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触摸感应开关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2-18 10: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触摸感应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触摸感应开关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触摸开关按开关原理分类有电阻式触摸开关和电容式触摸开关,在多种技术中,电容式触摸感应技术已经成为触摸感应技术的主流,在按键方案上,能为产品带来整体的外观档次提升。触摸开关在消费类电子、厨房电器、卫浴电器、空调等家用电器类、汽车防盗、led应用、灯饰灯具应用、太阳能光电应用、音响、移动终端平板电脑、智能电网等多个领域应用已非常广泛,其中在led应用内,能够进一步地体现出led的寿命长,高效等优点。
3.相关技术中,现有的触摸感应开关,包括壳体、芯片以及盖体,壳体的一端呈开口设置,芯片安装于壳体的内部,盖体盖设于壳体的开口处且与壳体固定。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触摸感应开关与应用器材的连接方式较为单一,如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于应用器材的侧壁预设的安装孔内等;因此,其应用的场景也较为单一,适用范围较窄,故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扩大触摸感应开关的适用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触摸感应开关的安装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触摸感应开关的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触摸感应开关的安装结构,包括壳体、芯片以及后盖,所述壳体的一端呈开口设置,所述芯片安装于壳体的内部,所述后盖盖设于壳体的开口处且与壳体固定,还包括安装座和限位环;
8.所述安装座包括套筒和底板,所述底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套筒固定于底板的一侧壁,所述壳体与套筒插接配合,所述壳体上同轴设置有卡环,所述套筒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环与卡槽卡接配合;
9.所述限位环同轴固定于壳体远离后盖的一端,所述限位环的口径大于应用器材的安装孔的孔径和套筒的内径,所述壳体可与安装孔插接配合,所述限位环与应用器材的侧壁抵接配合,所述卡环与安装孔的孔壁抵接配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触摸感应开关安装于应用器材上时,将壳体插入套筒内,壳体在插入的过程中,卡环受到套筒内壁的挤压发生形变,当卡环运动到卡槽处时,卡环恢复原来的形状,卡环与卡槽卡接配合,实现壳体与套筒之间的固定,再将底板贴合于应用器材的侧壁,将螺丝插入螺纹孔并拧入应用器材侧壁内,进而实现触摸感应开关的安装;此外,也可通过在应用器材的侧壁预设安装孔,将壳体远离限位环的一端插入安装孔内,壳体在插入的过程中,卡环受到安装孔的孔壁的挤压发生形变,当壳体运动一定距离后,限位环的侧壁与应用器材的侧壁抵接配合,以起到限位作用,且在卡环的作用下,增大了框壳体与安装孔的孔壁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实现了壳体的相对固定;上述的两种关于触摸感应开关的安装方式,可将触摸感应开关安装于应用器材的外部或内部,能够适应于不
同的应用场景,因此间接扩大了该触摸感应开关的适用范围。
11.优选的,所述卡环的外壁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周向环绕卡环,所述斜面自靠近限位环的一侧与壳体中轴线的距离大于另一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环的外壁设置有斜面,当壳体插入套筒时,壳体远离限位环的一端先插入套筒内,又由于斜面自靠近限位环的一侧与壳体中轴线的距离大于另一侧,即先与套筒内壁接触的卡环的部分区域厚度较小,使得壳体插入较为容易,与无斜面的卡环之间插入相比,通过设置斜面起到了过渡作用,使得壳体的插入更为顺畅。
13.优选的,所述套筒与底板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套筒的两端面与底板的两侧壁平齐。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与底板呈一体设置,即套筒与底板可通过同一模具加工形成,因此加工起来更为方便,同时,套筒的两端面与底板的两侧壁平齐,进而简化了加工套筒与底板所需的模具的型腔的复杂程度,因此,降低了模具的购买成本,间接降低了安装座的生产成本。
15.优选的,所述限位环与套筒的端面抵接配合,所述底板的侧壁开设有供限位环容纳的让位口,所述限位环的表面与底板的侧壁平齐。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限位环的口径大于套筒的内径,在没有让位口的情况下,当壳体完成插入套筒内时,限位环突出至套筒的端部外侧,又由于套筒的两端面与底板的两侧壁平齐,相当于限位环呈裸露状态,因此,在受到垂直于套筒中轴线上的力时,限位环可能会受到撞击而受损,通过设置让位口,使得限位环的表面与底板的侧壁平齐,进而对限位环间接起到包覆保护的作用,减少了限位环受到撞击而受损的情况发生,间接提高了该触摸感应开关的使用寿命。
17.优选的,所述限位环的边缘呈圆角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在插入安装孔的过程中,使用者的手部需要对壳体进行按压动作,使用者的手部可能会接触到限位环,由于限位环的边缘呈圆角设置,进而减少了限位环边缘的锋利度,进而间接提高了使用者操作时的舒适度。
19.优选的,所述后盖固定有弹性卡钩,所述壳体的内壁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孔贯穿壳体的外壁,所述弹性卡钩位于壳体的内部且与卡孔卡接配合。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芯片置于壳体内部后,将后盖盖设于壳体的开口处,同时将弹性卡钩卡入卡孔处,进而实现后盖与壳体之间的固定,当需要维修或更换芯片时,可通过按压裸露出卡孔位于壳体外壁的孔口处的弹性卡钩,进而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对弹性卡钩的解锁,提高了使用者操作的便捷性。
21.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壳体的中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后盖的侧壁设置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与导向槽插接配合。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导向条和导向槽插接配合的作用下,能够快速实现弹性卡钩与卡孔之间的定位,提高了该触摸感应开关安装的快捷性。
23.优选的,所述芯片朝向壳体的开口处设置有多个引脚,所述后盖设置有多根与引脚一一对应的导线,所述引脚与导线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有开关端子,所述壳体的端部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后盖的外壁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与定位槽插接配合。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引脚存在有正负极,导线的一端与开关端子连接,多
个引脚必须与导线一一对应,以保证引脚正负极与开关端子的能够对应,通过定位块与定位槽的插接配合,进而能够对后盖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进而能够实现多个引脚与导线的对位,间接提高了该触摸感应开关安装的准确率。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本技术具有扩大触摸感应开关的适用范围的优点;
27.2.本技术具有提高触摸感应开关安装的快捷性的优点;
28.3.本技术具有提高触摸感应开关使用寿命的优点。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触摸感应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触摸感应开关的装配示意图。
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触摸感应开关处于暗装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触摸感应开关处于暗装状态时的装配示意图。
3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触摸感应开关处于明装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触摸感应开关处于明装状态时的装配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定位块;12、卡孔;13、凸条;131、导向槽;14、卡环;141、斜面;2、芯片;21、感应探头;22、引脚;3、后盖;31、通孔;32、定位槽;33、弹性卡钩;34、导向条;4、限位环;5、安装座;51、套筒;511、卡槽;52、底板;521、螺纹孔;522、让位口。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

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触摸感应开关的安装结构。
38.为便于理解,先对本实施例中的触摸感应开关的安装结构中的触摸感应开关的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进行描述,具体如下:
39.参照图1和图2,一种触摸感应开关的安装结构,包括壳体1、芯片2、后盖3,壳体1呈圆柱状设置,壳体1的一端呈开口设置,芯片2大致呈长方体状设置,芯片2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芯片2沿壳体1的中轴线方向设置,芯片2朝向壳体1底部内壁的一端设置有感应探头21,在本实施例中,感应探头21采用温感探头,在其它实施例中,感应探头21还可采用红外探头、压感探头等现有的探头,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40.此外,芯片2朝向壳体1开口处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引脚22,具体数量设置为四个。对应的,后盖3上还设置有四根与引脚22一一对应的导线(图中未示出),引脚22与导线的一端连接,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有开关端子(图中未示出),具体的,后盖3上开设有四个通孔31,四个通孔31贯穿后盖3的两个侧壁,四个通孔31内均设置有实现导线与引脚22连通的金属触点,四个引脚22分别与四个通孔31插接配合。
41.同时,后盖3盖合于壳体1的开口处且与壳体1固定,且后盖3朝向壳体1内部的端面与芯片2的槽壁抵接配合。此外,壳体1的端部一体成型有三个定位块11,三个定位块11以壳体1的中轴线为旋转轴周向分布,且相邻两个定位块11之间与壳体1的中轴线形成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90
°
。同时,后盖3的外壁设置有三个定位槽32,三个定位槽32与三个定位块11的位置和形状一一对应,定位块11与定位槽32插接配合。
42.由于引脚22存在有正负极,导线的一端与开关端子连接,多个引脚22必须与导线一一对应,以保证引脚22正负极与开关端子的能够对应,通过定位块11与定位槽32的插接配合,进而能够对后盖3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进而能够实现多个引脚22与导线的对位,间接提高了该触摸感应开关安装的准确率。
43.此外,后盖3的两个侧壁固定有弹性卡钩33,弹性卡钩33与后盖3为一体成型设置,壳体1两个相对的内壁开设有卡孔12,卡孔12的位置和形状与弹性卡钩33一一对应,卡孔12贯穿壳体1的外壁,弹性卡钩33位于壳体1的内部且与卡孔12卡接配合。
44.将芯片2置于壳体1内部后,将后盖3盖设于壳体1的开口处,同时将弹性卡钩33卡入卡孔12处,进而实现后盖3与壳体1之间的固定,当需要维修或更换芯片2时,可通过按压裸露出卡孔12位于壳体1外壁的孔口处的弹性卡钩33,进而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对弹性卡钩33的解锁,提高了使用者操作的便捷性。
45.进一步的,壳体1内壁沿其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两组关于壳体1中轴线对称的凸条13,每组凸条1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位于同一组的两个凸条13相互平行并形成导向槽131,芯片2的两侧也与两个导向槽131插接配合。同时,后盖3两侧的侧壁均设置有导向条34,导向条34与后盖3为一体成型设置,两个导向条34分别与两个导向槽131插接配合。
46.在芯片2的两侧与两个导向槽131以及两个导向条34与两个导向槽131插接配合插接配合的作用下,能够快速实现芯片2的定位安装以及弹性卡钩33与卡孔12之间的定位,提高了该触摸感应开关安装的快捷性。
47.此外,一种触摸感应开关的安装结构,还包括限位环4和安装座5,限位环4主要应用于触摸感应开关的暗装(即将触摸感应开关安装于应用器材的内部),安装座5主要应用于实现触摸感应开关的明装(即将触摸感应开关安装于应用器材的外部),下面依次对触摸感应开关的暗装和明装进行描述。
48.关于触摸感应开关的暗装,具体方案如下:
49.参照图3和图4,具体的,限位环4同轴固定于壳体1远离后盖3的端部外壁,限位环4与壳体1为一体成型设置,应用器材的侧壁预设有安装孔,限位环4的口径大于应用器材的安装孔的孔径,壳体1与安装孔插接配合。同时,壳体1的外壁同轴固定有卡环14,卡环14围绕壳体1设置,卡环14与壳体1为一体成型设置,且卡环14和壳体1均采用具有可发生一定形变的塑胶制成,限位环4与应用器材的侧壁抵接配合,且卡环14与安装孔的孔壁抵接配合。
50.将壳体1远离限位环4的一端插入安装孔内,壳体1在插入的过程中,卡环14受到安装孔的孔壁的挤压发生形变,当壳体1运动一定距离后,限位环4的侧壁与应用器材的侧壁抵接配合,以起到限位作用,且在卡环14的作用下,增大了框壳体1与安装孔的孔壁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实现了壳体1的相对固定,完成暗装。
51.进一步的,限位环4的边缘呈圆角设置,壳体1在插入安装孔的过程中,使用者的手部需要对壳体1进行按压动作,使用者的手部可能会接触到限位环4,由于限位环4的边缘呈圆角设置,进而减少了限位环4边缘的锋利度,进而间接提高了使用者操作时的舒适度。
52.关于触摸感应开关的明装,具体方案如下:
53.参照图5和图6,具体的,安装座5包括套筒51和底板52,套筒51固定于底板52的一侧壁,底板52的该侧壁开设有两个螺纹孔521,螺纹孔521关于套筒51对称设置,壳体1与套筒51插接配合,且壳体1与套筒51为同轴设置,套筒51的内壁开设有卡槽511,卡槽511的位
置和形状与卡环14一一对应,卡环14与卡槽511卡接配合。
54.将壳体1插入套筒51内,壳体1在插入的过程中,卡环14受到套筒51内壁的挤压发生形变,当卡环14运动到卡槽511处时,卡环14恢复原来的形状,卡环14与卡槽511卡接配合,实现壳体1与套筒51之间的固定,再将底板52贴合于应用器材的侧壁,将螺丝插入螺纹孔521并拧入应用器材侧壁内,进而实现触摸感应开关的安装。
55.进一步的,卡环14的外壁设置有斜面141,斜面141周向环绕卡环14,斜面141自靠近限位环4的一侧与壳体1中轴线的距离大于另一侧,从卡环14的外围轮廓来看,卡环14呈圆台状设置,且卡环14面积较大的底壁壁面积较小的底壁更为靠近限位环4。
56.卡环14的外壁设置有斜面141,当壳体1插入套筒51时,壳体1远离限位环4的一端先插入套筒51内,又由于斜面141自靠近限位环4的一侧与壳体1中轴线的距离大于另一侧,即先与套筒51内壁接触的卡环14的部分区域厚度较小,使得壳体1插入套筒51较为容易,与无斜面141的卡环14之间插入相比,通过设置斜面141起到了过渡作用,使得壳体1的插入更为顺畅。
57.此外,套筒51与底板52为一体成型设置,套筒51的两端面与底板52的两侧壁平齐,套筒51与底板52呈一体设置,即套筒51与底板52可通过同一模具加工形成,因此加工起来更为方便,同时,套筒51的两端面与底板52的两侧壁平齐,进而简化了加工套筒51与底板52所需的模具的型腔的复杂程度,因此,降低了模具的购买成本,间接降低了安装座5的生产成本。
58.更进一步的,限位环4的口径大于套筒51的内径,限位环4与套筒51的端面抵接配合,底板52的侧壁开设有供限位环4容纳的让位口522,限位环4的表面与底板52的侧壁平齐。
59.由于限位环4的口径大于套筒51的内径,在没有让位口522的情况下,当壳体1完成插入套筒51内时,限位环4突出至套筒51的端部外侧,又由于套筒51的两端面与底板52的两侧壁平齐,相当于限位环4呈裸露状态,因此,在受到垂直于套筒51中轴线上的力时,限位环4可能会受到撞击而受损,通过设置让位口522,使得限位环4的表面与底板52的侧壁平齐,进而对限位环4间接起到包覆保护的作用,减少了限位环4受到撞击而受损的情况发生,间接提高了该触摸感应开关的使用寿命。
6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触摸感应开关的安装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将触摸感应开关安装于应用器材上时,将壳体1插入套筒51内,壳体1在插入的过程中,卡环14受到套筒51内壁的挤压发生形变,当卡环14运动到卡槽511处时,卡环14恢复原来的形状,卡环14与卡槽511卡接配合,实现壳体1与套筒51之间的固定,再将底板52贴合于应用器材的侧壁,将螺丝插入螺纹孔521并拧入应用器材侧壁内,进而实现触摸感应开关的安装。
61.此外,也可通过在应用器材的侧壁预设安装孔,将壳体1远离限位环4的一端插入安装孔内,壳体1在插入的过程中,卡环14受到安装孔的孔壁的挤压发生形变,当壳体1运动一定距离后,限位环4的侧壁与应用器材的侧壁抵接配合,以起到限位作用,且在卡环14的作用下,增大了框壳体1与安装孔的孔壁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实现了壳体1的相对固定。
62.上述的两种关于触摸感应开关的安装方式,可将触摸感应开关安装于应用器材的外部或内部,能够适应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因此间接扩大了该触摸感应开关的适用范围。
6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
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