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火电厂锅炉再热汽温优化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2-02-19 15:16: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火电厂锅炉再热汽温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电厂锅炉再热汽温优化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从锅炉dcs历史数据库中导出影响再热蒸汽温度的各参数的历史运行数据;步骤s2.将选取的各参数作为所选变量,将其划分为辅助变量和主导变量,并对其历史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选择相关性系数最高的变量,并将其作为控制模型的前馈变量,拟合各前馈变量和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的函数关系,结合各前馈变量实时数据,得到预测的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步骤s3.根据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及出口蒸汽温度设定值,反算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动态设定值;步骤s4.将实际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作为反馈,以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动态设定值为目标,实时调节再热器烟气挡板开度;步骤s5.设置设定限值,将减温水作为超限调整手段;步骤s6.设置偏差修正环节,若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长期偏离设定值,则相应调整挡板开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锅炉再热汽温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影响再热蒸汽温度的各参数包括机组负荷、汽轮机第一级压力、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再热器入口蒸汽压力、给水温度、主蒸汽温度、主蒸汽流量、再热蒸汽流量、总燃料量、再热器出口温度设定值、再热器挡板开度、再热减温水量、再热减温水调门开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锅炉再热汽温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选取的各参数作为所选变量,将其划分为辅助变量和主导变量,对其历史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各参数中与主导变量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相关性高、优先于再热汽温变化且灵敏度最高的参数,将其作为控制模型的前馈,拟合各前馈变量和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的函数关系,包括如下步骤:s21.将所选的辅助变量作为待选变量x,将所有变量转换为阶次序列的形式,并将所有阶次序列变量存入变量集h:x

x(t

0*t),x(t

1*t),

,x(t

n*t),其中,t表示采样间隔,n表示最大延迟阶次;s22.选取变量集h中降低了已选变量间的信息冗余后与再热器出口汽温的相关性系数j:其中,h
i
∈h为待选变量,c为主导变量再热汽温,β为惩罚因子,s
j
∈s为已选变量;s23.选择计算所得相关性系数值较高的阶次变量作为前馈,拟合各前馈变量和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的函数关系,将实时前馈变量数据代入拟合函数中,得到预测的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r(t

)=n(s1,s2,

,s
i
)r(t
入预
)=n(s1',s'2,

,s
i
')其中,s
i
为选择出的阶次变量,s
i
'为阶次变量实时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电厂锅炉再热汽温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
根据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及出口蒸汽温度设定值,反算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动态设定值包括: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和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偏差在q时间段的加权均值:其中,t

、t

分别表示实际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均值,表示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和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偏差在q时间段的加权均值,q表示加权权重;通过计算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和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偏差,结合给定的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设定值,得到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动态设定值:其中,sp
t入
表示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动态设定值,sp
t出
表示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设定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电厂锅炉再热汽温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实时调节再热器烟气挡板开度包括如下步骤:计算挡板对通过前馈拟合的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的影响变化值为δk1,挡板调节开度对实际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的影响变化值为δk2,拟合函数g与l均随着实时数据不断更新:g(δk1)=g(t
入预
,k)l(δk2)=l(t

,k)其中,δk1、δk2为挡板单位温度调节开度,t

为实际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t
入预
为根据实时前馈变量拟合的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k为挡板开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电厂锅炉再热汽温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4中,实时调节再热器烟气挡板开度还包括如下步骤:计算挡板调节幅度为:δk=δk1×
(t
入预
-sp
t入
) δk2×
(t

-sp
t入
);其中,δk为挡板调节开度;挡板开度指令为:k
指令
=k

δk其中,k
指令
为挡板调节开度指令,k

为投入优化时刻挡板当前开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火电厂锅炉再热汽温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设置设定限值,将减温水作为超限调整手段包括如下步骤:s51.设定减温水控制启动温度限值,当超过设定限值时,减温水参与调节;s52.减温水初始调节水量按照运行数据中减温水用量对再热器出口温度的影响进行调整,并随着减温水量对再热器入口汽温的影响变化值进行不断修正:其中,δr
初始
为初始减温水单位调节量,δr为减温水量单位调节量,t

为再热器出口蒸
汽温度,q为减温水量,q
t
为减温水温度,t=0为投入减温水投入初始时刻;s53.当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超过设定限值时,减温水用量为:其中,t

为实际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q为减温水量,sp
减温水设定
为减温水投入设定限值。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电厂锅炉再热汽温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根据拟合减温水量与调门开度的函数确定所需减温水量、减温水调门开度:k
减温水调门
=l(q,k
减温水调门
)其中,k
减温水调门
为减温水调门开度,q为减温水量。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火电厂锅炉再热汽温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若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长期偏离设定值,则将再热蒸汽挡板作为偏差修正值进行调节:计算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和设定值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偏差:其中,为再热器出口汽温和设定值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偏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火电厂锅炉再热汽温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时,根据温度偏差修正再热器挡板开度:其中,k3为挡板修正开度;挡板开度指令为:k
指令
=k

δk k3。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厂锅炉再热汽温优化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从锅炉DCS历史数据库中导出影响再热蒸汽温度的各参数的历史运行数据;S2.将选取的各参数作为所选变量,对其历史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选择相关性系数最高的变量,将其作为控制模型的前馈变量,拟合各前馈变量和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的函数关系;S3.计算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动态设定值;S4.将实际的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作为反馈,以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动态设定值为目标,实时调节再热器烟气挡板开度;S5.设置设定限值,将减温水作为超限调整手段;S6.设置偏差修正环节,若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长期偏离设定值,则相应调整挡板开度。调整挡板开度。调整挡板开度。


技术研发人员:杨堃 霍子钰 张军 王洪亮 马欣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