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集成式体外循环管路的制作方法

2021-12-18 01:3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体外循环管路。


背景技术:

2.体外循环(cpb)技术的进步除了与人工心肺系统本身的改善有关外,也离不开一系列先进的cpb监测仪器和监测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发展。根据各种cpb监测仪器所获得的信息,加强了cpb的正确管理,提高了cpb质量,对保证心脏直视手术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体外循环时人工心肺系统支持着患者的生命,为了防止转流中体外循环系统发生意外,对其进行安全监测十分重要,包括动脉管路的泵压、连续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均必不可少。动脉泵压监测可以防止各种原因所致的动脉路压力过高造成的管路崩脱;混合静脉氧饱和度监测,它可以反映机体氧的供需状况,直接与心排量、血红蛋白水平和动脉血氧饱和度有关。
4.目前,体外循环动静脉管路均无自带动脉路泵压连接管以及静脉回流处氧饱和接头,因而监测动脉路泵压连接方法,首先需在开包后的动脉管路上,确定压力连接管接入位置后,用消毒棉签环绕式消毒管路,再用无菌刀片将管路切成两段,接入一个与管路管径相匹配的带有侧孔的转接头,最后将压力连接管和侧孔转接头相连接;监测混合静脉氧饱和度连接方法,首先需在开包后的静脉回流管路上,确定氧饱和度接头位置后,用消毒棉签环绕式消毒管路,再用无菌刀片将管路切成两段,最后将氧饱和度两端与切开后的两段静脉回流端连接。
5.监测动脉路泵压连接方法、监测静脉回流氧饱和度连接方法存在的缺点:1、连接过程繁琐,用时长,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医疗效率;2、尽管在环绕式消毒情况下连接,也极易造成污染;3、监测动脉路泵压连接方法,人为的破坏切割原始管路后再连接,接头存在一定的连接不紧凑情况,然而动脉管路在高速运转的主泵情况下压力往往很高,因此极易造成管路瞬时崩脱风险,给患者生命带来无法挽救的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集成式体外循环管路,通过对动脉泵管处压力连接管及静脉回流处氧饱和度接头与泵管整合,避免了在破坏原始管路的基础上进行消毒、切割、接入所造成的低效率操作、污染风险以及崩管风险。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集成式体外循环管路,包括静脉回流管、主导管和动脉泵管,静脉回流管一端连通主导管其中一端,主导管另一端连通动脉泵管其中一端;
9.所述静脉回流管中段设有血氧饱和度接头,所述动脉泵管中段设有动脉泵管连接头;
10.还包括压力连接管,动脉泵管连接头连通压力连接管其中一端。
11.优选的,所述主导管包括第一主导管和第二主导管,静脉回流管一端通过第一三通接头分别连通第一主导管一端和第二主导管一端,动脉泵管一端通过第二三通接头分别连通第一主导管另一端和第二主导管另一端。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通过对动脉泵管处压力连接管及静脉回流管血氧饱和度接头与泵管整合,在原有设计基础上将此两处融合在本实用新型整体中,从而避免了破坏原始管路的基础上进行消毒、切割、接入所造成的低效率操作、污染风险和崩管风险。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16.图中:1

静脉回流管、2

动脉泵管、3

第一三通接头、4

第二三通接头、5

第一主导管、6

第二主导管、7

血氧饱和度接头、8

动脉泵管连接头、9

压力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18.如图1所示,一种集成式体外循环管路,包括静脉回流管1、主导管和动脉泵管2,静脉回流管1一端连通主导管其中一端,主导管另一端连通动脉泵管2其中一端。
19.所述静脉回流管1中段设有血氧饱和度接头7,所述动脉泵管2中段设有动脉泵管连接头8。
20.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压力连接管9,动脉泵管连接头8连通压力连接管9其中一端。
21.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导管包括第一主导管5和第二主导管6,静脉回流管1一端通过第一三通接头3分别连通第一主导管5一端和第二主导管6一端,动脉泵管2一端通过第二三通接头4分别连通第一主导管5另一端和第二主导管6另一端。
2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具体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
23.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式体外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静脉回流管、主导管和动脉泵管,静脉回流管一端连通主导管其中一端,主导管另一端连通动脉泵管其中一端;所述静脉回流管中段设有血氧饱和度接头,所述动脉泵管中段设有动脉泵管连接头;还包括压力连接管,动脉泵管连接头连通压力连接管其中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体外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管包括第一主导管和第二主导管,静脉回流管一端通过第一三通接头分别连通第一主导管一端和第二主导管一端,动脉泵管一端通过第二三通接头分别连通第一主导管另一端和第二主导管另一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集成式体外循环管路,包括静脉端导管、主导管和动脉端导管,静脉端导管一端连通主导管其中一端,主导管另一端连通动脉端导管其中一端;所述静脉端导管中段设有血氧饱和度接头,所述动脉端导管中段设有动脉泵管连接头;还包括压力连接管,动脉泵管连接头连通压力连接管其中一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避免在破坏原始管路的基础上进行消毒、切割及接入所造成的低效率操作、污染风险和崩管风险。染风险和崩管风险。染风险和崩管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汪勃 周秀娟 刘侠丽 杜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5.27
技术公布日:2021/12/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