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基于河道治理的防渗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23:06: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治理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基于河道治理的防渗结构。


背景技术:

2.河道整治(river training;river improvement;river regulation) 亦称“河床整理”。控制和改造河道的工程措施。在天然河流中经常发生冲刷和淤积现象,容易发生水害,妨碍水利发展,为适应除患兴利要求,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对河道进行整治,包括治导、疏浚和护岸等工程。
3.在河道的生态治理过程中,需要对待治理的河道进行防渗处理,以保证河道治理完成后符合生态修复要求。当前现有的混凝土防渗、黏土防渗措施,施工工期耗时长、成本投入大,生态修复效果差等,是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4.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河道治理的防渗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5.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基于河道治理的防渗结构,其设计合理,相配合使用的c15堆石混凝土层、第一碎石垫层、第一c15混凝土垫层、防渗土工布层、黏土垫层、第二碎石垫层和第二c15混凝土垫层,解决现有防渗措施所存在的问题,能有效的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投入经济成本,实现了良好的生态修复目的。
6.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河道治理的防渗结构,包括均匀铺设在河道底面的c15堆石混凝土层,及设置在河道两侧斜坡面、c15堆石混凝土层表面的第一碎石垫层,及设置在第一碎石垫层表面的第一c15混凝土垫层,及设置在第一c15混凝土垫层表面的防渗土工布层,及设置在防渗土工布层表面的黏土垫层,及设置在黏土垫层表面的第二碎石垫层,及设置在第二碎石垫层表面的第二c15混凝土垫层。
7.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一碎石垫层、第二碎石垫层的厚度为100mm。
8.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一c15混凝土垫层、第二c15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为105

120mm。
9.本技术方案的,所述黏土垫层的厚度为20

30cm。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河道治理的防渗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合理,相配合使用的c15堆石混凝土层、第一碎石垫层、第一c15混凝土垫层、防渗土工布层、黏土垫层、第二碎石垫层和第二c15混凝土垫层,解决现有防渗措施所存在的问题,能有效的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投入经济成本,实现了良好的生态修复目的。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河道治理的防渗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13.如图1所示的基于河道治理的防渗结构,包括均匀铺设在河道1底面的c15堆石混凝土层2,及设置在河道1两侧斜坡面、c15堆石混凝土层2表面的第一碎石垫层3,及设置在第一碎石垫层3表面的第一c15混凝土垫层4,及设置在第一c15混凝土垫层4表面的防渗土工布层5,及设置在防渗土工布层5表面的黏土垫层6,及设置在黏土垫层6表面的第二碎石垫层7,及设置在第二碎石垫层7表面的第二c15混凝土垫层8。
14.本结构的基于河道治理的防渗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碎石垫层3、第二碎石垫层7的厚度为100mm,所述第一c15混凝土垫层4、第二c15混凝土垫层8的厚度为105

120mm,所述黏土垫层6的厚度为20

30cm。
15.本结构的基于河道治理的防渗结构,其设计合理,相配合使用的c15堆石混凝土层、第一碎石垫层、第一c15混凝土垫层、防渗土工布层、黏土垫层、第二碎石垫层和第二c15混凝土垫层,解决现有防渗措施所存在的问题,能有效的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投入经济成本,实现了良好的生态修复目的,适用于寿光市弥河流域的河道综合治理,
1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基于河道治理的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匀铺设在河道(1)底面的c15堆石混凝土层(2),及设置在河道(1)两侧斜坡面、c15堆石混凝土层(2)表面的第一碎石垫层(3),及设置在第一碎石垫层(3)表面的第一c15混凝土垫层(4),及设置在第一c15混凝土垫层(4)表面的防渗土工布层(5),及设置在防渗土工布层(5)表面的黏土垫层(6),及设置在黏土垫层(6)表面的第二碎石垫层(7),及设置在第二碎石垫层(7)表面的第二c15混凝土垫层(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河道治理的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碎石垫层(3)、第二碎石垫层(7)的厚度为1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河道治理的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15混凝土垫层(4)、第二c15混凝土垫层(8)的厚度为105

12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河道治理的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黏土垫层(6)的厚度为20

30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治理施工防护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基于河道治理的防渗结构,包括均匀铺设在河道底面的C15堆石混凝土层,及设置在河道两侧斜坡面、C15堆石混凝土层表面的第一碎石垫层,及设置在第一碎石垫层表面的第一C15混凝土垫层,及设置在第一C15混凝土垫层表面的防渗土工布层,及设置在防渗土工布层表面的黏土垫层,及设置在黏土垫层表面的第二碎石垫层,及设置在第二碎石垫层表面的第二C15混凝土垫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合理,相配合使用的C15堆石混凝土层、第一碎石垫层、黏土垫层、第二碎石垫层和第二C15混凝土垫层等,解决现有防渗措施所存在的问题,能有效的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投入经济成本,实现了良好的生态修复目的。现了良好的生态修复目的。现了良好的生态修复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赵裕华 张卿源 傅伟 田福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投资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6
技术公布日:2022/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