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环绕过滤式防毒面具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06:10: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防毒器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绕过滤式防毒面具。


背景技术:

2.防毒面具是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用于保护人的呼吸器官、眼睛和面部,防止毒气、粉尘、细菌、有毒有害气体或蒸汽等有毒物质伤害的个人防护器材。
3.现有公开号为cn10811438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毒面罩,包括面具本体,面具本体对应于口部位置处设有防毒基座,防毒基座的一端伸入面具本体内且设有口罩,口罩从内向外依次包括亲肤层,第一无纺布层,海绵层,吸附层,过滤层和第二无纺布层,防毒基座内从内向外设有可拆卸的滤毒层和可拆卸的滤烟层,防毒基座的另一端设有网纱布。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使用防毒面罩时,防毒基座靠近使用者口鼻位置附近的呼吸强度较大,进而使该位置的空气交换量较大,滤毒层在该位置处的空气过滤压力大,滤毒层长期工作时,存在有滤毒层局部滤毒充分性难以保证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保证滤毒层的滤毒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环绕过滤式防毒面具。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环绕过滤式防毒面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环绕过滤式防毒面具,包括面具本体,所述面具本体的外侧设有滤毒盒,所述面具本体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滤毒盒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所述滤毒盒内设有滤毒包,所述滤毒包位于所述第二通孔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端面;所述滤毒盒的外壁开设有多个贯通的通气孔。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毒面具工作时,使用者呼吸带动空气流动,气体先后通过通气孔、滤毒包、第二通孔以及第一通孔,实现使用者呼吸环境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过程。通气孔位于滤毒盒的外壁,使使用者在呼吸过程中,气流不易汇聚在使用者的口鼻处,对滤毒包的局部位置造成过大的过滤压力,通过利用通气孔的结构设计,使气体能够流经滤毒包的四周汇聚至使用者的口鼻处,增加毒气在滤盒中与滤毒介质接触的时长和路径,使得有毒气体充分与滤毒包接触,提升防毒面具的滤毒充分性。通过分散气体的流通过滤区域,使滤毒包的整体区域均能够对气体进行过滤操作,提升滤毒包的滤毒充分性,进而保证滤毒包的滤毒效果。
8.可选的,所述滤毒盒包括基座以及罩体,所述基座位于所述罩体靠近所述面具本体的一侧,所述基座与所述罩体可拆式连接;所述第二通孔开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基座的中轴线方向设置,所述滤毒包与所述基座相抵接;所述通气孔开设于所述罩体的侧壁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需要时常更换滤毒包,以保证防毒面具的滤毒效果,当使用者需要对滤毒包进行更换时,使用者通过移动罩体,使罩体与基座相互分离,再对位于罩体与基座之间的滤毒包进行更换,实现了滤毒包的简便更换过程。第二通孔位于
基座的中心处,使从基座四周进入的空气能够充分且均匀被滤毒包过滤,进而保证滤毒包的气体过滤效果。
10.可选的,所述基座远离所述面具本体的端面上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滤毒包相抵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滤毒包对气体进行滤毒操作时,支撑件将滤毒包靠近第二通孔的位置支撑起来,进而增加了滤毒包的出气面积,使更多的气体能够同时从滤毒包内溢出,进而令使用者的呼吸过程更加顺畅。
12.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多个支撑杆,所述多个支撑杆的中心位置相互连接,相邻支撑杆之间的夹角角度相同。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支撑杆共同对滤毒包进行支撑,使滤毒包能够稳固地置于所需位置上,进而使滤毒包与第二通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更加稳定。
14.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小于所述基座的直径,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在对滤毒包进行支撑的过程中,既能够使滤毒包的中部与第二通孔之间留有一定的出气空间,又能够使滤毒包的外边缘仍旧能够贴合在基座上,减少防毒面具对气体的遗漏过滤可能。
16.可选的,所述罩体呈圆柱罩形状,所述基座呈圆盘形状;所述滤毒包呈可形变的圆柱形状,所述滤毒包的直径大于所述罩体的内径。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柱形状的滤毒包能够良好的与罩体的内壁相贴合,进而使滤毒包与罩体侧壁之间的抵接关系更加稳定,便于滤毒包对流通的空气进行有效过滤。
18.可选的,所述滤毒包远离所述基座的端面与所述罩体的底面相抵接,所述滤毒包的侧壁与所述罩体的内侧壁相抵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滤毒包时,使用者将滤毒包挤压置于罩体与基座内,使滤毒包的端面分别与罩体、基座相抵接,进而使滤毒包与罩体、基座之间的抵接关系更加稳定,便于滤毒包对流通的空气进行有效过滤。
20.可选的,所述罩体侧壁的两端均同轴延伸设置有防溢环。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移动时,罩体会跟随使用者的头部移动,此时滤毒包容易在罩体内小范围晃动,当罩体晃动时,防溢环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空气不经过滤就从滤毒包的一侧进入第二通孔的可能性,进而能够良好地保证空气过滤过程中的气密性。
22.可选的,所述第二通孔内同轴固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同轴开设有与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的连接槽。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槽与支撑杆相互配合,实现支撑杆与连接环之间的可拆式连接结构,便于使用者对支撑杆进行拆装维护。
24.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内同轴固设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与所述连接环螺纹连接。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安装环,使安装环与连接环螺纹连接,安装环与连接环相互配合,进而实现面具本体与滤毒盒之间的可拆式连接关系。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环与连接环的剖视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槽与第二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面具本体;2、第一通孔;3、第二通孔;4、滤毒包;5、通气孔;6、滤毒盒;61、基座;62、罩体;7、支撑杆;8、防溢环;9、连接槽;10、安装环;11、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环绕过滤式防毒面具。参照图1和图2,包括面具本体1,面具本体1远离人脸的一侧可拆式连接有滤毒盒6,滤毒盒6与面具本体1同轴设置,滤毒盒6内可拆式连接有滤毒包4,滤毒盒6的外壁开设有多个贯通的通气孔5。
32.面具本体1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一通孔2,第一通孔2位于面具本体1对应于口鼻部的位置处,滤毒盒6靠近面具本体1的端面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二通孔3,第一通孔2与第二通孔3大小相同且相互连通。
33.防毒面具工作时,面具本体1套设于使用者的面部,第一通孔2与第二通孔3正对使用者的口鼻位置,使用者呼吸带动滤毒盒6位置处的空气流动,使用者吸气时,外界气体先后通过通气孔5、滤毒包4、第二通孔3以及第一通孔2,被使用者吸入体内,实现使用者呼吸环境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过程。
34.通气孔5位于滤毒盒6的外壁,使使用者在呼吸过程中,气体能够从滤毒包4的四周汇聚至使用者的口鼻处,使得有毒气体充分与滤毒包4接触的同时,令使用者的呼吸过程更加顺畅,进而提升防毒面具的滤毒完善性。
35.滤毒盒6包括基座61以及罩体62,基座61位于罩体62靠近面具本体1的一侧,基座61与罩体62直径相同且同轴设置,第二通孔3开设于基座61上,第二通孔3沿基座61的中轴线方向设置,滤毒包4与基座61靠近罩体62的端面相抵接;通气孔5开设于罩体62的侧壁上。
36.第二通孔3位于基座61的中心处,使从基座61四周进入的空气能够充分且均匀被滤毒包4过滤,进而保证滤毒包4的气体过滤效果。
37.基座61与罩体62可拆式连接,罩体62靠近基座61的端部与基座61的外边缘螺纹连接。当使用者需要对滤毒包4进行更换时,使用者通过转动罩体62,使罩体62沿其中轴线方向转动,罩体62与基座61相互转动,进而使罩体62与基座61相互分离,此时使用者对位于罩体62与基座61之间的滤毒包4进行更换,实现了滤毒包4的简便更换过程。
38.罩体62呈圆柱罩形状,基座61呈圆盘形状;滤毒包4呈可形变的圆柱形状,滤毒包4的直径大于罩体62的内径。当使用者将过滤包置于罩体62内时,罩体62的内壁一定程度上挤压滤毒包4,使滤毒包4发生形变,此时圆柱形状的滤毒包4能够良好的与罩体62的内壁相贴合,进而使滤毒包4与罩体62侧壁之间的抵接关系更加稳定。
39.滤毒包4的长度大于罩体62的深度,当滤毒包4置于罩体62与基座61之间时,滤毒的一端面与罩体62的底面相抵接,滤毒的令一端面与基座61相抵接,滤毒包4的外侧壁与罩体62的内侧壁相抵接。
40.安装滤毒包4时,使用者将滤毒包4挤压置于罩体62与基座61内,此时滤毒包4发生
形变,在罩体62与基座61的挤压作用下,滤毒包4的各个端面分别与罩体62、基座61相抵接,进而使滤毒包4与罩体62、基座61之间的抵接关系更加稳定。
41.罩体62侧壁的两端均同轴延伸设置有防溢环8。当使用者佩戴面具本体1进行相关的劳作时,罩体62会跟随使用者的头部移动,此时滤毒包4可能在罩体62内小范围晃动,若滤毒包4靠近基座61的端面不慎晃动至通气孔5位置,则会有部分空气直接经过通气孔5、第一通孔2以及第二通孔3被使用者吸入体内。
42.此时防溢环8位于通气孔5的两侧,为滤毒包4的晃动移位提供一定的余量,使滤毒包4不易晃动至通气孔5位置。当罩体62晃动时,防溢环8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空气不经过滤就从滤毒包4的一侧进入第二通孔3的可能性。
43.参照图2和图3,基座61远离面具本体1的端面上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与第二通孔3同轴设置,支撑件与滤毒包4相抵接。当滤毒包4置于罩体62与基座61之间时,支撑件靠近第二通孔3的位置与支撑件相抵接,支撑件将滤毒包4靠近第二通孔3的位置支撑起来。
44.支撑件使滤毒包4与第二通孔3之间存在有一个可供使用者呼吸的空腔,使滤毒包4与第二通孔3能够借助该空腔进行气体交换过程,进而增加了滤毒包4的进出气面积,使更多的气体能够同时从滤毒包4内溢出,进而令使用者的呼吸过程更加顺畅。
45.支撑件包括五个相同的支撑杆7,五个支撑杆7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相邻支撑杆7之间的夹角角度相同。五个支撑杆7相互配合,形成支架形状,共同对滤毒包4进行支撑,使滤毒包4能够稳固地置于所需位置上,进而使滤毒包4与第二通孔3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更加稳定。
46.支撑杆7呈板形状,支撑杆7的宽度方向沿基座61的轴线方向设置,当支撑杆7对滤毒包4进行支撑操作时,支撑杆7的宽度即为滤毒包4与基座61端面之间的距离长度,进而使支撑杆7能够根据自身的宽度将滤毒包4支撑开一定的间距。
47.支撑杆7的长度小于基座61的直径,支撑杆7的长度大于第二通孔3的直径。当滤毒包4置于罩体62与基座61之间时,滤毒包4靠近基座61的端面中部与支撑杆7相抵接,由于滤毒包4自身的可形变性质,使滤毒包4靠近基座61端面的外侧与基座61的外侧相抵接。
48.支撑杆7在对滤毒包4进行支撑的过程中,既能够将滤毒包4的中部支撑远离基座61端面,使滤毒包4的中部与第二通孔3之间留有一定的出气空间;又能够使滤毒包4的外边缘仍旧贴合在基座61上,使空气不易不经过滤,沿缝隙进入第二通孔3内。
49.第二通孔3内同轴固设有连接环,连接环上同轴开设有十个相同的连接槽9,连接槽9与支撑杆7相适配,连接槽9与支撑杆7沿第二通孔3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使用者沿第二通孔3的轴线方向移动支撑杆7,使支撑杆7与滑动槽相互移动,实现支撑杆7与连接环之间的拆装过程,连接槽9与支撑杆7相互配合,实现支撑杆7与连接环之间的可拆式连接结构,便于使用者对支撑杆7进行拆装维护。
50.第一通孔2内同轴固设有安装环10,安装环10与连接环螺纹连接。使用者沿连接环的轴线方向转动基座61,安装环10与连接环相对转动,进而使安装环10与连接环螺纹连接,安装环10与连接环相互配合,实现面具本体1与滤毒盒6之间的可拆式连接关系。
5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环绕过滤式防毒面具的实施原理为:防毒面具工作前,使用者将滤毒包4置于罩体62内,并将罩体62与基座61螺纹连接,实现防毒面具的组装过程。防毒面具工作时,使用者呼吸带动空气流动,气体先后通过第一通孔2、第二通孔3、滤毒包4以及
通气孔5,通气孔5位于滤毒盒6的外壁,使使用者在呼吸过程中,气体能够流经滤毒包4的四周汇聚至使用者的口鼻处,使得有毒气体充分与滤毒包4接触,保证防毒面具的滤毒效果。
5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