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消毒盒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17:12: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材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消毒盒。


背景技术:

2.鼻内窥镜是耳鼻喉科最常用的检查设备之一,目前绝大多数鼻腔、鼻窦以及鼻咽部疾病都需要进行鼻内窥镜检查以明确诊断,硬性鼻内窥镜结构主要由目镜端、物镜端、设于目镜端与物镜端的导光件、以及输出接头组成,导光件为一光学器件,用于传导物镜端的影像,此处导光件一般指内含有光纤,且外表面为不锈钢钢管,输出接头连接于导光连接件且靠近目镜端,用于将鼻腔、鼻窦以及鼻咽部的影像传至外部显示设备。为防止交叉感染,鼻内窥镜使用后均需要进行灭菌消毒处理。由于鼻内窥镜结构精密,容易损坏,且价格昂贵,因此目前临床上在进行鼻内窥镜消毒时,常需用专用的消毒盒(多孔状)将其单独包装消毒,防止损伤。
3.现有的鼻内窥镜消毒盒利用固定在盒底的两个橡胶卡槽对鼻内窥镜进行固定,在取用时较难松脱,强行取出有导致内镜光纤被折断的风险。同时,现有的消毒盒没有观察孔,必须打开盒盖才能知晓里面放置的鼻内镜型号。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消毒盒,包括:盒体,凹设有配置为定位内窥镜的腔位,且其外侧壁贯穿开设有若干连通腔位的消毒孔,盒体包括第一盒身及第二盒身,第一盒身配置为靠近目镜的一端,且可活动连接于第二盒身,第二盒身内设置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用于固定导光件;以及盒盖,盖接于盒体;其中,盒体和/或盒盖上设有观察位。
6.可选的,第一盒身设有第一卡接位,第二盒身设有第二卡接位,第一卡接位与第二卡接位可拆卸连接。
7.可选的,第一盒身设置于盒体长度方向上的侧壁,或第一盒身并排连接于第二盒身,通过将第一卡接位脱离第二卡接位,使盒体的外侧壁形成一缺口,以露出腔位。
8.可选的,第一盒身与第二盒身间设有旋转件。
9.可选的,第一盒身设置于盒体长度方向上的侧壁,或第一盒身并排连接于第二盒身,通过将第一盒身绕旋转件转动,使盒体的外侧壁形成一缺口,以露出腔位。
10.可选的,盒体内还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凹设有与目镜外形相适配的型腔,以支撑目镜。
11.可选的,观察位为开设于盒体或盒盖上至少一处的观察窗组成。
12.可选的,盒体或盒盖呈透明状以形成观察位。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
14.1、盒体包括可活动连接的第一盒身与第二盒身,第一盒身配置为靠近目镜的一端,当取用内窥镜时,通过将第一盒身脱离第二盒身,或将第一盒身绕第二盒身旋转,使盒
体的外侧壁形成一缺口,以露出腔位,此时只需抓住目镜端,将内窥镜拔出即可。由于拔出的过程中,使内窥镜沿着导光件的长度方向滑移的,因而可以有效防止导光件内光纤的损伤。
15.2、盒体和/或盒盖上设有观察位,因而使得医生可以不打开盒盖的情况下,即可观察消毒盒内的内镜型号。
附图说明
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7.其中:
18.图1是现有技术的内窥镜消毒盒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毒盒结构示意图,此处第一盒身设置于侧壁且滑动连接于第二盒身;
20.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消毒盒结构示意图,此处第一盒身并排卡接于第二盒身;
22.图5是图4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消毒盒结构示意图,此处第一盒身滑动连接于第二盒身,此处第一盒身设置于侧壁且转动连接于第二盒身;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消毒盒结构示意图,此处第一盒身与第二盒身并排设置且转动连接于第二盒身。
25.标号说明:
26.1、内窥镜;11、物镜;l2、导光件;l3、目镜;
27.2、盒体;21、腔位;22、消毒孔;23、第一盒身;24、第二盒身;25、定位结构;26、第一卡接位;27、第二卡接位;
28.3、盒盖;
29.4、观察位;
30.5、旋转件;
31.6、支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消毒盒,如图1

7所示,包括:盒体2,凹设有配置为定位内窥镜1的腔位21,且其外侧壁贯穿开设有若干连通腔位21的消毒孔22,盒体2包括第一盒身23及第二盒身24,第一盒身23配置为靠近目镜l3的一端,亦即远离物镜11的一端,且可活动连接于第二盒身24,此活动连接的方式可为转动、滑动、卡扣连接中的任意
一种,通过活动连接的方式使盒体2的外侧壁形成一缺口,有利于医护等操作人员通过抓住目镜l3将内窥镜1拔出,第二盒身24内设置有定位结构25,定位结构25为常规技术如橡胶卡槽,沿导光件l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以上,用于固定导光件l2;以及盒盖3,盖接于盒体2;其中,盒体2和/或盒盖3上设有观察位4,需要说明的是,观察位4为透光件,且用于使医护等操作人员,在不打开盒盖3的情况下,用眼光透过观察位4即可知晓放置于消毒盒的内窥镜1型号,因而观察位4既可以为开设于盒体2或盒盖3上至少一处的观察窗组成,如仅开设于盒盖3上的观察窗,如仅开设于盒体2上的观察窗,如于盒盖3、盒体2上均有开设观察窗,又可以是由于盒体2或盒盖3本身呈透明状而形成观察位4,即盒体2或盒盖3可由透明材质制成,如玻璃、亚克力板。
34.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鼻内窥镜1消毒盒利用固定在盒底的两个橡胶卡槽对鼻内窥镜1进行固定,导光件l2在脱离橡胶卡槽时,会受到橡胶卡槽沿其径向方向的作用力,较难松脱,强行取出有导致内镜光纤被折断的风险,而本实施例通过活动连接的方式可以使第一盒身23相对第二盒身24发生位置变化,让盒体2的外侧壁形成一缺口,以露出腔位21,再通过该缺口有利于医护等操作人员将内窥镜1取出,此拔出过程中,内窥镜1的导光件l2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因而不会对导光件l2内的光纤造成损伤。
35.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

5,第一盒身23设有第一卡接位26,第二盒身24设有第二卡接位27,第一卡接位26与第二卡接位27可拆卸连接,卡接位的形式为连接凸筋与嵌合凹槽的配合方式,当第一卡接位26为连接凸筋时,第二卡接位27为嵌合凹槽,当第一卡接位26为嵌合凹槽时,第二卡接位27为连接凸筋,本实施例以第一卡接位26为连接凸筋为图示进行讲解,具体地,第一盒身23全部或部分设置于盒体2长度方向上的侧壁,第一盒身23并排连接于第二盒身24,并排的意思是第一盒身23与第二盒身24各自有腔位21并且组合形成盒体2的完整腔位21,如图2

3所示,第一盒身23设置于盒体2长度方向上的侧壁,且通过设置于其长度方向两端的连接凸筋与第二盒身24滑动连接,第二盒身24上设置有对应连接凸筋的嵌合凹槽,如图4

5所示,第一盒身23与第二盒身24并排设置且通过卡扣的形式与第二盒身24配合,综上,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将第一卡接位26脱离第二卡接位27,使盒体2的外侧壁形成一缺口,以露出腔位21,即可轻松将内窥镜1拔出,且不会损伤导光件l2内的光纤。
36.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

7,第一盒身23与第二盒身24间设有旋转件5,此旋转件5包括但不限于阻尼铰链,即第一盒身23通过阻尼铰链转动预定角度且中保持该角度,具体地,第一盒身23全部或部分设置于盒体2长度方向上的侧壁,或第一盒身23并排连接于第二盒身24,如图6所示,第一盒身23设置于盒体2长度方向上的侧壁,且通过阻尼铰链与第二盒身24转动连接,如图7所示,第一盒身23与第二盒身24并排设置且通过卡扣的形式与第二盒身24配合,综上,通过将第一盒身23绕旋转件5转动,使盒体2的外侧壁形成一缺口,以露出腔位21,即可轻松将内窥镜1拔出,且不会损伤导光件l2内的光纤。
3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盒体2内还设置有支撑结构6,进一步地,支撑结构6的设置位置,可根据第一盒身23的设置方式来定,当第一盒身23设置于盒体2长度方向上的侧壁时,则支撑结构6设置于第二盒身24的内侧壁,当第一盒身23并排连接于第二盒身24时,则支撑结构6设置于第一盒身23或第二盒身24的内侧壁,支撑结构6凹设有与目镜l3外形相适配的型腔,以支撑目镜l3,使得内窥镜1受力合理,防止导光件l2内的光纤受力弯折。
38.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39.1、盒体2包括可活动连接的第一盒身23与第二盒身24,第一盒身23配置为靠近目镜l3的一端,当取用内窥镜1时,通过将第一盒身23脱离第二盒身24,或将第一盒身23绕第二盒身24旋转,使盒体2的外侧壁形成一缺口,以露出腔位21,此时只需抓住目镜l3端,将内窥镜1拔出即可。由于拔出的过程中,使内窥镜1沿着导光件l2的长度方向滑移的,因而可以有效防止导光件l2内光纤的损伤。
40.2、盒体2和/或盒盖3上设有观察位4,因而使得医生可以不打开盒盖3的情况下,即可观察消毒盒内的内镜型号。
4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