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藻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02:37: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属于河道清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藻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水藻有爆发的数量巨大、影响面积广、无根且繁殖迅速等特点,且水草体积较小容易二次进入水域不易清理,常规的水面清扫船的作业受到限制,人工作业成为主要治理手段,但是人工作业效率低、安全性低、劳动强度大。对大面积生长的水藻清理,人工打捞的弊端显现无疑。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藻收集装置,用于对水中的水藻进行清理作用。
4.本公开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水藻收集装置,包括圆柱形浮筒,圆柱形浮筒上端安装有安装环,安装环上安装有直线组件,直线组件上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安装有铰接的带有过滤孔的滤板,滤板相对于固定板上下翻转运动;
6.圆柱形浮筒内安装有内筒;
7.滤板上设置有沿着滤板进行滑动的推板。
8.进一步地,滤板两侧铰接安装有挡板。
9.进一步地,推板上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与挡板之间通过弹性件进行连接,弹性件分别与连接块和挡板之间固定连接。
10.进一步地,挡板连接有拉绳,拉绳一端绕卷在转动的收卷辊。
11.进一步地,将滤板下端贴合有收纳仓,收纳仓底端的底板沿着收纳仓侧壁呈上下滑动设置;
12.处于收纳仓位置的挡板上开设有卸料口。
13.进一步地,处于收纳仓处的内筒侧壁开设有与收纳仓进行连通的投料口;
14.内筒内设置有排水组件;
15.内筒内设置有对投料口进行遮合的闸门。
16.进一步地,闸门包括转动的遮挡环,遮挡环上开设有释放口,转动遮挡环。
17.进一步地,排水组件包络竖直驱动机构,竖直驱动机构的驱动块上设置有固定连接带有网孔的第一网盘,第一网盘上贴合有带有网孔的第二网盘,第二网盘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二网盘上设置有延伸块,延伸块处于释放口内。
18.进一步地,遮挡环上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通过密封组件进行与电机的驱动轴进行连接;
19.电机的驱动轴上同轴可拆卸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转向约束的方式插接在连接架上。
20.进一步地,水藻的收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滤板处于水面以下,到达水藻区域,滤板进行向上移动,对水藻进行托起;
22.拉绳的绕卷带动推板对水藻进行推动,挡板向上折拢,推板将滤板上的水藻进行推动至收纳仓内;
23.处于收纳仓内的水藻通过投料口进入至内筒内;
24.第一网盘和第二网盘的整体对内筒内的水藻进行下压;
25.下压完毕后,遮挡环对投料口进行遮挡时,第一网盘上的网孔与第二网盘上的网孔之间错位,第一网盘和第二网盘的整体向上运动,对处于内筒内的第二网盘上的积水进行从内筒顶端部进行外排,完成水藻收集。
26.本公开的有益效果:
27.1、本公开通过滤板能够对水面中的水藻进行清理;
28.2、本公开设置推板以及挡板,有效清理滤板上水藻;
29.3、本公开设置有收纳仓以及内筒均能够有效的进行水藻的收集;
30.4、本公开内筒内设置有排水组件,减少内筒载重;避免水藻进行在内筒内漂浮,直至从内筒或者卸料口外排;避免内筒内的积水达到卸料口的高度,造成收纳仓内水藻无法进行从投料口进入至内筒内;
31.5、本公开内筒的排水组件设置为上下运动的第一网盘和第二网盘结构,有利于对内筒内的水藻进行压缩,同时也能够对内筒内的积水进行外排。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3.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4.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图1的不同视角结构示意图;
35.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6.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7.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图4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39.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水藻收集装置,包括圆柱形浮筒1,圆柱形浮筒1 上端安装有安装环11,安装环11上安装有直线轴承12,直线轴承12与圆柱轴 13进行连接,圆柱轴13竖直安装在圆柱形浮筒1外侧;直线轴承12上安装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上安装有铰接的带有过滤孔的滤板2,滤板2相对于固定板14上下翻转运动;
40.圆柱形浮筒1内安装有内筒3;
41.使用时,进行驱动使得直线轴承12沿着圆柱轴13进行上下运动,如在清理水藻时,刚开始通过直线轴承12,使得滤板2处于水面以下,当整个装置移动至水藻处时,通过直线轴承12,使得滤板2进行向上移动,对水藻进行托起,实现水藻的清理;
42.在一些公开中,固定板14上设置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的伸缩杆通过球连接与滑块进行连接,滑块沿着滤板2上的滑槽进行滑动;即通过伸缩组件的伸缩杆的收缩或者伸长,使得滤板2相对于固定板14上下翻转运动;
43.滤板2上设置有沿着滤板2进行滑动的推板21,推板21用于将滤板2上的水藻进行推动至内筒3内;针对于推板21的推动,可采用传统的直线驱动组件,如上述已经提及的直线轴承12与圆柱轴13的组合,或者其他直线模组。
44.滤板2两侧铰接安装有挡板22,当滤板2进行向上运动时,挡板22呈与滤板2之间180度,实现挡板22与滤板2之间共同对水藻进行托起,水藻托起完毕后,挡板22沿着滤板2进行向上折拢,使得挡板22对滤板2的两侧进行限位,此时利用推板21进行推动滤板2上的水藻,减少水藻从滤板2两侧进行洒落。
45.针对于挡板22的驱动方式,可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方式,推板21上设有连接块23,连接块23与挡板22之间通过弹性件24进行连接,弹性件24分别与连接块23和挡板22之间固定连接;使用时,推板21移动过程中,通过弹性件 24进行拉动挡板22,实现挡板22的转动,如进行向上折拢。
46.挡板22连接有拉绳25,拉绳25一端绕卷在转动的收卷辊26;使用时,通过收卷辊26的转动,实现拉绳25的绕卷,如针对于推板21将滤板2上的水藻进行推动至内筒3内过程中,拉绳25的绕卷带动推板21对水藻进行推动,在此期间,弹性件24进行带动挡板22转动,实现挡板22向上折拢,减少水藻从滤板2两侧进行洒落,同时也能够使得水藻进行向滤板2中部聚拢,提高推板 21的推动效果;在针对于推板21回位时,拉绳25释放,弹性件24收缩,以及挡板22自身重力,使得推板21进行复位以及挡板22重新处于与滤板2呈180 度的状态。
47.在本实施例中,当滤板2对水藻进行托起时,滤板2向上折弯,使得处于滤板2上的水藻进行滑落,同时将滤板2下端贴合有收纳仓4,收纳仓4底端的底板沿着收纳仓4侧壁呈上下滑动设置;
48.处于收纳仓4位置的挡板22上开设有卸料口220;
49.使用时,滤板2进行向下移动时,带动收纳仓4侧壁进行向下移动,避免收纳仓4侧壁对滤板2运动进行干扰,同时如此设计,使得收纳仓4处于滤板2 正下方,提高承接滤板2上的水藻能力,处于滤板2上水藻由于其他方位呈包裹式,故优先从卸料口220进行滑落,完成滤板2上的水藻卸料。
50.在收纳仓4侧壁下端设置有复位组件,复位组件使得当收纳仓4侧壁保持与滤板2具有一定的相贴力,如针对于滤板2向上运动时,复位组件使得收纳仓4侧壁与滤板2保持同步向上;在本实施例中,如采用图示中的伸缩杆与弹簧结合的方式,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的方式。
51.本实施例在此基础上,处于收纳仓4处的内筒3侧壁开设有与收纳仓4进行连通的投料口30,处于收纳仓4内的水藻通过投料口30进入至内筒3内,完成集中收集。
52.在本实施例中,内筒3内设置有排水组件,当内筒3内的闸门对投料口30 进行遮合时,排水组件进行对内筒3内的积水进行排出;一方面减少内筒3载重;一方面避免水藻进行
在内筒3内漂浮,直至从内筒3或者投料口30外排;一方面避免内筒3内的积水达到投料口30的高度,造成收纳仓4内水藻无法进行从投料口30进入至内筒3内。
53.在本实施例中,闸门包括转动的遮挡环51,遮挡环51上开设有释放口510,转动遮挡环51,使得释放口510与投料口30相重叠,此时处于收纳仓4的水藻才能够从投料口30进入内筒3。
54.针对于排水组件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排水组件包络竖直驱动机构,竖直驱动机构的驱动块上设置有固定连接带有网孔的第一网盘61,第一网盘61上贴合有带有网孔的第二网盘62,第二网盘62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二网盘62上设置有延伸块621,延伸块621处于释放口510内;使随着遮挡环51转动,通过延伸块621带动第二网盘62转动,实现第一网盘61上的网孔与第二网盘62上的网孔之间重叠或者错位,在实际使用时,以收纳仓4进行对内筒3灌装水藻完毕为初始状态,第一网盘61上的网孔与第二网盘62上的网孔之间重叠,此时,竖直驱动机构的驱动块向下运动,实现对处于内筒3内的水藻进行下压,下压完毕后,遮挡环51对投料口30进行遮挡时,遮挡环51带动第二网盘62 转动,实现第一网盘61上的网孔与第二网盘62上的网孔之间错位,此时,竖直驱动机构的驱动块向上运动,实现对处于内筒3内的第二网盘62上的积水进行从内筒3顶端部进行外排。
55.针对于积水外排后的内筒3,当整个装置重新将水中的水藻进行通过滤板2 托起至收纳仓4内时,遮挡环51对投料口30进行开放,处于收纳仓4内的水藻随着积水进行灌入至内筒3内,相对于单纯的利用收纳仓4内的水藻呈滑落的方式,提高的水藻进入至内筒3的效率,同时通过水藻随着积水进行灌入至内筒3内的方式,减少收纳仓4泻留的水藻量。
56.针对于遮挡环51的驱动,可采用通过在遮挡环51上设置有连接架511,连接架511通过密封组件进行与电机的驱动轴进行连接;利用电机进行驱动遮挡环51的转动;
57.针对于本实施例中,电机设置在密封环境中,电机的驱动轴上同轴可拆卸连接有连接轴512,连接轴512转向约束的方式插接在连接架511上;便于后期针对遮挡环51拆卸对内筒3进行清洗。
58.针对于本装置在水面上的驱动,可采用单独装有电动螺旋桨的方式,或者布设多个本装置,多个本装置整体利用电动螺旋桨的方式进行驱动。
59.水藻收集方法:
60.滤板2处于水面以下,到达水藻区域,滤板2进行向上移动,对水藻进行托起;
61.拉绳25的绕卷带动推板21对水藻进行推动,挡板22向上折拢,推板21 将滤板2上的水藻进行推动至收纳仓4内;
62.处于收纳仓4内的水藻通过投料口30进入至内筒3内;
63.第一网盘61和第二网盘62的整体对内筒3内的水藻进行下压;
64.下压完毕后,遮挡环51对投料口30进行遮挡时,第一网盘61上的网孔与第二网盘62上的网孔之间错位,第一网盘61和第二网盘62的整体向上运动,对处于内筒3内的第二网盘62上的积水进行从内筒3顶端部进行外排,完成水藻收集。
6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
适的方式结合。
6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公开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公开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公开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公开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公开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