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耳鼻喉检查用脚托的制作方法

2021-12-18 01: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耳鼻喉科设备,特别是一种耳鼻喉检查用脚托。


背景技术:

2.耳鼻咽喉原名“五官科”,后经历卫生部改革之后正式命名为“耳鼻咽喉科”耳鼻咽喉科疾病的分类主要从耳朵、鼻子、咽喉这几个部位常发生的一些疾病来分,在患者进行检查或者进行简单的治疗时,会躺在检查椅的上方配合检查。例如公开号为cn11195644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用耳鼻喉科检查椅,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前后两侧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前后两侧滑动连接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的左侧设有坐板,第二导向杆的右侧设有第一转动座,第一转动座的右侧转动连接靠板的下部,所述坐板的左端前后两侧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杆的上端,第一转动杆的下端设有脚踏,所述支撑柱的中部设有第一固定板。在耳鼻喉科看诊时,由于耳鼻喉科涉及耳科、喉科、鼻科等不同部位的检查,对患者在检查时的坐姿和状态也有不同的要求,有时候要求患者全身放松,保持下肢垂悬、不受力的状态,有时候也要求患者处于正常的坐姿状态,即膝盖处于弯曲,身体保持正坐。这两种坐姿的调整,最好是在腿部支撑垫上设置可打开和缩进的脚托,但是如上述公开号为cn111956443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样,现有的耳鼻喉检查椅的脚托要么不能灵活调整,要么调整起来使用较不方便,因此改进现有的耳鼻喉检查椅上的脚托,使得检查椅上的脚踏部分能灵活收缩,从而适应不同检查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鼻喉检查用脚托。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脚踏部分地灵活收缩,适应不同检查的需要。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喉检查用脚托,设置有底座,底座上设有支座,支座上设有座椅,座椅上具有靠背和腿部支撑垫,所述腿部支撑垫上设有腔体,腔体的一侧设有直板,直板上设有方槽,所述的腔体内设有卡扣轴,卡扣轴上设有卡扣,卡扣上设有连接孔,卡扣轴的轴体上套设有第一扭簧;所述的腔体内设有通槽,通槽内间隙配合有移动杆件,移动杆件的底部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与连接孔相契合,移动杆件的沿通槽伸出直板外;设置在圆孔内,所述的腔体内设有压块轴,压块轴上套设有第二扭簧,所述的腔体内设有脚托块,脚托块的一侧设置在方槽内,脚托块的另一侧与第二扭簧的一端相紧贴;所述的腔体的底侧设有移动槽,所述的脚托块上设有限位轴,限位轴设置在移动槽内;所述的脚托块且靠近卡扣的一侧设有卡口,所述的卡扣上设有侧部凸起,侧部凸起设置在卡口内。
5.上述的耳鼻喉检查用脚托中,所述的侧部凸起包括设置在卡扣中部的钩体,钩体的前部设有倾斜侧边。
6.前述的耳鼻喉检查用脚托中,所述的移动杆件且靠近第一扭簧的一侧设有凹槽,第一扭簧的一端卡设在凹槽内。
7.前述的耳鼻喉检查用脚托中,所述的脚托块的表面具有防滑条。
8.前述的耳鼻喉检查用脚托中,所述的脚托块为铝合金材质。
9.前述的耳鼻喉检查用脚托中,所述的脚托块的一端设有扭簧槽,所述的第二扭簧的一端嵌设在扭簧槽内。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1.1、在本实用新型中,初始状态下,脚托块设置在腔体内,当病人坐上检查椅上时,按下移动杆件,移动杆件向通槽内移动,同时带动卡扣偏转,卡扣脱离出脚托块上的卡口,脚托块在第二扭簧的弹力作用下失去束缚,脚托块通过方槽向外弹出,患者就可将脚放置在脚托块上,当不需要使用时,将脚托块向腔内推动,使得卡扣扣合住脚托块,针对不同患者的检查的需求,灵活收缩脚托块,为耳鼻喉检查提供了较大的便利。
12.2、所述的腔体的底侧设有移动槽,所述的脚托块上设有限位轴,限位轴设置在移动槽内,对脚托块进行移动行程的限位,使得脚托块不会脱离出腔体。
13.3、所述的脚托块的表面具有防滑条,防止病人在脚踏时打滑,避免意外的发生。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腔体内部示意图;
16.图3为卡扣轴示意图;
17.图4为脚托块伸出的示意图;
18.附图中的标记说明:1

底座,2

支座,3

座椅,4

靠背,5

腿部支撑垫,7

腔体,8

直板,9

方槽,10

圆孔,11

卡扣轴,12

卡扣, 13

连接孔,14

第一扭簧,15

移动杆件,16

连接柱,17

压块轴, 18

第二扭簧,19

脚托块,192

防滑条,20

卡口,21

侧部凸起,22
‑ꢀ
移动槽,23

限位轴,24

凹槽,25

通槽,211

钩体,212

倾斜侧边,191

扭簧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20.实施例:耳鼻喉检查用脚托,如图1所示,设置有底座1,底座 1上设有支座2,支座2上设有座椅3,座椅3上具有靠背4和腿部支撑垫5,所述腿部支撑垫5上设有腔体7,如图2所示,腔体7的一侧设有直板8,直板8上设有方槽9和圆孔10,所述的腔体7内设有卡扣轴11,卡扣轴11上设有卡扣12,卡扣12上设有连接孔13,卡扣轴11的轴体上套设有第一扭簧14,如图3所示;所述的腔体7 内设有通槽25,通槽25内间隙配合有移动杆件15,移动杆件15的底部设有设有连接柱16,连接柱16与连接孔13相契合,沿通槽25 伸出直板8外;移动杆件在移动时,连接柱带动卡扣摆动;移动杆件 15的一端与第一扭簧14一端相紧贴,所述的移动杆件15且靠近第一扭簧14的一侧设有凹槽24,第一扭簧14的一端卡设在凹槽24内,使得第一扭簧在工作时能有效地完成弹性工作;移动杆件15的另一端设置在圆孔10内,所述的腔体7内设有压块轴17,压块轴17上套设有第二扭簧18,所述的腔体7内设有脚托块19,所述的脚托块 19为铝合金材质;所述的脚托块19的表面具有防滑条192,防滑条为多条横向设置的方形长条,防止患者脚踏打滑,避免意外的发生;脚托块19的一侧设置在方槽9内,脚托块19的另一侧与第二扭簧 18的一端相紧贴;所述的脚托块19且靠近卡扣12的一侧设有卡口 20,
所述的卡扣12上设有侧部凸起21,所述的侧部凸起21包括设置在卡扣12中部的钩体211,钩体211的前部设有倾斜侧边212,此种结构使得卡扣在扣合或者打开这两个动作都能顺利进行;侧部凸起 21设置在卡口20内。所述的腔体7的底侧设有移动槽22,所述的脚托块19上设有限位轴23,如图4所示,限位轴23设置在移动槽22 内,对脚托块进行移动行程的限位,使得脚托块不会脱离出腔体。所述的脚托块19的一端设有扭簧槽191,所述的第二扭簧18的一端嵌设在扭簧槽191内,设置槽能使得第二扭簧能有较好的受力处,第二扭簧能稳定作用。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初始状态下,脚托块设置在腔体内,当病人坐上检查椅上时,按下移动杆件,移动杆件向通槽内移动,同时带动卡扣偏转,卡扣脱离出脚托块上的卡口,脚托块在第二扭簧的弹力作用下失去束缚,脚托块通过方槽向外弹出,患者就可将脚放置在脚托块上,当不需要使用时,将脚托块向腔内推动,使得卡扣扣合住脚托块,针对不同患者的检查的需求,灵活收缩脚托块,为耳鼻喉检查提供了较大的便利。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