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地下水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22:33: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水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水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2.当前,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据统计我国超过90%的地下水资源受到了程度不一的污染,其中,60%左右的地下水受到了严重污染。地下水污染不仅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污染地下水的安全修复已刻不容缓。
3.地下水修复技术主要分为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两大类,与异位修复技术相比,原位修复技术具有适用性强、环境干扰小、修复成本低等优点。地下水循环井是最有应用前景的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之一,与其他修复技术相比,循环井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循环井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且循环井技术可与其他修复技术联合使用,提高修复效果;(2)地下水水位变化幅度较低,不易造成污染物扩散;(3)污染地下水不需抽出地表,配套设备设施较少,运行成本较低。
4.目前,国内高校院所和修复公司对地下水循环井开展了部分研究,相关研究成果申请了国家专利,中国专利文献cn201910551168.4公开了一种高净化效率地下水循环井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外井、内井、安装管、过滤管、金属波纹软管、活性炭吸附装置、曝气管、抽气管、注药管等。该装置存在以下不足:(1)内井底部与地下水含水层相通,注药管注入的药剂易扩散至含水层中,具有二次污染风险;(2)该装置仅靠气体抽提系统形成的负压作用来保证内井水位高于周围地下水水位,水位差较小,且稳定性较差,导致地下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差;(3)未考虑药剂和地下水的快速搅拌,仅靠药剂和地下水的自然溶解实现污染物的去除,造成修复周期较长。中国专利文献cn201922264996.8公开了一种原位反应型地下水循环井,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外井管、井盖、固定支架、循环箱、水泵、拉绳、输药管、药剂制备装置等。该装置的固定支架无法实现阻隔功能,造成修复药剂和污染地下水横向扩散具有二次污染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水修复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地下水修复井环流功能受限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水修复装置,包括箱体和循环泵,所述箱体具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上方,所述循环泵用于将所述箱体内的所述进水口处的水抽吸至所述排水口上方。
7.可选的,所述箱体包括进水腔、修复腔和排水腔,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水腔连通,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排水腔连通,所述进水腔与所述修复腔连通,所述修复腔与所述排水腔连通,所述修复腔位于所述排水腔的上方,所述进水腔位于所述排水腔的下方,所述循环泵用于将所述进水腔的水抽吸至所述修复腔。
8.可选的,所述箱体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且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下方,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箱体内的空间分隔为自上而下的三个储水腔,位于最上方的储水腔为修复腔,位于中间的储水腔为排水腔,位于下方的储水腔为进水腔,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修复腔和所述排水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9.可选的,还包括修复组件,所述修复组件用于修复所述修复腔内的水。
10.可选的,所述循环泵包括水泵和取水管,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修复腔内,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取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取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一隔板设置在所述进水腔内。
11.可选的,还包括螺旋桨,所述螺旋桨位于所述修复腔内且设置在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处,所述螺旋桨包括转轴和桨叶,所述转轴用于驱动所述桨叶转动。
12.可选的,还包括进水管和调节装置,所述箱体底部开设有连通所述进水腔的第二通孔,所述进水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进水腔内且与所述进水腔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为进水口,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进水管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箱体外和缩回至进水腔内。
13.可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拉杆、连接块、连接件和导向块,所述拉杆穿过所述箱体的顶板与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的连接块相连,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管转动连接,所述导向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导向块滑动连接,且所述进水管可相对所述导向块沿水平方向滑动。
14.可选的,所述进水管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两组,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进水管也对称设置,两组所述连接件关于所述连接块对称设置。
15.可选的,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弹性件,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拉杆的两侧,所述拉杆包括凸缘和杆部,所述凸缘与所述杆部的顶部连接,且自所述杆部的外周面向远离所述杆部的方向凸出,当所述凸缘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上方后,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相互靠近,且用于限制所述凸缘向下移动。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下水修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首先,由于水在循环泵的作用下从排水口的下方的进水口进入箱体,之后在循环泵的作用下抽吸至所述排水口上方,然后抽吸至排水口上方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排水口流出,因此下层的水经过箱体后可排入上层,从而通过水箱可实现下层水和上层水的循环流动,进而实现水的环流。
18.其次,通过修复组件修复修复腔内的水,且修复腔内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仅通过修复腔与排水腔的连通处流入排水腔,因此可使得修复腔内的水在修复腔内充分停留,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修复组件对水质进行改善,提高水质修复的效率。
19.再次,由于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可在所述调节装置的驱动下伸出所述箱体和缩回至进水腔内,因此当有异物覆盖在进水口上时,可通过调节装置驱动进水管伸出所述箱体外和缩回至进水腔内,在箱体和进水管的共同作用下,将异物从进水口处清除。另外,将进水管缩回至进水腔内时,可方便将地下水修复装置放入地下水修复井内,以及从地下水修
复井内将地下水修复装置取出。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地下水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地下水修复装置的俯视图;
22.图3是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3.图4是图1在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施例中第三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本实施例中螺旋桨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00

箱体;110

进水口;120

排水口;130

进水腔;140

修复腔;150

排水腔;160

第一隔板;170

第二隔板;
28.210

水泵;220

取水管;
29.310

生物修复药箱;320

第一药管;330

重金属修复药剂装置;340

第二药管;350

曝气装置;360

尾气处理装置;
30.400

进水管;
31.510

拉杆;511

凸缘;512

杆部;520

连接块;530

连接件;540

导向块;550

第一限位块;560

第二限位块;570

弹性件;
32.610

第一滤网;
33.710

第二滤网;720

拉环;
34.810

第三滤网;811

支架;812

uf膜;
35.910

螺旋桨;911

转轴;912

桨叶;
36.920

挡板;930

合页;940

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地下水修复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38.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地下水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地下水修复装置的俯视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水修复装置,包括箱体100和循环泵,所述箱体100具有进水口110和排水口120,所述排水口120位于所述进水口110的上方,所述循环泵用于将所述箱体100内的所述进水口110处的水抽吸至所述排水口120上方。由于水在循环泵的作用下从排水口120的下方的进水口110进入箱体100,之后在循环泵的作用下抽吸至所述排水口120上方,然后抽吸至排水口120上方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排水口120流出,因此下层的水经过箱体100后可排入上层,从而通过箱体100和循环泵可实现下层水和上层水的循环流动,进而实现水的环流。当地下水修复装置设置在地下水修复井内后,可将下层的地下水抽吸至上层,从而通过箱体100和循环泵可实现下层的地下水和上层的地下水的循环流动,进而实现地下水的环流,从而促进地下水修复井对地下水进行修复。
39.所述箱体100包括进水腔130、修复腔140和排水腔150,所述进水口110与所述进水腔130连通,所述排水口120与所述排水腔150连通,所述进水腔130与所述修复腔140连通,所述修复腔140与所述排水腔150连通,所述修复腔140位于所述排水腔150的上方,所述进水腔130位于所述排水腔150的下方,所述循环泵用于将进水腔130的水抽吸至修复腔140。
40.参考图1,所述箱体100包括第一隔板160和第二隔板170,所述第一隔板160和所述第二隔板170设置在所述箱体100的内部,且所述第一隔板160位于所述第二隔板170的下方,所述第一隔板160和所述第二隔板170将所述箱体100内的空间分隔为三个储水腔,位于最上方的储水腔为修复腔140,位于中间的储水腔为排水腔150,位于下方的储水腔为进水腔130。所述第二隔板17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修复腔140和所述排水腔150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41.所述地下水修复装置还包括修复组件,所述修复组件用于修复所述修复腔140内的水,以改善水质。通过修复组件修复修复腔140内的水,且修复腔140内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仅通过修复腔140与排水腔150的连通处流入排水腔150,因此可使得修复腔140内的水在修复腔140内充分停留,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修复组件对水质进行改善,提高水质修复的效率。
42.所述修复组件包括生物修复药箱310、第一药管320、重金属修复药剂装置330、第二药管340、曝气装置350和尾气处理装置360。所述生物修复药箱310设置在所述箱体100的上方,所述生物修复药箱310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药管320连通,所述第一药管320的一端穿过所述箱体100的顶部设置在所述修复腔140内。所述重金属修复药剂装置330设置在所述箱体100的上方,所述重金属修复药剂装置330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药管340连通,所述第二药管340的一端穿过所述箱体100的顶部设置在所述修复腔140内。所述曝气装置350设置在所述箱体100上,所述曝气装置350用于向所述修复腔140内曝气。所述尾气处理装置360设置在所述箱体100上,用于处理有害气体。通过重金属修复药剂装置330和第二药管340向所述修复腔140添加重金属修复药剂,改变重金属离子存在形态,使其变成化合物沉淀,增强其稳定性,降低其在环境中的迁移性降低其毒性。设置曝气装置350是为了保证修复腔140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尾气处理装置360是为了处理地下水修复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
43.所述修复组件包括流速控制装置,所述重金属修复药剂装置330、曝气装置350和生物修复药箱310上都设置有调节药剂量的流速控制装置。
44.所述箱体100呈圆柱状。
45.所述循环泵包括水泵210和取水管220,所述水泵210设置在所述修复腔140内,所述水泵210的输入端与所述取水管220的一端连通,所述取水管22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隔板170和所述第一隔板160设置在所述进水腔130内。
46.所述第一隔板160和所述第二隔板170上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第二隔板170上的凹槽可以用来沉淀储存在修复腔140的沉淀物,第一隔板160上开设的凹槽可以用来沉淀排水腔150内的沉淀物。
47.所述地下水修复装置还包括进水管400和调节装置。所述箱体100底部开设有连通所述进水腔130的第二通孔,所述进水管400穿过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所述进水管400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进水腔130内与所述进水腔130连通,所述进水管400的另一端为进水口110,所
述调节装置与所述进水管400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进水管400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箱体100外和缩回至进水腔130内。由于所述进水管400的另一端可在所述调节装置的驱动下伸出所述箱体100和缩回至进水腔130内,因此当有异物覆盖在进水口110上时,可通过调节装置驱动进水管400伸出所述箱体100外和缩回至进水腔130内,在箱体100和进水管400的共同作用下,将异物从进水口110处清除。另外,将进水管400缩回至进水腔130内时,可方便将地下水修复装置放入地下水修复井内,以及从地下水修复井内将地下水修复装置取出。
48.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拉杆510、连接块520、连接件530和导向块540。所述拉杆510穿过所述箱体100的顶板与设置在所述箱体100底部的连接块520相连,所述连接件530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520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530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管400转动连接,所述导向块540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100内,所述进水管400与所述导向块540滑动连接,且所述进水管400可相对所述导向块540沿水平方向滑动。如此,当向上拉动所述拉杆510时,所述拉杆510可带动所述连接块520向上运动,进而带动连接件530向上运动和转动,从而通过连接件530带动进水管400相对导向块540向进入所述箱体100内侧的方向移动。当向下推动拉杆510时,所述拉杆510可带动所述连接块520向下运动,进而带动连接件530向下运动和转动,从而通过连接件530带动进水管400相对导向块540向伸出所述箱体100的方向移动。
49.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40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件530的数量为两组,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进水管400也对称设置,两组所述连接件530关于所述连接块520对称设置。
50.具体的,参考图1,一组所述连接件530包括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块520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管400转动连接。
51.进一步的,参考图3,图3是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块550、第二限位块560和弹性件570,所述第一限位块550和所述第二限位块560设置在所述箱体100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拉杆510的两侧,所述拉杆510包括凸缘511和杆部512,所述凸缘511与所述杆部512的顶部连接,且自所述杆部512的外周面向远离所述杆部512的方向凸出,当所述凸缘511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550和所述第二限位块560的上方时,所述第一限位块550和所述第二限位块560在弹性件570的作用下相互靠近,且用于限制所述凸缘511向下移动。当所述拉杆510向上移动到预定位置使得所述凸缘511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550和所述第二限位块560的上方后,所述第一限位块550和所述第二限位块560在弹性件570的作用下相互靠近,且所述第一限位块550和所述第二限位块560限制所述凸缘511向下移动,以使所述杆体不易下落,从而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块550和所述第二限位块560将所述杆体的位置锁定,进而可提高调节装置的稳定性。当需要使所述拉杆510向下移动时,可使第一限位块550和所述第二限位块560相互分离,解除第一限位块550和所述第二限位块560对凸缘511的限制,从而使拉杆510向下移动。
52.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拉杆510穿过所述箱体100的顶板、第二隔板170和第一隔板160与设置在所述进水腔130的连接块520相连,所述导向块540固定设置在所述进水腔130内。
53.所述地下水修复装置还包括第一滤网610,所述第一滤网610设置在所述进水口110处,用于过滤异物,例如过滤体积较大的异物。
54.参考图4,图4是图1在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所述地下水修复装置还包括第二滤
网710,所述第二滤网710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处,用于过滤水与药剂反应产生的沉淀物。
55.所述地下水修复装置还包括拉环720,所述拉环720设置在所述第二滤网710的顶部,以便于将所述第二滤网710拉出第一通孔以进行清理。
56.所述第二滤网710的顶部呈弧形,以便于第二滤网710过滤水与药剂反应产生的沉淀物。
57.参考图5,图5是本实施例中第三滤网81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地下水修复装置还包括第三滤网810,所述第三滤网810设置在所述排水口120处,用于对所述排水腔150内的水进行过滤。所述第三滤网810包括支架811和多层uf膜812,所述支架811设置在相邻的两层uf膜812支间,且所述支架8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箱体100固定连接。
58.参考图6,图6是本实施例中螺旋桨91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地下水修复装置还包括螺旋桨910,所述螺旋桨910位于修复腔140内且设置在所述水泵210的出水口处。所述螺旋桨910包括转轴911和桨叶912,所述转轴911用于驱动所述桨叶912转动,以使所述修复腔140内的水和药剂充分混合。
59.所述地下水修复装置还包括挡板920,所述挡板920设置在所述箱体100的顶部,所述箱体100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挡板920盖设在所述开口上,且所述挡板920与所述箱体100通过合页930转动连接。所述地下水修复装置还包括把手940,所述把手940设置在所述挡板920的顶部,以通过所述把手940拉起所述挡板920,从而方便对第二滤网710和所述修复腔140进行清理。
60.本实施例中,所述地下水修复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61.首先,拉起拉杆510,使得拉杆510向上移动,从而使所述拉杆510向上移动到预定位置且使所述凸缘511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550和所述第二限位块560的上方后,所述第一限位块550和所述第二限位块560在弹性件570的作用下相互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块550和所述第二限位块560限制所述凸缘511向下移动,使所述杆体不易下落,此时,进水管400缩入进水腔130内。
62.然后,将地下水修复装置放入地下水修复井内。
63.之后,使第一限位块550和所述第二限位块560相互分离,解除第一限位块550和所述第二限位块560对凸缘511的限制,从而使拉杆510向下移动,带动所述连接块520向下运动,进而带动连接件530向下运动和转动,从而通过连接件530带动进水管400相对导向块540向伸出所述箱体100的方向移动,使所述进水管400伸出所述箱体100。
64.之后,开启循环泵和螺旋桨910,使得地下水从进水口110进入进水管400,之后从进水管400进入进水腔130,再从进水腔130进入修复腔140,在修复腔140与药物和空气充分混合后,从第一通孔和第二滤网710流入排水腔150,之后经过uf膜812过滤后排入地下水中。
65.本实施例中的地下水修复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隔板160和所述第二隔板170将所述箱体100内的空间分隔为三个储水腔,位于最上方的储水腔为修复腔140,位于中间的储水腔为排水腔150,位于下方的储水腔为进水腔130,所述第二隔板17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修复腔140和所述排水腔150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进水口110与所述进水腔130连通,所述排水口120与所述排水腔150连通,从而通过三个储水腔和循环泵可实现下层的地下水和上层的地下水的循环流动,进而实现地下水的环流;并且,通过设置在所述进水口
110处的所述第一滤网610,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处的第二滤网710,以及设置在所述排水口120处的第三滤网810对地下水进行了三次过滤;同时,通过设置修复组件用于修复所述修复腔140内的水,因此可在实现环流的同时对地下水进行修复,实现了环流与修复的一体化功能。
66.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