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感温线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1-12-18 10:2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感温线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空调外机在固定环境感温线时,通常是将感温线固定在感温线支架上,然后将感温线支架卡在冷凝器翅片上,或者固定在网罩上,现有的空调机型中,网罩结构被逐渐取消,因此感温线支架更多地是固定在冷凝器上。
3.但是,采用以上方法安装感温线存在一定的隐患:一方面,冷凝器的翅片处于平直状态,翅片与翅片之间保持着等距间隔,当感温线支架卡在冷凝器的翅片上时,容易导致翅片出现倒片现象,即局部翅片倾倒导致翅片之间失去等距间隔;倒片现象不仅影响着外机的外观,还会造成冷凝器散热不良,导致制冷或制热效果不佳;另一方面,通过支架卡接设置在所述冷凝器翅片上,容易出现卡接不稳导致感温线脱落,或者划伤冷凝器翅片的情况,影响空调器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通过感温线支架将感温线卡设在冷凝器翅片上,引起部分翅片倒片,以及容易出现感温线脱落或者划伤冷凝器翅片,影响空调器使用效果的情况。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感温线固定结构,包括右侧板、后板和感温线支架,所述感温线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右侧板和/或后板上,所述感温线支架用于固定设置感温线。
6.通过将感温线支架固定设置在右侧板和/或后板上,避免了直接将感温线支架卡设在冷凝器翅片上引起倒片影响空调器使用性能,或者划伤冷凝器翅片的风险,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性能。
7.进一步的,所述感温线支架与所述右侧板和/或后板一体成型。
8.该设置进一步增强了所述感温线支架的稳定性,避免发生感温线支架脱落,影响空调器使用性能的情况,同时一体成型的设置降低了空调器的零件数量,简化了装配方法,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9.进一步的,所述感温线支架为可形变的钣金结构,通过塑性形变将所述感温线固定。
10.该设置使得所述感温线支架围绕所述感温线的外周面发生形变,使得所述感温线支架塑性形变后生成的感温线固定空间与感温线的外径贴合设置,可以适配各种不同直径规格的感温线的设置,同时在装配时将所述感温线放置好后,扳动钣金结构变形即可将感温线固定,使得所述感温线的装配更为简便,避免了在感温线完成固定后出现感温线歪斜松动的情况,也使得感温线不易脱落。
11.进一步的,所述感温线支架包括连接段、形变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右侧板和/或后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形变段连接,所述形变段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段,所述形变段用于塑性变形形成感温线固定部,所述感温线固定部用于固定感温线。
12.该设置使得所述形变段在装配所述感温线时更易变形,从而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13.进一步的,所述形变段形变之后形成环状的感温线固定部,所述形变段的顶端与所述连接段抵接完成所述感温线支架的塑性变形。
14.使用环状结构可以将所述感温线表面周向包覆,从而获得更佳的固定效果,避免其在感温线固定部中的移动。
15.进一步的,所述形变段在变形之后形成钩状的感温线固定部,钩状的所述感温线固定部的开口端小于所述感温线的外径。
16.所述钩状结构的开口端指的是相对于环形结构多出来的开口,其开口端小于所述感温线外径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将感温线固定,避免脱落,确保感温线的固定效果。
17.进一步的,所述感温线支架还包括自由段,所述自由段与所述形变段远离所述连接段的一端连接,所述自由段的宽度大于所述形变段,所述自由段用于装配时的变形操作。
18.该设置可以有效地增大所述感温线支架装配时的力矩,从而以较小的力即可实现所述感温线的固定装配,省时省力。
19.进一步的,在所述形变段中设置有若干减料孔,所述减料孔将所述形变段分割为若干连接所述连接段和自由段的筋条。
20.该设置一方面可以降低所述感温线支架的用料,降低产品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装配时的力量需求,使得装配更为省时省力,同时,由于减料孔的设置,提升了所述感温线被所述感温线支架包覆固定时的透气性,提高了其散热性能。
21.进一步的,所述感温线支架上还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在所述感温线支架塑性变形完成后限位其自由端部。
22.所述限位结构可以避免形变结束后材料的回弹,从而确保所述感温线支架对所述感温线的固定作用。
23.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感温线固定结构。
24.所述空调器与上述感温线固定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2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空调器右侧板和/或底板上设置一体成型的感温线支架,将所述感温线固定设置在所述空调器右侧板和/或后板上,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感温线容易脱落、划伤冷凝器翅片的问题,由于感温线支架与冷凝器翅片之间并无安装关系,对冷凝器的翅片设置没有任何影响,确保了空调器的使用性能,此外,通过可变形形成感温线固定部的变形部的设置,大大简化了感温线的安装步骤,提高了空调器的装配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简便,增强了感温线的安装稳定性,提高了空调器的装配效率,确保了空调器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固定设置有感温线的空调器外机的后视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固定设置有感温线的空调器外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体成型的空调器侧板及感温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图4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空调器侧板上的感温线支架变形后形成固线孔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图6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
感温线;2

右侧板;21

侧板折边;211

折边连接部;3

感温线支架;31

连接段;32

形变段;321

减料孔;33

自由段;34

感温线固定部;4

后板;5

顶板;51

顶板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为使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6]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感温线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0037]
实施例1
[003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感温线固定结构,如图1

3所示,包括右侧板2、后板4和感温线支架3,所述感温线支架3固定设置在所述右侧板2和/或后板4上,所述感温线支架3用于固定设置感温线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感温线支架3固定设置在右侧板2和/或后板4上,避免了直接将感温线支架3卡设在冷凝器翅片上引起倒片影响空调器使用性能,或者划伤冷凝器翅片的风险,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温线支架3可以设置在所述右侧板2和/或后板4的外侧,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右侧板2和/或后板4的内侧,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外侧是指传统意义上朝向空调器外部空间的一侧,所述的内侧是指传统意义上朝向所述空调器内部空间的一侧,优选的,所述感温线支架3设置在所述右侧板2和/或后板4的外侧,该设置使得所述感温线支架3和感温线1进一步远离了所述冷凝器翅片,避免了划伤冷凝器翅片的风险,具体的,所述感温线支架3可以为卡扣结构,也可以为可收缩的环状结构,或者,通过所述右侧板2和/或后板4冲压形成的可容纳感温线1的环状固定结构。
[003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感温线支架3与所述右侧板2和/或后板4一体成型,该设置进一步增强了所述感温线支架3的稳定性,避免发生感温线支架3脱落,影响空调器使用性能的情况,同时一体成型的设置降低了空调器的零件数量,简化了装配方法,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应当理解的是,所述感温线支架3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以上,当其为两个以上时,所述感温线支架3可以全部设置在所述右侧板2上,也可以全部设置在所述后板4上,也可以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右侧板2上,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后板4上。
[0040]
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如图4

7所示,所述感温线支架3为可形变的钣金结构,通过塑性形变将所述感温线1固定。应当理解的是,通过塑性形变将所述感温线1固定,可以使得所述感温线支架3围绕所述感温线1的外周面发生形变,使得所述感温线支架3塑性形变后生成的感温线1固定空间与感温线1的外径贴合设置,可以适配各种不同直径规格的感温线1的设置,同时在装配时将所述感温线1放置好后,扳动钣金结构变形即可将感温线1固定,使得所述感温线1的装配更为简便,避免了在感温线1完成固定后出现感温线1歪斜松动的情况,也使得感温线1不易脱落。
[0041]
具体的,所述感温线支架3包括连接段31、形变段32,所述连接段31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右侧板2和/或后板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形变段32连接,所述形变段32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段31,所述形变段32用于塑性变形形成感温线固定部34,所述感温线固定部34用于固定感温线1,该设置使得所述形变段32在装配所述感温线1时更易变形,从而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需要说明的时,在一个所述感温线支架3,可以有一个连接段31和若干个形变段32,若干个所述形变段32可以将感温线1分段、分向固定,有利于提升所述感温线1的固定效果。
[0042]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形变段32形变之后形成环状的感温线固定部34,所述形变段32的顶端与所述连接段31抵接完成所述感温线支架3的塑性变形,环状的所述感温线固定部34用于固定感温线1。使用环状结构可以将所述感温线1表面周向包覆,从而获得更佳的固定效果,避免其在感温线固定部34中的移动。
[0043]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形变段32在变形之后形成钩状的感温线固定部34,钩状的所述感温线固定部34的开口端小于所述感温线1的外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钩状结构的开口端指的是相对于环形结构多出来的开口,其开口端小于所述感温线1外径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将感温线1固定,避免脱落,确保感温线1的固定效果,应当理解的是,当所述感温线支架3有两个以上时,所述形变段32形成的钩状结构可以是同向开口的,也可以是不同向开口的,优选为不同向开口的,不同向开口的结构设置可以更有效的避免感温线1的脱落,具有更好的固定效果。
[0044]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

7所示,所述感温线支架3还包括自由段33,所述自由段33与所述形变段32远离所述连接段31的一端连接,所述自由段33的宽度大于所述形变段32,所述自由段33用于装配时的变形操作,具体的,当需要装配所述感温线1时,将其放置到与所述形变段32相对应的位置,操作人员扳动所述自由段33,使其向所述感温线1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形变段32围绕所述感温线1的外周发生塑性变形,直至所述自由段33抵接所述连接段31时即可完成所述感温线1的固定设置,该设置可以有效地增大所述感温线支架3装配时的力矩,从而以较小的力即可实现所述感温线1的固定装配,省时省力。
[0045]
较佳的,如图5、图7所示,在所述形变段32中设置有若干减料孔321,所述减料孔321将所述形变段32分割为若干连接所述连接段31和自由段33的筋条,该设置一方面可以降低所述感温线支架3的用料,降低产品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装配时的力量需求,使得装配更为省时省力,同时,由于减料孔321的设置,提升了所述感温线1被所述感温线支架3包覆固定时的透气性,提高了其散热性能。
[0046]
优选的,所述感温线支架3上还设置有限位结构(附图未示出),所述限位结构用于
在所述感温线支架3塑性变形完成后限位其自由端部,应当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在设置有连接段31和形变段32时,所述自由端部是指所述形变段32远离所述连接段31的一端端部,在设置有连接段31、形变段32和自由段33时,所述自由端部是指所述自由段33远离所述连接段31一端的端部,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可以是所述连接段31上凸起的凸块和/或凸筋,所述凸块和/或凸筋对所述感温线支架3的自由端部形成抵接限位,避免形变结束后材料的回弹,从而确保所述感温线支架3对所述感温线1的固定作用,所述限位结构也可以包括卡接钩与卡接孔,所述卡接钩和卡接孔既可以设置在连接段31上,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形变段32或自由段33远离所述连接段31的端部上,所述卡接钩和卡接孔的具体设置位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装配时,所述感温线支架3完成变形后将所述卡接钩与卡接孔配合限位,可以进一步增强所述感温线支架3对所述感温线1的固定效果,避免所述感温线1的脱落。
[004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右侧板2上设置有侧板折边21,在所述侧板折边21上设置有折边连接部211,所述折边连接部211用于与所述后板4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感温线支架3设置在所述折边连接部211上,所述折边连接部211的设置可以加强所述右侧板2与所述后板4的连接效果,且在该位置设置感温线1更接近于现有技术中感温线1的安装位置,有利用空调器的稳定控制。
[0048]
具体的,所述后板4的上沿设置有感温线走线孔,所述感温线走线孔用于所述感温线1与空调器内部元件的走线连接。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设置有顶板5,在所述顶板5靠近所述后板4的一侧设置有顶板折边51,所述顶板5盖设在所述右侧板2和后板4上,所述顶板5、顶板折边51、感温线走线孔之间的空隙用于所述感温线1的走线,作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在所述感温线走线孔上设置有防割线结构,避免所述感温线走线孔的边缘板材对所述感温线1造成损伤。
[0049]
实施例2
[0050]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如实施例1所述的感温线固定结构。
[0051]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器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感温线固定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52]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所有进行方向性和位置性指示的术语,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顶”、“低”、“尾端”、“首端”、“中心”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状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连接情况等,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0053]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