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蓝莓无糖组织培养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2022-02-20 00:05: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莓无糖组织培养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2.蓝莓为杜鹃花科越橘属灌木果树。蓝莓果实被联合国卫生组织列为最佳营养价值的水果,同时被美国评为世界十大健脑食品,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所以蓝莓的社会需求量日益增长,各国相继引种栽培。2009年以来我国蓝莓产业出现快速发展,目前主要分布于五大区域:长白山及大小兴安岭地区、辽东半岛、胶东半岛、长江流域、云贵川及华南地区。随着栽培面积和产量的不断上升,相关应用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3.现有的蓝莓无糖组织培养方法较为落后,并且成活率较低,尤其在对培养瓶进行清洁的时候不能将瓶内的有害物质全部去除,这样就会对培养造成影响,从而导致成活率低的问题,并且在清洗过后对清洁瓶进行烘干时烘干效果差,就会存在部分有害细菌未被杀死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蓝莓无糖组织培养方法及设备,通过对培养瓶进行清洗时是用浓度为5%稀盐酸溶液浸泡的,这样就可以将培养瓶中对细胞有毒的细菌和物质进行去除,这样在将lb培养基倒入到培养瓶中时就可以防止有害细菌的滋生,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蓝莓枝条的成活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蓝莓无糖组织培养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嵌设有两个旋转板,其中一个所述旋转板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外壳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一,所述转轴一底端贯穿通孔并延伸至其中一个旋转板底部外侧,所述外壳内部设有烘干机构;
6.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外壳一侧,所述外壳一侧开设有空腔一,所述转轴一底端固定连接有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底部设有培养瓶本体,另一个所述旋转板顶部连接有两个往复丝杠,两个所述往复丝杠顶端均延伸至其中一个旋转板顶部外侧,两个所述往复丝杠位于培养瓶本体两侧,两个所述往复丝杠外部均套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往复丝杠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外壳另一侧外部固定连接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顶部设有烘干风机,所述烘干风机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一,所述连接管一底端延伸至外壳内壁,另一个所述旋转板底部设有连接管二,所述连接管一一端连接在连接管二底部且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连接管二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喷嘴一,两个所述喷嘴一顶端均延伸至培养瓶本体底部,两个所述轴承座前侧均固定连接有喷嘴二,两个所述喷嘴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软管,两个所述软管底端均贯穿另一个旋转板并固定连接在连接管二顶部;
7.优选的,两个所述轴承座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旋转板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分别贯穿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往复丝杠顶端外部均固定套
设有齿轮一,所述外壳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齿圈一,两个所述齿轮一位于齿圈一外侧并与齿圈一相啮合,两个所述旋转板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齿圈二,两个所述齿圈二顶部均设有转轴二,两个所述转轴二一端外部均固定套设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位于齿圈二顶部并与齿圈二相啮合,其中一个所述转轴二一端贯穿空腔一并固定连接在电机输出轴,另一个所述转轴二一端延伸至空腔二内部,两个所述转轴二外部均固定套设有链轮,所述链轮位于空腔一内部,两个所述链轮外部均套设有链条,两个所述链轮之间通过链条驱动连接,所述电机外部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固定连接在外壳一侧,所述保护壳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外壳前侧设有门,所述门与外壳通过合页连接;
8.所述转轴二与外壳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旋转板与外壳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往复丝杠与旋转板通过轴承连接,另一个所述旋转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所述连接管二贯穿两个支撑块
9.一种蓝莓无糖组织培养方法,包括:
10.s1选种:取当年四月中下旬生的蓝莓嫩枝条,从低于嫩芽5cm剪取长达剪取6cm的带芽茎段为种源,每剪一次苗清洗一次刀片;
11.s2包装:将上述剪好的带芽茎段分别用纸隔开并包好,然后将选取的带芽茎端带回;
12.s3消毒杀菌:在消毒容器中放入浓度75%的酒精,然后将带回的带芽茎端先用清水冲洗,然后放入到带有酒精的消毒容器中进行浸泡20

40s,浸泡期间不间断摇晃消毒容器,将浸泡好的带芽茎断用浓度为5%的多菌灵溶液冲洗10

30s,将处理好的带芽茎断放置在无菌容器中备用;
13.s4无糖lb培养基制备:在容器中加入胰蛋白胨、酵母提取物、氯化钠和双蒸水,然后再加入naoh溶液调ph为4~6,并且不需要添加蔗糖;
14.s5培养瓶清洗:将培养瓶放入到浓度为5%稀盐酸溶液中浸泡8

12h,然后将浸泡好的培养瓶用流水边冲洗边用软毛刷刷洗2

4min,最后将刷洗好的培养瓶再次用水冲洗18

22遍,最后放入一种蓝莓无糖组织培养设备中进行烘干10

12min;
15.s6栽培:将s4中制备好的无糖lb培养基均匀的倒入到s5中清洗好的培养瓶中,然后将s3中处理好的带芽茎断放入到培养瓶中进行培养。
16.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1中取当年四月中下旬的蓝莓嫩枝条是因为在四月中下旬的时候气温开设回暖,蓝莓枝条开始发新枝,此时最适合进行组织培养。
17.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2中用纸将每一个带芽茎断分开包好是为了防止发生汁液的交叉感染,避免细菌感染。
18.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3中用浓度为浓度75%的酒精和浓度为5%的多菌灵溶液是为了将带芽茎断上的有害细菌进行清理,防止细菌对茎断的活性造成影响。
19.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4中容器中加入的各物质的含量为胰蛋白胨6

10g、酵母提取物2

6g、氯化钠6

10g和双蒸水800

1000ml。
20.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5中对培养瓶进行清洗是因为新的培养瓶在生产过程中使玻璃表面呈碱性并带有铅、砷等对细胞有毒的物质,因此需要对培养瓶进行清洗。
21.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6中栽培的时间长达20天。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3.1、本发明通过选取四月中下旬生的蓝莓嫩枝条,因为四月中下旬的时候气温开设回暖,蓝莓枝条开始发新枝,这时的蓝莓枝条的活性最大,这样在进行培养的时候成活率就会更高,并且在对培养瓶进行清洗时是用浓度为5%稀盐酸溶液浸泡的,这样就可以将培养瓶中对细胞有毒的细菌和物质进行去除,这样在将lb培养基倒入到培养瓶中时就可以防止有害细菌的滋生,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蓝莓枝条的成活率;
24.2、本发明通过烘干机构的设计可以对培养瓶本体进行彻底的烘干,并且喷嘴一和喷嘴二是围绕着培养瓶本体进行转动的,这样就可以将热气均匀的吹在培养瓶本体上,这样就可以提高对培养瓶本体的烘干效果,并且不会出现烘干死角,这样就可以减少有害细菌的滋生,从而可以增加组织培养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烘干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图1主视图剖视图;
27.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图2中的a处放大图;
28.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轴承座、喷嘴二和限位块立体图;
29.图中:1外壳、2旋转板、3转轴一、4电机、5真空吸盘、6培养瓶本体、7往复丝杠、8轴承座、9衔接板、10烘干风机、11连接管一、12连接管二、13喷嘴一、14喷嘴二、15软管、16限位块、17限位杆、18齿轮一、19齿圈一、20齿圈二、21转轴二、22齿轮二、23链轮、24链条、25保护壳、26散热孔、27门、28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1.参考附图1

4,一种蓝莓无糖组织培养设备,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部嵌设有两个旋转板2,其中一个所述旋转板2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外壳1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一3,所述转轴一3底端贯穿通孔并延伸至其中一个旋转板2底部外侧,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烘干机构;
32.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电机4,所述电机4固定连接在外壳1一侧,所述外壳1一侧开设有空腔一,所述转轴一3底端固定连接有真空吸盘5,所述真空吸盘5底部设有培养瓶本体6,另一个所述旋转板2顶部连接有两个往复丝杠7,两个所述往复丝杠7顶端均延伸至其中一个旋转板2顶部外侧,两个所述往复丝杠7位于培养瓶本体6两侧,两个所述往复丝杠7外部均套设有轴承座8,所述轴承座8与往复丝杠7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外壳1另一侧外部固定连接有衔接板9,所述衔接板9顶部设有烘干风机10,所述烘干风机10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一11,所述连接管一11底端延伸至外壳1内壁,另一个所述旋转板2底部设有连接管二12,所述连接管一11一端连接在连接管二12底部且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连接管二12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喷嘴一13,两个所述喷嘴一13顶端均延伸至培养瓶本体6底部,两个所述轴承座8前侧均固定连接有喷嘴二14,两个所述喷嘴二14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软管15,两个所述软管15底端均贯穿另一个旋转板2并固定连接在连接管二12顶部;
33.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轴承座8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6,两个所述旋转板2内侧
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7,两个所述限位杆17分别贯穿两个限位块16,两个所述往复丝杠7顶端外部均固定套设有齿轮一18,所述外壳1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齿圈一19,两个所述齿轮一18位于齿圈一19外侧并与齿圈一19相啮合,两个所述旋转板2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齿圈二20,两个所述齿圈二20顶部均设有转轴二21,两个所述转轴二21一端外部均固定套设有齿轮二22,所述齿轮二22位于齿圈二20顶部并与齿圈二20相啮合,其中一个所述转轴二21一端贯穿空腔一并固定连接在电机4输出轴,另一个所述转轴二21一端延伸至空腔二内部,两个所述转轴二21外部均固定套设有链轮23,所述链轮23位于空腔一内部,两个所述链轮23外部均套设有链条24,两个所述链轮23之间通过链条24驱动连接,所述电机4外部设有保护壳25,所述保护壳25固定连接在外壳1一侧,所述保护壳25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孔26,所述外壳1前侧设有门27,所述门27与外壳1通过合页连接;
34.所述转轴二21与外壳1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旋转板2与外壳1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往复丝杠7与旋转板2通过轴承连接,另一个所述旋转板2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28,所述连接管二12贯穿两个支撑块28。
35.本发明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发明时需要进行烘干时,打开门27控制真空吸盘5,将清洗好的培养瓶本体6吸在真空吸盘5上,启动电机4和烘干风机10,电机4工作带动上方的转轴二21转动,上方的转轴二21转动带动上方的链轮23转动,上方的链轮23转动带动下方的链轮23转动,下方的链轮23转动带动下方的转轴二21转动,两个转轴二21转动带动两个齿轮二22转动,这样就可以使两个旋转板2进行转动,在烘干风机10工作时就可以使热空气通过连接管一11进入到连接管二12内部和软管15内部,最后通过喷嘴一13和喷嘴二14排出,并且两个旋转板2转动时可以带动两个齿轮一18在齿圈一19内部转动,这样就可以使两个往复丝杠7转动,从而带动轴承座8不断的上下移动,这样就可以使喷嘴二14不断的上下移动,这样就可以使喷嘴二14边围绕着培养瓶本体6进行转动边上下移动,与喷嘴一13相配合就可以使热空气均匀的吹在培养瓶本体6上,这样就可以提高对培养瓶本体6的烘干效果,并且不会出现烘干死角,这样就可以减少有害细菌的滋生,从而可以增加组织培养的成活率。
36.实施例1:
3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蓝莓无糖组织培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38.s1选种:取当年四月中下旬生的蓝莓嫩枝条,从低于嫩芽5cm剪取长达剪取6cm的带芽茎段为种源,每剪一次苗清洗一次刀片,取当年四月中下旬的蓝莓嫩枝条是因为在四月中下旬的时候气温开设回暖,蓝莓枝条开始发新枝,此时最适合进行组织培养;
39.s2包装:将上述剪好的带芽茎段分别用纸隔开并包好,然后将选取的带芽茎端带回,用纸将每一个带芽茎断分开包好是为了防止发生汁液的交叉感染,避免细菌感染;
40.s3消毒杀菌:在消毒容器中放入浓度75%的酒精,然后将带回的带芽茎端先用清水冲洗,然后放入到带有酒精的消毒容器中进行浸泡20s,浸泡期间不间断摇晃消毒容器,将浸泡好的带芽茎断用浓度为5%的多菌灵溶液冲洗10s,将处理好的带芽茎断放置在无菌容器中备用,用浓度为浓度75%的酒精和浓度为5%的多菌灵溶液是为了将带芽茎断上的有害细菌进行清理,防止细菌对茎断的活性造成影响;
41.s4无糖lb培养基制备:在容器中加入胰蛋白胨、酵母提取物、氯化钠和双蒸水,然后再加入naoh溶液调ph为4,并且不需要添加蔗糖,容器中加入的各物质的含量为胰蛋白胨
6g、酵母提取物2g、氯化钠6g和双蒸水800ml,lb培养基是一种培养基的名称,生化分子实验中一般用该培养基来预培养菌种,使菌种成倍扩增,达到使用要求;
42.s5培养瓶清洗:将培养瓶放入到浓度为5%稀盐酸溶液中浸泡8h,然后将浸泡好的培养瓶用流水边冲洗边用软毛刷刷洗2min,最后将刷洗好的培养瓶再次用水冲洗18遍,最后放入一种蓝莓无糖组织培养设备中进行烘干10min,对培养瓶进行清洗是因为新的培养瓶在生产过程中使玻璃表面呈碱性并带有铅、砷等对细胞有毒的物质,因此需要对培养瓶进行清洗;
43.s6栽培:将s4中制备好的无糖lb培养基均匀的倒入到s5中清洗好的培养瓶中,然后将s3中处理好的带芽茎断放入到培养瓶中进行培养,栽培的时间长达20天。
44.实施例2:
4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蓝莓无糖组织培养方法及设备,具体步骤如下:
46.s1选种:取当年四月中下旬生的蓝莓嫩枝条,从低于嫩芽5cm剪取长达剪取6cm的带芽茎段为种源,每剪一次苗清洗一次刀片,取当年四月中下旬的蓝莓嫩枝条是因为在四月中下旬的时候气温开设回暖,蓝莓枝条开始发新枝,此时最适合进行组织培养;
47.s2包装:将上述剪好的带芽茎段分别用纸隔开并包好,然后将选取的带芽茎端带回,用纸将每一个带芽茎断分开包好是为了防止发生汁液的交叉感染,避免细菌感染;
48.s3消毒杀菌:在消毒容器中放入浓度75%的酒精,然后将带回的带芽茎端先用清水冲洗,然后放入到带有酒精的消毒容器中进行浸泡30s,浸泡期间不间断摇晃消毒容器,将浸泡好的带芽茎断用浓度为5%的多菌灵溶液冲洗20s,将处理好的带芽茎断放置在无菌容器中备用,用浓度为浓度75%的酒精和浓度为5%的多菌灵溶液是为了将带芽茎断上的有害细菌进行清理,防止细菌对茎断的活性造成影响;
49.s4无糖lb培养基制备:在容器中加入胰蛋白胨、酵母提取物、氯化钠和双蒸水,然后再加入naoh溶液调ph为5,并且不需要添加蔗糖,容器中加入的各物质的含量为胰蛋白胨8g、酵母提取物4g、氯化钠8g和双蒸水900ml,lb培养基是一种培养基的名称,生化分子实验中一般用该培养基来预培养菌种,使菌种成倍扩增,达到使用要求;
50.s5培养瓶清洗:将培养瓶放入到浓度为5%稀盐酸溶液中浸泡10h,然后将浸泡好的培养瓶用流水边冲洗边用软毛刷刷洗3min,最后将刷洗好的培养瓶再次用水冲洗20遍,最后放入一种蓝莓无糖组织培养设备中进行烘干11min,对培养瓶进行清洗是因为新的培养瓶在生产过程中使玻璃表面呈碱性并带有铅、砷等对细胞有毒的物质,因此需要对培养瓶进行清洗;
51.s6栽培:将s4中制备好的无糖lb培养基均匀的倒入到s5中清洗好的培养瓶中,然后将s3中处理好的带芽茎断放入到培养瓶中进行培养,栽培的时间长达20天。
52.实施例3:
5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蓝莓无糖组织培养方法及设备,具体步骤如下:
54.s1选种:取当年四月中下旬生的蓝莓嫩枝条,从低于嫩芽5cm剪取长达剪取6cm的带芽茎段为种源,每剪一次苗清洗一次刀片,取当年四月中下旬的蓝莓嫩枝条是因为在四月中下旬的时候气温开设回暖,蓝莓枝条开始发新枝,此时最适合进行组织培养;
55.s2包装:将上述剪好的带芽茎段分别用纸隔开并包好,然后将选取的带芽茎端带回,用纸将每一个带芽茎断分开包好是为了防止发生汁液的交叉感染,避免细菌感染;
56.s3消毒杀菌:在消毒容器中放入浓度75%的酒精,然后将带回的带芽茎端先用清水冲洗,然后放入到带有酒精的消毒容器中进行浸泡40s,浸泡期间不间断摇晃消毒容器,将浸泡好的带芽茎断用浓度为5%的多菌灵溶液冲洗30s,将处理好的带芽茎断放置在无菌容器中备用,用浓度为浓度75%的酒精和浓度为5%的多菌灵溶液是为了将带芽茎断上的有害细菌进行清理,防止细菌对茎断的活性造成影响;
57.s4无糖lb培养基制备:在容器中加入胰蛋白胨、酵母提取物、氯化钠和双蒸水,然后再加入naoh溶液调ph为6,并且不需要添加蔗糖,容器中加入的各物质的含量为胰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6g、氯化钠10g和双蒸水1000ml,lb培养基是一种培养基的名称,生化分子实验中一般用该培养基来预培养菌种,使菌种成倍扩增,达到使用要求;
58.s5培养瓶清洗:将培养瓶放入到浓度为5%稀盐酸溶液中浸泡12h,然后将浸泡好的培养瓶用流水边冲洗边用软毛刷刷洗4min,最后将刷洗好的培养瓶再次用水冲洗22遍,最后放入一种蓝莓无糖组织培养设备中进行烘干12min,对培养瓶进行清洗是因为新的培养瓶在生产过程中使玻璃表面呈碱性并带有铅、砷等对细胞有毒的物质,因此需要对培养瓶进行清洗;
59.s6栽培:将s4中制备好的无糖lb培养基均匀的倒入到s5中清洗好的培养瓶中,然后将s3中处理好的带芽茎断放入到培养瓶中进行培养,栽培的时间长达20天。
60.用上述实施例1

3的培养方法,每种方法各培养50枝蓝莓嫩枝条,20天后记录成活情况。
[0061][0062]
由上表可知,实施例2中方法适宜,培养20天后,长势较好,出现较多的枝叶,而本发明通过喷嘴一和喷嘴二围绕着培养瓶本体进行转动,这样就可以将热气均匀的吹在培养瓶本体上,这样就可以提高对培养瓶本体的烘干效果,并且不会出现烘干死角,这样就可以减少有害细菌的滋生,从而进行合理的灭菌处理,使得蓝莓的组织培养成活率高。
[0063]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发明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