于一个组织样本。另选地,活检工具可以是一次性的,但允许在丢弃之前从同一对象(例如同一患者)采集多个样本。根据另一个示例,活检工具可以是可重复使用的。因此,活检工具可适于在重复使用之前进行清洁和灭菌。根据一个示例,活检工具可包括一次性部分和可重复使用部分。活检工具与组织样本接触的部分可以是一次性的,而剩余部分可以是可重复使用的。根据一个示例,一次性部分可包括至少外部管状构件、内部管状构件和切割丝。根据一个示例,一次性部分可包括样本弹出器的至少一部分。根据一个示例,一次性部分可包括弹出器末端和/或柱塞。根据一个示例,一次性部分可以可释放地联接到可重复使用部分。一次性部分可以通过至少联接件可释放地联接到可重复使用部分。联接件可包括压力配合连接件、卡扣配合连接件、螺纹联接件、快速联接件、卡口联接件或其他类型的连接件或联接件。包括一次性部分和可重复使用部分的活检工具可能是有益的,因为活检工具与组织样本接触的一次性部分在使用后可容易地丢弃,并且用新的、未使用的和无菌的一次性部分替换。因此,保持了活检工具与组织样本接触的部分的无菌性,而无需在取样之间对整个活检工具进行清洁和灭菌。可以重复使用的剩余部分(即,可重复使用部分)是节省成本的并且减少了浪费。
[0077]
根据一个示例,活检工具可包括通过联接布置结构连接的第一模块单元和第二模块单元。根据一个示例,第一模块单元可以是可更换的和/或一次性的。因此,根据一个示例,前述一次性部分可包括第一模块单元。第二模块单元可以是可更换的和/或可重复使用的。因此,根据一个示例,上述可重复使用部分可包括第二模块单元。根据一个示例,第一模
块单元和/或第二模块单元可包括一次性部分。例如,第一模块可包括外部管状构件、内部管状构件和切割丝。这些部分可与组织样本接触并且因此可为一次性的,而第一模块单元的其余部分可被构造成重复使用。
[0078]
通过具有通过联接布置结构连接的第一模块单元和第二模块单元,活检工具可适于本发明的组织取样情境。例如,可实现可更换且一次性的第一模块单元与可重复使用的第二模块单元的组装。根据一个示例,包括具有不同直径的外部管状构件和对应内部管状构件的各种第一模块单元可连接到相同的可重复使用的第二模块单元。具有不同大小和性能特性的各种第二模块单元也是可用的。因此,可实现包括具有不同几何尺寸和强度的第一模块单元和第二模块单元的模块化系统,从而能够对不同大小的组织进行取样。根据一个示例,第一模块单元可包括外部管状构件、内部管状构件和切割丝,并且第二模块单元可包括致动器布置结构和操纵元件。例如,第一模块单元可例如被制造为包括具有例如1毫米、2毫米、3毫米、4毫米、5毫米、6毫米、7毫米、8毫米、9毫米、10毫米、11毫米、12毫米、13毫米、14毫米、15毫米、16毫米、17毫米、18毫米、19毫米和20毫米的直径的外部管状构件。不同大小的第一模块单元可借助于联接布置结构全部连接到相同的第二模块单元。因此,可通过将用于本发明组织取样情境的合适大小的第一模块单元连接到第二模块单元来调整和定制活检工具以用于当前应用。根据具体示例,第二模块单元的第一变型可被构造成与包括在1mm-5mm范围内的外部管状构件的第一模块单元配合,并且第二模块单元的第二变型可被构造成与包括在6mm-10mm范围内的外部管状构件的第一模块单元配合。根据一个示例,第二模块单元的第三变型可被构造成与包括在11mm-20mm范围内的外部管状构件的第一模块单元配合。由此,第二模块单元可以不必过大以便配合外部管状构件的所有可能大小。由此,实现了体积较小且更纤细的活检工具,其适用于较大和较小的组织取样两者。因此,由于通过联接布置结构连接的第一模块单元和第二模块单元的构型,可以实现通用且灵活的活检工具。
[0079]
联接布置结构可包括压力配合连接件、卡扣配合连接件、螺纹联接件、快速联接件、卡口联接件、夹具联接件或其他类型的连接件或联接件。根据一个示例,联接布置结构可包括被构造成布置在第一模块单元处的第一联接部分和被构造成布置在第二模块单元处的对应的第二联接部分。
[0080]
如前所述,活检工具可包括用于使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相对于彼此旋转的致动器布置结构。根据一个示例,致动器布置结构可包括操纵元件和传动装置布置结构,由此操纵元件沿旋转轴线的线性运动被转换成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相对于彼此的旋转运动。根据一个示例,致动器布置结构可包括弹簧偏置的操纵元件。因此,致动器布置结构可包括弹簧构件,该弹簧构件迫使操纵元件到达中性位置。中性位置可对应于切口状态或切断状态。根据一个示例,传动装置布置结构可包括滚珠轴承。
[0081]
根据一个示例,传动装置布置结构可包括至少一个导销和至少一个对应的导向沟槽。当沿着旋转轴线向下推动操纵元件时,操纵元件的线性运动然后可借助于在至少一个导向沟槽中滑动的所述至少一个导销而被转换成旋转运动。根据一个示例,所述至少一个导向沟槽可被布置在传动装置圆柱体元件中,该传动装置圆柱体元件被构造成围绕旋转轴线旋转。根据一个示例,传动装置圆柱体元件可通过操纵元件的每次致动而旋转半圈。所述至少一个导销可相对于操纵元件固定,同时相对于外壳轴向移动。然而,根据另一个示例,
所述至少一个导向沟槽可被布置在外壳中。
[0082]
根据一个示例,传动装置布置结构可包括至少一个弹簧偏置的导销和至少一个径向倾斜的导向沟槽。根据该示例,当向下推动操纵元件时,传动装置圆柱体元件可围绕旋转轴线转动180度。当导向沟槽中的向下轴向运动完成时,操纵元件可借助于弹簧构件返回到中性位置,即,不向下推动。因此,当操纵元件返回到中性位置时,导向沟槽的径向倾斜与弹簧偏置的导销相结合可有助于弹簧构件向上运动。
[0083]
根据另一个示例,当向下推动操纵元件时,传动装置圆柱体元件可围绕旋转轴线转动大约170度。当导向沟槽中的向下运动完成时,弹簧构件可迫使操纵元件返回到中性位置,并且因此在向上运动期间可完成到完整半圈(即180度)的最终旋转运动。
[0084]
线性运动到旋转运动的传递可因此使内部管状构件和/或外部管状构件围绕旋转轴线旋转半圈,并且因此使切割丝移位,即在切口状态与切断状态之间改变活检工具的状态。根据一个示例,传动装置圆柱体元件可经由至少一个中间构件联接到内部管状构件和/或外部管状构件,从而传递旋转运动。根据一个示例,所述至少一个中间构件可包括连接到内部管状构件的内部管状构件承窝。
[0085]
根据一个示例,外壳可被构造为能够沿旋转轴线分开。可分开的解决方案对于活检工具的制造和组装可能是有益的。根据一个示例,第一模块单元可包括被构造成能够沿旋转轴线分开的两件式覆盖件。借助于具有可分开的两件式覆盖件,可以有利于活检工具的组装。特别地,当覆盖件能够沿着旋转轴线分开时,切割丝的安装可以更容易,因为可以增加对活检工具的内部部分的接近。根据一个示例,外部管状构件可通过例如模制或胶粘紧固到两件覆盖件中的一件。根据一个示例,切割丝可经由切割丝承窝联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切割丝的两个端部可借助于紧固装置连接到切割丝承窝,其中切割丝承窝可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紧固装置可包括紧固插塞、夹具、螺钉或将切割丝的两个端部保持在适当位置的任何其他合适的紧固装置。因此,借助于可分开的两件式覆盖件,可以实现更节省时间和成本的活检工具的组装。根据一个示例,第二模块单元可包括被构造成能够沿旋转轴线分开的两件式覆盖件。
[0086]
根据一个示例,外部管状构件包括第一圆周壁中的第一窗孔口,其中窗孔口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延伸。借助于第一窗孔口,操作者能够通过第一窗孔口可视地观察组织样本区域。由此,活检工具的瞄准可得到改善,这继而确保适当的组织取样。根据该示例,内部管状构件包括第二圆周壁中的第二窗孔口,其中第二窗孔口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延伸。第二窗孔口可被构造成在切口状态下与第一窗开口重叠。在内部管状构件可阻挡通过第一窗孔口的视野的构型中,可能需要第二窗孔口。根据一个示例,第一窗开口可用作指示器。当活检工具处于切口状态时,第一窗孔口不被阻挡,而在切断状态下,第一窗孔口被内部管状构件阻挡。这意味着通过视觉观察第一窗孔口,操作者能够确定活检工具的当前状态。因此,根据一个示例,先前提及的指示器布置结构可包括第一窗孔口。因此,第一窗孔口可以指示活检工具何时处于切口状态、切断状态或处于中间状态。
[0087]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活检工具可被构造用于从皮肤收集组织样本。然而,本公开也适用于从例如子宫颈收集组织样本。
[0088]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过使用活检工具移除组织样本的方法。该活检工具被构造成在切口状态与切断状态之间改变,该活检工具包括:细长外部管状构件,
该细长外部管状构件在近侧端部与远侧端部之间纵向延伸,其中该外部管状构件包括第一圆周壁,并且外部管状构件的远侧端部包括切割边缘;细长内部管状构件,该细长内部管状构件被布置在外部管状构件内部,其中该内部管状构件包括近侧端部、远侧端部和第二圆周壁;以及切割丝,其中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能够围绕旋转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其中外部管状构件包括第一圆周壁中的第一孔口,并且内部管状构件包括第二圆周壁中的第二孔口,其中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延伸,其中切割丝是弹簧偏置的并且被构造成与外部管状构件的第一孔口相关联地布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借助于外部管状构件的切割边缘切开组织;旋转外部管状构件和/或内部管状构件,使得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重叠,由此获得切断状态并且切割丝垂直于旋转轴线移位;以及使至少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围绕旋转轴线旋转。
[0089]
本文所公开的方法可用于从身体移除组织样本。如本文所公开的方法可用于从患者移除组织样本。患者可以是活体人类或动物。然而,活检也可用于死后研究,作为获得用于研究死亡原因、用于医学研究等的组织样本的机会。因此,该方法也可用于从死的人体或动物体移除组织样本。这意味着该方法可用于从活组织和/或死组织移除组织样本。根据一个示例,该方法可以被称为通过使用如本文所公开的活检工具从非活体人类或动物中移除组织样本的方法。根据一个示例,该方法可以被称为通过使用如本文所公开的活检工具来移除包括非活体组织的组织样本的方法。根据一个示例,该方法可被称为通过使用如本文所公开的活检工具来移除包括非活体组织的组织样本的方法。
[0090]
由于借助于外部管状构件的切割边缘切开组织的方法步骤,获得了进入组织的切口。当执行切开步骤时,活检工具被布置成切口状态。活检工具可被定位成基本上垂直于组织取样区域,例如皮肤。然后可围绕旋转轴线旋转切割边缘以便切割至例如真皮下方的脂肪组织层。切割边缘的旋转可以是顺时针和/或逆时针的。根据一个示例,可以通过旋转整个活检工具来手动执行切割边缘的旋转。根据另一个示例,切割边缘的旋转可以是机动化的。另选地,可将切割边缘向下穿孔至脂肪组织。当切开已被进行到所需的组织取样深度时,切割丝以及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随后位于组织中,例如位于皮肤样本的真皮下方的脂肪组织层中。此时,组织样本的基部部分仍可附接到被取样的对象。
[0091]
借助于旋转外部管状构件和/或内部管状构件使得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重叠的方法步骤,获得切断状态。由于在切断状态下没有任何东西阻挡弹簧偏置的切割丝,切割丝可被弹簧力移位。因此,切割丝借助于弹簧力垂直于旋转轴线移位并且由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引导。因此,切割丝可朝向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的中心径向移位。因此,弹簧偏置的切割丝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上进行切割运动,即切断运动,从而从被取样的对象切除组织样本的基部的至少一部分。
[0092]
根据使至少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围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方法步骤,可实现进一步的切除运动,即切断运动。因此,至少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可以是关节旋转。这意味着至少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可一起围绕旋转轴线旋转。根据一个示例,整个活检工具可围绕旋转轴线旋转。根据一个示例,活检工具或至少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可围绕旋转轴线旋转至少180度,即至少半转。根据一个示例,活检工具或至少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可围绕旋转轴线旋转大约180度,即半转。因此,通过旋转活检工具或至少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当处于切断状态时,切割丝将
被旋转,从而从被取样的对象切除组织样本的基部。活检工具或至少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可在任何方向上旋转。根据示例,活检工具或至少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可围绕旋转轴线旋转至少270度、或至少360度、或至少540度。通过进一步旋转,可确保在从患者移除活检工具之前完全切除组织样本。由此,降低了组织样本的基部的剩余未切割部分的风险,这有利于患者和操作者两者的更良好的取样情境。
[0093]
借助于切开、旋转外部管状构件和/或内部管状构件使得获得切断状态以及在切断状态下旋转活检工具的至少部分的步骤,实现了组织样本的有效移除,尽管存在与收集组织样本相关的技术挑战。由此,实现了通过使用活检工具进行组织取样的有利方法,这使得能够在没有其他工具辅助的情况下有效地移除组织样本。
[0094]
根据一个示例,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切开之前,旋转外部管状构件和/或内部管状构件,使得切割丝邻接第二圆周壁的包络表面,由此获得切口状态。借助于旋转外部管状构件和/或内部管状构件以便获得切口状态的方法步骤,防止弹簧偏置的切割丝被内部管状构件的第二圆周壁的包络表面移位。由此,弹簧偏置的切割丝不能移动到切断状态。在切口状态下,弹簧偏置的切割丝可沿着内部管状构件的第二圆周壁的周边布置。因此,细长内部管状构件和细长外部管状构件的中空内部处于切口状态,该切口状态是打开的并且可接近的,以便接收和收集组织样本。
[0095]
根据一个示例,该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弹出组织样本。组织样本可借助于样本弹出器弹出。借助于弹出组织样本的步骤,所收集的组织样本可从活检工具弹出,而无需其他工具(诸如镊子等)的辅助。当通过镊子的辅助移除组织样本时,存在组织样本可能暴露于挤压损伤和/或拉伸损坏的风险。借助于弹出组织样本的方法步骤,可降低所收集的组织样本的这些类型的损坏的风险。因此,当与已经借助于镊子从活检工具移除的组织样本相比时,所收集的组织样本可能更具代表性并且具有更高的质量。因此,借助于弹出步骤,可获得更具代表性的组织样本,这继而导致对组织样本的更充分的分析。
[0096]
根据一个示例,在弹出组织样本之前,可以从组织取样区域移除活检工具。活检工具可被重新定位,使得组织样本可被弹出到培养皿、取样容器或其他储存装置中。
[0097]
根据一个示例,该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在弹出之前,旋转外部管状构件和/或内部管状构件,使得切割丝邻接第二圆周壁的包络表面,由此获得切口状态。这意味着,当活检工具处于切口状态时,可以致动组织的弹出。
[0098]
如果在活检工具处于切断状态时弹出所收集的组织样本,则存在切割丝可能断裂的风险。另外,如果当活检工具处于切断状态时组织样本被弹出,则切割丝可以将组织样本切割成两部分。然而,如果不打算再次使用活检工具,或者如果将组织样本分成两部分是有益的,则可以在活检工具处于切断状态时执行弹出组织样本的步骤。根据一个示例,可以仅在活检工具处于切口状态时开始弹出组织样本的步骤。
[0099]
根据一个示例,在任何方法步骤中,外部管状构件和/或内部管状构件的旋转可以是手动操作的和/或机动化的。根据一个示例,在方法步骤中,至少外部管状构件和内部管状构件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可以是手动操作的和/或机动化的。
[0100]
现在将参考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公开,其中为了清楚和理解本公开,从附图中删除了一些不重要的细节。此外,附图不应被视为按比例绘制,因为一些特征可能被夸大,以便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
[0101]
图1a-1c、图4a-4c、图5a-5b、图8a-8d、图9a-9b、图10a-10d、图11a-11b、图12a-12d、图13a-13b、图13d-13e、图15a-15c和图16a-16d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活检工具10的示例。图2a-2b、图3a-3b、图6a-6b、图7a-7b、图13c、图13f、图14a-14g和图16e和图17a-17d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活检工具10的细节。
[0102]
如上述附图所示的活检工具10被构造成在切口状态(如附图中的is所指示的)与切断状态(如附图中的ss所指示的)之间改变。
[0103]
图1a-1c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用于移除组织样本的活检工具10的四个侧视图。这四个不同的侧视图对应于前视图、后视图和两个侧视图。图4a-4c示意性地示出如图1a-1d所示的示例的透视图。图5a示意性地示出了如图1a-1d和图4a-4d所示的示例的侧视图,并且图5b示出了图5a所示的示例的剖视图a-a。图11b示出了如图5a-5b所示的示例的透视图。
[0104]
图8a-8d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的用于移除组织样本的活检工具10的四个侧视图。这四个不同的侧视图对应于前视图、后视图和两个侧视图。图9a-9b示意性地示出如图8a-8d所示的示例的透视图。图10a-10c示意性地示出了如图8a-8d和图9a-9b所示的示例的侧视图。图10b示出了图10a所示的示例的剖视图b-b。图10d示出了图10c所示的示例的剖视图c-c。图11a示出了图10a-10d所示的示例的透视图。
[0105]
图12a-12d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的用于移除组织样本的活检工具10的侧视图(图12a)和三个透视图(图12b-12c)。图13a-13h示意性地示出了如图12a-12d所示的示例的侧视图。图13b示出了图13a所示的示例的剖视图d-d。图13c示出了图13a中的示例的细节g的侧视图。图13d示出了图13b中的示例的细节h的侧视图。图13f示出了图13e所示的示例的剖视图e-e。图13g示出了图13e中的示例的细节k的侧视图。图13h示出了图13f中的示例的细节l的侧视图。图14a-14g示意性地示出了如图12a-12d和图13a-13g所示的示例的细节的侧视图和顶视图(图14g)。图14b示出了图14a所示的示例的剖视图e-e。图14d示出了图14c所示的示例的剖视图f-f。图15a-15c示意性地示出了如图12a-12d、图13a-13g和图14a-14b所示的示例的侧视图。图16a-16d示意性地示出了如图12a-12d、图13a-13g、图14a-14d和图15a-15c所示的示例的透视图。图16c示出了如图12a-12d、图13a-13g、图14a-b、图14e-14g、图15a-15c和图16a-16d所示的示例的细节的透视图。图17a-17d示出了本公开的细节的侧视图。
[0106]
如图1a-1c、图4a-4c、图5a-5b和图8a-8b、图9a-9b、图10a-10d和图12a-12d、图13a-13h和图16a-16e所示,活检工具10包括:在近侧端部21与远侧端部22之间纵向延伸的细长外部管状构件20。外部管状构件20包括第一圆周壁23,并且外部管状构件20的远侧端部22包括切割边缘24。活检工具10还包括布置在外部管状构件20内部的细长内部管状构件30。内部管状构件30包括近侧端部31、远侧端部32和第二圆周壁33。活检工具10还包括切割丝40。外部管状构件20和内部管状构件30能够围绕旋转轴线r相对于彼此旋转。外部管状构件20包括第一圆周壁23中的第一孔口25,并且内部管状构件30包括第二圆周壁33中的第二孔口35。第一孔口25和第二孔口35在垂直于旋转轴线r的方向上延伸。切割丝40是弹簧偏置的并且被构造成与外部管状构件20的第一孔口25相关联地布置。活检工具10被构造成通过外部管状构件20和/或内部管状构件30的旋转运动使第一孔口25和第二孔口35重叠,以获得切断状态(ss),由此切割丝40垂直于旋转轴线r移位。
[0107]
图2a-2b、图3a-3b、图6a-6b和7a-7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如图1a-1c、图4a-4c、图5a-5b和图8a-8b、图9a-9b和图10a-10d、图12a-12d、图13a-13h和图16a-16e所示的任何示例的外部管状构件20和内部管状构件30的细节。在图2a-2b、图3a-3b、图6a-6b和图7a-7b中,详细示出了切口状态和切断状态。在图2b、图3b、图6b和图7b中,示出了切断状态,其中第一孔口25和第二孔口35重叠。然后,切割丝40可借助于弹簧力垂直于旋转轴线r移位。
[0108]
当借助于活检工具10移除组织样本时,可借助于外部管状构件20的切割边缘40提供进入组织的切口。当执行切口时,活检工具10被布置成切口状态(is)。当活检工具10处于切口状态(is)时,切割边缘40可以在组织样本周围提供基本上环形的切口。组织样本的基部部分仍可在切口之后附接到被取样的对象。当切口已被进行到所需的组织取样深度时,切割丝40以及第一孔口25和第二孔口35随后位于组织中。
[0109]
在切口之后,旋转外部管状构件20和/或内部管状构件30,使得第一孔口35和第二孔口25重叠,由此获得切断状态(ss)。由于在切断状态(ss)下没有任何东西阻挡弹簧偏置的切割丝40,切割丝40可由于弹簧力而移位。由于活检工具10的构型,弹簧偏置的切割丝40的移动可由第一孔口25和第二孔口35引导。切割丝借助于弹簧力垂直于旋转轴线r移位。因此,切割丝可朝向外部管状构件20和内部管状构件30的中心径向移位。因此,弹簧偏置的切割丝40在垂直于旋转轴线r的方向上进行切割运动,即切断运动。由此,来自被取样对象的组织样本的基部的至少一部分可被切除。因此,在切断状态(ss)下,切割丝40被布置成垂直于旋转轴线r,跨过细长外部管状构件20和细长内部管状构件30的中空内部。
[0110]
接下来,通过围绕旋转轴线r旋转活检工具10,可进行进一步的切除运动,即切断运动,使得组织样本的整个基部与被取样的对象分离。因此,通过在处于切断状态(ss)时旋转活检工具10,切割丝40将被旋转,从而切除组织样本。由此,可借助于活检工具10而无需其他工具的辅助来移除样本组织。根据一个示例,当处于切断状态时,活检工具10围绕旋转轴线r的旋转可包括活检工具10的旋转或活检工具10的部分的旋转。因此,根据一个示例,当处于切断状态时,围绕旋转轴线r的旋转可包括至少外部管状构件20和内部管状构件30的旋转。这意味着外部管状构件20和内部管状构件30可在切断状态下一起围绕旋转轴线r旋转,由此切割丝40也可旋转。因此,外部管状构件20和内部管状构件30可被构造成在切断状态下一起围绕旋转轴线r旋转,由此切割丝40也旋转。根据一个示例,当处于切断状态时,活检工具10围绕旋转轴线r的旋转或至少外部管状构件20和内部管状构件30围绕旋转轴线r的旋转可以是手动操作的和/或机动化的。
[0111]
根据一个示例,外部管状构件20和内部管状构件30被布置成使得切割丝40在切口状态(is)下邻接第二圆周壁33的包络表面36。在图2a、图3a、图6a和图7a中,详细示出了切口状态。在切口状态(is)下,弹簧偏置的切割丝40可沿着内部管状构件30的第二圆周壁33的周边布置。因此,细长内部管状构件20和细长外部管状构件30的中空内部处于开口的切口状态(is)并且可触及以用于接收组织样本。
[0112]
根据一个示例,第一孔口25可沿外部管状构件20的圆周的至少一半周向延伸,并且第二孔口35沿内部管状构件30的圆周的至少一半周向延伸。根据一个示例,第一孔口25沿外部管状构件20的圆周的大约一半周向延伸,并且第二孔口35沿内部管状构件30的圆周的大约一半周向延伸。另选地,第一孔口25可沿外部管状构件20的圆周的少于一半周向延伸,并且第二孔口35沿内部管状构件30的圆周的少于一半周向地延伸。
[0113]
第一孔口25可被布置在外部管状构件20的远侧端部22附近。第一孔口25可被布置在外部管状构件20的切割边缘40附近。
[0114]
根据一个示例,第一孔口25和/或第二孔口35可具有大致矩形的狭槽的轮廓,如图2a-2b和图7a-7b所示。根据一个示例,第一孔口25和/或第二孔口35可具有包括圆角的大致矩形的狭槽的轮廓,如图2a-2b和图3a-3b、图13d、图13h、图16e和图17a-17d所示。根据一个示例,第二孔口35可具有菱形狭槽的轮廓,如图6a-6b和图7a-7b所示。根据一个示例,内部管状构件30的远侧端部32可以是半圆柱形的,如图3a-3b、图4a-4c、图9a-9b、图13a-13h和图17a-17b所示。因此,内部管状构件30中的第二孔口35可以是半圆形的,如图3a-3b和图17a-17b所示。根据一个示例,第二孔口35沿近侧方向从内部管状构件30的远侧端部32纵向延伸并超过外部管状构件20的第一孔口25,如图3a-3b和图13a-13h和图17a-17b所示。
[0115]
根据一个示例,内部管状构件30可被布置成使得内部管状构件30的远侧端部32被布置在外部管状构件20的第一孔口25与远侧端部22之间,如例如图2a-2b、图3a-3b、图4a-4c、图6a-6b、图7a-7b和图9a-9b所示。
[0116]
根据一个示例,内部管状构件30可被布置成使得内部管状构件30的远侧端部32被布置在外部管状构件20的第一孔口25与切割边缘40之间。
[0117]
根据一个示例,内部管状构件30的远侧端部32可包括切割边缘34。
[0118]
根据一个示例,切割丝40借助于至少一个弹簧元件45垂直于旋转轴线r移位。根据一个示例,切割丝40借助于至少一个弹簧元件45被弹簧偏置。根据一个示例,切割丝40包括两个端部41a、41b,其中每个端部41a、41b联接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45,如图1a、图1d和图10b所示。在图13b和图13f所示的示例中,还示出了切割丝40包括两个端部41a、41b,其中每个端部41a、41b联接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45。
[0119]
根据一个示例,至少一个弹簧元件45沿外部管状构件20的第一圆周壁23的周边布置,如图1b-1c和图4a-4c所示。根据一个示例,切割丝40和至少一个弹簧元件45在切口状态(is)下环绕外部管状构件20,参见例如图1a-1d。因此,至少一个弹簧元件45和切割丝40可围绕外部管状构件20的圆周的至少一部分布置。根据一个示例,至少一个弹簧元件45包括至少一个锯齿形弹簧46,如图1a-1d和图4a-4c所示。
[0120]
根据一个示例,至少一个弹簧元件45包括至少一个螺旋弹簧47,如图10a-10c所示。在图10a-10b中,活检工具10处于切口状态,并且螺旋弹簧47被压缩。在图10c-10d中,活检工具处于切断状态,并且因此螺旋弹簧47被扩展。在图13a-13f所示的示例中,还示出了至少一个弹簧元件45包括至少一个螺旋弹簧47。在图13a-13d中,活检工具10处于切口状态(is)。在图13e-13f中,活检工具10处于切断状态(ss)。
[0121]
根据一个示例,切割丝40被布置成沿着外部管状构件20的周边延伸穿过第一圆周壁23中的两个开口48a、48b进入外部管状构件20,如图8a-8d和图9a-9b所示。因此,切割丝40可延伸到外部管状构件20的中空内部中。在切口状态(is)下,切割丝40然后将邻接外部管状构件20的第一圆周壁23的内部和内部管状构件30的第二圆周壁33的外部。第一圆周壁23中的两个开口48a、48b可被布置成彼此相对。两个开口48a、48b可基本上居中布置在第一圆周壁23上。两个开口48a、48b可被布置成使得外部管状构件20内部的切割丝40在切口状态(is)下将基本上沿循第一圆周壁23的圆周的一半。在图13a-13h和图16a-16h所示的示例中,还示出了切割丝40可被布置成沿外部管状构件20的周边延伸穿过第一圆周壁23中的两
个开口48a、48b进入外部管状构件20。在图13a-13h中,第一圆周壁23中的两个开口48a、48b被构造为从远侧端部22延伸的狭槽。这也在图16e中更详细地示出,其中活检工具10被示出为处于切口状态(is)。
[0122]
根据一个示例,外部管状构件20和内部管状构件30相对于彼此的旋转是手动操作的和/或机动化的。根据一个示例,当处于切断状态时,活检工具10围绕旋转轴线r的旋转可以是手动操作的和/或机动化的。因此,根据一个示例,活检工具10围绕旋转轴线r的旋转可包括外部管状构件20、内部管状构件30和切割丝40的手动操作和/或机动化旋转。
[0123]
如例如图1a-1c、图4a-4c、图5a-5b、图8a-8d、图10a-10d所示,活检工具10可包括用于使外部管状构件20和内部管状构件30相对于彼此旋转的致动器布置结构52。借助于致动器布置结构52,活检工具10可以被设置为如图4a-4c所示的切断状态(is)、切口状态(ss)或中间状态。在图9a-9b中,活检工具10被示出为处于切口状态(is)和切断状态(ss)。在图13b、图13f和图14a-14d所示的示例中,还示出了活检工具10可包括用于使外部管状构件20和内部管状构件30相对于彼此旋转的致动器布置结构52。
[0124]
根据一个示例,活检工具包括外壳50。根据一个示例,外部管状构件20的近侧端部21联接到外壳50。根据一个示例,活检工具包括抓持部分56。抓持部分56可有利于借助于一只手容易且牢固地抓持活检工具10。根据一个示例,抓持部分56可固定地布置到外壳50。因此,抓持部分56可相对于外壳50为不可旋转的,即可旋转地固定。
[0125]
致动器布置结构52可包括操纵元件53。操纵元件53可包括可移动旋钮、手轮、按钮等。操纵元件53可致动手动操作的和/或机动化的旋转。操纵元件53可联接到内部管状构件30或外部管状构件20,以便使得外部管状构件20和内部管状构件30能够相对于彼此旋转。在图5a-5b、图10a-10d和图13a-13h所示的示例中,致动器布置结构52可相对于外部管状构件20旋转内部管状构件30。根据一个示例,操纵元件53可与外壳50相关联地布置。
[0126]
根据一个示例,致动器布置结构52还可包括用于操纵元件53的对应狭槽55,如例如图4a-4c和图9a-9b所示。用于操纵元件的对应狭槽55可被布置在外壳50中。因此,外部管状构件20和/或内部管状构件30的旋转可通过使操纵元件53在对应狭槽55中/沿着对应狭槽移位来提供。狭槽可被构造成使得操纵元件53围绕旋转轴线r移位。根据一个示例,可通过沿旋转轴线r线性地移位操纵元件53来执行旋转(图4a-4c和图9a-9b中未示出)。借助于传动装置,沿着旋转轴线r的线性运动然后可被转换成外部管状构件20和内部管状构件30相对于彼此的旋转运动。
[0127]
如例如图1a-1c、图4a-4c、图5a-5b、图8a-8d、图10a-10d所示,活检工具10还可以包括用于指示活检工具10何时处于切口状态(is)、切断状态(ss)或中间状态的指示器布置结构54。根据一个示例,指示器布置结构54被包括在致动器布置结构52中。操纵元件53可被布置在标记“0”处,该标记指示活检工具处于切口状态(is),如图4a和图9a所示。在切断状态(ss)下,操纵元件53可被布置在标记“i”处,如图4c和图9b所示。在图4b中,活检工具10处于切口状态(is)与切断状态(ss)之间的中间状态。
[0128]
如图5b、图10b、图10d和图11a-11b、图13b、图16d所示,活检工具10可以包括样本弹出器60、61、62、63。根据一个示例,样本弹出器60、61、62、63可包括被布置在内部管状构件30内部的弹簧偏置柱塞61。根据一个示例,弹簧偏置的柱塞61可包括样本弹出器致动器60、弹簧62和弹出器末端63。可向下推动样本弹出器致动器60以便弹出组织样本。当样本弹
出器60、61、62、63被致动时,柱塞61的弹出器末端63可被推向组织样本,使得组织样本从外部管状构件20和内部管状构件30的中空内部弹出。由此,在没有其他工具(诸如镊子等)的辅助下,将组织样本从活检工具10中弹出。
[0129]
根据一个示例,活检工具10是如图1a-1c、图4a-4c、图5a-5b、图8a-8d、图10a-10d、图12a-12d、图13a-13h和图15a-15c所示的手持式工具。然而,活检工具10可以被布置在取样设备中或者是取样站的一部分。根据一个示例,活检工具10可以与另一个装置诸如窥器等可移除地接合。
[0130]
根据一个示例,活检工具10可以包括一次性部分80和可重复使用部分82,如图5b和图10b所示。活检工具10与组织样本接触的部分可以是一次性的,而剩余部分可以是可重复使用的。根据一个示例,一次性部分80可包括至少外部管状构件20、内部管状构件30和切割丝40。根据一个示例,一次性部分80可包括样本弹出器60、61、62、63的至少一部分。根据一个示例,一次性部分80可包括弹出器末端63和/或柱塞61。
[0131]
根据图12a-12d、图13a-13h、图14a-14g、图15a-15c和图16a-16e中示意性示出的示例,活检工具10可以包括通过联接布置结构91连接的第一模块单元90和第二模块单元92。根据一个示例,第一模块单元90可以是可更换的和/或一次性的。因此,根据一个示例,前述一次性部分80可包括第一模块单元90。第二模块单元92可以是可更换的和/或可重复使用的。因此,根据一个示例,上述可重复使用部分82可包括第二模块单元92。根据一个示例,第一模块单元90和/或第二模块单元92可包括一次性部分80。例如,第一模块90可包括外部管状构件20、内部管状构件30和切割丝40。这些部分可与组织样本接触并且因此可为一次性的,而第一模块单元90的其余部分可被构造成重复使用。
[0132]
通过具有通过联接布置结构91连接的第一模块单元90和第二模块单元92,活检工具10可适于本发明的组织取样情境。例如,可有利于可更换且一次性的第一模块单元90与可重复使用的第二模块单元92的组装。根据一个示例,包括具有不同直径的外部管状元件20和对应内部管状元件30的各种第一模块单元90可连接到相同的可重复使用的第二模块单元92。具有不同大小和性能特性的各种第二模块单元92也是可用的。因此,可实现包括具有不同几何尺寸和强度的第一模块单元90和第二模块单元92的模块化系统,从而能够对不同大小的组织进行取样。根据一个示例,第一模块单元90可包括外部管状构件20、内部管状构件30和切割丝40,并且第二模块单元92可包括致动器布置结构52和操纵元件53。例如,第一模块单元90可例如被制造为包括具有例如1毫米、2毫米、3毫米、4毫米、5毫米、6毫米、7毫米、8毫米、9毫米、10毫米、11毫米、12毫米、13毫米、14毫米、15毫米、16毫米、17毫米、18毫米、19毫米、20毫米的直径的外部管状构件20。不同大小的第一模块单元90可借助于联接布置结构91全部连接到相同的第二模块单元92。因此,可通过将用于本发明组织取样情境的合适大小的第一模块单元90连接到第二模块单元92来调整和定制活检工具10以用于当前应用。根据具体示例,第二模块单元92的第一变型可被构造成与包括在1mm-5mm范围内的外部管状构件20的第一模块单元90配合,并且第二模块单元92的第二变型可被构造成与包括在6mm-10mm范围内的外部管状构件20的第一模块单元90配合。根据一个示例,第二模块单元92的第三变型可被构造成与包括在11mm-20mm范围内的外部管状构件20的第一模块单元90配合。由此,第二模块单元92可以不必过大以便配合外部管状构件20的所有可能大小。由此,实现了体积较小且更纤细的活检工具,其适用于较大和较小的组织取样两者。因此,由
于通过联接布置结构91连接的第一模块单元90和第二模块单元92的构型,实现通用且灵活的活检工具10。
[0133]
联接布置结构91可包括压力配合连接件、卡扣配合连接件、螺纹联接件、快速联接件、卡口联接件、夹具联接件或其他类型的连接件或联接件。根据一个示例,联接布置结构91可包括被构造成布置在第一模块单元90处的第一联接部分93和被构造成布置在第二模块单元92处的对应的第二联接部分94。在图12a-12d所示的示例中,联接布置结构91包括卡口联接件。
[0134]
如图12a-12d、图13a-13h、图14a-14g、图15a-15c和图16a-16e中的示例所示的活检工具10包括致动器布置结构52,该致动器布置结构用于使外部管状构件20和内部管状构件30相对于彼此旋转,如前所述。如图14a-14b更详细所示,致动器布置结构52可包括操纵元件53和传动装置布置结构57,由此操纵元件53沿旋转轴线r的线性运动被转换成外部管状构件20和内部管状构件30相对于彼此的旋转运动。根据一个示例,致动器布置结构52可包括弹簧偏置的操纵元件53。因此,致动器布置结构52可包括弹簧构件65,该弹簧构件迫使操纵元件53到达中性状态。中性位置可对应于切口状态或切断状态。根据一个示例,传动装置布置结构57可包括滚珠轴承66。
[0135]
根据图14a-14b中详细示出的示例,传动装置布置结构57可包括至少一个导销58和至少一个对应的导向沟槽59。当沿着旋转轴线r向下推动操纵元件53时,操纵元件53的线性运动借助于在至少一个导向沟槽59中滑动的至少一个导销58而被转换成旋转运动。在图14a-14b的示例中,导向沟槽被布置在传动装置圆柱体元件69中,该传动装置圆柱体元件被构造成通过操纵元件53的每次致动围绕轴线r旋转半圈,两个导销58相对于操纵元件53固定,同时相对于外壳50轴向移动。然而,根据另一个示例,导向沟槽59可被布置在外壳50中。
[0136]
图14c-14d示出了用于将线性运动传递至旋转运动的另一种另选构型。在该示例中,传动装置布置结构57可包括至少一个弹簧偏置的导销58和至少一个径向倾斜的导向沟槽59。在图14c-14d中,当向下推动操纵元件53时,传动装置圆柱体元件69围绕旋转轴线转动180度。当导向沟槽59中的向下轴向运动完成时,操纵元件53可借助于弹簧构件65返回到中性位置,即,不向下推动。因此,当操纵元件53返回到中性位置时,导向沟槽59的径向倾斜与弹簧偏置的导销58相结合可有助于弹簧构件65向上运动。
[0137]
如图14a-14b所示的导向沟槽59具有不同几何构型,其中当向下推动操纵元件53时,传动装置圆柱体元件69围绕旋转轴线r转动大约170度。当导向沟槽59中的向下运动完成时,弹簧构件65迫使操纵元件53返回到中性位置,从而完成到完整半圈(即180度)的最终旋转运动。
[0138]
因此,如图14c-14d所示的线性运动到旋转运动的传递使内部管状构件30围绕旋转轴线r转动半圈,并且因此使切割丝40移位,即在切口状态与切断状态之间改变活检工具10的状态。根据一个示例,传动装置圆柱体元件69可经由至少一个中间构件联接到内部管状构件20和/或外部管状构件30,从而传递旋转运动。在图13a-13b的示例中,所述至少一个中间构件可包括连接到内部管状构件30的内部管状构件承窝37。
[0139]
在图15a中,示出了活检工具10,其中操纵元件53处于中性位置,即,不向下推动。这意味着活检工具可处于切口状态或切断状态。处于切口状态(is)的切割丝40的透视图示于图16a中并且处于切断状态(ss)的切割丝的透视图示于图16c中。在图15b中,操纵元件53
被完全向下推动,对应于当导向圆柱体59已经转动大约170度时,如上所述。因此,活检工具10处于图15b中的切口状态与切断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处于中间状态的切割丝40的透视图在图16b中示出。在图15c中,活检工具可以处于切口状态或切断状态。
[0140]
向下推动样本弹出器致动器60,并且通过外部管状构件20中的窗孔口72可看到弹簧偏置的柱塞61。图16b中示出了处于切口状态的切割丝40的透视图,其中向下推动样本弹出器致动器60并且弹出器末端63可见。
[0141]
已经参考如图12a-12d、图13a-13h、图14a-14g、图15a-15c和图16a-16d所示的包括第一模块单元90和第二模块单元92的活检工具10的示例描述了包括操纵元件53和传动装置布置结构57的致动器布置结构52,由此操纵元件53沿着旋转轴线r的线性运动被转换成旋转运动。然而,此类操纵元件53和传动装置布置结构57也可应用于图1a-1d、图4a-4c、图5a-5b、图8a-8d、图9a-9b、图10a-10d和图11a-11b所示的示例。
[0142]
根据一个示例,第一模块单元90可包括被构造成能够沿旋转轴线r分开的两件式覆盖件51。此类构型示意性地公开于图14e-14g中,其中示出了两件覆盖件51中的一件,而两件式覆盖件中的另一件被移除。借助于具有可分开的两件式覆盖件51,有利于活检工具10的组装。特别地,当覆盖件能够沿着旋转轴线r分开时,切割丝40的安装可以更容易,因为可以增加对活检工具10的内部部分的接近。根据一个示例,外部管状构件30可通过例如模制或胶粘紧固到两件覆盖件51中的一件。根据一个示例,切割丝40可经由切割丝承窝38联接到弹簧元件45。如在图14e-14g中可见,可通过将切割丝40铺设在第一圆周壁23中的两个开口48a、48b中并借助于紧固装置39(在图14g中从上方看)将切割丝40的两个端部41a、41b紧固到切割丝承窝38而容易地安装切割丝40,其中切割丝承窝38连接到弹簧元件45。紧固装置30可包括紧固插塞、夹具、螺钉或将切割丝40的两个端部41a、41b保持在适当位置的任何其他合适的紧固装置。因此,借助于可分开的两件式覆盖件,可以实现更节省时间和成本的活检工具10的组装。根据一个示例,第二模块单元92可包括被构造成能够沿旋转轴线r分开的两件式覆盖件51。
[0143]
根据另一个示例,活检工具可包括外壳50,其中外壳50被构造成能够沿旋转轴线r分开。因此,可分开的壳体解决方案不仅适用于第一模块单元90和/或第二模块单元92。根据例如图5a-5b和图10a-10c所示的示例,可分开的解决方案也可有利于制造和组装活检工具10。
[0144]
图17a-17d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如图1a-1c、图4a-4c、图5a-5b和图8a-8b、图9a-9b和图10a-10d、图12a-12d、图13a-13h和图16a-16e所示的任何示例的外部管状构件20和内部管状构件30的细节。在图17a-17c中,详细示出了切口状态和切断状态。在图17b和图17d中,示出了切断状态,其中第一孔口25和第二孔口35重叠。然后,切割丝40可借助于弹簧力垂直于旋转轴线r移位。在图17a-17d中,外部管状构件20包括第一圆周壁23中的第一窗孔口72,其中第一窗孔口72在垂直于旋转轴线r的方向上延伸。第一窗孔口72也在图12a-12b、图13a-13h、图14e-14f、图15a-15c和图16a-16b中示出。借助于第一窗孔口72,操作者能够通过窗孔口可视地观察组织样本区域。由此,活检工具的瞄准可得到改善,这继而确保适当的组织取样。根据图17c-17d所示的示例,内部管状构件(30)包括第二圆周壁(33)中的第二窗孔口73,其中第二窗孔口73在垂直于旋转轴线r的方向上延伸。第二窗孔口73可被构造成在切口状态下与第一窗开口72重叠。在内部管状构件30可阻挡通过第一窗孔口72的视野的
构型中,可能需要第二窗孔口73。根据一个示例,窗开口72可用作指示器。当活检工具10处于切口状态(is)时,第一窗孔口72不被阻挡,而在切断状态(ss)下,第一窗孔口72被内部管状构件30阻挡。这意味着通过视觉观察第一窗孔口72,操作者能够确定活检工具10的当前状态。因此,根据一个示例,先前提及的指示器布置结构54可包括第一窗孔口72。因此,第一窗孔口72可以指示活检工具10何时处于切口状态、切断状态或处于中间状态。
[0145]
图18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的通过使用活检工具10移除组织样本的方法的框图。该方法涉及图1a-1c、图2a-2b、图3a-3b、图4a-4c、图5a-5b、图6a-6b、图7a-7b、图8a-8d、图9a-9b、图10a-10d、图11a-11b、图12a-12d、图13a-13h、图14a-14d、图15a-15c、图16a-16e和图17a-17d中公开的活检工具。
[0146]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借助于外部管状构件20的切割边缘24切开s120组织;旋转s130外部管状构件20和/或内部管状构件30,使得第一孔口25和第二孔口35重叠,由此获得切断状态ss并且切割丝40垂直于旋转轴线r移位;以及使至少外部管状构件20和内部管状构件30围绕旋转轴线r旋转s140。
[0147]
该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在切开s120之前,旋转s110外部管状构件20和/或内部管状构件30,使得切割丝40邻接第二圆周壁33的包络表面36,由此获得切口状态(is)。
[0148]
该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弹出s160组织样本。
[0149]
根据一个示例,在弹出s160组织样本之前,可以从组织取样区域移除活检工具10。活检工具可被移动,使得组织样本可被弹出到培养皿、取样容器或其他储存装置中。
[0150]
该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在弹出s160之前,旋转s150外部管状构件20和/或内部管状构件30,使得切割丝40邻接第二圆周壁33的包络表面36,由此获得切口状态(is)。
[0151]
根据一个示例,在任何方法步骤s110、s130、s150中,外部管状构件20和/或内部管状构件30的旋转可以是手动操作的和/或机动化的。根据一个示例,方法步骤s140中的至少外部管状构件20和内部管状构件30的旋转可以是手动操作的和/或机动化的。
[0152]
提供本公开的优选示例的上述描述是为了进行示意性的说明和描述性的目的。其并非旨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变型。许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已经选择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以便最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并且因此使得专家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案以及适合于预期用途的各种修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