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新型自升式支架的制作方法

2021-12-18 01: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自升式支架。


背景技术:

2.桥梁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先搭建支架作为下部支撑,常用支架形式为满堂支架或门式支架。其中满堂支架对支架需求大,同时需要耗用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下部不可通行,在城市施工时对交通影响较大。门式支架下部可通行,可解决道路占用问题。但现有的门式支架安装和拆卸时要进行大量的焊接和拆卸工作,同时要配合吊车起吊施工,仍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型支架,其不仅要满足基本施工需求,而且还需满足耗用材料少,下部可通行,同时施工方法简单,易于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4.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新型自升式支架,包括:
5.两个间隔设置的爬升套架,任意所述爬升套架内壁上设置有顶升装置;
6.任意所述爬升套架内设置多个标准支架节段,任意所述标准支架节段均通过所述顶升装置从所述爬升套架底部顶升至相应位置;
7.桥架,其设置在两个所述爬升套架上方,且与两个所述爬升套架内位于顶部的所述标准支架节段固定连接
8.优选的是,所述顶升装置包括托架和多个对称设置的顶升机构;所述托架与所述顶升机构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标准支架节段放置在所述托架上,在多个所述顶升机构同步顶升下上升至相应位置。
9.优选的是,任意所顶升机构包括:
10.中空油缸,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爬升套架内壁上,所述中空油缸下方设置有承力架;
11.提升杆,其从下至上依次穿过所述承力架和所述中空油缸;所述提升杆为螺杆,且其上套设有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设置在所述中空油缸上方,所述第二螺母设置在所述承力架内;
12.所述托架与所述提升杆下端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是,任意所述爬升套架下端设置有开口,以供所述标准支架节段进入其内部。
14.优选的是,所述桥架包括支架贝雷梁、两个顶升梁和多个分配梁;两个所述顶升梁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爬升套架内顶部的所述标准支架节段上,所述支架贝雷梁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顶升梁上,多个所述分配梁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架贝雷梁上。
15.优选的是,还包括两个基础支墩,两个所述爬升套架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基
础支墩上方,所述爬升套架与所述基础支墩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加劲肋板。
16.优选的是,两个所述爬升套架之间固定设置有贝雷梁平联。
17.优选的是,所述标准支架节段与所述爬升套架之间通过销轴可拆卸连接。
18.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爬升套架内部设置顶升装置,并通过顶升装置将多个标准支架节段依次顶升至爬升套架内的相应位置,并在顶部的标准支架节段上架设桥架以供桥梁施工使用,施工方法简单,易于安装和使用,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两个爬升套架之间可供车辆通行,不占用地面工作面。相比于满堂支架,耗用材料少,可进一步节省人力和物力。
20.2、本实用新型在两个爬升套架之间设置贝雷梁平联,以加强支架整体的稳定性,减小支架在载荷作用下的变形,从而使支架能承受更大的载荷。
21.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自升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顶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25.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自升式支架,包括:
27.两个间隔设置的爬升套架1,任意所述爬升套架内壁上设置有顶升装置2;
28.任意所述爬升套架内设置有多个标准支架节段6,任意所述标准支架节段6均通过所述顶升装置2从所述爬升套架1底部顶升至相应位置;
29.桥架7,其设置在两个所述爬升套架1上方,且与两个所述爬升套架1内位于顶部的所述标准支架节段6固定连接。
30.在这种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爬升套架1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使二者之间可供车辆通行。每个所述爬升套架1中设置有所述顶升装置2,所述顶升装置将所述标准支架节段6从所述爬升套架1底部顶升至相应位置,然后可通过工装将所述标准支架节段6受力转换至所述爬升套架1上,使得所述顶升装置2可以回到所述爬升套架1的底部,准备顶升下一个所述标准支架节段6,以此循环至所述爬升套架1内的多个所述标准支架节段6达到预定高度位置。在此过程中,当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标准支架节段6与所述爬升套架1的底部之间的距
离不满足下一个所述标准支架节段6进入时,可通过所述顶升装置2将所述爬升套架1内部现有的多个所述标准支架节段6整体向上顶升以留出足够空间。所述爬升套架1可由多个套架标准节段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形成。两个所述爬升套架1内位于顶部的所述标准支架节段6上架设有所述桥架7,以供桥梁施工使用,两个所述爬升套架1及其内部的多个标准支架节段6则提供支撑作用。
31.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顶升装置2包括托架22和多个对称设置的顶升机构21;所述托架22与所述顶升机构2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标准支架节段6放置在所述托架22上,在多个所述顶升机构21同步顶升下上升至相应位置。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选取四个所述顶升机构21对称设置在所述爬升套架1的内壁上,多个所述顶升结构21同步进行顶升,以使所述托架22上的所述标准支架节段6可以平稳达到相应位置。
32.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任意所顶升机构21包括:
33.中空油缸212,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爬升套架1内壁上,所述中空油缸212下方设置有承力架214;
34.提升杆215,其从下至上依次穿过所述承力架214和所述中空油缸212;所述提升杆215为螺杆,且其上套设有第一螺母211和第二螺母213,所述第一螺母211设置在所述中空油缸212上方,所述第二螺母213设置在所述承力架214内;
35.所述托架22与所述提升杆215下端固定连接。
36.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当所述托架22位于所述爬升套架1底部时,将所述标准支架节段6放置在所述托架22上,拧紧所述第一螺母211,启动所述中空油缸212开始顶升,同时所述第一螺母211带动所述提升杆215一同向上提升。所述中空油缸212的一个顶升行程完成后,拧紧所述第二螺母213,同时放松所述第一螺母211,启动所述中空油缸212开始回缩,此时所述提升杆215在所述第二螺母213的作用下保持不动,所述第一螺母211随所述中空油缸212的伸缩端回落至初始位置。所述中空油缸212的一个回缩行程结束后,拧紧所述第一螺母211,放松所述第二螺母213,启动所述中空油缸212开始下一个顶升行程,以此循环直至将所述标准支架节段6顶升至相应高度。然后通过工装将所述标准支架节段6的受力转换至所述爬升套架1上。再将所述托架22下放至所述爬升套架1的底部,等待下一个所述标准支架节段6。
37.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任意所述爬升套架1下端设置有开口,以供所述标准支架节段6进入其内部。
38.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桥架7包括支架贝雷梁72、两个顶升梁73和多个分配梁71;两个所述顶升梁73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爬升套架1内顶部的所述标准支架节段6上,所述支架贝雷梁72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顶升梁73上,多个所述分配梁71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架贝雷梁72上。
39.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基础支墩3,两个所述爬升套架1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基础支墩3上方,所述爬升套架1与所述基础支墩3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加劲肋板5。所述爬升套架1可通过预埋件与所述基础支墩3固定连接,所述加劲肋板5焊接在所述爬升套架1底部,可帮助提高所述爬升套架1的稳定性。
40.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爬升套架1之间固定设置有贝雷梁平联4。所述贝雷梁平联4能够加强所述自升式支架的整体稳定性,使其能够承受更大载荷。
41.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标准支架节段6与所述爬升套架1之间通过销轴可拆卸连接。所述顶升装置2将所述标准支架节段6顶升至相应高度后,通过销轴将所述标准支架节段6与所述爬升套架1固定连接,从而将其受力转换至所述爬升套架1上。
42.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